GB-T-34089-2017-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卫星专用产品检验项目

C频段: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11
Ku频段: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9
28
伴音频率响应
29
丫、PR、
PB输出
Y信号信噪比
C频段: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30
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5
Ku频段:
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
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4
C频段:
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5.3Ku频段:
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5.3
4
效率
5
第一旁瓣电平
6
交叉极化鉴别率
7
环境适应性(仅适用玻
璃钢天线)
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4.2.3和4.2.5
C频段:
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5.2Ku频段:
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5.2
2
反射面厚度
3
常温电性能
增益
C频段:
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
KU频段: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27
C频段:GB/T11442-2017C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29
KU频段:GB/T16954-2017Ku频段卫星电视接收站通用规范表27
26
印制电路板变形或断裂
27
环境适应性后电性能
复合输出
山东省临沂市无管处研制的《VHF/UHF射频信号监测测量系统》通过鉴定

专 家 组 一 致 认 为 该 项 目针 对 南 阳市 电磁 环 境 现 状 ,对 无 线 电监 测 测 向 固定 站 的选 址 、通 信 铁 塔 的设 计 、 自 动 监 测
测 向 控 制 软 件 等 几 个 方 面进 行 了 设 计 研 究 .实 现 了 无 线 电 监 关 专 家 在 湖 北 咸 宁 召 开 了 《 北 省 无 线 电 管 理 十 二 五 规 湖
了 良好 基 础 。二 是 全 体 上 阵 .以 赛 促 练 。 此 次 演 练 的项 目主 术 突破 。 该 系 统 在 保 证 测 量 精 度 前 提 下 有 效 简 化 了 信 号 监
要 包 括 监 测 车 测 向及 信 号 分 析 、 徒 步 测 向 和 无 线 电监 测 专 业 测 、 分 析 计 算 报 告 编 制 的 繁 杂 程 序 提 高 了 工 作 效 率 。经 过 多 家 用 户 使 用 ,该 系 统 运 行 稳 定 可 靠 、界 面 友 好 、 使 用 方
便。 ( 滨) 张
理 论 知 识 竞 赛 。本 次 测 向 演 练 参 加 人 员 1 人 ,分 为 3 组 , 6 个
设置3 个干扰 源 。赛场 上 .参赛 队员个个 斗志 昂扬 紧张 有
中 无 电20第] 9 国 线 o年 1 7 l 期
河南省平顶 山无管局 举办第二届无线 电监 测技术演练
为了提 高 人 员无 线 电监 测技 术 水 平 .河 南平 顶 山无线 电 管
由M¥ 7 1频 谱 分 析 仪 、B -20 - 接 收 天 线 和 测 量计 算机 2 2B DA 0 J Y 组 成 ,利 用 数 据 通 信 和 软 件 处 理技 术 ,实现 了V F U F 段 内 H/ H频 的频 段 / 道 扫 描 、 不 同 信 号 参 数 自动 测 量 、数 据 存 储 与 再 现 频 回放 、测 试 报 告 生 成 的 自 动 化 。 系 统 在 信 号 场 强 和 功 率 通 量
uPC保护电路及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

还是补上来吧,uPC1237是一款经典的喇叭保护IC,具有很宽的工作电压范围(25~60V),具备开机延迟、功放输出端直流漂移检测、即时关机功能。
上图中,J2从功放变压器一绕组中取出交流,整流滤波后供给8脚,为IC提供工作电源;7脚为延时检测,通过R5、C4提供延时,延时后6脚控制常开继电器闭合,喇叭开始工作,避免了开机冲击;J1、J3接功放左右声道输出,2脚为功放输出中点直流漂移检测,当检测到有直流输出时(一般为零点几伏),切断继电器,保护喇叭;4脚为关机检测,因为4脚是从功放变压器取电,且滤波电容较小,当关闭功放电源时,马上能检测到电压跌落,继而切断继电器,此时功放因为有大容量滤波电容存在不会马上停止工作,而喇叭已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关机冲击。
音频功放保护电路分析与维修在音频放大器中一般都设有功能完善的保护电路,可以在功放输出管过载、输出端电位偏移时进行可靠的保护,还可以在开机时延迟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嘭”声,关机时瞬时断开扬声器,可避免关机时的冲击。
一、分离元件保护电路图1所示是湖山BK2X100JMKⅡ-95型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放大器刚接通电源时,+56V电压通过R143对C116充电,约延迟4s,C116上电压充到9.5V左右时,稳压管V126导通而使V124、V125导通,继电器K101吸合,才能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时的电流冲击而保护扬声器。
v126、v129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输出端的电位偏移时,通过一51k电阻R144,使V126或V129导通。
当输出端的电位是正偏移时,V129导通。
反之,当输出端的电位是负偏移时V126导通。
无论v126或V129中哪一个导通,C116正端电位为0V,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使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端电位偏移保护。
当功放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输出管V134、v135射极电流大增,在R132、R133上产生的压降增大经R134、R135分压加至V118基极,使V118导通,使V127基极电位降低,v127导通,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管的过载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ata Network Performance Teste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II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管媛(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曹晗(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周开波(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刘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张治兵(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卿瑾(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参加起草人:李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梁仲华(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目录引言 (1)1 范围 (2)2 引用文献 (2)3 术语和计量单位 (2)4 概述 (3)5 计量特性 (3)6 校准条件 (5)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8 校准结果表达 (12)9 复校时间间隔 (12)附录A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记录内容 (13)附录B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30)2引言本校准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编制。
规范中引用和参考的国际标准情况如下:——3.1中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背对背参考了RFC1242。
——5.3、5.4编解码部分,各协议包头字段定义引用了Ethernet II/ IEEE 802.3标准、RFC 791、RFC 793、RFC 768、RFC 826、RFC 792、ITU-T I.361、RFC 1661国际标准。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新)

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总参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二OO八年六月目录一、无线电监测定义 (3)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 (3)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 (3)(一)、常规监测 (3)(二)、电磁环境监测 (3)(三)、特种监测 (4)四、超短波固定监测站技术使用要求 (4)(一)、固定监测站设计使用基本要求 (4)(二)、固定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5)五、固定监测站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7)(一)、基本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7)(二)、特定系统性能参数指标 (9)六、监测站主要参数及相互关系 (12)(一)几种常用测量带宽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12)(二)与幅度有关的工作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16)七、固定监测站系统功能描述 (20)(一)、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20)(二)、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22)无线电监测站主要参数指标和性能要求一、无线电监测定义无线电监测是采用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设备对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参数和频谱特性参数(频率、频率误差、射频电平、发射带宽、调制度)进行测量;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监听;对数字信号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对频段利用率和频带占有度统计测试分析;测试统计指配频率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合理、有效地频率指配;并对非法电台和干扰源测向定位进行查处。
二、固定监测站的定义超短波监测站是指固定架设或临时开设于某个制高点,对附近一定区域内存在的各种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信号进行监测和测向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站。
其主要作用是承担VHF/UHF频段无线电台站频谱参数质量监测、空间无线电频谱利用率监测、指定类别调制信号解调和指定信号无线电测向定位等任务。
它是频谱管理部门掌握指定区域无线电频谱使用情况的基本手段,是为频谱管理系统提供电磁环境实测数据的主要方式,是提高无线电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
三、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一)、常规监测1、无线电台发射电波质量的监测。
如使用频率、发射带宽、信号场强、谐波及杂散辐射、调制方式及调制度等;2、无线电频谱利用的监测。
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附件4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〇六年四月目录前言 (3)1范围 (4)2引用标准和文件 (4)3定义和缩略语 (4)3.1定义 (4)3.2缩略语 (5)4测量要求 (5)4.1总体测量方法 (5)4.2测量条件 (5)4.3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基本测试环境 (6)4.4测量仪器的技术特性要求 (6)5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接口及通讯协议要求 (7)5.1输入电源 (7)5.2网络通讯物理接口 (7)5.3射频输入阻抗 (7)5.4射频输入电平动态范围 (8)5.5HTTP协议层规定 (8)5.6XML应用层协议说明 (9)6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功能、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10)6.1监测任务管理 (10)6.2指标测量 (10)6.3播出异态报警监测 (11)6.4播出异态报警恢复提示 (12)6.5节目内容的上传和存储 (12)6.6系统优先权管理 (13)6.7系统异常报警 (13)6.8系统稳定性 (14)6.9支持流媒体多播 (15)6.10系统响应时间 (15)6.11系统校时 (16)6.12软件远程升级 (16)附录: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与测试指令下发平台接口指令..17 1公用元素说明 (17)2 XML接口定义 (18)前言为了保障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对有线电视传输网的质量和内容进行监测,即时准确的获取监测数据,规范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测试工作,提高其可靠性、可用性,特制定《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监测设备及用户终端监测设备入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暂行)。
本测量方法规定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入网测试内容、测试环境、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适用于有线广播电视前端/用户终端监测设备的入网测试。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1总则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 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2.1.1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2.1.6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2.1.7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参考标准

⽆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参考标准⽆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㈠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办频〔1996〕93号)使⽤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2)共⽤组⽹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2001】869号)⼯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共20个)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2001】793号⼯作频率同35.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线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频[1998]66号使⽤频率范围:基地台发射频率:460.500-461.975MHz⽤户终端发射频率:450.500-451.975MHz6.信部⽆〔2002〕10号《关于900 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关使⽤频率有关问题的通知》7.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机通⽤技术条件》8.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法》9.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3—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法》10.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60-94《⽆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11.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939-1995《⽆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规范》12. 信⽆函〔2005〕53号《关于进⼀步推⼴应⽤900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说明: 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要同时参考⽂件“信息产业部⽆线电管理局《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 [2001] 793号)”以及三个参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34089-2017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est parameters and test methods for VHF/UHF frequency band radio monitor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 in OATS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17/7/31
【实施日期】2017/11/1
【修订日期】2017/7/31
【中国标准分类号】M36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25003-2010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的测试条件、测试设置和测试参数及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监测灵敏度、监测系统场强测量精度、监测系统频率测量精度、监测系统识别信号能力、测向系统测向灵敏度、测向系统测向精度、测向系统带内抗扰度、测向系统互调抑制度和系统对瞬时信号的监测、测向能力等。
本标准适用于VHF/UHF 频段内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开场测试,包括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固定监测测向系统的参数测量和在用移动监测测向系统、在用可搬移监测测向系统的参数校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定监测测向系统固定安装后的现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