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历史5、6、7、8课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应用于生产,更是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2、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表现: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4、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5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白炽灯泡(电灯)、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
1、动力装置: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③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2、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③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1、化学: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2、新材料:①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luluo)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②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原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知识点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科学家):①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②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③代表作:1687年出版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④影响: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⑤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地位: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近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②思想自由(重要因素)③科学家的勤奋、实践、创新(个人因素)二、文学巨匠3、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代表作:①《人间喜剧》: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描绘了他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
评价: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地位: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3)名言:拿破仑用宝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巴尔扎克4、列夫·托尔斯泰①地位: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②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作品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③名言: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托尔斯泰三、音乐美术大师5、贝多芬(德国的一位天才作曲家):(1)代表作:①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思维导图】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拉美独立运动 (1)背景: 葡萄牙和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英雄人物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加强。
(2)时间: 1857 —1859年。
(3)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4)结果:失败。
(5)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知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1.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2)时间:18世纪初。
(3)人物:彼得一世。
(4)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5)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1)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
(2)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含反思)

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九下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2020秋部编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世界历史)课件(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 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
D. 牛顿和达尔文都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5. (2019昆明)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提到的“他”是
(C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巴尔扎克
D. 贝多芬
6. 下列作品中,以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
社会图景为背景创作的是
知识梳理
近代科学与文化
[英]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成就 有①__万__有__引___力__定__律_____、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其著作《②_自__然__哲__学__的__数__学__原__理___》具有划时代 科 学 的意义,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家 [英]达尔文:其著作《③____物___种__起__源______》提
9.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发现
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右图以浓烈艳
丽、和谐优雅的色彩,描绘光、色下植物发生的微
妙变化,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可能是
(B )
A. 达·芬奇
B. 梵高
C. 巴尔扎克
D. 贝多芬
10. 下图是某同学学习某主题时的课堂笔记。该学
习主题应该是
(B )
A. 思想的力量 B. 近代科学文化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内容涵盖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重要科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伟大文化人物的作品。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成就,培养对科学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理论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人物和理论的背景和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文化的价值。
同时,学生可能对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人文关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成就,掌握一些具体的人物和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人文关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成就,具体的人物和理论。
2.教学难点: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学习单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教案,了解近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成就,掌握具体的人物和理论。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互相学习和交流。
4.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单和多媒体课件,探究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思考科学和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人文关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知识点+练习课标内容: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等基本史实。
2、阅读教材,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课文解读:知识点一:科学家1、牛顿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
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
2、达尔文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知识点二:文学巨匠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拿破仑用宝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巴尔扎克2、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知识点三:音乐美术大师1、贝多芬2、梵高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是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梵高知识小结:1一、选择题1. 李华同学在某班级看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名言,但是作者模糊不清,请你告诉他这句名言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2. 美国作家哈特在其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按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序,将下图中的人物列在第二位。
你认为作者这样排列的主要原因是()A.他发现了浮力定律B.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C.他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D.他创立了相对论3.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遭到保守势力的疯狂诋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精品课件)

2
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重难点)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07-
18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
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
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
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1705年,
图一 讥讽达尔文的漫画
图二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思考
观察图一漫画,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 图二可以看出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新课探究
达尔文 1809—1882年 国籍: 英国
成就:出版《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的思想
地位: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物种起源》的出版,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 影响:帝创造万物”的神创 论,是生物科学的一 次伟大革命。
新课探究
贝多芬 (1770-1827)
国 籍: 德国
贡 献:
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 响曲的音乐结构形式
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
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交响乐之王” 地 位: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 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 拓者。
新课探究
美术大师:梵高是近代杰出画家的代表
著作: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
影响:他界的 的科 探学 索发 向现 前, 迈使 进人 了类 一对 大客 步观 。世 牛顿1642~1727年
青年时代的牛顿
新课探究
名人 名言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
善于观察
少年时期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 思索,特别喜欢机械制造。有一次, 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这在当时还 比较少见。他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 之后做出了一个模型,放在屋顶上 可以转动。他还为模型装上了一个 踏车,用一只小老鼠做“磨工”, 带动风车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课堂笔记
本节课以近代科学与文化为主题,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科学技术和文艺复兴运动。
下面是我在课堂上的笔记。
一、近代科学的发展
1. 科学技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有了长足的进步。
2. 电气、机械、石油、化学、生物等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并且,电报、电话、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和转移变得更加容易。
4.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些重大理论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全世界的科学和技术发展。
二、文艺复兴运动
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开始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2. 这次运动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体现,还涉及到音乐、视觉艺术等各个方面。
3. 著名的作家如卡夫卡、盖玛、保罗·塞尚等人也因此而著名。
4. 在此期间,新的思想和文化也随之浮现出来。
三、影响全球的原因
1. 欧洲国家在这段时期展现出强大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实力。
2. 他们将这些技术和文化发展展示给了全世界。
3. 这次文艺复兴运动也让全球人民对欧洲的艺术、音乐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科学技术和文艺复兴运动。
当时,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都涉及到了全球,这些新的思想和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节课对于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进程有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