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剂
和解剂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
妇人伤寒,适月经已来,血海空虚,
寒热发作有时 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
3、疟疾、黄疸等见少阳证者。
疟疾—主见寒热往来 黄疸—病位在肝胆,见胸胁胀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
君 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 邪从外而出,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
和 臣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脾
利
当归—养血活血,一助芍药养肝
湿
缓
血,二助川芎活血调肝
佐
急 止
茯苓—渗湿健脾宁心 助白术健脾
痛
泽泻—淡渗利湿消肿 祛湿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误下伤阳,阳虚寒从中生 少阳之邪热乘虚内陷
心下痞满不痛
寒热互结于心下
寒 热
呕吐
胃气上逆
互
中气既伤
结 之 肠鸣下利 脾阳不升
升降失常
痞
证
少寒 阳热 误互 下结 伤肠 中胃
柴 少阳;
表半里之邪;半 为主,兼 虚,少阳热轻。
胡 治 邪 在 少 夏 生 姜 和 胃 降 逆 , 益气和胃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
汤 阳 , 见 寒 参枣草扶正祛邪。
心烦喜呕。苔
热往来,
薄白,脉弦。
苔白,脉
蒿 弦等。
青蒿、黄芩内清 清胆利湿 少阳热重,兼
芩
少阳湿热,透邪 为主,兼 痰浊内阻。吐
肝
泻 证
舌苔薄白
脾 不
脉两关不调
脾虚肝旺之体征
以御木乘; 补 君 白术—苦甘而温,燥湿以止泻 脾 泻 肝 臣 白芍—酸寒,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缓 痛
佐 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
止
泻 佐使 防风 —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升阳,胜湿止泻;
和解剂ppt课件

效果和降低复发率。
临床应用拓展方向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代谢特征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和解剂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的探索
研究和解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联合用药效果,为临床提供更 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研究
关注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开展相关临床试 验和研究,为特殊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的和解剂治疗方案。
06
总结回顾与思考题
关键知识点总结
01
02
03
04
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 作用机制
常见和解剂药物及其药 理作用
和解剂在临床应用中的 注意事项
和解剂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及配伍禁忌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02
03
04
对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掌握了常见和解剂药物的药理 作用及临床应用
1 2
了解和解剂的基本信息
包括成分、功效、适应症等,确保对其有全面的 了解。
检查药品包装
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过期请勿使 用。
3
询问过敏史
对患者进行过敏史询问,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正确使用方法指导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 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掌握用药时机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排 用药时间,确保药物发挥最大疗
黄芩
味苦性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 胎的功效。黄芩在治疗上焦湿热、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 ,其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
辅助成分及协同作用
半夏
和解剂

大柴胡汤
《金匱要略》
【组成】
柴胡12g 黄芩9g 白芍9g 半夏9g 生姜9g 枳实9g 大黄6g 大枣4枚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 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不解,舌苔黄,脉弦数。
1、小柴胡汤、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的组 成、功效主治及方解?
【按语】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
半 夏9g 黄芩9g 黄连9g 干姜3g 人参9g 炙甘草3g 大枣4g 寒热并调,散结除痞。
【功用】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
寒热互结,胃肠不和。心下痞满,呕恶,不 思饮食,肠鸣便溏。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方解】
半夏,辛开散结,降逆止呕,为君药; 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 中焦之热,为臣药; 人参、大枣补益中气,为佐药; 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为使药。
*图解 往来寒热--邪未离表 (半表) 胸胁苦满 目 眩 不欲饮食 热扰胆腑 心烦喜呕 (半里) 口苦咽干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透邪清热 和胃降逆 益气和中 和解少阳 扶正祛邪
正邪 相争 热壅 少阳
【加减运用】
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党参,加瓜蒌除 烦热; 口喝者,去半夏,加天花粉清热生津; 邪在少阳,里有实热,大便不通者,去人参、 甘草,加枳实、大黄、芍药(大柴胡汤)以 和解泄热通腑。 用于治疗疟疾、胸膜炎等。
【按语】
和解剂名词解释

和解剂名词解释
和解剂是一种化学物质,通常用于混凝土表面处理。
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混凝土表面中的游离氢氧化物反应,从而中和其表面酸性,并形成一层胶状物质,用于填补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和微裂缝。
以下是一些和解剂名词的解释:
-游离氢氧化物:指混凝土表面中未与水泥反应的氢氧化物,它们会形成混凝土表面的酸性环境。
-中和:是指将酸性环境中的氢离子与碱性物质结合,从而形成中性环境的化学反应。
-胶状物质:是指和解剂与混凝土表面中的游离氢氧化物反应后形成的黏稠物质。
-毛细孔:是指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它们通常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
-微裂缝:是指混凝土表面的细小裂缝,它们通常是由于干缩、温度变化或其他影响力引起的。
和解剂在混凝土表面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渗透性和碳化程度。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方剂学-和解剂

干姜(臣药)
温中散寒
调
和
炙甘草
脾 胃
(佐使药)
调和诸药
补脾和中
寒热平调 辛开苦降
黄芩(臣药)
苦寒清热
升
清
苦
降 浊
降
黄连(佐药)
泄热开痞
大枣(佐药)
甘温补脾
助补气
补中益气 助运化
人参(佐药)
补脾益气
谢谢
柴胡(君药)
透泄少阳 疏利气机
黄芩(臣药)
清泄少阳邪热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扶正 助
生姜 半夏(佐药)
和胃降逆止呕
利中州气机 升降
人参 大枣(佐药)
益气补脾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基本结构) ☆ 半夏与人参相配,一者降胃气, 一者升脾气,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
小柴胡汤
主治
伤寒少阳证
热入血室
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舌苔
透邪升阳 疏肝解郁
一调 升畅 一气 降机
枳实(佐药)
行气破结解郁
调肝常用组合 制约柴胡耗伤阴血
白芍(臣药)
收敛和营 养血柔肝
(肝体)
助 缓 急 止 痛
炙甘草
(佐使药)
调和诸药 益气补脾
气滞明显,疼痛剧烈:加香附、陈皮、川芎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逍遥散
方解(疏肝养血健脾)
疏肝柔肝——肝郁
寒热错杂的常见原因: 过食生冷,损伤中阳,水湿内停,郁而化热
心下痞满 呕吐 下利
黄连、黄芩 干姜
难点
寒热错杂≠寒热互结
1
寒热病性不能 同时结于同一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

方剂学第3章和解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卫第9版《方剂学》第3章,主要讲述和解剂的理论和应用。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本章内容具体包括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三个部分。
其中,和解少阳剂的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的代表方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掌握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能够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难点:和解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和解剂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和解剂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重点讲解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病例,示范和解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设计: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和解剂的分类、代表方、作用机理等方面的题目。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和解剂知识。
六、板书设计和解剂分类: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代表方: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调和肝脾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调和肠胃剂:和中丸、调和肠胃汤等作用机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七、作业设计1. 简述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列举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的代表方,并说明其应用。
3. 分析和解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答案:1. 和解剂的定义: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的一类方剂。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
和解剂的名词解释

和解剂的名词解释和解剂,又称为调解剂,是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中解决争议和纠纷的一种工具或方法。
在法律、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和解剂被定义为一种介入者或专业人士,旨在促进双方冲突双方之间交流、沟通和妥协,以达成和解和协议。
和解剂的作用是通过运用各种调解技巧和沟通方法,协助各方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并帮助双方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对于诉讼或仲裁等更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和解剂注重于双方的自主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并试图在双方权益和需要之间达成平衡。
和解剂的目标是通过积极的、互动的方式解决矛盾,并促进和谐的关系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和解剂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争议,包括家庭纠纷、工作场所冲突、商业合作矛盾以及民事纠纷等。
它可以被称为一种相对温和的解决方法,因为它强调双方的对话和合作,而非对抗和争论。
和解剂会秉持中立的立场,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个公正、安全且放心的环境,使各方充分发表观点并促进相互理解。
和解剂通常具备专业的认证和培训,掌握相关法律、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等知识。
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沟通能力,以便有效地引导双方寻求共同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倾听和汇总信息等技巧来推动各方达成一致。
和解剂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双方将与和解剂安排会面,并在此过程中,和解剂将解释此次会议的目的和相关规则。
接下来,各方会被鼓励表达他们对争议的看法、利益和需求。
在这一阶段,和解剂会帮助各方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并根据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寻找共同点。
在双方对话和探索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和解剂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双方将努力达成一份最终协议,并以此为基础解决争议。
和解剂的效果通常会因个人情况和争端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它可以帮助双方减少争议的成本和时间,避免长期的法律程序,并为他们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此外,和解剂还可以促进和修复损害的人际关系并重建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解剂[单项选择题]1、和解剂不适用的病证是()A.伤寒少阳证B.肝脾不和证C.肠胃不和证D.寒热互结证E.里热实证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为和解剂[单项选择题]2、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A.逍遥散B.四逆散C.小柴胡汤D.大柴胡汤E.痛泻药方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是()A.1:1B.2:1C.3:2D.4:3E.8:3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东汉时期半斤相当于八两[单项选择题]4、可用小柴胡汤主治的病证是()A.少阳湿热证B.热入血室证C.肝脾不和证D.痛泄证E.上寒下热证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症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宜选用()A.蒿芩清胆汤B.小柴胡汤C.四逆散D.逍遥散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6、和解剂中煎法要求“去渣,再煎”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四逆散D.小柴胡汤E.痛泻药方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单项选择题]7、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药对是()A.柴胡、黄芩B.柴胡、半夏C.黄芩、半夏D.柴胡、人参E.人参、半夏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8、属于小柴胡汤主治症状是()A.发热头痛B.心烦自汗C.咳嗽胸痛D.胸胁苦满E.腹满便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小柴胡汤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单项选择题]9、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配伍作用是()A.调和营卫B.和解少阳C.疏肝泄热D.理气疏肝E.解表燥湿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0、柴胡枳桔汤的功效是()A.和解少阳,扶正祛邪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D.和解透表,畅利胸膈E.和解少阳,解表利咽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1、由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而成的方剂是()A.复方大承气汤B.防风通圣散C.调胃承气汤D.大柴胡汤E.黄龙汤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2、大柴胡汤的功效是()A.疏风解表,清热通便B.清胆利湿,和胃化痰C.补脾柔肝,祛湿止泻D.透邪解郁,疏肝理气E.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3、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A.胸胁苦满B.往来寒热C.呕不止D.郁郁微烦E.心下痞硬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4、原方主治里有浊气实热并夹有表邪者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小柴胡汤C.厚朴七物汤D.麻杏甘石汤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5、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是()A.和解少阴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解表清里D.补脾柔肝,祛湿止泻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蒿芩清胆汤,中医方剂名。
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
[单项选择题]16、蒿芩清胆汤组成药物中无()A.竹茹B.滑石C.青黛D.枳壳E.人参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7、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防风通圣散D.半夏泻心汤E.甘草泻心汤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8、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人参B.黄芩C.白芍D.青蒿E.枳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单项选择题]19、用于治疗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的方剂为()A.普济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达原饮D.败毒散E.柴胡达原饮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0、四逆散的组成为()A.柴胡、枳实、杏仁、甘草B.柴胡、枳实、白芍、甘草C.柴胡、枳壳、杏仁、甘草D.柴胡、枳实、白芍、干姜E.柴胡、枳壳、芍药、干姜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21、四逆散中柴胡、枳实的配伍意义()A.疏肝理气B.下气散结C.舒畅气机,升清降浊D.透邪解郁E.疏肝解郁参考答案:C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单项选择题]22、四逆散组成药物中无()A.枳实B.柴胡C.白芍D.白术E.炙甘草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3、阳郁热厥证,治宜选用()A.四逆汤B.当归四逆汤C.四逆散D.大承气汤E.温脾汤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4、柴胡疏肝散的功用为()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B.疏肝解郁,养血健脾C.补脾柔肝,祛湿止泻D.疏肝行气,活血止痛E.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5、逍遥散的君药是()A.柴胡B.白芍C.当归D.白术E.茯苓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6、柴胡在逍遥散中的作用是()A.疏肝解郁B.解肌退热C.和解少阳D.解表透热E.升举阳气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功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单项选择题]27、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效的方剂是()A.逍遥散B.四逆散C.小柴胡汤D.银翘散E.蒿芩清胆汤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28、患者月经不调,经行头痛,两胁作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目眩,乳房胀痛,舌淡苔白,脉细弦,治宜选用()A.小柴胡汤B.归脾汤C.柴胡疏肝汤D.四物汤E.逍遥散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9、逍遥散与四逆散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B.白芍、当归C.白术、茯苓D.柴胡、当归E.枳实、甘草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四逆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单项选择题]30、逍遥散与蒿芩清胆汤所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白芍B.枳实、陈皮C.茯苓、甘草D.黄芩、半夏E.白术、当归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逍遥散组成柴胡、白术、白芍、茯苓、当归、甘草、生姜、薄荷;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单项选择题]31、逍遥散中养血柔肝的“药对”是()A.柴胡、白芍B.当归、白芍C.柴胡、炙甘草D.当归、炙甘草E.当归、白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单项选择题]32、逍遥散加味生地或熟地后称为()A.加味逍遥散B.八味逍遥散C.都气丸D.圣愈汤E.黑逍遥散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33、痛泻要方出自()A.《伤寒论》B.《丹溪心法》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金匮要略》E.《普济方》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4、下列方剂中不含柴胡的方剂是()A.逍遥散B.四逆散C.痛泻要方D.龙胆泄肝汤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5、痛泻要方所治的痛泄之证,“泄”责之()A.心B.肝C.脾D.胆E.胃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6、痛泻药方中君药是()A.防风B.陈皮C.白术D.白芍E.柴胡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7、患者腹痛时发,肠鸣腹泻,泄必腹痛,每于情志不畅时发,两胁疼痛,舌苔薄白,脉弦缓。
治宜选用()A.四逆散B.半夏泻心汤C.葛根芩连汤D.痛泻药方E.白头翁汤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8、痛泻药方组成中没有的药物()A.白术B.枳实C.白芍D.陈皮E.防风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9、组成中无黄芩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半夏泻心汤D.放风通圣散E.痛泻药方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40、半夏泻心汤的君药是()A.半夏B.干姜C.黄芩D.黄连E.人参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41、证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方宜首选()A.黄连汤B.生姜泻心汤C.半夏泻心汤D.痛泻要方E.枳实芍药散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2、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遂成的心下痞,治宜首选()A.黄连汤B.甘草泻心汤C.生姜泻心汤D.半夏泻心汤E.大柴胡汤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3、属于半夏泻心汤用药特点是()A.塞因塞用B.逆流挽舟C.增水行舟D.寒热平调,辛开苦降E.热因热用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4、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黄连、黄芩的主要作用是()A.平调寒热B.降逆止呕C.燥湿和胃D.燥湿化痰E.化痰消痞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45、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和胃降逆,化痰散结B.平调寒热,散结除痞C.降逆化痰,调和肝脾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E.补气健脾,散结除痞参考答案:B[多项选择题]46、和解剂的分类包括()A.和解少阳B.调和肝脾C.调和寒热D.表里双解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A,B,C[多项选择题]47、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共有的药物是()A.柴胡B.黄芩C.半夏D.生姜E.甘草参考答案:A,B,C,D参考解析: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大枣、生姜。
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多项选择题]48、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有()A.伤寒少阳证B.热入血室证C.黄疸见少阳证者D.疟疾见少阳证者E.内科杂病见少阳证者参考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49、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有()A.陈皮B.枳壳C.青黛D.柴胡E.甘草参考答案:A,B,C,E[多项选择题]50、四逆散的功用为()A.回阳救逆B.疏肝理脾C.透邪解郁D.缓急止痛E.活血行气参考答案:B,C[多项选择题]51、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有()A.阳郁B.肝郁C.热壅D.血虚E.脾弱参考答案:B,D,E[多项选择题]52、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用意是()A.胜湿B.以助止泻C.散肝郁D.舒脾气E.脾经引经药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功能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中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多项选择题]53、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有()A.补泻兼施B.调和肝脾C.寒热互用D.表里双解E.辛开苦降参考答案:A,B,C,E[多项选择题]54、属于辛开苦降、并调寒热的方剂有()A.痛泻要方B.黄连汤C.生姜泻心汤D.甘草泻心汤E.半夏泻心汤参考答案:A,C,D,E[多项选择题]55、可以治疗疟疾的方剂有()A.清脾饮B.大柴胡汤C.小柴胡汤D.柴胡达原饮E.达原饮参考答案:B,C,D,E参考解析: 1、痰疟,病名。
疟疾之一。
见《医学入门》卷五。
《证治汇补·疟疾》:“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心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
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
”2、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吴又可所创,载在《温疫论》,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