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文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法》、《煤炭生产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煤炭的各类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煤炭质量,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煤质检测体系,对煤炭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分析,并及时提供检测结果。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煤炭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合理的煤炭质量要求。
第二章煤质管理与控制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煤质管理与控制的监督,严格按照煤炭质量要求进行采矿、筛分、装车等环节的操作。
第七条煤炭质量控制应当包括煤炭采样、煤质分析、煤炭质量检测等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人员,进行煤炭质量的定期检测和评估,并及时提交相关报告。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煤炭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煤炭质量管理,确保煤炭的质量不受污染和损坏。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质档案管理制度,对煤炭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归档。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煤炭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科学、准确的手段对煤炭质量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第三章煤质信息公开和交流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煤质信息的公开和交流,定期发布煤炭质量和产量等信息,提高煤炭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召开煤炭质量管理会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改进煤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共享煤炭质量信息,推动煤炭行业的协调发展。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煤质检测和评估工作的水平。
第四章罚则第十六条对于煤矿企业违反本办法的规定,造成煤炭质量严重不合格或影响安全生产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对于煤矿企业重大违法犯罪行为,造成重大事故或导致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件。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煤质管理,提高煤质质量,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煤矿的煤质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坚持科学技术、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实行责任制,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确保煤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第五条煤矿煤质管理应注重综合治理,全面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第二章煤矿煤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六条煤矿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煤矿煤质管理方案。
第七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加强煤质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煤质数据真实准确。
第八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煤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第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流程,确保煤质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条煤矿应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第三章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煤矿应建立煤炭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煤矿应定期对煤炭采样,确保采样过程标准化和采样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煤矿应建立煤炭质量监测体系,对采样得到的煤炭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
第十四条煤矿应对煤炭进行分类和分级处理,提高煤炭品质和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煤矿应加强煤炭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防止煤炭质量变差。
第十六条煤矿应加强煤炭贮存和低品位煤精煤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七条煤矿应加强煤炭矿山灰煤破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煤炭品质。
第十八条煤矿应加强煤炭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章煤矿煤质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第十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煤矿应加强自我监督,建立煤矿煤质管理档案。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加强对煤炭质量监测和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煤矿,应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XX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XX煤矿煤质管理办法XX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煤矿煤质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环保,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煤质检验1. 煤矿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煤质检验,确保煤质符合规定的指标要求。
2. 煤矿应建立煤质检验实验室,并配置专业检验人员,负责煤质检验工作。
3. 煤质检验周期应按照煤矿生产计划进行安排,确保检验结果及时可靠。
4. 煤质检验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供日常管理参考。
三、煤质分类1. 根据煤质指标,将煤炭分为高热值煤、中热值煤和低热值煤三类。
2. 煤矿应根据煤质分类结果,合理安排煤炭的使用和销售,以提高利润和资源利用率。
四、煤质管理1.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 煤矿应建立煤质数据库,记录每批次煤炭的煤质参数,用于煤质管理和分析。
3. 煤矿应开展煤质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煤质问题。
4. 煤矿应加强对煤质的控制,确保煤质稳定,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性。
5. 煤矿应建立煤质考核制度,对煤质不达标的问题进行追责和惩罚。
五、环保管理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煤矿应遵守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
2. 煤矿应建立煤质与环保监测系统,对煤炭的煤质和环保指标进行监测。
3. 煤矿应采取措施减少煤炭的灰分、硫分和挥发分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煤矿应加强对煤炭的分选和洗选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六、安全管理1. 煤矿应遵守国家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 煤矿应加强对煤炭的安全质量控制,杜绝劣质煤炭的生产和使用。
3. 煤矿应加强煤炭的储运安全管理,确保煤炭的安全运输和使用。
4. 煤矿应建立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煤炭的应急事件,保障人员安全和煤炭资源的安全。
七、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煤矿煤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煤质检验机构的监管,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煤质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内煤矿,包括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
第三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进行煤炭测量、抽样、检验、贮存和销售。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二章煤质标准第五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煤质标准,并向矿工和监管部门公示。
第六条煤矿煤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灰分含量、硫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发热量、水分含量、粘结指数等。
第七条煤矿的煤质标准应根据不同的煤种和用途进行区分。
第八条煤矿应确保煤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煤炭测量第九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测量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条煤矿煤炭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煤矿应每日清点和记录煤炭库存,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第四章煤炭抽样第十二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抽样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三条煤矿煤炭抽样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第十四条煤矿应每批次抽取煤炭样品进行监测和测试,确保煤炭质量达标。
第五章煤质检验第十五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质检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六条煤矿煤质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煤矿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煤质检验,确保煤质达标。
第六章煤质贮存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贮存设施,并严格按照煤种和质量进行分类贮存。
第十九条煤矿煤炭贮存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渗透等安全性能。
第二十条煤矿应定期对贮存煤炭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对贮存煤炭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煤质销售第二十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煤质销售制度,确保煤质与货物相符。
第二十三条煤矿应建立与购买方签订的煤炭交付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标准交付。
煤质管理办法

煤质管理办法李家塔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为稳定我矿商品煤质量~消除煤中杂物~进一步完善我矿的煤质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符合顾客需求~根据工程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矿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措施,一, 采煤工作面煤质管理措施:1、各生产、运输、辅助单位必须经常对员工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煤质措施~生产过程中严禁割顶、割底。
2、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生产单位必须及时制定煤质保证措施~并严格按照执行。
3、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顶板漏矸~特殊情况下采煤工作面顶板漏矸时~直径大于300mm的矸石必须全部拣出。
4、遇岩石冲刷带或煤层夹矸厚度?300mm时~在顶部时降低采高~保证煤质安全通过~在底部时做到保证工作面平直情况下抬底推进~如在中部不得不割切时、割下矸石运至安全地点将直径大于300mm矸石安排专人进行拣矸。
5、采煤工作面通过高压力区、顶板破碎带等区段时~综采面要及时移架推溜~要求保证支架初撑力~支架接顶严密~防止架前漏矸,6、采煤工作面不得有深度超过100mm以上的积水。
7、加强对设备的冷却水管、泵站供回液管、皮带巷灭尘水管及阀门的检查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8、皮带运输煤流上方顶板淋水时~必须设置雨篷~将水导入水沟。
9、保证除铁器完好~及时清理杂物。
10、加强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高支护质量~避免漏矸。
11、采煤机在割煤时应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
12、综采队杜绝人为割底漏矸发生~保证综采工作面煤质稳定。
,二, 杂物管理措施:1、完善除杂系统~提高除杂效果。
加强除铁除杂设施的日常保养和检修~保证除铁除杂设施的高效运行~并及时清理除铁器除杂设施上的杂物。
定期对除铁器除杂进行检查~每半年对所辖范围内除铁器的性能进行测试~确因磁场强度下降~无法满足除杂要求的除铁器~及时对矿有关部门申请予以更换。
2、生产单位对使用设备、设施的紧固件、易损件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防止因松动磨损、撞击等因素造成脱落~混入煤中,井下用支护材料~掉挂电缆的电缆构、预埋件以及丢弃的废料必须及时回收~不得进入煤中~现场设备或设施在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品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混入煤中。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两级公司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意识。
进一步稳定我矿原煤生产质量,提高商品煤煤质,巩固“神华煤”品牌形象,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神东煤炭分公司《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和《煤质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机构建立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督检查和煤质管理实施体系,形成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成立矿、科队、班组三级煤质管理机构。
(一)成立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田小明副组长:孟永兵李锋成员:杨纯伟李小元刘民强秦琳张悦高来维刘栓和徐忠周党文杨建林白子君王开慧刘忠陈元良左云祁平生石彬雁吴景红王俊祥(二)设立煤质监督检查机构:生产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组负责全矿煤质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三)成立煤质管理实施机构:各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小组组长,副职及技术主管为小组成员,班组长兼任煤质员。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原煤质量。
各班组为煤质措施的执行机构,相应成立煤质活动小组,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全面煤炭质量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与权限:1、负责贯彻落实两级公司有关煤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矿的煤质管理行政领导工作,领导煤质管理机构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煤质管理。
3、指导煤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管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负责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检测手段,并根据煤质情况进行技术研究,优化工艺流程,满足煤质指标。
5、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煤质管理措施,完成公司下达的月度煤质指标。
6、组织召开煤质分析会,制定提高和改进煤质的措施,落实对各生产单位的煤质考核指标。
7、负责制定和修改煤质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本(2篇)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煤质管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煤矿的煤质管理,包括选煤、储煤、运煤等环节。
第三条煤矿煤质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追溯性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完善的煤质管理机构,明确煤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煤矿应定期进行煤质检测和监测,确保煤矿生产的煤质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第六条煤矿应制定煤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煤质检测与评价第七条煤矿应建立煤质检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八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煤质检测,包括热值、灰分、硫分、挥发分等指标的检测。
第九条煤矿应对每批煤矿进行抽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第十条煤矿应建立煤质评价体系,根据煤质指标进行分级评价。
第三章煤质控制与调整第十一条煤矿应根据煤质评价结果,合理设置煤矿生产参数,保证煤的质量稳定。
第十二条煤矿应制定合理的煤炭选矿措施,提高煤质的合格率。
第十三条煤矿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灰分、硫分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第十四条煤矿应加强煤炭的堆存管理,防止煤的老化和质量下降。
第十五条煤矿应加强煤炭运输过程的管理,确保煤质的不变性。
第四章煤质信息管理与应用第十六条煤矿应建立煤质信息管理系统,对煤炭的产地、入矿、出矿、销售等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
第十七条煤矿应将煤质信息与矿山追溯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煤炭的追溯管理。
第十八条煤矿可以通过建立煤质数据库,对煤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煤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九条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应接受监督,接受国家、行业的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条煤矿煤质管理工作应制定考核制度,对煤质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第二十一条监督部门应定期对煤矿的煤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可由煤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XX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

XX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XX煤矿煤质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煤质管理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煤矿矿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XX煤矿的煤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和煤炭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煤矿煤质管理的目标1. 提高煤炭质量:通过科学、系统的煤质管理手段,提高煤炭的品位和热值,降低灰分、硫分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2. 保证生产安全:通过煤质管理手段,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煤矿事故和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 增加经济效益:通过煤质管理手段,提高煤质,增加煤价,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煤质管理手段,减少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三、煤矿煤质管理的内容1. 煤炭采样管理:要求煤矿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煤炭采样,确保采样操作规范,采样点布置合理,采样量足够,并建立相应的采样管理档案。
2. 煤炭分析检测:要求煤矿配备专业的煤质分析检测设备,建立完善的检测实验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煤质分析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煤炭质量控制:要求煤矿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采煤工艺、严格控制运输环节、优化煤炭储备等手段,控制煤炭的品质、热值和有害元素的含量。
4. 煤炭质量评价:要求煤矿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煤炭质量指标和市场需求,对煤炭进行评价和分类,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供应和市场开发策略。
5. 煤质追溯管理:要求煤矿建立煤质追溯管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煤炭采样、分析、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煤炭的来源可追溯,保证煤炭质量的稳定性。
6. 煤炭质量监测和分析:要求煤矿对生产过程中的煤炭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煤炭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7. 煤炭质量培训与知识普及:要求煤矿组织煤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向全体员工普及煤炭质量管理知识,提高全员的煤质意识和责任感。
四、煤矿煤质管理的保障措施1. 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团队:煤矿应配备专业的煤质管理人员,负责煤炭质量管理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煤质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三会”精神,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加大源头管理和现场管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效,根据我矿2007年总体发展思路,增辉“亚光”品牌,实现杨村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矿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煤质科,兼办公室主任。
二、奋斗目标1、商品煤指标全面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给我矿的各项煤质指标。
灰分< 27.00% ;全水分<12.5%;含硫< 0.6%;发热量>4350千卡/千克。
三、质量责任与责任追究1、矿长、书记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一要亲自组织制定产品质量责任制和生产单位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经济承包方案;二要健全质检机构并支持其独立行使职权;三要亲自安排处理质量纠纷,并对重大质量事故及时组织追查分析,及时兑现煤质风险抵押金。
2、生产矿长对煤质负有主要责任,是毛煤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要正确处理质量和产量的关系,完成当月毛煤质量计划。
做好高、低灰分煤层的合理配采。
限制高灰高硫煤的生产,保证采掘接替正常;采掘现场出现影响煤质问题时及时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保质措施并督促落实,毛煤质量完成情况与采掘区队劳动竞赛挂钩考核。
3、管理矿长对产品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要把煤质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全力支持煤质工作。
健全管理制度,充实煤质采制样人员和井下检查人员队伍,加强对煤质工作的领导,提高队伍战斗力。
定期走访用户,特别是大用户的走访,了解市场信息,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因质量问题出现用户拒付或索赔煤款,要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分析,亲自参与煤质纠纷的处理,并查清原因,落实责任。
4、总工程师对煤质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一要严格把好采掘设计关,做到每个工作面、掘进头都有严格的煤矸、煤水分离措施,并做到优劣煤层合理配采;二要严格采掘作业规程的审批,要把生产过程中提高煤质的措施编入采掘作业规程的主要章节,并负责监督检查落实;三要通过技术把关,做到设计的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不出现因技术决策失误导致质量失控、配采失调等重大质量事故。
5、生产科长要严把采掘设计关,一定要站在“煤质是设计出来的”高度,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把提高煤质作为生产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杜绝劣质煤的设计与开采,严格限制高灰高硫煤的生产,优化采掘接替,做好合理配采。
对煤层条件复杂的工作面,要严格遵守先炮后综、力戒放顶煤的原则,优化采掘工艺和设备选型,否则,按照《条例》第9条规定处罚,沉淀当月煤质风险金。
6、调度室主任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地面储装运煤统一调度,创造条件保证分采分运,煤岩分离,煤水分离,严禁半煤岩、岩、水进入井下煤仓,加强防尘灭火及冷却用水管理,杜绝常流水,加强各环节出水水源管理,减少水分污染。
否则,按照《条例》第31条规定处罚,并沉淀当月煤质风险金。
7、运销科长一要加强储煤场管理(预防煤炭自燃),对装车质量负责。
做到车皮清扫干净,装车及时,去向准确,计量无误。
二要千方百计做好块煤的外运工作,做到火车、汽车一齐上,保证集团公司下达给我矿块煤计划的完成。
8、采、掘、开队长是本单位毛煤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效益意识,摆正质量与产量、质量与进尺的关系,保证煤质措施落实到位,从严从细管理,实现煤质达标。
教育职工严格按照《条例》第15、16、17、18、19、20、21、22、23、24、25条规定执行,否则按《条例》进行罚款外,沉淀党政一把手当月煤质风险金。
9、机电三、五队长、运输队长、通风队长对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负责,保证煤炭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二次污染,按照《条例》第 26、27、28、29条认真执行,否则除罚款外,并沉淀当月煤质风险金。
10、煤质科长是煤炭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对出矿商品煤质量和日常煤质管理工作负责,一要根据集团公司出台的各项办法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予以落实或向矿领导提出落实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
二要做好与煤质相关岗位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加强生产全过程提质措施的监督落实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考核兑现。
三要做到不因措施制度监督把关不力,奖罚考核不严,发生质量问题;四是因质量问题造成用户拒付或索赔煤款,要及时向矿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煤质管理办法1、对采煤队质量实行旬考核制(1)煤质科要根据井下各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覆存状况制定下达采煤队月毛煤灰分、水分和发热量计划,各采煤队必须加强煤质管理,认真落实煤质措施,完成质量指标。
如遇特殊情况(如过断层、煤层变薄等),可由煤质科、生产科现场勘察确定,报请矿领导批准后方可调整该队毛煤质量指标。
(2)煤质科每天对采煤队采取一次生产检查煤样进行化验,测试结果作为对采煤队的考核依据。
2、与煤质有关的科室和区队,要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按照《条例》要求,足额配备煤质网员,支持煤质网员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监督各项煤质措施落实到位。
3、采煤队、掘进队、开拓队都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认真落实各项煤质措施。
岩巷、半煤岩要认真执行分装分运措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按照《条例》规定给予一定的罚款处理,情况严重者给予曝光并追究领导的责任:(1)综放工作面放煤工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发现一人无证上岗,扣罚区队500-1000元,跟班队长100元,责任人50元。
(2)综放工作面放煤工要严格执行“小间隔多轮循环”放煤制度,既要把煤放出来,又不能将矸石流出来影响煤质。
否则罚放煤工50-100元;发现支架后部见矸不关门,视其后部放煤含矸率情况,每架罚责任区队60元,放煤工10元。
(3)回采工作面采割2-3煤底部高灰劣质煤而没有采取上抬措施或上抬措施落实不力,发现一次扣罚责任区队1000-2000元,主管队长200元。
(4)回采工作面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发现冒顶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每次扣罚责任区队500-2000元,跟班队长50元;发现割顶割底超过0.3m而没有及时调整层位和采高,每次扣罚责任区队1000-2000元,跟班队长200元。
(5)回采工作面出现碴包或半煤岩及厚夹矸,没有实施分采分运措施,发现一次扣罚责任区队1000-2000元,跟班队长50元。
(6)炮采工作面严格执行“三不打”(不打顶、不打底、不打夹矸)、“三捡四不上”(三捡指的是工作面拣矸;溜子、皮带拣矸;四不上指的是大矸(100mm)不上掀、不上皮带、不上溜子、不上矿车)和作业规程规定的放煤制度,做到见矸堵口,否则扣罚责任区队1000-2000元;发现老塘堵口不严,出现窜矸,每棚罚款20元。
(7)开掘队应严把施工质量关,严防冒顶。
发生冒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每次扣罚队200-1000元,跟班队长50元。
(8)开掘队在进巷道时遇到半煤岩和全岩时,必须采取煤、岩分离,分装分运措施,或进藏碴洞储矸,实现矸石就地消化或采取集中出矸措施,禁止将矸石直接混入煤中,否则每掘进一米,半煤岩罚款300元,全岩罚款500元,进尺按无效进尺考核。
(9)对可能出水的工作面,要提前制订防治水预案,做好排放水的准备工作,防止水上溜子、皮带,否则每次扣罚责任区队500元。
(10)转载机尾要及时开挖泵窝和排水沟,禁止水进入煤中,否则每次扣罚责任区队500元。
(11)严禁故意往皮带、转载机上排水,否则每次扣罚责任人1000元,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处分。
(12)井下采、掘、运各环节要严格控制水分对煤质的影响,巷道排水、顶板淋水要避开煤流,降尘用水要成雾状,割煤机和电机冷却用水做到机停水停,否则每次扣罚责任区队300元,责任人50元。
(13)加强运输环节煤质管理,对顶板淋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每次扣罚责任区队300元。
(14)巷道清修过程中,严禁脏杂物、矸石上皮带,否则每次按每车500元扣罚责任区队,每车50元扣罚责任人。
(15)开掘队用矿车装运提升到井底的碴车,严禁翻入井底煤仓,否则每次按每车500元扣罚责任运输队,每车50元扣罚责任人。
(16)调度室是执行分采分运、分储分装措施的指挥者,必要时要根据煤质部门及其它有关单位反馈到调度台的煤质信息,进行保证煤质的合理调度,严禁脏杂煤和采掘现场冒落的矸石进入煤仓,否则,视情况给予调度室1000元的罚款,责任人100元。
(17)矿井生产毛煤入筛率要达到100%,杜绝直销毛煤现象,毛煤不经过筛选拣矸直接装仓或落地,若发现一律按质量事故追查,追究相关人员及有关领导责任。
(18)切实加强原煤筛选管理,保持筛分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原煤分级粒度原则为35mm,正常情况下原煤筛孔粒度不能随意扩大。
否则,造成煤质下降和块煤产率减少,要追究机电二队及领导的责任。
(19)商品煤装车前要清扫车皮,确保车皮内无脏杂物,发现车皮内有脏杂物装运煤炭,扣罚装运部门每车100元;在用户中造成不良影响的,扣罚装运部门每车1000元。
(20)严格执行商品煤采制化国家标准,发现商品煤采制化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每次扣罚煤质部门500-1000元,扣罚相关责任人50元,发现外运商品煤有漏采煤样现象的,每车扣罚煤质部门1000元,扣罚相关责任人每车50元。
(21)运销科装车人员要密切关注装车煤质状况,发现煤质出现异常,必须停止装车,并向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否则给予责任人50-100元罚款,在用户中造成不良影响的,除加重经济处罚外,并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
(22)运销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配车辆,以确保块煤产品及时销售,确保集团公司下达我矿块煤销售计划的完成,超奖欠罚。
(23)煤质科要加强选矸管理,在保证皮带选矸的同时,组织人员到火车上进行二次选矸(在没有火车的情况下人员到煤场选矸),把好最后一道关。
要真正把家属工的工资与拣矸数量、拣矸质量挂钩,实行奖勤罚懒,严格奖罚兑现。
否则,每次罚煤质科100元。
(24)煤质指标(或影响煤质情况)与基层单位劳动竞赛和年终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25)上级有关部门下井检查时,基层区队要密切配合及时处理煤质隐患,否则每条罚款500元。
若上级部门罚款,矿将对区队加倍罚款。
(26)对人为破坏制度,影响煤质的行为设立举报奖励制度,举报一次,经核实后奖励100元。
(27)煤质科每月根据各单位煤质指标完成情况及现场管理情况出具奖罚汇总表,报有关领导审核签字后,交企管科和劳资科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五、风险抵押金制度(一)参加煤质风险抵押金人员范围1、副矿级以上领导;2、调度室、机电二、三、五队、运输队、运销科、通风队、采掘开区队党政一把手;3、煤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煤质科各岗位工作人员;4、生产科领导及负责工作面的技术人员;(二)抵押金标准1、矿级领导、煤质科人员比照集团公司抵押金标准执行;2、采煤队150元,开掘进队120元;3、其他区队(科)长100元、技术员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