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尔夫球场环境影响与可持续经营

高尔夫球场环境影响与可持续经营

高尔夫球场环境影响与可持续经营高尔夫球场是一种休闲娱乐运动场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高尔夫球场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和运营一个高尔夫球场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

往往为了打造一片绿茵场,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和搬运大量的土壤。

这样的活动不仅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

而且,高尔夫球场的化学草坪和杀虫剂也会对土地质量和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持球场的整洁和绿色,大量的化学物质被使用,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并可能流入水源。

这对附近环境中的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然而,高尔夫球场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可持续经营。

首先,球场可以选择使用和研发更环保的草坪和杀虫剂。

有机肥料和天然杀虫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其次,球场可以采取节水措施,如修建雨水收集设施和改进灌溉系统。

通过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球场可以降低对地下水的需求。

此外,球场的设计和运营也可以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保留一定面积的自然植被,种植本地植物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和提高球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而在可持续经营方面,高尔夫球场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创新服务来实现盈利和环境和谐共存。

传统上,高尔夫球场主要收入来自于球场费用和会员费。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球场开始提供其他服务,如餐饮、康体和会议等,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增加收益。

此外,一些球场还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参与,使球场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方式,高尔夫球场可以提高自身的可持续性,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业务,进而实现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也是高尔夫球场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举办环境保护讲座、组织生态考察等活动,球场可以向球员和观众传递环境保护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农业影响和土壤保护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农业影响和土壤保护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农业影响和土壤保护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发展。

然而,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农业环境和土壤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农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土壤保护策略。

高尔夫球场的农业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使用变化、水资源利用、农药使用和土壤侵蚀等方面。

首先,为了建设高尔夫球场,大量的土地被改造为草坪,从而减少了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

这对周边农民的耕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农业产出减少。

此外,高尔夫球场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于浇灌维护,而这些水源往往来自地下水或邻近水体,可能会对周边农田灌溉产生竞争,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高尔夫球场的农药使用也是一个关注点。

为了维护球场的草坪质量,农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过量的农药使用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周边农业的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高尔夫球场管理者有责任确保农药的使用符合环保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农药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土壤侵蚀的风险。

地形的改变、浇灌水的大量使用和草坪管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土壤的腐蚀和侵蚀。

土壤的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还可能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高尔夫球场设计中应考虑土壤保护的措施,包括合理的排水系统、植被覆盖以及定期的土壤保养工作,以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为了减少高尔夫球场对农业环境和土壤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策略。

首先,应在设计和规划阶段就考虑到农业的需求和影响。

在选择建造位置时,应尽量避免在农田或水源保护区附近建设球场,以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竞争。

其次,高尔夫球场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确保土壤和水体的质量不受农药和化肥等污染物的影响。

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定期检测和监测水体和土壤的质量,以确保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此外,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水资源管理措施,确保球场的灌溉和草坪维护不会对农田的灌溉需求产生竞争。

是否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建设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建设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建设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建设。

1. 高尔夫球场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

根据《中国日报》的报道,一个标准的高尔夫球场需要约150英亩的土地,而且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维持球场的绿化,这对于水资源本就紧张的地区来说是一种浪费。

2. 高尔夫球场建设会导致土地使用不公平。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许多高尔夫球场的建设都是在政府土地上,而这些土地原本可以用来发展农业或者住房等更为紧缺的资源。

3.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许多高尔夫球场建设在当地引起了居民的抗议,因为这些建设会带来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建设。

1. 高尔夫球场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根据《高尔夫周刊》的报道,许多地区通过建设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2. 高尔夫球场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许多著名的高尔夫球场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形象。

3. 高尔夫球场建设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根据《福布斯》的报道,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高尔夫球场建设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但其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应该取消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以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重。

正如著名的环保主义者约翰·穆尔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并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用它。

”我们应该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仅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的破坏。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是否会给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分析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加强我国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建设生态政策高尔夫球场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施工工序多。

一般要经过清除原有植被、地形改造、改良土壤、种植草皮等多个过程。

而且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建造过程很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因此,建造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完善的措施,提高施工的计划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将各种不利影响减少至最低。

一、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作为进行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高尔夫球场与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差异很大,不仅其占地广阔,而且高尔夫球场是依据原有地形、地貌而建造,几乎不存在相同的高尔夫球场。

但每座球场都对自然系统进行了重整,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高玉忠,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过程需要清除原有植被、整地挖填,扰动土层破坏水文体系统,改变地形地貌,工程土方量大,产生大量松土及不稳定的人工边坡,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郑新兴等,1995)。

一旦突降暴雨,将造成土壤坡面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降水丰沛的山地丘陵地格外明显,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扰动(贾良清,2003)。

高尔夫球场建成运营后,球场全面被新建植的草坪和树种覆盖,与施工期形成强烈对比,加上高强度的人工维护,景观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后逐渐趋于稳定,对水土保护具有正面的意义(郑新兴等,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绿化植树、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市已建的高尔夫球场的绿地面积约为3500公顷,约占城市绿化用地的13%,这是对北京绿化工程的一大贡献(王晓伟,2002)。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社区影响和社会回馈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社区影响和社会回馈

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社区影响和社会回馈引言: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康体娱乐设施,不仅能够提供人们锻炼身体的机会,还能够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回馈。

本文将探讨在高尔夫球场设计中考虑社区影响因素和实施社会回馈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1. 社区影响的重要性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社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球场的建设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高尔夫球场常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能够吸引游客,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球场还可以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然而,球场的建设和运营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的压缩、环境影响和社区秩序的变化。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社区的需求和利益,寻找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 社区影响因素的考虑(1)土地资源利用:在选择球场建设的地点时,应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例如,选择农田转为高尔夫球场可能会引起食品安全和农民收入问题。

相应的解决方案是选择已弃置或废弃的土地,并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2)生态环境保护: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常常涉及土地绿化和水资源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可以使用天然材料建造球场设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合理管理球场的灌溉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3)社区参与:在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与当地居民和社区组织进行沟通和合作。

通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的需求和关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此外,球场还可以组织社区活动和赛事,增强社区凝聚力。

3. 社会回馈的实施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商业设施,需要向社会做出回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回馈措施:(1)环境保护:球场应该承担起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责任。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捐助环保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工作。

(2)公益事业支持:球场可以通过筹款活动、捐赠和合作项目等方式,支持当地的教育、医疗和扶贫事业。

生态环境部门对高尔夫球场监管职责

生态环境部门对高尔夫球场监管职责

生态环境部门对高尔夫球场监管职责1. 引言高尔夫球场是一种特殊的绿地景观,其承载着众多高尔夫球迷的梦想与激情。

然而,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管理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着对高尔夫球场的监管职责。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环境部门对高尔夫球场监管的职责和相应措施。

2. 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水资源利用高尔夫球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包括球场的灌溉和维护、人工湖的养护等。

若水资源使用不当,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等问题。

2.2 化学物质使用为了维护球场的草坪质量,常常需要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等化学物质。

但一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威胁,特别是在使用不当情况下。

2.3 土地资源占用高尔夫球场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大,而一些球场建设可能涉及到破坏或占用自然湿地、耕地等敏感区域,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2.4 生态系统破坏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往往需要破坏原有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破坏。

3. 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职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管理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部门承担着以下监管职责:3.1 规划审批和环评评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高尔夫球场的规划及环评进行审批和评估。

在规划审批环节,部门将严格审核球场的选址、占地面积、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确保球场规划能够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环评评估环节,部门将对球场建设和运营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监督检查和执法生态环境部门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球场按照规划及环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并要求相应整改措施。

3.3 技术指导和培训生态环境部门将向高尔夫球场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包括环境管理的方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化学物质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高尔夫球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23

高尔夫球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23

高尔夫球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23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高尔夫运动在中国愈发流行。

为满足市场需求,新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也逐渐增多。

然而,高尔夫球场建设涉及大面积土地使用和环境变化,对周边环境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本报告旨在评估2023年高尔夫球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评价报告基于对现有高尔夫球场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调研。

我们对2023年计划建设的高尔夫球场选取代表性样本,详细调查了场地选址、土地利用现状、植被覆盖、野生动植物生境、水资源状况以及噪音、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

调研采取量化分析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可靠。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土地利用与生境变化根据调研结果显示,2023年高尔夫球场建设将占用400公顷土地,其中包括农田和湿地。

球场建设将导致大面积土地覆盖转变为草地和人工湖泊,对原有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生境产生破坏。

此外,球场建设也会带来大量杂草控制和化学药剂使用,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 水资源利用与水质影响高尔夫球场建设需要大量淡水用于灌溉,对当地水资源造成较大压力。

2023年建设的高尔夫球场预计每天使用20万吨水。

虽然球场能够采用雨水回收系统,但对于干旱地区而言,水资源利用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球场运营中化学药剂的使用可能会对地下水和邻近河流的水质产生潜在影响。

3. 噪音与空气质量高尔夫球场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干扰。

尽管球场规划了围墙和屏障来减少噪音传播,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

此外,球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机动车辆和化学药剂使用可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四、环境保护建议1. 土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议开发商在占用土地后,进行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留一部分原有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生境。

同时,注重杂草控制和化学药剂使用的环保管理。

2. 水资源管理与节水措施建议球场运营方加强水资源管理,采用低水耗球场设计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负担。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是否会给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分析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加强我国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建设生态政策高尔夫球场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施工工序多。

一般要经过清除原有植被、地形改造、改良土壤、种植草皮等多个过程。

而且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建造过程很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因此,建造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完善的措施,提高施工的计划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将各种不利影响减少至最低。

一、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作为进行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高尔夫球场与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差异很大,不仅其占地广阔,而且高尔夫球场是依据原有地形、地貌而建造,几乎不存在相同的高尔夫球场。

但每座球场都对自然系统进行了重整,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高玉忠,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过程需要清除原有植被、整地挖填,扰动土层破坏水文体系统,改变地形地貌,工程土方量大,产生大量松土及不稳定的人工边坡,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郑新兴等,1995)。

一旦突降暴雨,将造成土壤坡面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降水丰沛的山地丘陵地格外明显,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扰动(贾良清,2003)。

高尔夫球场建成运营后,球场全面被新建植的草坪和树种覆盖,与施工期形成强烈对比,加上高强度的人工维护,景观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后逐渐趋于稳定,对水土保护具有正面的意义(郑新兴等,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绿化植树、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市已建的高尔夫球场的绿地面积约为3500公顷,约占城市绿化用地的13%,这是对北京绿化工程的一大贡献(王晓伟,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随着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是否会给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分析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加强我国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关键字:高尔夫球场建设生态政策高尔夫球场的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施工工序多。

一般要经过清除原有植被、地形改造、改良土壤、种植草皮等多个过程。

而且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建造过程很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因此,建造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完善的措施,提高施工的计划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将各种不利影响减少至最低。

一、高尔夫球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的影响作为进行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高尔夫球场与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差异很大,不仅其占地广阔,而且高尔夫球场是依据原有地形、地貌而建造,几乎不存在相同的高尔夫球场。

但每座球场都对自然系统进行了重整,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高玉忠,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过程需要清除原有植被、整地挖填,扰动土层破坏水文体系统,改变地形地貌,工程土方量大,产生大量松土及不稳定的人工边坡,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最大(郑新兴等,1995)。

一旦突降暴雨,将造成土壤坡面侵蚀,引起水土流失,降水丰沛的山地丘陵地格外明显,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扰动(贾良清,20 03)。

高尔夫球场建成运营后,球场全面被新建植的草坪和树种覆盖,与施工期形成强烈对比,加上高强度的人工维护,景观系统的恢复能力较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后逐渐趋于稳定,对水土保护具有正面的意义(郑新兴等,1995)。

高尔夫球场建设对绿化植树、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市已建的高尔夫球场的绿地面积约为3500公顷,约占城市绿化用地的13%,这是对北京绿化工程的一大贡献(王晓伟,2002)。

欧洲《环境管理计划》研究结果表明,高尔夫球场对自然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

最显著的证据是鸟类数目增加。

在这些试验方案球场上记录到132种,占欧洲鸟类的25%。

新高尔夫球场(1 990年或以后开办的)提供的数据证实这些球场已经改善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David St ubbs,1997)。

研究发现,我国高尔夫球场的草木种植情况相差很大(见表3-1)。

有的高尔夫球场树木种植率达到了50%,有些则相对少些,只有1%。

.一般地,高尔夫球场树木种植率应达到20-30%。

除了非常古典的林克斯球场以外,内陆高尔夫球场必须种树,树木可以提升高尔夫球场的景观质量。

所以,一些高尔夫球场建成后每年仍投资栽树。

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种的选择对生态系统及球场维护成本的影响较大。

北京市大多数高尔夫球场果岭区种植的是匍匐翦股颖,发球台为早熟禾,球道和高草区为高羊茅、中华结缕草、早熟禾和黑麦草。

中华结缕草为国产草种,节水、耐旱,并且很少有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管理成本低,新建球场的高草区和球道多采用。

我国现在用于高尔夫球场建设的草坪草种有相当大的比例需要依赖进口。

由于我国发生过水葫芦等引进生物入侵而付出惨重代价,人们担心高尔夫球场引进草种会不会与当地作物和主要杂草间生态位的冲突,发生生物入侵。

我国高尔夫球场引进草种主要有草地早熟禾、翦股颖、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细羊茅、杂交狗牙根、海滨雀稗。

以安徽元一高尔夫球场为例,建植的草种主要为暖季狗牙根、百慕大和匍匐翦股颖,均属引进草种,但不会改变农作物在周边稳定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不良影响(贾良清等,2003年),国内尚未见到高尔夫球场引进草种不当引起生物入侵的报道。

据2003年1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在高尔夫球场选址方面,我国的高尔夫球场一般建在交通便利、风景较好的市郊,建在水库周边的多达68.3%,建在城市中的占1 2.6%。

上海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上海西郊的青浦县淀山湖畔(水质常年维持在国家二级水标准,是上海独一无二的净水);江苏省昆山市大上海高尔夫球场位于闻名遐迩的阳澄湖畔。

北京市高尔夫球场也大都分布在水源和风景较好的地段。

北京万柳高尔夫球场毗邻颐和园,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十三陵水库边上,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大运河高尔夫球俱乐部、窑上高尔夫球场分别靠近或位于潮白河、大运河、永定河等北京市的主要水系上。

二、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高尔夫运动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在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走过一段弯路。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等国家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球场与优美的景观,有很多球场是建造在天然景观区上的,影响了野生动植物和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公众和环保组织的抨击。

台湾地区在70年代山坡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热潮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及相关法规不健全,发生了多起山坡地开发不当引起的水土流失灾害事故,引起各界关注。

目前,高尔夫球运动发达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保护生态环境。

韩国政府为了国土有效利用、地域间均衡开发、防治灾害、保护自然环境,在《体育设施的设置与利用法律》及其实行令中规定"政府可以对不符合高尔夫球场准入基准及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申请加以限制"。

根据韩国《高尔夫球场准入基准及环境保护等规定》,"以特别市、广域市或道为单位,高尔夫球场总占地面积超过林业总面积的5%;高尔夫球场规划选址内森林原形保存地保有率未达到20%的"均属于不符合范畴。

同时,考虑到规模特别大的球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超过72洞的球场即使符合《高尔夫球场准入基准及环境保护等规定》,但也得提前与文化观光部协商。

《规定》还要求,保护森林及树林和原形保存地应在高尔夫球道周围多个地点确保适当分布。

台湾地区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侧重于水土保护及防止土石崩塌危害。

由于台湾地区山坡地面积占全岛面积的2/3,山坡地开发为高尔夫球场案例很多, 政府相关法规及行政命令总的精神在于坡度的限制,以避免或减少高尔夫球场开发中水土流失。

台湾地区《高尔夫球场管理规则》、《非都市土地高尔夫球场开发审议规范》、《高尔夫球场使用农业用地审查要点》等规定,坡度大于55%的林业用地或易崩、易冲蚀的危急区建设高尔夫球场,必须经主管机关同意;平均坡度超过55%以上的地区,其面积80%以上土地应维持原始地形地貌;高尔夫球场开发区内总平均坡度不得超过40%等等。

总的精神是,限制坡度,以避免大量挖填扰动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使山坡的利用达到自然生态平衡,防止土石崩塌危害,土壤冲蚀。

同时,在提交《高尔夫球场设立许可申请书》时,须同时提交《水土保持计划书》,球场完工后还需经水土保持主管部门验收方可进入运营。

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都出台了在重要的环境敏感区域限制或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法规,如在濒危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考古价值的区域是不允许高尔夫球场建设的。

根据韩国《高尔夫球场准入基准及环境保护等规定》,高尔夫球场计划选址位于"广域上水源保护区上游方向距离20公里以内,一般上水源保护区上游方向10公里以内,取水场上游方向15公里以内、下游方向1公里以内,或者特别对策地区内的"申请,是受到限制的。

台湾《非都市土地高尔夫球场开发审议规范》规定,重要水库、水源、水量保护区,限制或有条件地禁止兴建高尔夫球场。

美国还建立了高尔夫球场鸟类保护合作项目,出版发行《景观修复手册》,建立野生动物链研究项目等,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国外普遍进行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对原始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的物种、群落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定防治措施,使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对可能带来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2001年台湾地区《高尔夫球场设置草案》经过环保署环评委员会审核,成为了台湾地区首宗通过的政策环境影响评估案。

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较多。

如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森林法》、《草源法》,"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另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然而,我国已建、在建高尔夫球场普遍存在环境保护审批手续不完备甚至根本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等问题,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球场很少,球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尔夫球运动起步较晚,相关领域研究不多,球场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我国相关法规原则性和指导性强,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强。

对高尔夫球场是否属于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如何做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属于限制范围、是否应该禁止建设,国家均没有做出明确要求。

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现状,有的严格限制或禁止球场建设,而有些地方则采取观望态度,不受理球场建设申请,政策执行的随意性强,各地区差异很大,发展不平衡。

如广东省2001年就加强高尔夫球场项目规划管理提出要求,"高尔夫球场项目建设要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不得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内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业主要按程序做"环境影响报告"。

浙江省于2003年提出《适度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的指导意见》,"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必须符合环保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项目建设要避开饮用水源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江河源头及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高尔夫球场项目建设.植被要尽量选用当地的生物物种,慎重引入外来物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