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学习与测评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学习与测评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14
素养达标 导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齐谐(xié)
鲦鱼(tiáo)
B.抟扶摇(tuán)
请循其本(xún)
C.濠梁(háo)
南冥(mínɡ)
D.徙于南冥(tú)
其正色邪(yé)
(徙—xǐ)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达标 导练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4
一词多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鲦鱼出游从容 __悠__闲_自__得__。___
(1)从容 从容不迫 ___非_常__镇__静__。__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气__息_。___
(2)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平__息__。___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22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游于濠梁之上
鲦鱼出游从容
B.是鱼之乐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C.鲦鱼出游从容
从容不迫
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能辨我是雄雌
(A.游玩/游水;B.助词,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悠闲 自得/非常镇定;D.均表示“怎么”)
(“目的是要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错误。庄子对鹏一飞冲天的情景做具 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说明即使像大鹏这样的动物也是有
所待的)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20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当__大__鹏__奋_起__而__飞__的__时__候__,__那__展__开__的__翅__膀__就__像__悬__挂__在__天__空__的__云__。___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míng)有鱼游于濠(háo)梁之上B. 其翼(yì)若垂天之云抟(chuán)扶摇而上C. 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其名为鲲(kūn)D. 鲦(tiáo)鱼出游从容《齐谐(xié)》者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 子/固非/鱼也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水击三千里。

译文:用水拍打三千里。

B.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C.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D.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5.阅读《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于《北冥有鱼》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 “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

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野马尘埃,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 《北冥有鱼》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míng)有鱼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C.请循.(xún)其本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

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等。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D.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4.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1 《庄子》二则(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1  《庄子》二则(含答案)

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生气)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齐谐》者,志怪者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新人教

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徙)(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拂)(4)是.鱼之乐也(这)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是鱼之.乐也C.我知之.濠上也D.其翼若垂天之.云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不知其.旨也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志怪.者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非鱼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A.其翼若∕垂天之云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阅读文段,完成6~8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记载)(2)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向上)(4)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8.鹏鸟从北海迁往南海凭借什么?野马、尘埃的运动凭借什么?写野马和尘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鹏鸟借助六月大风的力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并飞向南海。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尘埃(āi)B.北冥(míng)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1课《_庄子_二则》 课时同步练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1课《_庄子_二则》 课时同步练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_庄子_二则》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随即,不久)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标志,标记)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像狗的牙齿那样)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使……快乐)2 . 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学习方法,强调了爱好对学习的重要性。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明了做学问要把“学”与“思”辩证统一。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中都寄寓了意味深长的道理。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D.李白诗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指的就是“夜郎自大”中的“夜郎”。

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ì)愕然(è)嗤笑(chī)嬉闹(xī)B.拮据(jí)惘然(wǎng)栈桥(zhàn)嘟囔(dū)C.别墅(shù)恣睢(suǐ)掺杂(chān)祭祀(sì)D.褴褛(lǚ)撬开(qiào)撩逗(liáo)煞白(shā)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练习题八年级班姓名:一、集腋成裘:1.庄子,名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是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代表作有《》《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字词的的含义。

(1)通假字北冥.有鱼()(2)古今异义词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 今义: )②怒.而飞(古义: 今义: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 今义: )④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 今义: )⑤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古义: 今义: )⑥安.知鱼之乐(古义: 今义: )⑦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①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之:是鱼之乐也之:②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视下也其:③固:固不知子矣固:子固非鱼也固:④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而:(4)词类活用①水击三千里水:②《齐谐》者,志怪者也志: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译文:(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译文:(5)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4月8日上午,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在东门桥广场开展“严守条例规定,依法保护古城”。

B. QQ、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严防校园不发生霸凌事件,学校、老师都要切实担起责任。

D. 店铺招牌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有损商家形象,而且污人眼球、倒人胃口,影响城市形象,降低城市品位。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49分)
1. (2分)下列语句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非死/则徙尔
B . 而/乡邻之生/日蹙
C . 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D .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 (2分)(2016·温州模拟)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肉食者谋之辍耕之垄上
B . 躬耕于南阳胡不见我于王
C . 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 虽然,受地于先王然志犹未已。

3.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浑欲不胜簪(zān)
B . 塞(sài)上燕(yàn)脂凝夜紫
C .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xiāo)
D .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
4. (2分) (2017八下·无锡月考)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 . 支:同“肢”,肢体
B . 汤:热水
C . 逆旅:旅店
D . 再:又
5. (2分)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
B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倒装句)
C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判断句)
D . 至于负者歌于途(倒装句)
6. (2分)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 ③⑤②④①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②④③①⑤
D . ④⑤①②③
7. (6分)文学常识填空。

马中锡,字________,号东田,________朝大臣,河北人,著名________。

其一生仕途坎坷,正德六年因镇压农民起义“不力”,而下狱,冤死狱中。

《东郭先生和狼》就是根据他的寓言《________》改写。

8. (6分) (2017七下·江阴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划线词。

①普少习吏事________ ②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
③吾于何逃声哉________ ④诎右臂支船________
9. (25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0. (12分)古诗文阅读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去所失,悉推豕偿之。

主人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

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

偿之方去。

【注释】①梁鸿:东汉人。

②豕:猪③执勤:执手做工。

④耆老:老人。

耆,老。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延及他舍(延长)
B . 梁鸿家贫而尚节(尊崇)
C . 人许之(同意)
D .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平常)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 乃寻访烧者蒙乃始就学
B . 梁鸿家贫而尚节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 悉还其豕稍稍宾客其父
D . 悉推豕偿之忽啼求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②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

(4)梁鸿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梁鸿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述。

11. (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持汤沃灌汤: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
③腰白玉之环腰:________
④以军务倥偬以:________
⑤今日预为预: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________”。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
12. (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________
②处赴志之志: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先写渔人如何发现桃花源,再写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4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