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能量耗散
由于取暖和使用电器,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热 量散失到室外后,不能回收重新利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能量耗散
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
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从便于 利用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 这是能源危机更深层次的含义,也是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 源”的根本原因。
内 容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 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 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 相等。
永动机
蒸汽机消耗煤炭,内燃机消耗汽油或柴油,电 动机消耗电力,有没有一种机器,它不消耗任 何燃料或动力,却可以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 的对外做功呢?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能源
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 能源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 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 其总量不变 。
我们要节约的是什么能源?
环境污染
小结
一、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
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二、能量耗散
1.内容:能量转化具有3.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6、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物体机械能不变,内能也不变 B、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C、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机械能与内 能总量减小
高中物理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优秀PPT

机械能对应机械运动,内能对应大量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特点: 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质量为m的物体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处速度为v2,空气阻力恒为f ,分析由h1下落到h2过程中机械能
的变化。
当WG外<0时,△E<0,机械能减少
三、能的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相互 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四.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五.能量守恒定律
①内容: 能量既不可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 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即Q=Fl相
当WG外>0时,△E>0,机械能增加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当WG外<0时,△E<0,机械能减少
太内阳燃能 机的车利:我用内:能们太转阳化已能机转械化能经为电学能 过了好几种形式的能量了减
③说明: a.该定律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是学习物理学的一条主线。 b.要分清系统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发生了哪 些转化和转移。 c.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 的减少量,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距离的乘积在数 值上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即Q=Fl相
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有
WG W f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9-人教版

题型3 功能关系在传送带类问题中的应用
【例飞3】机场上运送行李的装置为
一水平放置的环形传送带,传送带 Nhomakorabea的总质量为M,其俯视图如图4所示.
现开启电动机,传送带达到稳定运
图4
行的速度v后,将行李依次轻轻放到传送带上.若有 n件质量均为m的行李需通过传送带运送给旅客.
假设在转弯处行李与传送带无相对滑动,忽略皮
素能提升
1.物体只在重力和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拉力作用下, 分别做了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三种运 动.在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D 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 速上升机械能减小 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 能减小 C.由于该拉力与重力大小的关系不明确,所以不能 确定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D.三种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 解析 在三种情况下,外力均对物体做了正功,所 以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故D正确.
B.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逐渐增大
C.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
速直线运动,B对,C错;如果全过程都有mg>F,则物体
的动能不断增大,故D项也正确.
答案 BD
4.如图8所示,一轻弹簧的左端固定,
右端与一小球相连,小球处于光滑
水平面上.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方向
图8
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小
球在向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在桌边,离地面高h2=0.3 m,当B、C从
图2
静止下降h1=0.3 m,C穿环而过,B被D挡住,不计
绳子质量和滑轮的摩擦,取g=10 m/s2,若开始时A
离桌边足够远.试求:
(1)物体C穿环瞬间的速度.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学习重点: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学习难点: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主要内容:一、能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阅读材料: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在1847年,当焦耳宜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亥姆霍兹在柏林也宜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采,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耐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PPT精品课件

合外力做功 除重力、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其 他力做功 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对物体系 统做功
能量转化 重力势能的改变 弹性势能的改变
动能的改变 机械能的改变
内能的改变
关系式 WG=-ΔEp WF=-ΔEp W合=ΔEk W=ΔE机
Ff·x相对=Q
【典例示范】(多选)(2015·全国卷Ⅱ)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 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 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可
2
2
判断WF2<4WF1,故选项C正确。
3.(2013·海南高考)一质量m=0.6kg的物体以v0=20m/s的初速度从倾 角α=30°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当物体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 其动能减少了ΔEk=18J,机械能减少了ΔE=3J。不计空气阻力,重力 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
【解题探究】
(1)能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也不会凭空 产生
_____。 消失 (2)这里的永动机是指一种什么样的“机器”?
提示:这里的永动机是指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
【正确解答】选C。永动机是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可以大量对外做 功的装置,违背能量守恒定律,A错误。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B错误。 能量也不可能凭空产生,C正确,D错误。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一、能量守恒定律
1.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重要事实:
(1)确认了永动机的__(A.可能 B.不可能)性。 B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课件(人教版必修2)

核心要点突破
一、对功与能关系的理解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 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 化(或转移 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 或转移)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 或转移 的过程 少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 因此, 或转移), 少能量发生转化 或转移 ,因此,功是能量 转化的量度. 转化的量认识
例1 (2011年浙江宁波高一检测 试说明下列 年浙江宁波高一检测)试说明下列 年浙江宁波高一检测
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火之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 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 (2)电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断电后转动着的 电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 电风扇通电后开始转动 风扇又慢慢停下来. 风扇又慢慢停下来. (3)火药爆炸产生燃气,子弹在燃气的推动下 火药爆炸产生燃气, 火药爆炸产生燃气 从枪膛发射出去,射穿一块钢板, 从枪膛发射出去,射穿一块钢板,速度减小 . (4)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电动水泵 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抽水,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抽水,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2.不同形式的能量变化与不同的功对应 . 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某种力 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形式的能量变化相联系 即功能关系. ,即功能关系. 常见的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常见的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即功能关系) 即功能关系
即时突破,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即时突破 小试牛刀) 1.一质量为 kg的物体被人用手以 m/s .一质量为1 的物体被人用手以2 的物体被人用手以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 ,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m,则下列说法 ) 正确的是(g取 正确的是 取10 m/s2)( A.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10 J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 J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件PPT

2021/3/10
5
内容提要
一、能量守恒定律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1.能量守恒定律确立的依据 (1)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2)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2.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 迈尔 焦耳 亥姆霍兹 3.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能源的分类 2·能源与社会发展 3.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2021/3/10
1
塔式太阳能热电站
电站有一个高塔,塔顶上装有锅炉,塔的周围装有平面反射
镜,它把阳光反射后集中在锅炉上,把锅炉内的工作物质水
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发
电机。 2021/3/10
太阳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 2
雷电
雷电是大气 中的一种放电现 象。雷雨云在形 成过程中,一部 分积聚起正电荷, 另一部分积聚起 负电荷,当这些 电荷积聚到一定 程度时,就产生 放电现象。
2021/3/10
内能 机械能
水能(动能、重力势能)
电能
9
一 1(1)能量的转化
水果电池 化学能 电能
2021/3/10
机械能 内能
10
一 1 (1)能量的转移
刚煮好的鸡蛋放入凉水中 内能:鸡蛋 凉水
2021/3/10
动能:风 帆船
11
一 1(1)能量的转化
两个相同的铅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 碰撞后粘在一块。并静止在地面上
打雷放电时间极短,但电流异常强大。放电时产生的强光,
就是闪电。闪电时释放出的大量热能,能使局部空气温度瞬间升
高1万 —2万摄氏度。 电能 2021/3/10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能量转移:例如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在热传递过程中等等。
特点:能量的形式没有变
能量转化:例如小朋友滑滑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电流通过电热器 时等等。 特点: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例1.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 (1)人在跑步时,身体发热(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2)风吹动帆船前进( 风的机械能转移到帆船上 ) (3)放在火炉旁的冷水变热( 内能由火炉转移给水 ) (4)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光( 电能转化为光能)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证明
∵ W合 = WG + W弹 + W其他 = ΔE动 又ΔE = ΔE重 + ΔE弹 + ΔE动 WG = -ΔE重, W弹 = -ΔE弹. ∴ W其他 = ΔE
当WG外>0时,△E>0,机械能增加
当WG外<0时,△E<0,机械能减少
【深化理解】
(1)能量既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也可在同一物 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间进行转移。
解:根据动能定理,有
WG W f
1 2
mv22
1 2
mv12
取地面为参考平面,有:
WG mgh1 mgh2
Wf
1 2
mv22
1 2
mv12
mgh2
mgh1
1 2
mv22
mgh2
1 2
mv12
mgh1
E2
E1
E
1.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BC )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_______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________保持不变。
2.建立定律的两个重要事实(1)确认了________的不可能性;(2)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能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1.能源: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石油时期。
2.能量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
如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灯泡转化成________,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________,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________。
3.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量的耗散从________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4.能源危机的含义: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________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________的了。
一种形式转化转移到别的物体能量的总量永动机柴薪时期煤炭时期内能和光能内能耗散能量转化降低不便利用对应不同形不同的力做功定量关系式能的变化合外力做功动能变化W合=E k2–E k1=∆E k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W G=–∆E p= E p1–E p2弹簧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变化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W F=–∆E p= E p1–E p2只有重力、弹力做功不引起机械能变化机械能守恒,∆E=0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机械能变化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W=∆E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内能变化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Q=fs相对注意:功和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1)能量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做功来实现,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学科*网(3)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例题】如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参考答案:CD1.(2018·福建省华安一中、长泰一中等四校联考)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问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普通汽车D.用纯电动车汽车代替燃油公交车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应节约能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的耗散从能量的转化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B.能量守恒表明,节约能源是无意义的C.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D.机械能守恒是自然界遵循的普遍规律4.某节能运输系统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小车在轨道顶端时,自动将货物装入车中,然后小车载着货物沿不光滑的轨道无初速度下滑,并压缩弹簧,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立即锁定并自动将货物卸下。
卸完货物后随即解锁,小车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此后重复上述过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上滑的加速度小于下滑的加速度B.小车每次运载货物的质量必须是确定的C.小车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小于小车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D.小车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5.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 、质量为m 、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
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 .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 .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14mglC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6.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k E ,重力势能p E 与其上升高度h 间的关系分别如图中两直线所示,取210m/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质量为0.2 kgB .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5 NC .小球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的高度为2013D .小球上升到2 m 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0.5 J7.(2018·广西南宁三中收网试题)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P 和水平传送带PC 相切于P 点,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 ,半径为R =2 m 。
小耿同学让一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从圆弧顶点A 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再滑上传送带PC ,传送带以速度v =4 m/s 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第一次滑到传送带上离P点2.5 m处速度为零,不计物体经过圆弧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则A.滑块从A开始下滑到P点过程机械能守恒B.滑块再次回到P点时对圆弧轨道P点的压力大小为18 NC.滑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1.5 JD.滑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而使电动机额外多做的功为36 J8.(2018·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热身模拟)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点。
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最终将停在A点B.整个过程中物体第一次到达A点时动能最大C.物体第一次反弹后不可能到达B点D.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9.(2018·江西省浮梁一中冲刺训练)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
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为kmg(k>1)。
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
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
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
则A.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的过程中,环相对于棒有往复运动,但总位移向下B.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棒和环都做匀减速运动C.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的过程中,环相对于地面始终向下运动D.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做的总功为10.(2018·四川省攀枝花市统一考试)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
现将一质量为2 kg的小木块,从传送带的底端以v0=4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运动方向滑上转送带。
已知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足够长,sin37°=0.6,cos37°=0.8,取g=10 m/s2。
小物块从滑上转送带至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为0.4 sB.发生的位移为1.6 mC.产生的热量为9.6 JD.摩擦力对小木块所做功为12.8 J11.(2018·浙江省余姚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倾角37°的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另一端位于B点。
斜面上方有一半径R=1 m、圆心角等于143°的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与斜面相切于D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为M。
用质量为m1=6.3 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至C点,由静止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到B点速度恰好减小为0。
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3 kg的另一小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 点后由静止释放,物块经过B点后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8t–4t2(x单位:m,t单位:s),若物块经过D点后恰能到达M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
求:(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BD间的距离l BD。
12.如图所示,半径R=1 m的光滑半圆轨道AC与高h=8R的粗糙斜面轨道BD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BD 部分水平长度为x=6R。
两轨道之间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相连,b球经D点没有机械能损失。
在水平轨道上,轻质弹簧被a、b两小球挤压(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
同时释放两个小球,a球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A,b球恰好能到达斜面轨道最高点B。
已知a球质量为m1=2 kg,b球质量为m2=1 kg,小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为1=3μ,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sin370.6︒=,cos370.8︒=)求:(1)经过C点时轨道对a球的作用力大小;(2)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3.能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之一,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概念的引入是科学前辈们追寻恒量的一个重要事例B.无论选何处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位于同一位置的两个不同物体,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C.动能定理的公式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所以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D.常规能源的短缺,环境恶化和能量耗散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能量虽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14.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了多少功,就表示它原来具有多少能B.物体具有多少能,就能做多少功C.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消失了D.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15.一颗子弹以较大的水平速度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射入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16.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