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合集下载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几年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歌词由三段组成,每段后面重复副歌。

歌词是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Россия - свйщенная наша держава, Россия - любимая наша страна. Могучая воля,великая слава Твоё достоянье на все времена!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国家, 俄罗斯,我们挚爱的祖国。 顽强的意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光荣啊,我们自由的祖国, 兄弟民族的古老联盟, 先辈们赋予的智慧属于人民! 光荣啊,祖国!我们为你骄傲!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正统无吐槽版 制作:北京大学外语学院
有关国歌
词: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曲: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 2000年,偏好旧国歌的普京决定废除叶利钦执政期间的新国歌,于是克 里姆林宫与普京总统决定采用亚利山德罗夫的原曲(即1941-1991年苏 联使用的国歌)并与谢尔盖·米哈尔科夫 (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共同修改 了歌词。意在希望国家恢复苏联时期强盛的国力。
Широкий простор для мечты и для ж изни Грядущ ие 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 года. Нам силу даѐт наша верность Отчизне. Так было,так есть и так будет всегда! 未来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开辟无限的空间。 对祖国的忠诚给予我们力量。 过去,现在,将来都一样!
Славься,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Славься,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国歌,即《国歌颂》,是俄罗斯联邦的国歌。

歌词由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明哈洛夫(Sergei Mikhalkov)创作,曲谱由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Alexander Alexandrov)作曲。

这首歌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和祖国的伟大。

《国歌颂》的歌词体现了俄罗斯的伟大历史和传统,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歌中提到了祖国的壮丽自然风光、人民的勇敢斗争以及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这首国歌的歌词通过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俄罗斯的山川河流、丰饶的农田和广袤的土地。

同时,歌词还赞美了勇敢的俄罗斯军人和漂亮的俄罗斯女性,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忠诚。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的曲谱给这首国歌注入了激情和力量。

这首国歌的旋律庄严肃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壮丽和庄重,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俄罗斯国歌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版本,但在2000年12月8日通过的一次正式决议后,《国歌颂》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官方国歌,并保持至今。

在国歌演奏时,人们会立正行军礼,以示对祖国的敬意和荣誉。

无论是在重要的国家庆典上,还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当俄罗斯国歌奏响时,人们总会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力量。

国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民族精神使其成为了俄罗斯人民的心灵歌曲。

俄罗斯国歌的旋律和歌词凝聚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魅力与实力。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俄罗斯国歌将永远伴随着俄罗斯人民,成为他们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努力奋斗的象征。

总的来说,俄罗斯国歌是一首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和人民的勇敢,展现了俄罗斯的力量和魅力。

这首国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伟大和荣耀,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无论身在何处,听到这首国歌,俄罗斯人民都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宣传片注释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宣传片注释

• 3, • Широкий простор для мечты и для жизни 未来岁月为我们的生活和理想 • Грядущие нам открывают года.开辟无限的 空间。 • Нам силу даѐт наша верность Отчизне.对祖 国的忠诚给予我们力量。 • Так было, так есть и так будет всегда!过去, 现在,将来都一样! • (Припев) •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 • Братских народов союз вековой, • Предками данная мудрость народная! • Славься, страна! Мы гордимся тобой!
Россия - любимая наша страна.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Могучая воля, великая слава -顽强的意志,辉煌的荣耀 Твоѐ достоянье на все времена!是你永恒的财富! (Припев) Славься, Отечество наше свободное,光荣啊,我们自由的
爱森斯坦执导的苏联著名影片,也是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部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第五章,胜利大会师。影片讲述波将金号的水兵发 动起义,控制了战舰,随后炮击敖德萨,支援被沙皇屠杀的人民群众。 蒙太奇手法的开山之作↑
农业 劳动者
伟大的卫国战争,告别士兵的亲人
俄0年)《爱国歌》(俄文: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есня)是俄罗斯联邦自 1991年至2000年的国歌。此曲为米哈伊尔·格林 卡所作,原为一段没有配词的钢琴旋律 。这首曲 子于1990年代初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支持下,被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选为国歌,并持续了好几年的 无歌词状态。在1999年的一场为国歌作词的比赛 中,维克托·拉杜金(Viktor Radugin)以他的作 品《Славься, Россия!》赢得了胜利。不过,随 着叶利钦的继任者,偏好旧国歌的普京的上任, 将《爱国歌》加上歌词后已不再可能继续使用。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
俄罗斯布里亚特歌曲是由俄罗斯民间音乐家从19世纪起演唱的一首曲子,是俄罗斯民间文化中最古老的歌曲之一。

传说此歌曲源自1730年,当时德军侵略俄罗斯时,俄罗斯士兵们在战场上唱这首歌,表达他们对俄罗斯国家的爱和尊敬。

歌词大意:
我们是勇士,我们来自俄罗斯国度,
革命的戦士的荣誉,
无论何时,都要为祖国奋斗,
无论何处,都要把真理闪烁耀眼。

俄罗斯,我们的圣地,
山脉、森林和湖泊,
那里有勤劳的人民,
他们热情地拥抱着祖国。

勇士们,前进吧,
在阳光下,无畏无惧,
我们将取得胜利,
给俄罗斯带去和平。

虽然战斗是苦难的,
我们也必将胜利,
勇士们,不要害怕,
我们将向前走到伟大的目标。

我们的脚步不止步,
伟大的事业继续前行,
正义的理念在我们心中激荡,
勇士们,冲锋吧,勇士们冲锋吧。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

标题: 苏联歌曲和它的故事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Dec 16 14:24:38 2007), 站内一、《青年近卫军》1922年四月,共青团诗人、政工人员阿历山大·别泽勉斯基被招到俄罗斯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团中央委员会托他写一首歌。

其实,别泽勉斯基早就想写首新歌,可是共青团还没有自己的作曲家。

他建议采用现成的曲调来填词——那是由几位来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外国同志所唱的一首歌曲曲调。

这个曲调的起首句原是奥地利梯罗尔省的民间小曲,流传已有二百多年了。

海顿的G大调交响曲、莫扎特的E大调嬉游曲和歌剧《魔笛》的终曲、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中都采用过这一曲调。

给别泽勉斯基的限期是三周。

但年轻的诗人一下子来了灵感——他从团中央书记办公室出来,走两层楼梯回到共青团的集体宿舍只不过一刻钟,他就写出第一段歌词:“向前去迎接黎明,同志们,去斗争!…”到深夜3点,四段歌词全部完成。

又过了半小时,团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被别泽勉斯基的电话叫了起来听这首新歌。

大家听了不光是喜欢,而且觉得它一字一句都令人热血沸腾,于是大家立即分头把歌词复写了许多份。

到了早晨,越来越多的被吵醒的人都在唱这首歌曲了。

《青年近卫军》很快就流传开了。

1922年10月在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整个大厅都齐声高唱这首似乎早已熟悉的心爱的歌曲。

1923年由作曲家舒尔根改编的《青年近卫军》第一次出版。

这以后,无论是游行集会,或者在学校晚会上和野营篝火旁,都可以听到这首歌曲。

卫国战争时期,顿巴斯矿区克拉斯诺顿的一群青年就以《青年近卫军》来命名他们的反法西斯地下组织。

他们在监狱里,在刑场上都高唱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

这些情景,我们可以在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中读到。

这首歌早在1926年就已经被介绍到我国来,第一个翻译这首歌的是瞿秋白,他当时译为《少年先锋队》或《少共国际师》,刊载于当时的中国青年社出版的《革命歌集》上。

二、《卡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象明媚的春光…”恐怕没有比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更熟悉更喜欢这支叫做《卡秋莎》的歌曲了。

1812序曲

1812序曲

概述:《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阔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作者简介: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著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

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使用原因: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

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已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引子: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bE大调),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音乐课--国歌

音乐课--国歌

⾳乐课--国歌国歌⾸先,播放《义勇军进⾏曲》(中国国歌)可以的话把歌词也弄上去——做⼀个铺垫介绍中国国歌:《义勇军进⾏曲》由⽥汉作词、聂⽿作曲,诞⽣于抗击⽇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义勇军进⾏曲》原是聂⽿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风云⼉⼥》所作的主题歌。

2004年3⽉14⽇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第⼆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曲》作为国歌写⼊《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1949年⾄1978年及现在版本起来!不愿做奴⾪的⼈们!中华⼈民共和国国歌把我们的⾎⾁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冒着敌⼈的炮⽕,前进!冒着敌⼈的炮⽕,前进!前进!前进、进!1978年⾄1982年版本前进!各民族英雄的⼈民!伟⼤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争。

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举⽑泽东旗帜,前进!⾼举⽑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俄国国歌:《爱国歌》(俄⽂: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Песня)是俄罗斯联邦⾃1991年⾄2000年的国歌。

此曲为⽶哈伊尔·格林卡所作,原为⼀段没有配词的钢琴旋律,并且被配上“Motif de chant national.”的法⽂标题。

中⽂名俄罗斯国歌《爱国歌》外⽂名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Песня爱国歌作者⽶哈伊尔·格林卡词谢尔盖·⽶哈尔科夫曲亚历⼭⼤·亚历⼭德罗夫现⾏版本《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曾⽤版本《爱国歌》美国国歌:美国国歌:《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之歌》)。

该曲由美国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作词,美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当时总统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像俄罗斯那样频繁地更换国歌。

在2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六首。

第一首国歌是奥楚普·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事情是这样的。

俄罗斯-土耳其战争接近胜利的尾声,为了庆祝胜利,1791年4月28日波将金在其寓所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席上的贵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椭圆形的大厅里聚集了五千名宾客。

两个乐队和一个合唱团由三百人组成。

女皇在号角声中缓缓人场。

接着奏起了套曲。

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拉开了套曲的序幕,杰尔查文为这首曲子填写了歌词。

颂扬女皇的古老诗词与波洛涅兹舞曲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激情高昂,这首歌很快就流行起来,成了第一首国歌。

第二首国歌产生于18、19世纪更迭时,此时俄国的军事对手已是拿破仑法国。

前一首国歌歌词显然已经过时。

1814年3月19日俄国军队占领巴黎后,在莫斯科一次乐团演奏中,皇家歌剧独唱演员什米廖夫表演了《献给俄国沙皇之歌》——《请接受胜利的桂冠》。

这首歌是借用英国国歌《上帝啊,请保护国王》的曲子。

1815年茹可夫斯基翻译了这首歌的第一段词,并以《俄罗斯人的祈祷》为题发表。

1816年皇村学校学生普希金在茹可夫斯基译文的基础上又增译了两段。

在庆祝皇村建校大会上,皇村学校学生合唱团演唱了这首配有俄罗斯歌词的
英国歌曲。

同一年,康斯坦丁大公在华沙检阅部队时命令演奏这“英国”国歌。

亚历山大一世是如此地喜爱它,下令只要一见到国王就演奏它。

1818年,茹可夫斯基把最后两段换上普希金自己创作的歌词。

这样,国歌的最后歌词才算确定下来。

英国国歌不仅被俄国借用,还有许多欧洲国家——瑞典,挪威,普鲁士,巴伐利亚等也借用。

这一点触动了俄国沙皇的自尊。

1833年尼古拉一世授命宫廷无伴奏合唱团团长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家利沃夫创作一首新国歌的曲子。

后来知道,当时受命创作的还有格林卡。

利沃夫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1833年I1月23日,尼古拉一世听取了新国歌的演奏。

茹可夫斯基应利沃夫的请求为此曲谱上了歌词。

12月II日新国歌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首场公开演奏,班特舍夫第一次演唱俄国国歌《上帝呵,请保护沙皇》,1833年12月31日米哈伊尔大公签署命令启用新国歌代替旧国歌。

新国歌一直唱到1917年。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人们试图以《马赛曲》作为俄罗斯国歌,而保皇党则继续演奏《上帝啊,请保护沙皇!》。

当时也尝试着创作自由的俄罗斯国歌,但都没有成功。

只是1918年1月,苏维埃第兰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苏维埃俄罗斯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成为苏联国歌。

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

当时参加创作新国歌竞赛的有40多位诗人和160多名作曲家。

评审委员会认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最优秀。

但斯大林是最后的决定人。

他特别钟爱亚力山德罗夫还在1939年谱写的《布尔什维克党颂歌》。

1943年12月配有上述老曲子的米哈尔科夫的新歌词被通过了。

1944年1月1日夜里,新国歌第一次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3月15日下令,在各地演奏新国歌,而《国际歌》成了党歌。

1944年至1945年各加盟共和国开始创作自己的国歌。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后,苏联多年演奏不带歌词的国歌。

还在苏联解体前就有人提出把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作为国歌的曲调。

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局正式采纳了这个意见。

格林卡的这首曲子是以手稿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尽管原稿上没有注明日期,但其作品的构思正好符合1833年创作新国歌的那个时代。

格林卡的这份手稿是1885年芬代森从作曲家的其它稿件中发现的,此后60年无人问津,只是在1944年巴格林诺夫斯基教授才为大型交响乐团配乐,以生动的乐曲再现格林卡的构思。

但它也只是电台和电视台播放的背景音乐。

1947年,庆祝莫斯科建市八百华诞时,它才首次被配上马什斯托夫赞美首都的歌词公开演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