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设,五种传动轴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设,五种传动轴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设,五种传动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五种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第6道题、第12组数据)

姓名王琛

所在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能源与动力(421415班)

学号

指导教师郭桂凯

日期 2016年9 月 23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

三设计题目 (3)

四设计内容 (5)

(1)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5)

(2)传动轴扭矩图和弯矩图 (6)

(3)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8)

(4)设计D2轮轴处的挠度 (10)

(5)对传动轴进行强度校核 (14)

五程序计算 (19)

六设计感想 (24)

七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的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后继课程(零件、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 使学生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 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 综合运用以前所学习的各门课程的知识,使相关学科的只是有机的联系起来;

5. 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 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

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输出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σ] =80MPa,经高频淬火处理,σb=650MPa,σ-1 =300MPa,τ-1

=155MPa。磨削面的表面,键槽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过度圆弧r 均为2mm,疲劳安全系数n =2。

要求:

1. 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2. 作出扭矩图和弯矩图;

3. 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4. 计算齿轮处轴的挠度(均按直径Φ1的等直杆计算);

5. 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6. 对所采取数据的理论根据作必要的说明。

说明:

1.坐标的选取按图1所示。

2.齿轮上的力F与节圆相切。

3.表中P为直径为D的带轮的传递的功率,P1为直径为D1的带轮传递的功率。G1为小带轮的重量,G2为大带轮的重量;

4.Φ1为静强度条件所确定的轴径,以mm为单位,并取偶数。设

Φ1/Φ2=Φ3/Φ4=Φ2/Φ3=1.1

图一:转动轴力学图

表一:设计计算数据表

组数P/KW P1/KW n/(r/min) D/㎜D1/㎜D2/㎜G2/N G1/N a/㎜α/°12+ 20.6 8.8 1400 700 25 0 15

图二:传动轴零件图

三.设计内容

(1)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此传动轴为弯扭组合变形,将各力分解得到上图。 由力矩与功率关系式:M e =9549·n

P 得,

M x =F 2·2D =9549·140020.6=140.51(N ·m) ?F 2=401.46N M x1= F 1·21D =9549·1400

8.8=60.02 ?F 1=480.16N M x2=F ·

2

2D = M x - M x1=-78.7 ?F=-874.44N X-Y 平面受力分析:

在x=a 处列弯矩方程,得3F 1·a -G 1·a-F y2·3a+F ·cos α·a+G 2·4a=0 解得:F y2=998.61N

由Y 方向受力平衡得,3F 1 +F y2-F y1-G 1 -G 2 -F ·cos α=0 解得,F y1=2183.73N

X-Z平面受力分析:

在x=a处列弯矩方程得,

F·sinα·a+3F2·4a-F z2·3a=0 解得:F z2=1530.40N 由沿z方向受力平衡得,

F z1+F·sinα+3F2- F z2 =0 解得:F z1=552.34N

(2)作扭矩图和弯矩图:

扭矩图:

绕x 轴的扭矩图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

2005年 一、画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5分) 二、结构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平面钢架ABCD的抗弯刚度为EI,EF杆的抗拉刚度为EA,设3EI=EAL2。试求EF两点的相对位移。(20分) 三、直径为d的钢制圆轴受力如图所示,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已知L、P、m=4PL,试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该轴的直径d。(15分) 四、已知某钢结构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E=200GPa,μ=0.25。试求:(1)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2)最大剪应力;(3)最大线应变;(4)画出相应的三向应力圆草图。(15分)

五、结构受力如图所示,横梁AB为T字形截面铸铁梁,已知其许用拉应力为[σt]=40MPa,许用压应力为[σc]=90MPa,I z=800cm4,y1=40mm,y2=80mm;CD杆用A3钢制成,截面为圆形,d=20mm,L=1m,E=200GPa,σp=200MPa,σs=240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经验公式为:σcr=(304-1.12λ)MPa。试求该结构的许用荷载。(20分) 六、结构受力如图所示,已知:E=200GPa,μ=0.3,d=80mm,L=1m,现测得圆周上表面A点与水平线成45°方向的线应变为ε-45°=4×10-4,试求外荷载P。(15分)

七、试求图示结构A截面的挠度f A,设ABCD梁的抗弯刚度为EI。(15分) 八、图示为平面直角钢架ABC,受一重物G自高度为h处自由降落在A点处,设EI为钢架的抗弯刚度,试求直角钢架ABC内最大动弯矩M max,d。(15分) 九、已知结构某点的交变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求:(1)循环特性r;(2)平均应力σm;(3)应力幅度σa;(4)在σm—σa 坐标系中,标出该应力循环对应点,并求出自原点出发且通过该点的射线与水平轴σm的夹角α。(10分)

材料力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 位错增值和运动 晶粒、晶界、第二相等

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 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 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 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 位错交互作用力 (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 晶粒小→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位错塞积→提供应力→位错开动→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霍尔-派奇(Hall-Petch) σs= σi+kyd-1/2 3.溶质元素 加入溶质原子→(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产生畸变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使位错受阻→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 不可变形第二相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习题2-2]一打入基地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2,试做木桩的后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33 233 110 ,,3/()3/(/)l l N fdx F kl F k F l F x Fx l dx F x l =====? ?1 有3 [习题2-3]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m l 10=,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kN F 1000=,材料的密度3/35.2m kg =ρ,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 : 墩 身 底 面 的 轴 力 为 : g Al F G F N ρ--=+-=)( 2-3 图 )(942.31048.935.210)114.323(10002kN -=????+?--= 墩身底面积:)(14.9)114.323(22m A =?+?=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MPa kPa m kN A N 34.071.33914.9942.31042 -≈-=-== σ

[习题2-7] 图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2-7图 解:取长度为dx 截离体(微元体)。则微元体的伸长量为: )()(x EA Fdx l d = ? ,??==?l 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00) ()( l x r r r r =--121,22112 112d x l d d r x l r r r +-=+?-=, 2 2 11 222)(u d x l d d x A ?=??? ??+-=ππ, dx l d d du d x l d d d 2)22( 1 2112-==+- du d d l dx 1 22-= ,)()(22)(221212u du d d l du u d d l x A dx -?-=?-=ππ 因此, )()(2)()(2 02100 u du d d E F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l l l ??? --===?π l l d x l d d d d E Fl u d d E Fl 0 112 21021221)(21)(2?? ???? ??????+--=??? ???-=ππ ???? ? ? ??? ???-+ --=21221)(2111 221d d l l d d d d E Fl π ??? ???--= 12 2122)(2d d d d E Fl π214d Ed Fl π=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真题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真题 一、作图示结构的内力图,其中P=2qa,m=qa2/2。(10分) 二、已知某构件的应力状态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25。试求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线应变,并画出该点的应力圆草图。(10分) 三、重为G的重物自高为h处自由落下,冲击到AB梁的中点C,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求梁内最大动挠度。(8分) 四、钢制平面直角曲拐ABC,受力如图。q=2.5πKN/m,AB段为圆截面,[σ]=160MPa,设L=10d,P x=qL,试设计AB段的直径d。(15分)

五、图示钢架,EI为常数,试求铰链C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不计轴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12分) 六、图示梁由三块等厚木板胶合而成,载荷P可以在ABC梁上移动。已知板的许用弯曲正应力为[σ]=10Mpa,许用剪应力[τ]=1Mpa,胶合面上的许用剪应力[τ]胶=0.34Mpa,a=1m,b=10cm,h=5cm,试求许可荷载[P]。(10分) 七、图示一转臂起重机架ABC,其中AB为空心圆截面杆D=76mm,

d=68mm ,BC 为实心圆截面杆D 1=20mm ,两杆材料相同,σp =200Mpa ,σs =235Mpa ,E=206Gpa 。取强度安全系数n=1.5,稳定安全系数n st =4。最大起重量G=20KN ,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σcr = 304-1.12λ(Mpa )。试校核 此结构。(15分) 八、水平曲拐ABC 为圆截面杆,在C 段上方有一铅垂杆DK ,制造时DK 杆短了△。曲拐AB 和BC 段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皆为GI P 和EI 。且GI P =4 5 EI 。 杆DK 抗拉刚度为EA ,且EA=225EI a 。试求: (1)在AB 段杆的B 端加多大扭矩,才可使C 点刚好与D 点相接触? (2)若C 、D 两点相接触后,用铰链将C 、D 两点连在一起,在逐渐撤除所加扭矩,求DK 杆内的轴力和固定端处A 截面上的内力。(15分) 九、火车车轴受力如图,已知a 、L 、d 、P 。求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意一点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σm 和应力幅σa 。(5分) 2001年 一、作梁的内力图。(10分)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的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的计算

1.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综合运用,又为后继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使学生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和专业需要结 合起来; 4.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个门课程的知识(高数、制图、理力、算法语言、计算机等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继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求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地复习材料力学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材料力学课程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3-1 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σ]=80MPa,经高频淬火处理,其=650MPa,=300MPa, =155MPa,磨削轴的表面,键槽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过渡圆弧r均为2,疲劳安全系数n=2,要求: 1)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2)作扭矩图及弯矩图; 3)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4)计算齿轮处轴的挠度;(按直径Φ1的等直杆计算) 5)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 劳强度); 6)对所取数据的理论根据作必要的说明。 说明: 1)坐标的选取均按下图6—1所示; 2)齿轮上的力F与节圆相切; 3)数据表中为直径D的皮带轮传递的功率,为直径为D1的皮带轮传递 的功率。

材料力学(柴国钟、梁利华)第5章答案

5.1 max (a )MPa y I M z 4.1590121801201010361max 1=???=-=σ;MPa y I M z 3.106012 180120101036 2max 2=???=-=σ MPa y I M z 4.159012 180120101036 3max 3-=???-=-=σ (b )43 3 4536000012 12045212180120mm I z =??-?= MPa y I M z 8.19904536000010106 1max 1=??=-=σ;MPa y I M z 2.136045360000 10106 2max 2=??=-=σ MPa y I M z 8.199045360000 10106 3max 3-=??-=-=σ (c )mm y c 1153012015030165 301207515030=?+??? +??= ()()42 323249075001151653012012 3012075115150301215030mm I z =-??+?+-??+?= MPa y I M z 1.266524907500101061max 1=??=-=σ;MPa y I M z 1.143524907500 10106 2max 2=??=-=σ MPa y I M z 2.4611524907500 10106 3max 3-=??-=-=σ 5.2 如图所示,圆截面梁的外伸部分系空心圆截面,轴承A 和D 可视为铰支座。试求该轴横截面 上的最大正应力。 解: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下: 1.344 F S M m kN M B ?=344.1,m kN M D ?=9.0 MPa D M W M B z B B 4.636010344.132323 6 3max ,=???===ππσ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设计76_(b)__第二组数据轴设计说明

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σ]=80MPa ,经高频淬火处理, 650b MPa σ=,1300MPa σ-=,1155MPa τ-=。磨削轴的表面,键槽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 过渡圆弧r 均为2mm ,疲劳安全系数n=2。 要求: 1. 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2. 做扭矩图及弯矩图。 3. 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4. 计算齿轮处轴的挠度(均按直径1φ的等直杆计算)。 5. 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6. 对所取数据的理论根据做必要的说明。 说明: (1) 坐标的选取均按图所示。 (2) 齿轮上的力F 与节圆相切。 (3) 表中P 为直径为D 的带轮传递的功率,1P 为直径为1D 的带轮传递的功率。1G 为小 带轮的重量,2G 为大带轮的重量。 (4) 1φ为静强度条件所确定的轴径,以mm 为单位,并取偶数。 设 312 243 1.1φφφφφφ=== 设计计算数据

传动轴零件图 设计计算数据表 设计过程 1.传动轴受力简图 首先对传动轴进行受力分析,轴共受 7 个力作用,分别为皮带轮 D 对传动轴的力2和,皮带轮1对传动轴的力1和 21,齿轮2对传动轴的力 F,还有皮带轮 D 的 重力2和皮带轮1的重力G 1,且M1与M2方向相反, P/kW 1P/kW n/(r/min ) D/mm 1 D/mm 2 D/mm 2 G/N 1 G/N a/mm a(o ) 6.6 2.9 150 700 350 100 800 400 500 30

受力简图如下图所示 列公式求得: M 1=184.61NM M 2=420.16NM M= M 2- M 1=235.55NM 2.弯矩图及扭矩图 1)在 XOY 面上传动轴受力简图如下: 2)在 XOZ 面上传动轴受力简图如下: F AY

(2015年更新版)材料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材料力学网上作业题(2015更新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强度 2. 刚度 3. 稳定性 4. 变形 5. 杆件 6.板或壳 7.块体 二、简答题 1.构件有哪些分类? 2.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什么? 4. 可变形固体有哪些基本假设? 5. 杆件变形有哪些基本形式? 6. 杆件的几何基本特征? 7.载荷的分类? 8. 设计构件时首先应考虑什么问题?设计过程中存在哪些矛盾? 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一、名词解释 1.内力 2. 轴力 3.应力 4.应变 5.正应力 6.切应力 7.伸长率 8.断面收缩率 9. 许用应力 10.轴 向拉伸 11.冷作硬化 二、简答题 1.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外力特点是什么? 2.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变形特点是什么? 3. 截面法求解杆件内力时,有哪些步骤? 4.内力与应力有什么区别? 5.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有什么区别? 6.变形与应变有什么区别? 7.什么是名义屈服应力? 8.低碳钢和铸铁在轴向拉伸时,有什么样的力学特性? 9.强度计算时,一般有哪学步骤? 10.什么是胡克定律? 11.表示材料的强度指标有哪些? 12.表示材料的刚度指标有哪些? 13.什么是泊松比? 14. 表示材料的塑性指标有哪些? 15.拉压杆横截面正应力公式适用范围是什么? 16.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时,在推导横截面正应力公式时,进行什么假设? 三、计算题 1.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2.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3.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4.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5.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6. 试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 7 高炉装料器中的大钟拉杆如图a所示,拉杆下端以连接楔与大钟连接,连接处拉杆的横截面如图b所示;

吉大材料力学真题17

吉林大学招收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解析与答案) 一.作内力图,并画出梁挠曲线的大致形状(15分) 【考查重点】:本题是对前四章的考查,属于基础题,先求各杆支座反力,进而画出内力图。 【答案解析】 二.钢架由5根圆截面杆组成,已知,个杆直径均为d=30mm ,个杆中间某截面上均钻有直径为8的孔,l =1m ,个杆材料均为Q235,E=200GPa ,p σ=200MPa ,s σ=240MPa ,[σ]=120MPa ,经验公式:cr σ=304-1.12(MPa ),稳定安全因素n st =3,试确定结构的许可载荷。(10分) 【考查重点】:本题考查第九章压杆稳定,首先这道题有点迷惑性,但从分值来看不会很难, 所以考生不要考虑多了,这也是做题的技巧。 【答案解析】

2/4321F F F F F ====(压) F F =5(拉) 拉杆5:][σσ≤= A F KN A F 56].[=≤σ 压杆100133=== p i u λλφ KN A F cr cr 8.78==σ st cr n F F n ≤= 1 KN F F F cr 3721 =≤ 所以:结构的[F]=37KN 。 三.槽形截面铸铁梁,受移动载荷F 作用,已知:材料的抗拉极限为120MPa ,抗压强度极限为60MPa ,安全因素n=4,I Z =800cm4,y 1=6cm ,y 2=9cm ,试问: 1.当x 为何值时,梁的承载能力最大? 2.确定许可载荷[F], 3.若将槽型梁倒置放是否合理?为什么?(15分) 【考查重点】:本题考查第五章弯曲应力,一定要明确铸铁梁拉压强度不同,要同时满足要 求,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要多理解,多思考。 【答案解析】 1.铸铁抗压不抗拉, 5 1 ][][96y y 21=≥=c t σσ压拉 (1)当F 移动到C 点时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真题分享(doc 20页)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真题 2000年 一、作图示结构的内力图,其中P=2qa,m=qa2/2。(10分) 二、已知某构件的应力状态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25。试求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线应变,并画出该点的应力圆草图。(10分) 三、重为G的重物自高为h处自由落下,冲击到AB梁的中点C,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求梁内最大动挠度。(8分) 四、钢制平面直角曲拐ABC,受力如图。q=2.5πKN/m,AB段为圆截面,[σ]=160MPa,设L=10d,P x=qL,试设计AB段的直径d。(15分) 五、图示钢架,EI为常数,试求铰链C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不计轴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12分) 六、图示梁由三块等厚木板胶合而成,载荷P可以在ABC梁上移动。已知板的许用弯曲正应力为[σ]=10Mpa,许用剪应力 [τ]=1Mpa,胶合面上的许用剪应力[τ]胶=0.34Mpa,a=1m, b=10cm,h=5cm,试求许可荷载[P]。(10分) 七、图示一转臂起重机架ABC,其中AB为空心圆截面杆 D=76mm,d=68mm,BC为实心圆截面杆D1=20mm,两杆材

σp=200Mpa,σs=235Mpa,E=206Gpa。取强度安全系数 n=1.5,稳定安全系数nst=4。最大起重量G=20KN,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σcr=304-1.12λ(Mpa)。试校核此结构。(15分) 八、水平曲拐ABC为圆截面杆,在C段上方有一铅垂杆DK,制造时DK杆短了△。曲拐AB和BC段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皆为GIP和EI。且GI P= EI。杆DK抗拉刚度为EA,且EA= 。试求:(1)在AB段杆的B端加多大扭矩,才可使C点刚好与D点相接触? (2)若C、D两点相接触后,用铰链将C、D两点连在一起,在逐渐撤除所加扭矩,求DK杆内的轴力和固定端处A截面上的内力。(15分) 九、火车车轴受力如图,已知a、L、d、P。求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意一点的循环特征r,平均应力σm和应力幅σa。(5分) 2001年 一、作梁的内力图。(10分) 二、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拉力P和力偶矩m的作用,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3,现测得圆轴表面轴向

材料力学第五版孙训芳课后习题答案(较全)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孙训芳 [习题2-2]一打入基地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f=kx**2,试做木桩的后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33 233 110 ,,3/()3/(/)l l N fdx F kl F k F l F x Fx l dx F x l =====? ?1 有3 [习题2-3]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m l 10=,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kN F 1000=,材料的密度3 /35.2m kg =ρ,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 g Al F G F N ρ--=+-=)( 2-3图 )(942.31048.935.210)114.323(10002kN -=????+?--= 墩身底面积:)(14.9)114.323(2 2 m A =?+?=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MPa kPa m kN A N 34.071.33914.9942.31042-≈-=-== σ [习题2-7] 图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2-7图 解:取长度为dx 截离体(微元体)。则微元体的伸长量为: )()(x EA Fdx l d = ? ,??==?l 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00) ()(

l x r r r r =--121,22112 112d x l d d r x l r r r +-=+?-=, 22 11 222)(u d x l d d x A ?=??? ??+-=ππ,dx l d d du d x l d d d 2)22(12112 -==+- du d d l dx 122-=,)()(22)(221212u du d d l du u d d l x A dx -?-=?-=ππ 因此, )()(2)()(202100 u du d d E F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l l l ??? --===?π l l d x l d d d d E Fl u d d E Fl 0 11 221021221)(21)(2?? ???? ??????+--=??? ???-=ππ ???? ? ? ??? ???-+ --=21221)(2111 221d d l l d d d d E Fl π ??? ???--= 122122)(2d d d d E Fl π2 14d Ed Fl π= [习题2-10] 受轴向拉力F 作用的箱形薄壁杆如图所示。已知该材料的弹性常数为ν,E ,试求C 与D 两点间的距离改变量CD ?。 解:EA F E A F νν νεε- =-=-=/' 式中,δδδa a a A 4)()(2 2 =--+=,故:δ ν εEa F 4' - = δνεEa F a a 4'-==?, δ νE F a a a 4' -=-=?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聂毓琴修订 吉林大学 2005年6月

前言 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高等学校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力学教材,往往将杆件的变形分成几种基本形式。并针对这几种基本变形形式在各自的范围内分别独立地给予解答。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这种做法的优越性。但同时也感到这种孤立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力学的全貌,更难于利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试图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不同专业的要求,从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工程实际中选取一些较为复杂的构件,要求学生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予以解答,这样就既可以深化课堂上的知识,使知识系统话,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把所学过的基础课(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系统应用。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通过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可初步了解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教师来说,在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水平上都有一定的益处。在总体上可以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我们的工作还只是探索性。我们的目的不仅于课程设计本身,更着眼于材料力学课程本身的建设和改革。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这一崭新的教学环节是我校于1987年率先开始试点,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进行了集中安排一周另四天分散和分散五周安排等方式的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全校产品类专业中逐步推广成为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做为教改研究项目已于1991年4月通过校级鉴定。得到校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赞扬,1993年3月,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也得到国家教委理工科院校材料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高度评价。并于1993年5月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作为附加项目及创新点,使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2001年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特色,2002年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吉林大学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于2005年获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次修订引入了部分工程实际构件的零件图,抽象的力学简图全部由CAD绘制,采用了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也采用了最新标准。 本书的前期工作有初日德、聂毓琴、刘寒冰、魏媛、卢衍榕、郭学东等老师参加,特别是已退休的初日德及卢衍榕教授对“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这一教改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此表示忠心感谢。 修订者:聂毓琴 2005年6月

材料力学(金忠谋)第六版答案第05章

第五章 弯曲内力 5-1 试求下列各梁在指定1、2、3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解:(a ) 01=Q a M Q 202= a M Q 20 3= 01M M -= 02M M -= 2 3M M - = (b ) ql Q =1 ql Q =2 ql Q =3 2123ql M - = 2223ql M -= 232 3ql M -= (c ) qa Q -=1 qa Q -=2 qa Q 4 3 3= 01=M 2 2qa M -= 23qa M -= (d ) l q Q 0161= l q Q 02241= l q Q 033 1-=

01=M 20216 1 l q M = 03=M (e ) KN Q 51= KN Q 51-= KN Q 51-= 01=M 02=M 03=M (f ) KN Q 101= KN Q 102= KN Q 103= m KN M ?=51 m KN M ?=52 m KN M ?-=103 5-2 试写出下列各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确定|F max |和|M max |。 解:(a ) l M x Q 03)(= 00 3(x ) M x l M M -= l M Q 0 max 3= 0m a x 2M M = (b ) 0)(1=x Q pa x M =)(1 p x Q -=)(2 )()(2a x p pa x M --=

p Q =max pa M =max (c ) p x Q -=)(1 px x M -=)(1 p x Q 21)(2= )(2 3 )(2a x p px x M ---= p Q =max pa M =max (a )Q 图 (b )Q 图 (c )Q 图 02M 0M P a (a )M 图 (b )M 图 (c )M 图 4/qa (d )Q 图 (e )Q 图 (f )Q 图 2 2 ql 22ql 22ql 2 2 ql (d )M 图 (e )M 图 (f )M 图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设,五种传动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五种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第6道题、第12组数据) 姓名王琛 所在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能源与动力(421415班) 学号 指导教师郭桂凯 日期 2016年9 月 23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 三设计题目 (3) 四设计内容 (5) (1)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5) (2)传动轴扭矩图和弯矩图 (6) (3)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8) (4)设计D2轮轴处的挠度 (10) (5)对传动轴进行强度校核 (14) 五程序计算 (19) 六设计感想 (24) 七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的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后继课程(零件、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 使学生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 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 综合运用以前所学习的各门课程的知识,使相关学科的只是有机的联系起来; 5. 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 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5章 弯曲应力

第 五 章 弯 曲 应 力 一、是非判断题 1、设某段梁承受正弯矩的作用,则靠近顶面和靠近底面的纵向纤维分别是伸长的和缩短的。 ( × ) 2、中性轴是梁的横截面与中性层的交线。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中性轴旋转。 ( √ ) 3、 在非均质材料的等截面梁中,最大正应力max σ 不一定出现在max M 的截面上。( × ) 4、等截面梁产生纯弯曲时,变形前后横截面保持为平面,且其形状、大小均保持不变。 ( √ ) 5、梁产生纯弯曲时,过梁内任一点的任一截面上的剪应力都等于零。 ( × ) 6、控制梁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弯矩值。 ( × ) 7、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不一定发生在截面的中性轴上。 ( √ ) 二、填空题 1、应用公式y I M z = σ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满足平面假设 和 线弹性 。 2、跨度较短的工字形截面梁,在横力弯曲条件下,危险点可能发生在 翼缘外边缘 、 翼缘腹板交接处 和 腹板中心 处。 3、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其高为h 、宽为b 、长为l ,则在其中性层的水平剪力 =S F bh F 23 。 4、梁的三种截面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则其抗弯截面系数分别为 226 1 61bH BH -、 H Bh BH 66132- 和 H bh BH 66132 - 。 x

三、选择题 1、如图所示,铸铁梁有A,B,C和D四种截面形状可以供选取,根据正应力强度,采用( C )图的截面形状较合理。 2、 如图所示的两铸铁梁,材料相同,承受相同的载荷F。则当F 增大时,破坏的情况是( C )。 A 同时破坏; B (a)梁先坏; C (b)梁先坏 3、为了提高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可在梁中配置钢筋。若矩形截面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内钢筋(图中虚线所示)配置最合理的是( D ) A B C D A B D x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习题2-2]一打入基地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f=kx**2,试做木桩的后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33 233 110 ,,3/()3/(/)l l N fdx F kl F k F l F x Fx l dx F x l =====? ?1 有3 [习题2-3]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m l 10=,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kN F 1000=,材料的密度3 /35.2m kg =ρ,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 g Al F G F N ρ--=+-=)( 2-3图 )(942.31048.935.210)114.323(10002kN -=????+?--= 墩身底面积:)(14.9)114.323(2 2 m A =?+?=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MPa kPa m kN A N 34.071.33914.9942.31042 -≈-=-== σ [习题2-7] 图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2-7图 解:取长度为dx 截离体(微元体)。则微元体的伸长量为: )()(x EA Fdx l d =? ,??==?l 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00) ()( l x r r r r =--121,2 2112112d x l d d r x l r r r +-=+?-=,

22 11 222)(u d x l d d x A ?=?? ? ??+-=ππ,dx l d d du d x l d d d 2)22(12112 -==+- du d d l dx 122-=,)()(22)(221212u du d d l du u d d l x A dx -?-=?-=ππ 因此, )()(2)()(2 02100 u du d d E F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l l l ??? --===?π l l d x l d d d d E Fl u d d E Fl 0 11 221021221)(21)(2?? ???? ??????+--=??? ???-=ππ ???? ? ? ??? ???-+--=21221)(211 1 221d d l l d d d d E Fl π ??? ???--= 122122)(2d d d d E Fl π2 14d Ed Fl π= [习题2-10] 受轴向拉力F 作用的箱形薄壁杆如图所示。已知该材料的弹性常数为ν,E ,试求C 与D 两点间的距离改变量CD ?。 解:EA F E A F νν νεε- =-=-=/' 式中,δδδa a a A 4)()(2 2 =--+=,故:δ ν εEa F 4' - = δνεEa F a a 4'-==?, δ νE F a a a 4' -=-=? δ νE F a a 4'- =,a a a CD 12145)()(24 3 232=+=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纲(仅供参考)

846 材料力学 1、考试要求 ①了解: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失效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②理解:圆截面扭转与非圆截面扭转的差异,平面弯曲与非平面弯曲的差异,材料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及应力应变间的本构关系,强度理论,压杆失稳的原因,结构的约束情况对结构静定或静不定的影响。 ③掌握: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截面法),绘制内力图;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确定危险截面的内力及其应力分布和危险点,根据应力状态或应变状态、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理论,解决结构的强度问题;根据结构的基本变形及单位载荷法计算结构的变形或位移,解决结构的刚度问题;根据结构的约束情况,确定结构的静不定次数,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问题;根据功能原理和动荷系数的方法,解决水平冲击或铅垂冲击问题;根据压杆的柔度,解决压杆的稳定性问题。 2、考试内容 ①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的内力和内力图及平面弯曲时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杆件基本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材料轴向拉、压时的机械性能。②一点处的应力状态,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主应力、最大剪应力,简单三向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及其方向已知),与平面应力状态相应的应变状态,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广义虎克定律,组合变形的强度。 ③杆件的应变能,功能原理,功的互等定理,单位载荷法及结构变形和位移的计算。④结构静不定问题及用力法解静不定结构。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⑥交变应力的概念,材料的持久极限,构件的持久极限,构件的疲劳强度。⑦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的柔度,中柔度杆的直线经验公式。 ⑧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其中包括:平面图形的静矩和形心,惯性矩,惯性积,平行称轴公式,转轴公式及主惯性轴。 3、题型及分值 计算题,满分为150分。 参考书目 1.《工程力学》上、下册(只考第9章-第18章和第2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凤翔、周际平、水小平,2003年 2.《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上、下册(只考第9章-第18章和第22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课件

7-4[习题7-3] 一拉杆由两段沿n m -面胶合而成。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α角限于060~0范围内。作为“假定计算” ,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τ为许用拉应力][σ的4/3,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强度控制。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 ,试问α角的值应取多 大? 解:A F x =σ;0=y σ;0=x τ ατασσσσσα2s i n 2c o s 2 2 x y x y x --+ += ][22cos 12cos 22σα ασα≤+=+= A F A F A F ][22cos 1σα≤+A F ,][cos 2σα≤A F ασ2cos ][A F ≤,α σ2 max,cos ][A F N = ατασστα2c o s 2s i n 2 x y x +-= ][ 3][2sin στατα=≤= F ,σ][5.1A F ≤ ,σ][5.1max,A F T = 由切应力

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由图中可以看出,当0 60=α时,杆能承受最大荷载,该荷载为: A F ][732.1max σ= 7-6[习题7-7] 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m 72.0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mm 40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 解:(1)求计算点的正应力与切应力 MPa mm mm mm N bh My I My z 55.1016080401072.01012124 363=??????===σ MPa mm mm mm N b I QS z z 88.0801608012 160)4080(1010433 3*-=???????-== τ (2)写出坐标面应力 X (10.55,-0.88) Y (0,0.88) (3) 作应力圆求最大与最小主应力, 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 轴的夹角 作应力圆如图所示。从图中按 比例尺量得: MPa 66.101=σ MPa 06.03-=σ 0075.4=α 7-7[习题7-8] 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1)指定截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的数值; (3)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说明书(HZ140TR2后置旅游车底盘车架)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的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后继课程(零件、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使学生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 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习的各门课程的知识,使相关学科的只是有机的联系起 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设计题目 HZ140TR2后置旅游车底盘车架简化后如下图所示。 满载时,前部受重力F A 作用,后部受到重力F B 作用,乘客区均布载荷 为q(含部分车身重),梁为变截面梁。计算过程重忽略圆角的影响,

并把梁抽象为等厚度闭口薄壁矩形截面的阶梯梁。材料的弹性模量E、许用应力[σ]及有关数据由下面数表给出。 1.计算前簧固定端C处,前簧滑板D处、后簧固定端F处、后簧滑板G处的支反力。 2.画出车架的内力图。 3.画出各截面上弯曲正应力最大值沿轴线方向的变化曲线。 4.用能量法求出车架最大挠度 max f的值及所发生的截面,画出车架挠曲线的大致形状。 5.若壁厚t不变,取h/b=,按等截面梁重新设计车架截面尺寸。 三,设计计算过程 以下计算q=15300,F A =2680N, F B =4100N. 1,计算前簧固定端C处,前簧滑板D处、后簧固定端F处、后簧滑板G处的支反力。 解:由题得,此连续梁为三次静不定结构,但由于水平方向外力为0,所以此机构可认为是二次静不定结构。这样此结构梁就满足多跨梁及三弯矩方程的条件。左边第一支座为固定绞支座,其余均为可动绞支座。

材料力学第五版(孙训方)课后题答案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习题2-2]一打入基地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f=kx**2,试做木桩的后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33 233 110 ,,3/()3/(/)l l N fdx F kl F k F l F x Fx l dx F x l =====? ?1 有3 [习题2-3]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m l 10=,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kN F 1000=,材料的密度 3/35.2m kg =ρ,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 g Al F G F N ρ--=+-=)( 2-3图 )(942.31048.935.210)114.323(10002kN -=????+?--= 墩身底面积: )(14.9)114.323(22m A =?+?=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MPa kPa m kN A N 34.071.33914.9942.31042 -≈-=-== σ

[习题2-7] 图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2-7图 解:取长度为dx 截离体(微元体)。则微元体的伸长量为: )()(x EA Fdx l d = ? ,??==?l l x A dx E F dx x EA F l 00) ()( l x r r r r =--121,22112 112d x l d d r x l r r r +-=+?-=, 22 11 222)(u d x l d d x A ?=??? ??+-=ππ,dx l d d du d x l d d d 2)22(121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