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详解

合集下载

美俄德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分析

美俄德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分析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交流不断加深。

而国家形象传播逐渐成为各国宣扬自身实力、寻求机遇与合作的重要手段。

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

本文针对几个典型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进行研究,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研究样本在国家形象塑造上的的共性和差异,以归纳出一个国家形象宣传片制作的普适性标准,为今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提供规范类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国家形象视听语言宣传片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文化产品与政治产品的混合产物,是最为直接展示国家形象的方式。

本文选择三个典型国家的形象宣传片进行样本分析,并从景别、音乐、色彩、蒙太奇等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一个国家形象宣传片制作的普适性标准,为今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提供规范类的参考与借鉴。

一、俄国宣传片我们选取俄国在youtube上点击率最高的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研究样本。

1.镜头a.景别:整个俄国宣传片中有共约140个镜头。

其中远景镜头有10处,占7.1%。

全景镜头有63处,占45%。

中景镜头有12处,占8.5%。

近景镜头有33处,占23.5%。

特写镜头有22处,占15.7%。

俄国国家宣传片中,全景镜头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5%。

其次是近景和特写,分别是23.5%和15.7%。

俄国是一个有着大面积国土,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多使用全景镜头,表现了国家国土的辽阔,给人以大国国土辽阔,河山雄伟壮丽,波澜壮阔之感。

城市建设、国家成就、人文艺术的发展,通过全景镜头得到充分展现,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俄国所具有的大气磅礴的气质、深刻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底气十足的国家实力。

近景和特写共占约39%的比重。

通过这些镜头,使国家的发展状况,人民的生活状态,人民对祖国所饱含的深刻情感得到细腻的展现,使观众能够对俄国有着感性的认识,产生代入感。

b.拍摄方法:俄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多采用运动镜头的拍摄方式,固定镜头很少,其中长镜头的数量也比较多。

这样使纪录完整、鲜活,给人以真实感和代入感,有一种随着时间流逝而前进发展的感觉。

国家形象宣传片

国家形象宣传片

国家形象宣传片国家形象宣传片是通过一部影片,来展示国家形象以及国家的文化、发展成果、城市风貌、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它旨在向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传达出一个富有吸引力、活力四溢的国家形象,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投资、旅游、学习以及与该国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

首先,国家形象宣传片可以通过各种视觉及声音元素来展示国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通过美丽的山川河流、壮丽的高山峡谷、绮丽的湖泊和海滩等自然景观,使观众对国家内外的各个地区都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通过国家的历史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人文景观,使观众更加了解和尊重该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该国的认同感。

其次,国家形象宣传片也可以展示国家的发展成果和科技实力。

通过展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高速铁路、空中交通、信息技术、航天事业等方面的成就,向观众展现该国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该国学习和工作。

此外,国家形象宣传片还应该展示国家的城市风貌和人民生活。

通过展示国家的现代化都市景观、繁华的商业街区、现代化的住宅区、优质的教育医疗设施等,向观众展示该国城市的繁荣和宜居度。

同时,展示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动、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使观众更加了解该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幸福感。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需要综合利用电影、摄影、音乐、文字等艺术形式来营造视听享受,使观众沉浸于所展示的国家形象之中。

同时,在制作中需要注重节奏和剪辑,在保持观众兴趣的同时,尽可能地展示国家的各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同时,语言文字的选择也需要考虑观众的背景和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观众的理解。

为了确保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质量和效果,制作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创作能力。

他们需要对国家的特点和特色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把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宣传重点,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影片中。

同时,制作团队还应具备出色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确保影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效果。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研究分析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研究分析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竞争中,国家形象宣传片成为了各国竞争的一种手段。

国家形象宣传片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表达方式,鲜明的视觉和听觉语言是国家形象宣传片成功的关键。

因此,研究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具有实际意义。

一、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觉语言1.配色配色是影响镜头视觉效果的重要元素,对于国家形象宣传片来说也同样如此。

正确选择配色不仅可以美化画面,还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宣传的主题。

比如,中国红和黄色代表着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经常使用这样的配色来强化视觉效果。

2.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摄像机在拍摄时的移动方式,例如前进、后退、升降、倾斜等等。

镜头运动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目光,并能够更好地展示国家的文化景观和经济实力。

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特别是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经常采用缓慢而平稳的镜头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的沉稳和坚定。

3.尺度尺度是指镜头在拍摄时的大小比例,例如远景、中景和近景等等。

正确的尺度选择能够更好地表达宣传的主题和情感,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特点。

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合适的尺度能够让观众更加感受到国家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比如在法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拍摄到的建筑物和文化遗产都是近距离展示的,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了法国的历史和文化。

二、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听觉语言1.音效音效是指国家形象宣传片中使用的音乐和声效。

音效能够很好地增强观众的感知和记忆,正确使用音效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宣传的主题和情感。

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音效的使用需要注意正确的音乐风格和音效选择,能够很好地表达国家的气息和文化特点。

2.配音配音是指在宣传片中使用的解说员的声音。

正确使用配音能够表达宣传的主题和情感,同时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记住国家形象和文化。

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配音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声音的感染力,能够很好地表达国家的诚意和友好。

俄罗斯文化和电影欣赏

俄罗斯文化和电影欣赏

俄罗斯文化及电影赏析结课作业文法学院广告学0902班孙东090604041俄罗斯电影《第九连》赏析这个学期选了《俄罗斯文化及电影赏析》这门课程,很欣喜的发现这门课程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用多姿多彩的电影和老师的精彩介绍令我领略了一个大国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带我们欣赏了很多俄罗斯的电影佳作,可以说每一部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选。

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却是一部我似乎从来都不感冒的战争题材的影片《第九连》。

《第九连》是一部由俄罗斯电影,总投资达900万美元。

自9月29日公映起,它迅速刷新了俄电影票房的数字。

在短短5日内,就有200余万俄罗斯和独联体观众观看了电影,赚取了近1亿美元的收入。

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7-1989年,当时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近15000名苏联士兵伤亡,苏联特别成立了“第九突击队”协助前线战斗。

6名来自西伯利亚的小伙子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87年末这支奇兵被派往阿富汗海拔3234高地的战争中心以掩护苏联士兵撤退,迎接他们的,除了“第九突击队”的前辈,还有生死茫茫的战场。

这些新兵们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应征入伍,到训练基地接受特种培训的情景准备投入阿富汗战场的实战。

培训新兵从实战出发,毫不留情,有的士兵实在支持不住,倒在地上。

后来第九连受命占据三二三四高地,保护苏军大部队安全通过,而自己则弹尽粮绝,三十九名官兵,六人牺牲,十二人受伤,打退敌军十二次强攻。

但就在九连官兵高呼“现在大部队可以安全通过”时,上级代表却告诉他们,政府早就宣布撤军了,并责问为什么没有同上级联络但第九连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作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牺牲。

也许是女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女生都不太喜欢战争题材的影片,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就是在我浑浑噩噩的状态下看完的。

影片结束后我基本都留不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对于《第九连》,我刚开始也是抱着相同的态度去观看的。

浅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

浅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

浅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作者:邹晨雅刘丹丹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4期一、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宣传片国家形象“是指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中外部社会公众对某一国家的认识和把握,是外部公众作为主体感受某一国家客体而形成的复合体,也即是某一国家行为表现形状特征精神面貌等在外部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映和外部公众对某一国家的总体评价和解读”[1]。

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名片和标志,国家形象不仅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了其综合国力和文化魅力。

我国正式拍摄形象宣传片可追溯到2001年,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拍摄的《新北京,新奥运》。

以后,我国又相继拍摄了如《好一个姚明,好一个上海》《西安印象》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形象宣传片。

2009年,中国商务部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推出了宣传片《中国制造》,以扭转国际上中国制造商品名声欠佳的状况,这也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形象宣传片。

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启动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直到2011年1月17日,时长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

该片以智慧、美丽、财富等为关键词,以群像的形式展示了来自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华人,并以此来构建中国的新气象。

作为该片的姊妹篇《角度篇》制作规模更为宏大,时长15分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的精神面貌。

美国《新闻周刊》有评论写道,美国人并不了解《人物篇》中出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而且这些中国人脸上挂着标志性微笑,在时常60秒广告中,变现得非常乏味。

2011年1月19日《华尔街日报》中,“沃尔夫说,在宣传片里中国试图夸耀自己的物质实力,这不是力求消除误会,而让美国感到更加忧虑”。

据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扫描的调查显示,《人物篇》播出后,美国人中对中国持好感的人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人,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2]。

2012年3月,由《敦煌》《太极拳》《京剧》及《白蛇传说》等多部作品构成的《文化中国》系列宣传片,由国家旅游局面向世界推出,展现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形象。

俄罗斯和中国在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比较?

俄罗斯和中国在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比较?

俄罗斯和中国在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比较?俄罗斯和中国在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比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也备受关注。

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大国,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表现。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对俄罗斯和中国进行比较。

政治体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属于总统制,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政治中具有绝对话语权,可以制定重大政策和决策。

而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领导人是主席及其团队,决策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实现。

不同的政治体制也带来了不同的政治文化,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以民族主义为主,强调个人间行为与自由,而中国则是强调社会的利益和公共事务,重视团队合作和政治上的稳定。

国家形象俄罗斯和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不尽相同。

俄罗斯的国家形象比较神秘和不可预测,它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宏大史诗般的故事,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威慑力。

而在国际上,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和平崛起”的旗手,力求在国际关系中保持温和、稳定的形象,尤其在东亚地区,中国力图和邻国和谐相处。

另外,俄罗斯和中国在彼此的公共外交中也不同,俄罗斯主要通过亲俄的媒体宣传和公共活动来展现其国家形象,而中国力图通过与国际交往来展示自己的形象,比如宣布“一带一路”计划,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推进环保工作等。

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俄罗斯和中国也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

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意识相对较强,国际上的行动主要侧重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比如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参与联合国军事行动等。

而中国则是通过合作来实现跨国利益,尤其在经济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机构,推进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并和周边国家展开合作关系,通过与国际基金、商业组织、跨国公司等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

总结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俄罗斯和中国在政治体制、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合作方面各有特点和表现,在这些方面的不同也展现出了两个大国的不同性格和发展阶段。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在跨文化语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更直接影响着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本文将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深入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策略与实践。

文章首先将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分析《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背景与目的,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语言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再次,文章将重点分析该宣传片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策略,包括其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传播,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推广;文章将总结《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塑造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未来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日益受到重视。

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更是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

这不仅涉及到国家内部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这部影片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发展成就以及未来愿景,通过影像的力量,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立体、多维度的中国形象。

影片中的长城、京剧、书法等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影片也展示了中国在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然而,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并非简单的文化元素的堆砌和展示。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元素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这要求我们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时,要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接受习惯,以恰当的方式传递信息,避免误解和冲突。

在传播策略上,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采用了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和叙事方式,以全球性的视角和语言,向全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形象。

俄罗斯国家公关讲诉

俄罗斯国家公关讲诉

《时代》周刊刊文认为,为办好索契冬奥 会,普京在面对西方批评时异常开放,释放 政治犯、拥抱同性恋等等。展开“魅力攻 势”,回击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负面报道, 打破西方“围堵”,打消国际社会疑虑。
作为史上投资最大的一届冬奥会,索契冬 奥会不仅是各国体育健儿展示实力的竞技场, 更是大国间“斗法”的舞台。开幕当天,中日 俄三国首脑的出面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 白宫派出的闭幕式代表更是极好地暗示了目前 美俄两国的明争暗斗。不过这些显然都只是此 次“政治奥运会”的冰山一角,因为在510亿 美元投资的背后,承载着俄罗斯重铸能源帝国 的梦。
• • • • •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 同年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 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俄联邦政府总 理。 2011年11月,福布斯2011权力人物榜名 列第二。 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 统,同年5月7日,宣誓就职。 2012年12月6日,福布斯2012全球最具影 响力人物排行榜,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 尔·普京名列第三。 2013年10月30日,普京登上《福布斯》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2013年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荣获全 世界俄罗斯人民大会首次颁发的捍卫俄 罗斯大国地位奖。 2014年3月,普京被提名为2014年诺贝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书馆
• 图书馆在俄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古罗斯第一个图书馆是智者雅罗斯拉夫 大公1037年在基辅索非亚教堂建造的

造型艺术
• 俄国最古老的造型艺术形式是圣像画和壁画,它们是从 拜占庭引进的
芭蕾舞
天鹅湖
音乐
• 俄国古典民族音乐的创始人是米哈伊尔·格林 卡。他的歌剧《效忠沙皇》(《伊万·苏萨 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奠定了俄国古 典歌剧两个流派——讴歌英雄的民间音乐剧和 童话歌剧——的基础。其交响乐作品则为俄国 交响乐打下了基础。俄国所有大作曲家都视自 己为格林卡的继承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