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非金属材料燃烧特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T/CSAE XW 2019新能源汽车非金属材料燃烧特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Tech ni cal Requireme nts and Test Method for Combusti on Characteristics ofNon-metallic Materials for New En ergy Vehicles(征求意见稿)2019-XX-XX 实施2019-XX-XX 发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目录前言 (III)新能源汽车非金属材料燃烧特性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 (1)3.2 B 级电压Class B Voltage (1)3.3 三电系统Eic system . (2)3.4 水平燃烧速度Horizontal Burning rate . (2)3.5 层积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 (2)3.6 单一材料Single material (2)4. 技术要求. (2)4.1 新能源汽车非金属零件分类 (2)4.2 阻燃特性技术要求 (3)5. 试验方法. (3)5.1 样品尺寸 (3)5.2 试样取样 (4)5.3 试验方法 (5)5.4 结果表示 (5)6. 试验报告 (6)、八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轻量化联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江玲、熊芬、李彬、付丹、刘波、李智、李军、罗萍、郭峰、林瑞雪、周建、张吉光、韩冰、吴旭。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

检测机构的要求
与常规汽车相同的检验项目和需在整车上进行测 试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项目按常规汽车的管理 要求进行。
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机、控制器的检测在指定 的检测机构或技术中心进行。
新能源汽车其它专项检验项目,要求在满足以下 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暂不进行指定):
大于1.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程度相同(微混、 轻混、中混、
深混、全混等);混合方式(并联、串联、混联)相 同;能源种类(油-电、气-电等)相同;
同一型号判定规则
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类型(铅酸、 镍氢、锌空气、锂离子(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也属 不同种类)、无机/有机超级电容器、氢-空气/直接 甲醇燃料电池等)相同;
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2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 3 GB/T 18384.2-2001 障防护
4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标记 蓄电池包、动力蓄电池类型
由动力蓄电池排出的气体 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爬电距离、通风 动力蓄电池的过电流断开器 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
成员保护、第三方保护、短路保护
(2)车辆技术特性参数:可包括驱动电机额定功率(kW)、 动力蓄电池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组总成标称电压(V) 、动力蓄电池3小时率额定容量(Ah)、二甲醚发动机额定 功率(kW)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几个。
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规程

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规程引言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检测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1. 目的和范围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乘客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该规程适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2. 术语和定义2.1 新能源汽车:指以电能为动力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2.2 安全性能:指新能源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的能力。
2.3 安全检测:指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检验的过程。
3. 安全检测内容3.1 车辆结构安全性检测 3.1.1 车身强度和刚度检测:测试车身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在碰撞等意外情况下车身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3.1.2 碰撞安全性检测:测试车辆在前、侧、后碰撞等不同方向的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3.1.3 燃烧安全性检测:测试车辆在火灾等情况下的燃烧特性,以确保车辆在燃烧时不会产生过多有害气体。
3.2 动力系统安全性检测 3.2.1 电池安全性检测: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短路和过充电保护等功能,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3.2.2 高压系统安全性检测:测试高压系统的绝缘性能和防护性能,以确保高压系统的安全使用。
3.2.3 电控系统安全性检测:测试电控系统的稳定性、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功能,以确保电控系统的安全性能。
3.3 制动系统安全性检测 3.3.1 制动性能检测:测试制动系统的制动距离、制动力和制动稳定性等性能指标,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3.3.2 制动液安全性检测:测试制动液的沸点、湿度和防腐蚀性能,以确保制动液的安全使用。
3.4 安全辅助系统检测 3.4.1 防抱死系统(ABS)安全性检测:测试ABS的工作准确性和故障诊断能力,以确保ABS的安全性能。
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汇总一览表(2017年12月)

21. GB/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
22. GB/T 18384.1 -2015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车载可充电蓄
实施日期
2018/1/1
2017/12/1 2017/12/1 2017/12/1 2017/12/1 2018/2/1 2018/2/1 2018/2/1 修订中 修订中 2017/7/1 2019/7/1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 宽带,9kHz~30MHz n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Ta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 1 部分:通用
2017/12/1 2005/10/1 2016/1/1
31. 32. 33.
g GB/T 18487.2 -2001 an GB/T 18487.3 -2001 YuLi GB/T 18488.1 -2015
2010/2/1
47. GB/T 24548 -2009 48. GB/T 24549 -2009
49. GB/T 24552 -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术语
3. GB/T 31465.7 -2017 道路车辆熔断器第 7 部分:短引脚式熔断器
4. GB/T 33598 -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5. GB/T 33594 -2017
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B/T 34013 -2017 GB/T 34014-2017 GB/T 34015 -2017
最新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汇总一览表(2017 年 12 月)
最新新能源汽车主要标准汇总,供大家参考。
序号
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查与对标依据

新能源车检验范畴:
燃气汽车(Irlg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新能源车(BEV)、压缩天然气车辆、氢能动力车、油电混合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和其它新能源技术(如有效储能器)汽车和,其废气排放量非常低。
新能源车检验项目
一、环境监控系统与可靠性检测:
冷热冲击试验、温度湿度实验、三综合实验、盐雾测试、复合型盐雾测试、标气灯实验、UV紫外线实验、耐活性氧实验、砂尘实验、IP防水试验、周期时间侵润实验、冷疑露实验、蒸制实验、低气压试验、黄曲霉菌实验、气密性检测…
二、力学性能测试:振动测试、应力测试、跌落试
验、模拟汽车运送、推拉力测试、扭矩实验、碰
撞测试、插拔力实验
三、灯色电气性能检测:
灯源性能试验、光照强度精确测量、灯源室内空
间光遍布、灯源中间视觉精确测量、照明灯具结
温检测及寿命评估、光通信保持度及寿命评估……
四、失灵说明检测:
金相分析切成片、电力学特性、显微镜观查、透
射电镜、能谱仪、X光、超音波…失效机理分析和
判断、产品责任方判断。
五、物理化学检测:
元素分析、有机化合物剖析、危害化学物质
剖析、配方分析……六、充电电池安全系数:
挤压成型检测、扎针检测、滚动检测、碰撞试验、浸泡检测点燃检测、跌落测试……
七、非标准特点:
大型机器设备、非标机械设备都可配和检查而订制。
检验项目及标准依据参考以下:。
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

新能源汽车驱动器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目录一.目的和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引用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设备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术语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标准大气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高温贮存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低温贮存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4.高温运行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5.低温运行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6.恒定湿热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7.温度循环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8.高温极限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9.低温极限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内容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 标记 蓄电池包、动力蓄电池类型 • 由动力蓄电池排出的气体 • 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爬电距离、通风 • 动力蓄电池的过电流断开器 • 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
成员保护、第三方保护、短路保护
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
• 强制性标准检验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51项
• 整车性能试验 GB/T18384.1、GB/T18384.2、GB/T18384.3、 GB/T18385、GB/T18386、GB/T18387 • 可靠性试验
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 可能将要列入专项试验项目的标准
•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 求 充电模式及功能、连接及接口要求、电击防护 •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 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气安全、电气特性、电磁兼容、功能
• 外观、极性、外形尺寸及质量 • 放电特性 常温、低温、高温、大电流 • 荷电保持与恢复能力 • 存储 • 耐振动 • 安全性
针刺、短路、加热、跌落
• 寿命
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标准及试验项目 电池管理系统标准
•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介电强度、电池系统状态监测、SOC 估算、电池故 障诊断、安全保护、环境试验 •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 协议
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
序号 8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9 10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术 GB/T 18488.1-2006 条件
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

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车的涉水试验是评价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制定相应的试验标准是必要的。
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涉水试验是模拟车辆在雨天、泥泞路面或者淹水等环境下的行驶情况,通过检测车辆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和水深等指标,评估车辆在水中行驶时的性能和安全性。
标准中通常规定涉水试验的水深和浸泡时间,以及试验过程中车辆各部件的功能、耐久性能和密封性要求等。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也是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和提高新能源车的技术水平。
标准在涉水试验内容和要求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车辆涉水部件的防水设计、电池组和电气系统的防护等。
标准的制定促使车辆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新能源车时更加关注车辆在涉水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
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标准应该有明确的涉水试验方法和流程。
标准应规定涉水试验的实施步骤、试验设备和试验环境的要求,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标准还可以给出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提供车辆在涉水情况下的紧急救援指南。
标准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性能要求和指标。
涉水试验是为了验证车辆在水中行驶时的安全性能,因此标准应该规定车辆在涉水过程中的最大水深、最长浸泡时间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规定车辆在涉水后的关键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测试要求,如制动系统、灯光系统、通风系统等。
标准应考虑车辆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
涉水试验是对新能源车的一项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因此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兼顾技术可行性和实际应用。
标准应该遵循合理、科学、先进的原则,对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新能源车涉水试验标准的制定是保障车辆安全性和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标准应有明确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具备必要的性能要求和指标,并考虑车辆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
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涉水试验标准的制定也将不断完善,为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