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1:2.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课件1:2.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第4课时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周期 性和物质基础。 2.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和再 生产的周期性出 现的新变化。 3.理解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 和根源。 4.理解马克思经 济危机理论的意 义。
思维脉络
一二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当 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危机阶段时,先是商家出现销售困难,进而引起生
产厂家库存激增,然后倒闭企业开始增多,工人大量失业 ,企业信用关系破坏,
银行开始破产。①③④是经济危机阶段的表现 ,②是经济复苏阶段的特点。
答案:C
2.由于企业的减产、停产、倒闭破产,市场上积压的商品逐渐减少,供需矛盾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2)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危 机的破坏,物价低落,商品生产萎缩。为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更新陈旧的机 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而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会推动生产迅 速恢复和发展,造成了新的生产高涨,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伏笔。 (3)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新危机到来的物质前提。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 使社会生产迅速发展,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缩小,引起了 新的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
新的变化,表现在( )
①经济危机的周期延长 ②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减弱 ③再生并存的局面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第 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危机的周期缩短了,①错误。②③④都是第 二 次 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出现的新变化。

2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PPT课件

2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PPT课件
2.意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能消灭经济危机吗?为什么?
①不能。
②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世界每隔一定时期就爆 发的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
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 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⑴周期
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高涨阶段—危机阶段……
⑵原因
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必然导致危机的再次爆发。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金融危机再度掀起了世界对马克思的兴趣,其著作越来越 受欢迎。《资本论》在全球的销量一路飙升。西方一些政 治领导精英觉得,“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那么坏”。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还让人给他拍摄了一张翻阅马克 思著作《资本论》的照片。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知名 政治学研究教授利奥·巴尼奇看来,“这标志着此次危机 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已使全球资本主义和其卫道士们 陷入了意识形态的恐慌。”
西方世界的“瘟疫”
经济危机引发经济大萧条
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资
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自1825年英国 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 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 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 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 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 又发生了 1900年、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 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 次危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典)PPT教学课件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典)PPT教学课件
人创造的剩
余价值 农业资本家:利润
各部门大致是 等量资本获取 等量利润—— 马克思的平均 利润理论
2020/12/10
2
(一)、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在世界的这一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孩子蜷缩在屋
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孩子在瑟
瑟发抖。
2、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 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基本矛盾的表现:
(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
有支2020付/12/1能0 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7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
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
场景。 2020/12/10
3
与此同时,在世界的那一端……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 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 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 火烧光。
(3)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着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 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决定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 计划性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 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4)资本主义不能消除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私有 制来决定的,只要它存在,就不能够消灭经济危机。

自考马原第四章课件ppt

自考马原第四章课件ppt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技术 的不断革新,商品经济的规模逐渐扩 大,商品交换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商 品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态 。
商品经济的特征
交换性
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 换,通过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价值性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商品的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
剩余价值的实现
剩余价值通过商品的销售得以实现,从而实现资 本的增值。
剩余价值的分配
利润和利息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得利润。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 给职能资本家,获得利息。
商业利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商业资本家通过从事商品买卖,获得商业利润。
土地租金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土地租金。
03
CATALOGUE
第四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 济危机
价值规律的局限性
价值规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不能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不能反映商品的稀缺性和效用等非价 值因素、不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等。
02
CATALOGUE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剩余价值的产生
1 2
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超过其劳 动力价值的价值,即超过其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 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 向全球扩展,形成了全球化的 趋势。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创新和 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不 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加强了对 经济的宏观干预,采取了一系 列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共17页文档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共17页文档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 经济危机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马原PPT

马原PPT
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 延长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长度 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出现于资本主 义发展的初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 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 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2.根本原因:基本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有支 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 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 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4.周期性的影响: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周期性。再生产的周 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前提:
再生产:社会生产的连续不断。 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再生产的盲目性。 导致两大部类的失衡。
(五)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 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剩余价值——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增值额
小组分工
资料收集整理:于佳音、陈梅梅 PPT制作: 讲 述: 韩淑琪 张 可
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企 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劳动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的差额)的结果。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 价值的手段,但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 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 价值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源泉:剩余价值。 影响因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垫付资本的 大小。 最终结果:两极分化、社会失业 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矛盾加剧 最终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必然胜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PT 第四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PT 第四章 (第一节)

例:某人买了一栋100万的 支付手段 房子,首付30万,按揭70 万,每月还款3000元,问 涵义: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的职能; 其中货币分别执行了什么 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 职能?
链接:信用卡透支2年2万变20万
链接:个人不良信用
链接:个人负面信息
世界货币

涵义: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 的职能 职能: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 贸易差额、财富转移。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
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 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 价值是一致的。
链接:红木家具遭遇炒作
链接:蒜你狠
(3)价值规律的作用 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 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奴 隶
原 始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社 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经济
三次社会 大分工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PT课件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PT课件

美国通过《2008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设计7000多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
美联储和财政部推出8000亿美元方案帮助信贷市场回复正常运作
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1%下调到0~0.25%范围内,贴现率从1.25%下调到0.5%
美国公布《汽车业重组及资产盘活救助方案》,为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提供174亿美元的
政府资助
22
③ 市场信贷紧缩、信心下降导致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纷 纷撤资,使国际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滞缓
由于跨国公司原有的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降低,加上融资成本增加,导致许多投资项目搁置。 据世界银行统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流向发展中 国家的官方和私人资本出现了大幅下滑。
资料表明,200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达 1.1万亿美元,而2008年该数字预计将降至8000亿 美元,2009年将继续下降至5, 300亿美元左右, 仅占发展中国家当年(GDP)的3%。甚至原先流 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如今也开始大规模地撤离。 2008年4—9月份印度全国已有大约175亿美元的 投资项目被搁置,进一步降低了当地经济增长活力。
580 3,190
950 570 13,680
单位:亿美元
比重
5% 18% 8% 17% 12% 4% 23% 7% 4% 100%
资料来源:Greenlaw et al.(2008)
9
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重要背景
全球化使得美国金融危机的风险在全球扩散,危及 全球金融的稳定。
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投资 目的地,欧洲、新兴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等都是美 国的投资来源国。美国金融创新产品的很大一部分 也被海外投资者所持有。此次危机波及世界,正是 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大量 出售给国际投资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额等于
生产价格总额;并且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的变化。它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进一步表
现。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 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生产消费资料的 第二部类Ⅱ
结论:
▪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 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 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 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 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资本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 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就叫 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 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特点:一次投入,多次使用,价值逐渐收回,如厂房。 机器、设备等
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
社会化
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
资本主义生产
矛盾
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
私有制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
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流动资本的特点:一次投入,一次使用,价值一次全部收回,如 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等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不可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价值转移方式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内源自不变资本 机器等——固定资本

原材料
可变资本——劳动力
流动资本
对外汉语7班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标题罗列: 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㈤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㈥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阶段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
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

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研究周转速度马及原其资对本主剩义余的价基本值矛生盾产与的经济影危响

练习
1、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C) A 原材料 B 动力燃料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2、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BF)
A 不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B 固定资本 E 商业资本
C 可变资本 F 生产资本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1.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2.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3.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4.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
5.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
平均利润形成后,尽管各部门、企业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不同,但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m’=m/v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p’=m/(c+v) 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 源。 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 不同,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
练习
1、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C) A 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B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C 为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B) A 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B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业资本 D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货币资本
3、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E)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价值构成


产 品
实物构成
C+V+m
生产资料
生产生产资料 的第一部类Ⅰ
消费资料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
商品资本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实现剩余价值
1、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
➢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
2、产业资本循环的连个条件是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必须同时存在,并有机统 一。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1. 资本主义工资 2. 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3.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
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4. 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
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5. 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
马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 机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