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六版实训用纸答案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实训参考答案领料凭证汇总春圖定资产折I日费用分配表2013(H201X 11辅助生产咸本明细喘车问】供水车间単加r iWI助生广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朝细账制造费用明细Jtt制造费用明细账车审装配车间单元制ifi 费用分配表20]X 华1】月基取生产成本阴细账乍问;七坏车间 完工产品败flh 450丼 月末在产loo 件自制半咸品明细味1毛坯车町I e 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过程如下F 电动白行车:(I )直接材斛彷用分祝°直接林料婕用分配率=課;爲=60兗工半底品应分配的直權林料婕用-孔50X60=27 000(无) 在产品应分配钧直茯牯料ff1]= 100X60-6 000(元】⑵直接人匚费用的分配.直接人丁费用分配率=盏談=也克工半成品位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450X52 = 23 W0C 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X52=2 600(元)(3)制适费用的分配.•I 适費用分配率=篇豐0 = 160完工半成品应分配的制通费用=^50X 160=72 000(?t ) 疾立品应分配的剖造赛用=50X 160=8 000(元) 普適门行车*<1> 11接材料费用分配。
直接材料费用分死皆盘鵜〜完工半咸晶应分配的直接抄料費用=350為50= 17 500(元) 在产品应分死的亶接材WWH=100X50=5000CX>(2>克接人工戏用的分W左工半或晶应分凰的直挂人工获雪-350>Z-K 巧0(元} 在产昂应分配陶苴接=50X25- 1 25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制“用分配率』希緩Y0完工半成品应伊配的制遗费用-=3SOX5O-17500(元〉 在产品应孑配的制谴碧用=50X50=2 500(元)直接人工糕用好配率-10 001J3504 50=25基本生产成本明细!K旦制半成品明细豔2JC烤漆乍间生严费川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过程如卜: 电动自行年t(D 自制半成晶费用分配口半威訂用池2器號5=宓兜工半成品应分配的半嵐晶琼用=10ft X 232 = 100 S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半成品=100X25?= 25 2DCM 元)车「叭烤诔车间 严品■电动门行粧克T 产品敷th 4闻件 月末在产品数「门艸<2)应接材料费用分配.直軸卄用分配“话鵜=5。
成本会计上、下册习题答案作者徐晓敏杨应杰杨建《成本会计》实训答案.pdf

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答案实训资料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表1-6编制领料汇总表领料汇总表2010年7月30日金额单位:元领料部门用途材料品种数量单价金额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直接耗用A材料8吨30000240000乙产品直接耗用B材料10吨300030000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10吨200020000一般耗用D材料20吨60012000辅助生产车间A材料 1.2吨3000036000合计338000编制:审核:运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C材料定额消耗量=600×10=6000千克乙产品C材料定额消耗量=500×8=4000千克C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0÷(6000+4000)=2元/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000×2=12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00×2=8000(元)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表1-7材料耗用分配汇总表2010年7月单位:元类别材料直接计入分配计入材料材料费用材料合计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耗用甲产品2400006000千克12000252000乙产品300004000千克800038000小计27000010000千克220000290000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1200012000辅助生产车间耗用3600036000合计318000200003380003: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根据材料费用耗用汇总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ΧΧ产品(基本生产直接耗用)辅助生产成本——ΧΧ车间(辅助生产耗用)制造费用——ΧΧ车间(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耗用)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耗用)销售费用(企业销售部门所耗用)贷:原材料本例编制记帐凭证如下:表1-8记帐凭证2010年7月31日字第号摘要总帐科目明细科目借方金额贷方金额记帐领用材料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2000乙产品38000制造费用一车间120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6000原材料338000合计338000338000财务主管记帐出纳审核制单4:登记有关成本费用总账和明细账表1-9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生产车间:一车间单位:元2010年凭证号摘要成本项目合计月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71期初余额500005000900064000 731发出材料252000252000表1-10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产品名称:修理劳务2010年凭证号摘要成本项目合计月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731分配材料3600036000表1-11制造费用明细账车间名称:一车间2010年摘要借方合计借方项目月日物料消耗工资福利费折旧费水电费修理费其他费用731材料费1200012000说明:上述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是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的,如果原材料费用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核算,上述分配表和会计分录还需要分配材料成本差异。
成本会计第六版实训用纸答案

成本会计第六版实训用纸答案【篇一:成本会计实验报告】>(管理学院适用)课程名称: 成本会计课程代码: 1200349学院(直属系): 管理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成绩:任课教师: 黄爽开课学院: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管理信息实验中心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管理学院适用)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管理学院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4年 10月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在理论课教学后,开展配套的实验课教学。
实验教学是为了检验所学成本会计理论、方法,学习和掌握会计基本技能,采用相应手段,按照成本会计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的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操作,可进一步巩固和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研究与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可熟悉和掌握成本项目的设置,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能正确地划分各种费用地界限,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二、使用工具、材料1.用品:钢笔、计算器或算盘、练习本等;2.记帐凭证、多栏式、数量金额式账页等;3.《成本会计学》——实训用纸:某企业201*年11月成本资料。
三、实验过程1.归集分配要素费用(1)直接材料:根据当月发生的原材料采购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根据领料原始凭证,编制存货平均单价计算表及领料凭证汇总表,其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2)制造费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将折旧额计入相关科目。
(3)直接人工:根据职工薪酬费用汇总表,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
2. 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然后按资料要求,我们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及记账凭证。
3. 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明细账,按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并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
人大《成本会计学》第六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
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
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
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
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 (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
9=3425。
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
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训》课后习题答案

表3—1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
2009年4月单位:元
项目
机修车间
动力车间
合计
耗用量
分配率
分配额
耗用量
分配率
分配额
机修车间
动力车间
产品生产耗用
车间一般耗用
专设销售部门
企业管理部门
合计
【实训3—4】仍以上述【实训3—1】资料。
要求:假设机修和动力两个车间的计划分配率分别为5.2和2.2,按计划成本分配
要求:1.本厂目前采用的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适?
2.本月开始生产的新产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分配材料费用?
3.对本厂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实训2—3】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李某的月工资标准为1 500元。其2009年7月份出勤情况为:事假2天,病假2天,周末休假8天,实际出勤19天,该工人事假、病假期间无休假日,其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
表2—32其他费用分配明细表
2009年8月单位:元
分配对象
办公费
劳保费
差旅费
运输费
其他
合计
基本生产车间
1 000
340
800
1 500
235
3 875
辅助生
产车间
机修车间
300
280
630
900
2 110
供水车间
213
210
370
600
1 393
小计
513
490
1 000
1 500
3503
行政管理部门
养老保险费(20%)
失业保险费(2%)
工伤保险费(0.8%)
生育保险费(0.8%)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一、实训目的成本会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资料本次实训提供了一家制造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资料,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三、实训内容1、材料费用的核算根据给定的原材料采购清单和领用记录,计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进行核算,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2、人工费用的核算根据生产工人的工资表和工时记录,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人工费用。
将直接人工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间接人工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
3、制造费用的核算收集制造费用的各项明细数据,如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等。
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4、产品成本的计算综合考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5、成本报表的编制编制成本计算单、成本汇总表等成本报表,反映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
四、实训步骤1、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成本核算制度仔细阅读实训资料,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架构、成本核算方法等。
2、收集和整理成本核算数据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收集和整理各项成本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进行成本核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所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计算,编制会计凭证和成本计算表。
4、检查和核对成本核算结果对计算得出的成本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如有错误,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更正。
5、编制成本报表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编制成本报表,并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五、实训结果1、材料费用核算结果通过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为_____元;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为_____元。
2、人工费用核算结果直接人工费用为_____元,间接人工费用为_____元。
成本会计学实训练习题

实训题一、实训目的通过模拟训练,能够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选择恰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并结合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的内容,制定成本核算程序,利用已知的成本资料计算某一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
二、实训要求1、会计凭证及账簿的选择要准确,填制要规范;2、各项计算要力求精确,分配率的计算保留4位小数,其他计算保留2位小数;3、根据经济业务自行填制原始凭证(领料单、费用分配表等);4、记账凭证按收、付、转分别编号, 原始凭证要附在相关记账凭证后面,按记账凭证种类分别装订;5、取得、填制原始凭证后才可以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才可以登记相关的明细账;6、为重点练习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在练习中只登记与生产成本计算过程有关的各种明细账(例如: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材料明细账、产成品明细账等),其他账户及总账账户的登记可以省略。
三、实训程序1、分析模拟企业的生产特点,确定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2、根据资料建账并登记相关账户的期初余额;3、根据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选择并填制原始凭证;4、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5、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相关的明细账;6、根据账簿记录结果进行成本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编制记账凭证;7、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相关的明细账;8、月末结账。
四、实训用纸1、实训中需要的原始凭证(领料单、工资汇总表、费用分配表、入库单等)在附件中列示,模拟练习时可以裁下使用;2、记账凭证及明细账需要外购,附件中只列示参考格式;3、在实际练习中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一些自制原始凭证,也可以对附件中所列示的原始凭证格式进行修改。
五、实训资料(一)云光公司有两个生产车间,其生产计划的制定主要以客户订单为依据,有一个修理车间为企业内部提供修理服务。
2003年3月份的生产资料如下:1、一车间生产3批产品,批号分别是101批甲产品、201批乙产品、301批丙产品;二车间生产2批产品,批号分别是202批甲产品、302批丁产品。
04《成本会计学》实训资料(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__第6版)_参考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学》实验目录0 准备知识 (2)1 基本操作步骤 (3)2 期初建账 (3)3 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 (4)4 《成本会计学》实训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参考答案 (4)0 准备知识(1)成本会计工作的机构设置(2)成本会计工作的人员(岗位)设置(3)成本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法律法规1.什么是成本会计机构成本会计机构是指企业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单位,是企业会计机构的组成部分。
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应明确企业内部对成本会计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坚持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管理要求相适应。
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一般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部分。
在大中型企业,厂部的企业会计机构一般设在厂部会计部门中,是厂部会计处的一个成本核算科室。
在小型企业,通常在会计部门中设置成本核算组或专职成本核算人员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是全厂成本会计的综合部门,负责组织全厂成本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必要的成本信息;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并将成本计划分解下达给各责任部门;实行日常成本控制,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正确地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及有关费用;检查各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
考核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的成本责任完成情况,实行物资利益分配;组织车间成本核算和管理,加强对班组成本核算的指导和帮助;制订全厂的成本会计制度,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
2.成本会计机构的组织分工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1)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分析等各方面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他单位中的成本会计机构和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置原始凭证,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进一步工作提供资料。
(2)分散工作方式,亦称非集中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分散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第六版实训用纸答案【篇一:成本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学院适用)课程名称:成本会计课程代码:1200349 学院(直属系):管理学院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成绩: 任课教师:黄爽开课学院: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名称:管理信息实验中心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管理学院适用)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管理学院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时间:2014年10月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在理论课教学后,开展配套的实验课教学。
实验教学是为了检验所学成本会计理论、方法,学习和掌握会计基本技能,采用相应手段,按照成本会计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的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操作,可进巩固和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研究与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可熟悉和掌握成本项目的设置,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能正确地划分各种费用地界限,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二、使用工具、材料1.用品:钢笔、计算器或算盘、练习本等;2.记帐凭证、多栏式、数量金额式账页等;3.《成本会计学》一一实训用纸:某企业201*年11月成本资料。
三、实验过程1.归集分配要素费用(1)直接材料:根据当月发生的原材料采购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关的记账凭证。
根据领料原始凭证,编制存货平均单价计算表及领料凭证汇总表,其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2)制造费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将折旧额计入相关科目。
(3 )直接人工:根据职工薪酬费用汇总表,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
2.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
然后按资料要求,我们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及记账凭证。
3.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明细账,按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并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
4.归集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根据1中的各项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约定产量法计算各步骤的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
5.成本还原四、总结(一)实验结果(二)实验小结本学期《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以熟悉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流程。
在这次实验中,我发现自己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和同学们的相互学习,我受益良多,获益匪浅。
进而更好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不但深入的了解了知识的内涵,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现具体小结如下:1.在采用费用分配的方法的时候,应当是采用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来确定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按资料要求已经把方法给定,所以这次试验的主要目的也比较明确,就是根据已有的数据,按照给定的方法直接进行处理即可。
2.在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时,由于材料和半成品都是在投产时一次性投入的,所以不需要对在产品进行折算。
3.在填制明细账的时候,由于明细账的二级科目可以灵活的设置,所以从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来设置科目,这样也是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以及衡量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
4.无论是转账、收付款的凭证还是明细账,都容易犯一个简单的的错误,就是不小心将数据给弄错,这时候我们不能在错误的地方乱涂乱改,而应该采用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如划线更正法。
5.在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还原时,因为该企业的生产经过三个步骤,所以要进行两次还原。
此外,在进行成本还原时最好按产品的名称分别进行,以免发生混乱。
(三)实验感想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成本会计是整个会计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课堂学习使我对成本会计有了大致的了解,而这次会计课程实验的锻炼,更加深了我对成本会计中几个重要部分的印象。
在这次会计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费用的分配和归集,如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及成本的还原等。
在知识点上,我对成本会计由朦胧到清晰,我觉得这门课主要要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知道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程序和各个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再其次,就是熟练地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这既是成本会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只要熟练地学会运用这两点,也就大致掌握了成本会计的内容。
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而且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我们目前阶段的重点主要是在书本上。
当然,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它毕竟是一切的基础,但我们只有能够将所学的东西可以在具体的操作中作出轻松的驾驭,才能起到学习的目的,才能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同时,实践也总是最能检验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有效方式,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会计操作流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了会计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我们整天面对的是数字,稍不小心就出错了。
所以它需要我们投入较多的细心与耐心,保持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会计工作。
有些错误不该犯就真的不能犯。
在这次实验中,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认真细心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永远都不要害怕犯错误,只有犯了错,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我们的掌握不到位,哪些地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由于粗心大意,我在实验的过程中算错了一个数,少记了一个零,最终导致后面的步骤都出现了连环错误,致使之后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纠错,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当然,我很感谢遇到的这些困难,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及时发现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纠正思维模式里的错误认识,让我们对会计工作多了一些认识,使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比较清晰起来。
【篇二:成本会计实训报告】明: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学会针对特定的企业环境(如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等)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与客观理性的成本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信息。
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是阻碍会计专业技能提高的瓶颈,传统学生实习存在以下的局限性:①由于会计资料具有商业机密性,一般企业不愿接受会计实习生,即使同意学生去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内容难以深入,达不到成本会计学习的预期目的;②训练方法单一,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众多是《成本会计学》的一大特点,学生到企业中一次仅能实践一种核算方法,不能达到全面的训练。
本实训课程只要是针对《成本会计学》中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而编写的综合训练,具体包括品种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模拟各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全面地联系成本会计中各种核算方法,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全面地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
二、实验要求:(1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正确选择成本核算方法,能客观地描述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
(2)实验操作中,充分地理解现实成本的含义,严格遵循成本列支的范围。
(3)文字或数字的书学要规范、清晰。
发生错账必须使用正确的更正方法,不得刮、擦、挖、补。
书学一律使用黑色或蓝黑钢笔,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字笔写。
红色墨水笔只有在规定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4)文字表述要清晰简洁,数字计算必须准确,每一次实训都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保留相应的小数位数。
(5)实验过程中,填写所需的记账凭证,可另外购置,也可以写在本实训教程所附的会计分录簿”中。
(6)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有计划地采用口试(或笔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现场测试,以检验学生对实训资料的理解以及实验的真实性。
(7)每一次实训后,将所用的凭证、账簿按规范的方法装订,并附加实训总结,上交保存。
三、实验材料:实验用纸、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书、笔、计算器、电脑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1、品种法(1)43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根据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计算分配率,分配率=24000/500*30+350*24+375*40=0.625x产品=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00*0.625=9375(2)44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人工费用分配率=应付工资合计/总投产产量=40078/500+350+375=32.72 x 产品人工费用=投产量*人工费用分配率=500*32.72=16360(3)44页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中,每度电的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总计/总用电数度=42400/49000+8400+6800+5000+6800+4400+4400=0.5基本生产车间用电度数分配率=基本生产车间用电总费用/总生产工时=49000*0.5/8500+5500+3500=1.4x产品燃料及动力费用=生产工时*分配率=8500*1.4=11900 辅助生产成本=11800*0.5=5900中,供水车间电费运输车间电费=11200*0.5=5600(4)45页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中:①平均年限法中,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如:基本生产车间中,房屋及建筑物月折旧额=9000000* (1-5% )/20/12=35625②工作量法,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工作总量供水车间中,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1500000* ( 1-5%)/2000000*14000=9975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管理部门中的机器设备,计算计提折旧第三年的月折旧额:第一年折旧额=900000*(2/10)=180000 元第二年折旧额=(900000-180000)*(2/10)=144000 元第三年,月折旧额=(900000-180000-144000 )*(2/10)/12=9600 元2、分批法(1)83页的外购动力分配表中,电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电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电量=52200/87000=0.6水费的分配率=银行支付的水费/各部门消耗的总的水量=44400/22200=2(2)84页的材料费用分配表中,辅助材料的分配率=3400/20000=0.17(3)85页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中,计件工资分配率=22340/(7000+4600+4400)=1.39625非计件工资=7000*1.39625=9773.75计时工资分配率=23040/(2000+1000)=7.68分配金额=2000*7.68=15360其他人工费用中各项计提费用率=20%+10%+2%+10.5%+2%+1.5%+8%=54%各项计提费用=9773.75*54%=5277.825(4)86页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单位成本分配率=118833.2/4500=26.41(5)87页的制造费用分配表中,分配率=(1344669.6+100358 )/20000=11.751383、平行结转分步法以170页的铸造车间,普通车床的车间制造成本计算单为例: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50 + 8 + 4 + 2 + 2 + 1=67废品损失:4463.73 + 2499.54 + 1300.32=8263.594、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1 )第192页,可比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表计划相对上年降低率=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总成本=129050/2068350=6.24%实际相对上年降低率=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总成本=73200/2194300=3.34%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额 =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73200-129050=-55850实际脱离计划差异的降低率 =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3.34%-6.24%=-2.9%(2) 第193页,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分析表中 上年变动额=本年实际平均-上年实际品均计划变动额=本年计划-上年实际平均直接材料=141-150=-9(3) 第193页,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分析表中 (实际量-计划量)*计划价(2.4-2.8)*12=-4.8(实际价-计划价)*实际量(14-12)*2.4=4.8(4) 第193页,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分析表中 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工作率=(5-6)*10=-10价差=实际工时* (实际工资率-计划工作率)=5*( 12.2-10)=11(5) 第194页,乙产品制造费用变动分析表 量差=(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费用率=(5-6)*5.5=-5.5价差=(实际费用率-计划费用率)*实际工时=(6.4-5.5)*5=4.5五、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专业开了成本会计实训这门课程,是继上学期成本会计 之后的又一门关于成本会计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