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气流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水汽易凝结,降水多;从海洋吹来的气流因为水汽含量丰富,降水多。

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①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比较少,且比较集中;②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年均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④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放出大量人为热(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小气候)。

良性的: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

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

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

精心整理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一、两种气候的相似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相似有两处,其一是分布规律相似,大约位于南北纬20o —35o 的大陆东岸;其二是气候特征相似,夏季热而多雨,冬季寒冷且干燥。

12差异特别大,导致冬夏两季的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别显着。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其中心气压值可达996百帕。

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称为夏威夷高压,中心气压值可达1026百帕以上。

在两个气压共同作用下,亚欧大陆东部的夏季,大部分地区吹东南风,其强弱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小,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所以高温湿润。

相反,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知,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其中心气压值可达1036百帕以上),控制范围广,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而北太平洋北部则形成阿留申低压,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亚欧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故冬季寒冷干燥。

和北大西由于两者的气压差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再加上北美大陆纵向地形的影响,促使来自南北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使季风环流常受到破坏。

故季风不如东亚的典型,形成的气候也只能是类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又有所不同的湿润气候。

3、特征上的区别亚欧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季风区(以上海为例)若以夏季风从4月份登陆开始到9月份退出本区为止,夏季风影响期间的降水要占到全年的70%以上,仅6、7、8月份也占到40%左右。

冬季风控制期间,降水量较为稀少,特别是12、1、2、这三个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形成冬季干燥的特点。

而北美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虽然夏季降水较多,但因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高峰要撤退到夏末秋初的9——10月份。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

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

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

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

全年有雨,冬雨较多,全年温和湿润,用一句话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区别,特点,成因)1、成因相同2、界线:最冷月0度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

在中国是秦岭-淮河一线。

3、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4、区别:最冷月温带季风气候低于0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于0度降水:温带季风气候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雨季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

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为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地区成因是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

中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

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地中海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南部。

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岸。

这两种气候类型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之处:1、分布位置相同,纬度位置都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5°——35°之间。

海陆位置都位于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2、成因相似点: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夏季,大陆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形成夏季风。

3、气候特征相似点:气温,夏热冬温,最冷月气温大于0℃,降水,冬季风丛大陆吹向海洋,少雨,夏季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带来大量湿润气流,降水多。

4、植被相同:都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不同之处:1、成因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气压差大,风力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与大洋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气候特征不同点:(1)、气温年较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最热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这主要是因为冬季亚洲大陆上高压强大,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导致亚欧大陆东部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低,在强大寒潮侵袭时,上海气温可降至0℃以下,发生短时间的严重霜冻,上海冬季绝对最低气温曾降到零下9.4℃,在秋末一次寒潮中,气温在两天内曾由22.5℃陡降到零下2.9℃。

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特点

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特点1、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受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常年受副高影响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雨旱两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南亚热带季风,成因加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西南的季风,加上地形的影响)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分苔原带和冰原带。

苔原带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带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山地气候-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发生变化2、世界12种气候类型的特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基本特征主要成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信风带和赤道的气压带交替控制热带季风气候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终年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差异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差异极地气候南北两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3、求世界所有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对工业的影响
工业布局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化工等工业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有利于轻工业如纺织、食品等的发
展。
工业生产效率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持工厂生产环境的恒定,提 高生产效率。
工业灾害
季风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暴雨、 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工厂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太阳能利用
充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丰富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热 水器、光伏发电等产业。
风能开发
02
0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为清洁能源做出贡献。
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品种和养殖品种,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目录
• 气候概述 • 亚热带季风气候表现 • 与其他亚热带气候类型的比较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挑战与策略
01
气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 热多雨,春秋两季温暖宜人。
06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挑战与策略
防洪抗旱措施
防洪工程
加强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 的发生。
排水系统
完善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确保在暴雨天气下能够快速排水,减轻 内涝压力。
抗旱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01
地形因素
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对气候影响 不大。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1、热带季风性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都是处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成因都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唯一不版同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他的海陆热力性差异更明显。

表现出的就是温差更大,降水也更多权。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差则较小,降水也更平均!2、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2、长江中下游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在800mm~1500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扩展资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植物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3、八种气候类型特点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为38°N)分布的纬度 位置高于我国(北界为34°N),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洋 性,中国亚热带季风呈大陆性。原因:
1、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 与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较高;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 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所以在我国分 布温带季风气候的纬度上,日本仍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3、气温年较差不同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
两 知种识气梳候 理的 :不 亚同 热亚点 带: 季热风气候带的成因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 4.1月份,北半球冬季,F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 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 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 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异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南部。

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岸。

这两种气候类型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之处:1、分布位置相同,纬度位置都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5°——35°之间。

海陆位置都位于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2、成因相似点: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夏季,大陆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形成夏季风。

3、气候特征相似点:气温,夏热冬温,最冷月气温大于0℃,降水,冬季风丛大陆吹向海洋,少雨,夏季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带来大量湿润气流,降水多。

4、植被相同:都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不同之处:1、成因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气压差大,风力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与大洋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气候特征不同点:(1)、气温年较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最热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这主要是因为冬季亚洲大陆上高压强大,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导致亚欧大陆东部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低,在强大寒潮侵袭时,上海气温可降至0℃以下,发生短时间的严重霜冻,上海冬季绝对最低气温曾降到零下9.4℃,在秋末一次寒潮中,气温在两天内曾由22.5℃陡降到零下2.9℃。

(2)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上海4——9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

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查尔斯顿夏季亦处在海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海洋气团登陆后多雷雨和一部分飓风雨,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率较大,北方冷气团的干冷程度又较东亚稍逊,所以冬雨亦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冬夏悬殊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