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螳螂捕蝉》-练习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精选5篇)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精选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篇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⑶黄雀延颈()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螳螂捕蝉:1、⑴要;⑵旁边;⑶伸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参考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
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篇2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②,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练习题
螳螂捕蝉练习题
课内外知识链接。
1.《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答案。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答案,揭示了答案。
2.“那螳螂_________,________,却不知道有只________在它的身后。
它们一心想得到________,却没顾到自己身后________呢!”这些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________”。
3.《螳螂捕蝉》是则寓言故事,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螳螂捕蝉》是一篇答案,文中的.少年答案,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使吴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故事也告诉我们答案。
5.乘(chéng)虚而入:答案。
绝不介意:答案。
不堪假想:答案。
文言文《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1、说明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攻打) 旦(天,日) 子(您)延(伸长)2、在文中找出与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那么怀丸操弹于后园。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2)如是者三旦。
( 何苦沾衣如此)3、为以下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螳螂]欲取蝉,而[螳螂]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黄雀]欲啄螳螂,而[黄雀]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螳螂捕蝉》写了螳螂、黄雀和蝉等几种动物,告知人们的道理是: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身后的祸害。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吴王告知他左右的人说:“胆敢有来规劝(我)的人肯定处死!”②这三个小动物,都一心想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隐伏的祸害。
6、请概括这那么寓言的主要内容:这那么寓言主要写的是吴王决断攻打楚国,有个年轻人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谏吴王不要去打楚国。
二:1.补充成语: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那么寓言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什么?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说明句中画线词。
①欲取蝉(??)???②黄雀延颈欲啄螳螂(??)答案1.黄雀在后2.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祸害。
(方法点拨:联系生活实际)3.①树?②蝉?③螳螂?④黄雀?⑤他们自己?⑥他们自己4.①取——捕食?②延——伸长翻译:吴王要进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早晨。
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螳螂捕蝉同步练习北京版

22螳螂捕蝉吴王①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②者死!”舍人③有少孺子④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必沾衣这样!”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来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管后来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说明】①吴王:指吴王阖闾。
欲:想要。
伐:征讨,征伐。
荆,指楚国。
②谏:劝说。
以下劝上为谏。
③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④少孺子:年青人。
1、以下选项中与“蝉高居悲鸣”的“高”的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D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2、与“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其”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B乃重建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 醉能同其乐《醉翁亭记》D 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3、以下句子和“则怀丸操弹于后园”句式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B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D 此教我先威众耳《陈涉世家》4、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舍人少孺子给吴王叙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意图是嘲讽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管身后祸害的人。
C本文用了首尾响应的写法,更能突出少年机智聪慧,也点了然这个寓言所表达的寓言。
D从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的主人公是吴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如是者三旦。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管后来之有患也。
参照答案:1、C2、D3、A4、D5( 1)接连三个清晨都像这样。
(2)这三个家伙,都全力想要获得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害。
螳螂捕蝉语文练习题

螳螂捕蝉语文练习题螳螂捕蝉语文练习题1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伐()旦()子()延()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字:句:()(2)如是者三旦字:句:()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1)[]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2)[]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4、填空(1)《螳螂捕蛇》写了和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2)《螳螂捕蝉》写了、和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螳螂捕蝉语文练习题2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教室里就沸腾了,同学们笑着、跳着,三三两两地议论着,那喜悦和激动之情,是开学以来从未有过的。
原来。
老师宣布:下午组织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到龙潭湖畔,进行一次采集动物标本的活动。
下午,活动开始了,树林里,草地上湖岸旁,处处闪动着同学们的.身影。
有的在粘知了,有的在捉蛐蛐,有的在逮蜻蜒,有的在捕蝴蝶,还有的在拾蝉蜕、捞小鱼……突然,一位同学气喘吁吁地向老师跑来,兴奋地喊道:“老师,―只螳螂要吃知了!”顺着那个同学指的方向,我们和老师来到了一棵小树下。
这棵小树不高。
文言文-《螳螂捕蝉》-练习

文言文-《螳螂捕蝉》-练习
《螳螂捕蝉》
一、点字
1、蝉高居.()悲鸣饮露
2、螳螂委.()身曲附
3、欲.(想要)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4、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5、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二、翻译
1、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2、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3、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三、理解
1、上文选自西汉刘向编纂的《说苑》
2、本文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悲剧的根源是
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
文言文练习 (自动保存的)

一、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⑶黄雀延颈()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螳螂捕蝉答案:1、⑴要;⑵旁边;⑶伸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参考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
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读后启示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它的下面。
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战国策》)翻译;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合集9篇)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合集9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螳螂捕蝉》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1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及答案园中有树,其上有蝉①,蝉高居、悲鸣②、饮露,不知螳螂③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注解]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⑶黄雀延颈(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螳螂捕蝉:1、⑴要;⑵旁边;⑶伸2、⑴树;⑵蝉;⑶螳螂;⑷黄雀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参考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
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2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A 悠闲B空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A拱B弯)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螳螂捕蝉》
一、点字
1、蝉高居.()悲鸣饮露
2、螳螂委.()身曲附
3、欲.(想要)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4、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5、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二、翻译
1、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2、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3、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三、理解
1、上文选自西汉刘向编纂的《说苑》
2、本文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防备后患的人。
悲剧的根源是
告诫君王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蝉高高在上一边悲伤的鸣叫,一边吸饮露水,(它)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后面;螳螂紧贴树枝弯曲前肢想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旁边;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吃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正要弹射它)。
这三种情况都是力求要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忌它们后面的灾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