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通信工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理论知识介绍3、设计步骤4、源程序及运行结果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高效地完成各类研发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工具。

通过仿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计算方法。

由于在理论课上必须将复杂性限制在较低的程度,以保证能够进行分析。

在仿真过程中,允许我们方便地改变系统参数,而且通过仿真结果进行交互式和可视化的显示,可以迅速评估这些改变的影响,因此可以学习到更复杂和更实际的系统工作特性。

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以仿真形式进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种基本的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通信原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基础性内容为了使学生加深列通信系统的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往往需要用实验来澄清,但是该实验的实验板在市场上没有销售,而且该实验几乎无法用硬件实现;一些替代性的实验,其实验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开发一套数字基带传轱系统仿真实验软件是很有必要的。

在仿真软件设计中采用了 Mathworks 公司的 MATLAB 作为仿真工具,其仿真平台SIMUINK 具有可视化建模和动态仿真的功能。

用 SIMULINK 构造仿真系统,方法简单直观,开发的仿真系统使用时间流动态仿真,可以准确描述真实系统的每一细节,并且在仿真进行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易于使用。

另外该软件还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仿真工具 SIMUIINK,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软件的系统定义、模型构造的过程.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和误码性能测试表明,该仿真系统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设计报告--00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设计报告--00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一.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系统仿真采样率为1e4Hz,滤波器采样速率等于系统仿真采样率。

数字信号速率为1000bps,故在进入发送滤波器之前需要10倍升速率,接收解码后再以10倍降速率来恢复信号传输比特率。

仿真模型如图3-1所示,其中系统分为二进制信源、发送滤波器、高斯信道、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采样、判决恢复以及信号测量等7部分。

图3-1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模型图3-2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分析:将发送数据延迟22个采样单位的发送信号和经过基带传输系统传输过的接收恢复的信号,才吻合。

观察两个波形,不存在相位差。

即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图的最佳采样时刻,定时系统设置成功完成。

图3-3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分析:①进行码型变换后的信号②进行波形变换后的信号,即发送滤波器的输出信号③信道输出信号,与信道输入信号即进行波形变换后的信号相比,存在衰减、失真和噪声干扰④接收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图3-4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测试仿真结果分析:经过采样、判决和保持后信号二.接收机定时恢复并系统仿真在上述模型基础上,设计其接收机定时恢复系统并进行仿真。

双极性二进制信号本身不含有定时信息,故需要对其进行非线性处理(如平方或取绝对值),提取时钟的二分频分量,最后通过二分频来恢复接收定时脉冲。

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5所示,定时恢复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如图3-6所示,其中采用了锁相环来锁定定时脉冲的二次谐波后,以二分频得出定时脉冲。

示波器用来恢复定时与理想定时之间的相位差,然后通过调整Integer Delay模块的延迟量使恢复定时脉冲的上升沿对准眼图最佳采样时刻。

图3-5 高斯信道下的基带传输系统——定时提取系统的模型图3-6 定时提取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图3-7 定时提取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将发送数据延迟22个采样单位的发送信号和经过基带传输系统传输过的接收恢复的信号,才吻合。

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活力,它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在当今教学、科研、生产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使用MATLAB和SIMULINK作为辅助教学软件,一方面可以摆脱繁杂的大规模计算;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构建模型,所花费的代价要远小于实际建模。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基于Matlab平台的著名仿真环境Simulink 作为一种专业和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的仿真工具,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它搭建积木式的建模仿真方式既简单又直观,而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究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各种传输方式的优良特性,分别为ASK、FSK、PSK、QPSK几种基本但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并通过使用MATLAB中SIMULINK功能对各种方式进行仿真,展示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最后通过数字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种数字通信方式的误码率,并且分析得出QPSK为最佳的传输方式。

主要由于QPSK信号的相位是四个正交的点,这样相对别的方式拥有最好的欧氏距离,也就是说抗干扰能力最强,而且QPSK信号产生非常简单,所以QPSK 在日常数字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字:数字通信系统,Matlab,ASK,FSK,PSK,仿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werful vitality, it saves the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ime ,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other fields. MATLAB with its powerful function in simulation software in man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lent showing itself, it becomes the most popular international computing software tools. MATLAB not only has strong function and easy operation, the user can concentrates 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it doesn't ne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programming. MATLAB and SIMULINK are used as the auxiliary teaching software, one can get rid of the large-scale complicated compu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lso can make the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o-it-yourself model construction, the cost to be far less than the actual modeling. Simulink is Mathworks's famous Simulink simul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Matlab platform as a professional and functional simulation tool with powerful and simple operation, it has been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t builds the modeling method building is simple and intuitive, and has been in various field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various transmission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on digital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ASK, FSK, PSK, QPSK several basic but very important, and by using the SIMULINK function in MATLAB of various simulation, to show the reader the work proces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gital signal can be obtained. Rate of various digital communication mode, and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ode of QPSK the best.Mainly due to the phase of the QPSK signal is four orthogonal, so relative to other ways to have the best Euclidean distance, that is to say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is the strongest, and the QPSK signal generation is very simple, so QPSK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aily digital transmission.Key words: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Matlab, ASK, FSK, PSK, simulation.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SIMULINK地QPSK传输系统仿真

SIMULINK地QPSK传输系统仿真

一设计内容用matlab的.m文件或simulink设计一个QPSK调制解调传输系统。

包括01码的产生,NRZ编码,串并变换,QPSK调制解调,高斯信道,低通滤波器,判决器,并串变换。

二 QPSK系统描述QPSK 信号的产生与得到可以分为调制和解调两个部分。

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相乘电路,第二种是选择法。

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产生 QPSK 信号,输入的基带信号被“串/并变换”电路变成两路码元 a 和 b,再分别和正交载波相乘。

a(0)、a(1)和 b(0)、b(1)码元分别表示二进制“0”、“1”,这两路信号在相加电路中相加后得到输出矢量 s(t)。

QPSK 的解调原理,由于 Q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 2PSK 信号的叠加,所以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信号。

相干解调后的并行码元 a 和 b,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

QPSK 的基本传输模型如下图所示:图1 QPSK信号传输模型三系统分析与设计1、QPSK调制原理在QPSK调制中,QPSK信号可以看作两个载波正交的2PSK调制器构成。

串/并转变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分为速率减半的两个双极性序列,然后分别对sin(ωc t)和cos(ωct)调制,相加后得到 QPSK 调制信号。

QPSK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可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方式解调,得到I(t)和Q(t)。

经抽样判决和并/串转换器,将上、下支路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

QPSK调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QPSK 调制框图2、QPSK 解调原理在QPSK 解调中,正交支路和同相支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 ,经电平判决和并/串变换后即可恢复原始信息。

图3 QPSK 相干解调框图从发射机发射的已调信号经过传输媒介传播到接收端,接收机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为:S QPSK (t)=I(t)cos(ωct )+Q(t)sin(ωct )I(t)、Q(t)分别为同相和正交支路,ωc为载波频率,那么相干解调后,同相支路相乘可得:I i (t)=S QPSK (t) cos(ωct )=[I(t) cos(ωct )+Q(t) sin(ωct )] cos(ωct )=I(t) cos 2(ωct )+ω=ωω正交支路相乘可得:Q q (t)=SQPSK(t)sin(ωc t)=[I(t) cos(ωc t)+Q(t) sin(ωc t)] sin(ωc t) =I(t) sin(ωc t)* cos(ωc t)+ Q(t) sin2(ωc t) =ωω经低通滤波器可得:I i (t)= Qq(t)=四各功能模块主要界面1、信源的产生在搭建QPSK调制解调系统中直接使用贝努力信号发生器产生01比特序列,每两比特代表一个符号。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1任务书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

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

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

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2.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和工作原理1)信道的传输特性为C(w),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设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GR(w),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总的传输特性为:H(w)=GT(w)C(w)GR(w),n(t)是信道中的噪声。

2)基带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经过调制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信源在发送端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经过含有加性噪声的有线信道后,在接收端通过接收滤波器的滤波去噪,由抽样判决器进一步去噪恢复基带信号,从而完成基带信号的传输。

2.2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1)码间干扰及解决方案??码间干扰:由于基带信号受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信号波形将被延迟从而扩展到下一码元,形成码间干扰,造成系统误码。

??解决方案:??①要求基带系统的传输函数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若不能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在接收端加入时域均衡,减小码间干扰。

②基带系统的系统函数H(ω)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

如图2所示。

这样对应的h(t)拖尾收敛速度快,能够减小抽样时刻对其他信号的影响即减小码间干扰。

???2)噪声干扰及解决方案???噪声干扰: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就直接在含有加性噪声的信道中传输,加性噪声会叠加在信号上导致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解决方案:???①在接收端进行抽样判决;②匹配滤波,使得系统输出性噪比最大。

3基带系统设计方案3.1信源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单极性波形: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对应二进制码'1'和'0',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生,但直流分量大,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不利于信道传输。

基于Simulink的双极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双极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基于Simulink的双极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作者:陈声登刘杰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24期摘要:Simulink是Matlab中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集成环境,根据双极型码可以在电缆等无接地的传输线上传输,并且双极型码也得到较多的应用,利用离散滤波器,模拟码间串扰,在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进行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双极性基带信号的误码率问题,利用Simulink描述了双极型无码间干扰的数字基带系统和有码间数字基带系统,并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仿真结果和理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双极型;离散滤波器;码间串扰;Simulink中图分类号:TN9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73X(2008)24-145-03Bipolar Code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Simulation Based on SimulinkCHEN Shengdeng,LIU Jie(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uzhou 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Abstract:Simulink is th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for modeling,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ystem in Matlab,according to bipolar code can be transmited in cable and not grounding transmission line and so on,and bipolar code has got more ing Discrete filter to simulate the crosstalk between cod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gital base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the error rate question of the bipolar baseband signal is analysised and the signal baseband system of having crosstalk and the signal baseband system of not crosstalk are described,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analysed.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are basically the same.Keywords:bipolar code;discrete filter;crosstalk between code;Simulink1 引言基带信号,是指消息源的消息直接经过转换器转换成的电信号。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码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码设计与仿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基于SIMULINK的基带传输码设计与仿真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数字传输技术,它采用了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从此通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目前,通信网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在我国公众通信网中传输的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的两种通信模式: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目前,数字通信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方面发展很快。

由于基带传输系统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随着技术的发展渗入网络通信、卫星通信、手机通信、数字电视、数字电话等生活、科技的各方面,日益成为数字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虽然就潜在能力而言,频带比基带传输的快而且覆盖较长的距离,但频带需要在每个连接末端接入一个调制解调器,这就提高了设备接入局域网的费用。

所以说,基带传输是广泛使用的技术基础,也在广泛的运用于数字传输通信系统中。

准确地传输数字信息是数字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它的传输对象通常是二进制数字信息。

它可能是来自计算机、网络或其他数字设备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能来自数字电话终端的脉冲编码信号。

这种脉冲信号被成为数字基带信号,这是因为它们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

数字基带信号不经过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波形被脉冲变换器变换成适应信道传输的码型后送入信道。

在基带传输中,数字基带信号本身是否携带有位同步信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主要内容:研究应用Matlab/Simulink对常用数字基带传输码型进行建模和仿真,即在常用传输码型的编码规则和仿真波形以及频谱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基带传输码性能的方法及措施。

预期目标:认识常见数字基带信号,掌握常用数字基带传输码型的编码规则,了解各种基带信号码型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码型变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熟练掌握Simulink的建模和仿真,提出改善基带传输码性能的方法及措施。

基于simulink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

基于simulink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

基于s i m u l i n k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基于s i m u l i n k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构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各组成模块,包括信号发送,信号接受,谱分析和误码分析部分,从而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有深刻的认识。

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Simulink软件进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将各组成模块连接与封装,从而仿真出整个基带传输系统,最后通过调节噪声方差值的不同,运行并分析结果。

研究的目的在于,熟悉基带传输系统各个环节,从而对基带传输系统有更深刻的了解。

仿真的结果表明,在噪声较小的情况下误码率较小,较大的情况下则较大,而且各个模块基本可以完成其相对应的功能。

本课题使用的MATLAB软件是当今最优秀的科技应用软件之一,它在许多科学领域中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算法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本工具和首选平台。

【关键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升余弦滤波器;数字基带信号;SIMULINK1 引言通过对计算机仿真的了解,对计算机仿真在工程领域的运用,可以体会到它的优点仿真软件matlab在控制领域以及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等领域都有它强大的生命力。

其功能的完善奠定了它在各个领域的仿真的地位。

通过对simulink的使用会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各个部分具有更加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对通信系统的仿真,以及各个波形的仿真,可以很直观的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注意的问题。

需要仿真的包括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接受滤波器、信道、定时系统、抽样判决系统、误码率分析模块眼图模块。

现在通信系统是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大规模系统,在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存在下,一般很难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得系统的精确数学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仿真就成为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工具[2]。

此外,在对现代通信系统协议、新算法和新体系结构的设计当中,直接进行试验测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新系统、新算法、和新的体系结构根本就还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仿真来检验所考察的对象,从而验证这些新的结论,以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任务书
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

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

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进行估计。

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
2.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和工作原理
1)信道的传输特性为C(w),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设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GR(w),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总的传输特性为:H(w)=GT(w)C(w)GR(w),n(t)是信道中的噪声。

2)基带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经过调制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信源在发送端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经过含有加性噪声的有线信道后,在接收端通过接收滤波器的滤波去噪,由抽样判决器进一步去噪恢复基带信号,从而完成基带信号的传输。

2.2 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
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1)码间干扰及解决方案
码间干扰:由于基带信号受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信号波形将被延迟从而扩展到下一码元,形成码间干扰,造成系统误码。

解决方案:
①要求基带系统的传输函数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若不能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在接收端加入时域均衡,减小码间干扰。

②基带系统的系统函数H(ω)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

如图2所示。

这样对应的h(t)拖尾收敛速度快,能够减小抽样时刻对其他信号的影响即减小码间干扰。

2)噪声干扰及解决方案
噪声干扰:基带信号没有经过调制就直接在含有加性噪声的信道中传输,加性噪声会叠加在信号上导致信号波形发生畸变。

解决方案:
①在接收端进行抽样判决;②匹配滤波,使得系统输出性噪比最大。

3基带系统设计方案
3.1 信源
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
单极性波形:是一种最简单的基带信号波形,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对应二进制码'1'和'0',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生,但直流分量大,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不利于信道传输。

双极性波形: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1'和'0',故当“1”和“O”等概率出现时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且在接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抗干扰能力较强。

单极性归零波形: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回到零电平.
双极性归零波形: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使得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始时刻,从而使收发双方能够保持正确的位同步.
基于于以上考虑采用双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

3.2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1)滤波器的作用
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码变成适用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接收滤波器:用于接收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其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2)选择
基带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滤波器的选取,根据1.2的分析,为了使系统冲激响应h(t)拖尾收敛速度加快,减小抽样时刻偏差造成的码间干扰问题,要求发送滤波器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要得到最大输出信噪比,就要使接收滤波器特
性与其输入信号的频谱共扼匹配同时系统函数满足:
H(ω)=GT(ω)GR(ω)考虑在t0时刻取样,上述方程改写为H(ω)=GT(ω),GR(ω),于是求解出,因
此,在构造最佳基带传输系统时要使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滤波器。

3.3信道
信道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如市话电缆、架空明线等。

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且含有加性噪声。

因此本次系统仿真采用高斯白噪声信道。

3.4 抽样判决器
抽样判决器是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
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抽样判决关键
在于判决门限的确定,由于本次设计采用双极性码,故判决门限为0。

4SIMULINK下基带系统的设计
4.1信源的建模
1)模型
说明:曼彻斯特的编码规则是这样的,即将二级制码“1”编成“10",将“0”码
编成“01”,在这里由于采用了二进制双极性码,则将“1”编成“+1-1”码,
而将“0”码编成“-1+1”码。

用SIMULINK中的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不
归零二进制码生成器)、Relay、Pulse Generator(脉冲生成器)、Product(乘法器)、Scope(示波器)构成曼彻斯特码的生成电路。

2)各个参数设置: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 用于产生1和0的随机信号,经过Relay变为双极性信号;Pulse Generator用于产生占空比为1/2的单极性归零脉冲(1010),经过Relay成为双极性脉冲(+1-1+1-1)。

两路双极性信号成为乘法器Product的输入,相乘后的结果是:第1路不归零码的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1),第1路-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1)码,这就是曼彻斯特码。

曼切斯特码如图所示(下图中,第一个波形是不归零二进制码生成器产生的单极性码,第二个波形是经瑞利变换产生的双极性不归零码,第三个波形是曼切斯特码)
4.2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信道
为了减小码间干扰,在最大输出信噪比时刻输出信号,减小噪声干扰,传输模块由Upsample(内插函数)、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传输滤波器、AWGN Channel(高斯信道)、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接收滤波器模块组成,其设计框图如图所示:
模块参数设置:Upsample的Upsample factor设为10,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传输滤波器的Numerator设为rcosine(2,10,'fir/sqrt',0.5,10),Sample time设为1/10000,AWGN Channel(高斯信道)的Mode选为SNR,SNR设为34,Discrete Filter根升余弦接收滤波器设置与传输滤波器模块相同。

4.3抽样判决
1)抽样判决模型图:
2)说明: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与编码模块设置相同。

两路双极性信号成为乘法器Product的输入,相乘后的结果是:第1路不归零码的(+1-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码,第1路(-1+1)码与第2路(+1-1)码相乘得到-1码,这就对曼彻斯特码进行了解码。

3)主要参数设置:
5仿真结果分析
5.1 基带传输系统设计总图及各点输出波形
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总图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各点波形分别如图所示
Scope的波形:
第一个波形是对曼彻斯特码进行10被升速率采样后的波形,将该信号送到传输滤波器中,滤除高频成分得到第二个波形,第三个是第二个波形进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并通过接收滤波器滤除噪声后的波形,第四个是经过抽样判决器抽样和判决再生产生的曼彻斯特码。

Scope1的波形:
从下图中的波形来看,传输是有效的。

第一行是信源端发送的信号波形,第二行是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与第一行的基带信号比较,波形相同,这说明所设计
的基带系统没有产生误码,达到了抗码间干扰和抗噪声干扰的目的。

5.2 眼图观测结果
图为接收滤波器观察到的眼图,从图中可看出,在信噪比为34dB下观察眼图,“眼睛”睁开的角度很大,且没有“杂线”,说明系统在该信噪比下具有很好的抗码间干扰能力。

5.3 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率谱
使用模块如有图所示,将其设置为双边带,功率谱密度如图所示:(下图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功率谱)
(1)输入信号(2)输出信号
6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将信源|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采样等模块连接到一块后,发现误码率很大,因为没有意识到要在抽样采样之后对信号进行解码,
2)将整个模型画好之后,运行发现误码率在50%左右,与实际相差较大,没有考虑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有延时,加上延时模块后并调整延时时间,发现延时时间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3)当信噪比较小时误码率较大,增大信噪比误码率减小。

7结束语(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
经过本次试验增强了动手能力,又进一步系统的掌握了基带信号传输的仿真模
.
型,巩固了通信原理的知识,熟悉了MATLAB中的Simulink的运用,但是在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不能系统的将模块进行建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动手能力。

8指导教师评语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