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答案

合集下载

第1章信息技术试题有答案

第1章信息技术试题有答案

第1章信息与计算机文化试题(课本外)一.单项选择题1.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A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2.CSTnet是指( A )。

A.中国科技网 B.中国金桥网 C.中国互联网 D.中国教育科研网3.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般用8421BCD码,那么十进制45的8421BCD码的表示为( B )。

A.10101011 B.01000101 C.11011111 D.1101111014.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音频信息和( D )的处理技术。

A.文字信息 B.动态图像 C.静态图像 D.视频信息5.下列程序中,( B )不是语言处理程序。

A.解释程序 B.翻译程序 C.编译程序 D.汇编程序6.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绝对像素数取决于( D )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数量越多分辨率越高,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

A.CF卡 B.镜头 C. SM卡 D.CCD芯片7.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B )。

A.电子管 B.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晶体管8.第三代互联网是指( D )。

A.Web B.阿帕网 C.传统互联网 D.网格9.标准ASCII码表示( B )个不同字符。

A.256 B.128 C.72 D.51210.下列存储设备中,不属于外存的是( D )。

A.硬盘 B.光盘 C.优盘 D.RAM11.主频是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的单位是( B )。

A.MIPS B.Hz C.BIPS D.BPS12.我国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 C )。

A.巨型机 B.集成电路计算机 C.电子管计算机 D.晶体管计算机13.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C )。

A.冯·诺伊曼 B.维纳 C.香农 D.比尔·盖茨14.已知X=156D,Y=10010110B,Z=240O,则三个数的正确排序为( C )。

信息技术 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信息技术 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习题(第一章答案)

习题(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是( ) 。

A、巨型机B、微型计算机C、晶体管计算机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信息能够实现增值主要因为信息具有( ) 。

A、共享性B、可处理性C、时效性D、价值性3.在计算机中设有某进制数3+4 =10 ,根据这个运算规则,6+ 5=( )A、12B、11C、13D、144.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音频信息和( ) 的处理技术A、文字信息B、动态图像C、视频信息D、静止图像5.下列程序中,( ) 不是语言处理程序。

A、翻译程序B、编译程序C、解释程序D、汇编程序6.主频是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的单位是( )。

A、HZB、BIPSC、BPSD、MIPS7.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B、晶体管C、电子管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标准ASCII 码可表示( ) 个不同字符A、72B、128C、512D、2569.下列存储设备中,不属于外存的是( )A、硬盘B、光盘C、RAMD、优盘10.我国1964年研制出第一台( )。

A、巨型机B、集成电路计算机C、晶体管计算机D、电子管计算机11.十进制数165.25 转化为八进制数是( )A、250.03B、245.2C、245.01D、231.212.八进制数457. 36 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 )A、13 E .67B、11 F .78C、12 F .78D、10 F .7513.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 ) 。

A、程序设计B、二进制编码C、“存储程序”工作原理D、语言处理14.微型计算机中,PCB 指的是( )。

A、扩展槽B、适配器C、主板D、总线15.我国1971 年研制出第一台( ) 。

A、集成电路计算机B、晶体管计算机C、巨型机D、电子管计算机16.( ) 是CPU 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A、内存B、硬盘C、优盘D、软盘17.汇编语言是( ) 的“符号化”。

计算机第1章理论题汇总及解答

计算机第1章理论题汇总及解答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信息(information)是________。

CA.数据 B.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C.反映物质及其运动属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实 D.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2.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________。

C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信息产业 D.房地产业3.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可看作是________的一种技术。

B A.信息存储功能 B.扩展人的感觉和记忆功能 C.信息采集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4.所谓3C技术是指_______。

CA.新材料和新能量 B.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C.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D.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应用5.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U盘属于________技术。

BA.刻录 B.移动存储 C.网络存储 D.直接连接存储6.信息安全的四大隐患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____和计算机设备的物理性破坏。

C A.自然灾害 B.网络盗窃 C.误操作 D.软件盗版7.“蠕虫”往往是通过________进入其他计算机系统。

CA.网关 B.系统 C.网络 D.防火墙8.在如下四种病毒中,计算机一开始启动操作系统就可能起破坏作用的是________。

DA.良性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宏病毒 D.系统引导型9.计算机要执行一条指令,CPU首先所涉及的操作应该是_____。

BA.指令译码 B.取指令 C.存放结果 D.执行指令10.计算机中能直接被CPU存取的信息是存放在________中。

DA.软盘 B.硬盘 C.光盘 D.存11.计算机断电或重新启动后,________中的信息丢失。

BA.ROM B.RAM C.光盘 D.已存放在硬盘12.计算机系统的部总线,主要可分为________、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BA.DMA总线 B.控制总线 C.PCI总线 D.RS-23213.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________三部分组成。

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

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

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信息技术_必修1_第1章_习题答案_211008a活动册 P191.单选题(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答案】A。

课本P5(2)下列编码⽅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码【答案】C。

课本P10(3)有⼈写了⼀个数制转换的式⼦:70 – 25 = 41。

若要使该等式成⽴,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进制,⼗进制,⼗六进制 B.⼗进制,⼗六进制,⼋进制 C.⼗六进制,⼋进制,⼗进制 D.⼋进制,⼋进制,⼗六进制【答案】B(4)下⾯属于数据处理⽅式的是( )。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答案】D(5)英⽂⼤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

A.65 B.66 C.97 D.98【答案】A。

课本P10(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种表⽰ B.数据可以是数字、⽂字、图画、符号、声⾳、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毂据和⾮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常所说的数值,⽽信息是指⽇常所见的现象【答案】D。

课本P16(7)数据的⼀个基本特征是( )。

A.只能表⽰计算所⽤的数值 B.都是以⼆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上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答案】B。

课本P7(8)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

A.数宇信号在⼤⼩和时间上均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和时间上均不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模拟信号则相反【答案】B。

课本P8,P9(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答案】A。

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浙教版

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浙教版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练习题1.多媒体的数字化就是将模拟的多媒体信息以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其中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主要通过(A)采样和量化(B)数据编码(C)语音合成、音乐合成(D)量化与编码2.张强收集了1000张分辨率均为1024*768像素的未压缩的黑白图像,如要全部存入到存储设备中,则此存储设备的容量至少为(A)64KB (B)64MB (C)128MB (D)128KB3.为了降低训练成本、减少训练事故,目前世界上军民用飞行模拟器主要使用了(A)网格计算(B)机器人技术(C)虚拟现实(D)网络技术4.“草船借箭”故事中传递信息采用的技术属于(A)古代信息技术(B)近代信息技术(C)现代信息技术(D)未来信息技术5.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报纸上刊登的强台风消息(B)网络上发布的成品油调价的通知(C)存有图片文件的U 盘(D)电视里播放的羽毛球比赛实况6.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B.远古时代没有信息技术 C.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7. 超市收银员用条形码阅读器对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以获取相应的信息。

这个扫描过程一般被称为A.信息的编码 B.信息的采集 C.信息的发布 D. 信息的表达8.下列有关信息的编码说法正确的是A.ASCII码编码表中A的编码比a的编码要大32 B.信息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二进制的编码方式出现的C.目前我国常用的汉字编码方案是GB2312 D.ASCII码使用了8位的二进制数对字符进行编码9.年三十晚上很多人喜欢放鞭炮,小明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着火了,马上拨打119电话,消防队员及时赶到,避免了大规模的火灾事故。

这体现了信息的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处理加工性10、下列属于计算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典型应用是()。

A、图书管理B、服装设计C、人机博弈D、视频播放1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分知识点)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分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练习题一、数据和信息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有信息一定有数据B.有数据不一定有信息C.有数据一定有信息D.有信息不一定有数据E.信息是数据的不同的存在形式2.下列说话错误的是____。

A.信息有着明确的、严格的定义B.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C.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资料D.信息能够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通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B.信息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

C.信息没有时效性。

D.信息是可处理的。

4.关于计算机中的数据,不正确是________。

A.数据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B.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C.数据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是信息的具体形式。

D.音频、视频等信息不是数据。

5.判断: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巴贝奇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信息技术、信息社会和计算机文化1.被称为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三种资源是____。

A。

能源 B.物质 C.信息 D.空气2.关于社会信息化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信息化的发展使人类的相互影响变得更大B.信息化的发展既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发展有负面影响C.信息化的发展只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信息化的发展使人类的联系更加容易,所以有“地球村”的说法3.信息技术的根本目标是____。

A.提高或扩展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B.获取信息C.生产信息D.利用信息4.判断题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诞生了。

2)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三、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起源:1. 目前公认的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____。

A.ENIACB.EDVACC.分析机D.差分机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为ENIAC,它是的缩写。

A. 地名B. 人名C. 国家与人名D.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3.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的奖,每年授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显示器分辨率指的是整个屏幕可以显示像素的数目。

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10. 汉字在计算机系统内使用的编码是机内码按照汉字的“输入→处理→输出打印”的处理流程,不同阶段使用的汉字编码分别是输入码→机内码→字型码18. 计算机指令中规定该指令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操作码1.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基数和位权。

3. 存储单元的唯一标志是地址。

4. 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称为指令。

5. 在存储器系统的层次关系中,高速缓存主要解决CPU和内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辅存主要解决容量问题。

6. 计算机中,一个浮点数由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阶码和尾数。

7. 在ASCII码中,字母A的码值是41H,字母f的码值应为66H或102D。

8.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

9. 请完成下列数据的进制转换:1)(326.6)D = (101000110.1001)B = (506.44)O = (146.9)H2)(110101011)B = (653)O = (1AB)H = (427)D3)(3246)O = (11010100110)B = ( 6 A6)H = (1702)D4)(A2B1)H = (1010001010110001 )B = (1212 61)O = (41649)D10. 请写出下列十进制整数在计算机内用机器数表示的三种编码形式:1)(49)D = [ 00110001]源= [ 00110001]反= [ 00110001]补2)(-49)D = [ 10110001]源= [ 11001110]反= [ 11001111]补11. 基本ASCII字符集总共可以对128个不同字符进行编码。

12. 在计算机内用2个字节的二进制数码代表一个汉字。

13.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14.二进制数整数(从右数)第3位的位权是22。

15. 计算机的指令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6. 4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16种不同的状态。

17. 计算机在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需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18.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19. 微型计算机总线一般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

20. 与内存储器相比,硬盘的存储容量大,存取数据的速度慢。

21. 在声音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采样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变成离散信号。

22. 采用频率即为每秒采样次数,采用频率越高,数字化音频的质量高,但数据量大。

23. 计算机语言处理程序的作用是将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

24.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能传输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1.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B。

A)程序的规模B)程序的易读性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2·C)程序的执行效率D)程序的可移植性2.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B。

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3. 汇编语言也称为A。

A)面向机器的语言B)面向过程的语言C)面向对象的语言D)面向应用的语言5. 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语言处理程序是B。

A)汇编程序B)编译程序C)编辑程序D)连接程序7. 以下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是A。

A)C++语言B)Basic语言C)C语言D)HTML语言8. 流程图中的判断框有A。

A)1个入口和2个出口B)2个入口和2个出口C)1个入口和1个出口D)1个入口和多个出口10. 循环语句中需要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C。

A)语句B)指令系统C)循环体D)代码3. 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组织方式、结构关系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5.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

(√)三、填空题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2. 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3部分。

3. 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机器语言,其直接使用机器指令编写程序。

4. 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可以通过解释或编译方式来执行。

5. 一段程序代码需要多次反复执行,通常用循环结构来表达。

6. 第4代计算机语言(4GL)也称为面向问题语言。

7. “程序”可用一个经典的公式表示为:算法+数据结构。

8.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程序设计方法是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C。

A. 程序B. 作业C. 资源D. 进程3.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B。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C.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D. 合理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4. 操作系统对处理机的管理实际上是对D。

·3·A. 存储器管理B. 虚拟存储器管理C. 运算器管理D. 进程管理5.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B。

A. 批处理操作系统B. 分时操作系统C. DOS操作系统D.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6. 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A。

A. 批处理操作系统B. 分时操作系统C. 多处理器操作系统D. 微机操作系统7. 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是D。

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C. 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8. 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D。

A. 灵活性和可适应性B. 交互性和响应时间C. 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D. 实时性和可靠性9. 操作系统通过B对进程进行管理。

A. 进程B. 进程控制块C. 进程启动程序D. 进程控制区10. 在下列系统中属于实时信息系统是B。

A.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 民航售票系统C. 办公自动化系统D. 火箭飞行控制系统11. 下面关于并发性的正确论述是C。

A.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B.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C.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D.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12. 在3.x版本以前的MS-DOS是A操作系统。

A. 单用户单任务B. 单用户多任务C. 多用户单任务D. 多用户多任务13. MS-DOS和Windows XP都是由B开发的。

A. IBM公司B. Microsoft公司C. Microsoft和IBM联合D. Bell实验室14. UNIX操作系统最初是由D推出的。

A. IBM公司B. Microsoft公司C. Microsoft和IBM联合D. Bell实验室15. 工厂中用于过程控制的操作系统应该是D。

A. 网络操作系统B. 实时操作系统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分时操作系统16. 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时必须使用A。

A. 系统调用B. 调用命令C. 作业控制D. 控制命令17. 批处理系统的最主要问题是不具有B。

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4·A. 及时性B. 交互性C. 可靠性D. 多路性18.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B。

A. 节省存储空间B. 解决命名冲突C. 减小系统开销D. 缩短文件传送时间1. 处理机的管理就是对进程的管理。

(√)2.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交互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

(√)5. 文件目录是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重要手段。

(√)7. 进程和程序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动态性。

(√)8. 独占设备的打印机,通过使用SPOOLing技术,可以成为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虚拟设备。

(√)9. 进程具有并发性。

(√)1. 文件系统主要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资源,即对各种程序和数据的管理。

2. 从用户的角度看,文件系统的功能是要实现按名存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般要建立目录结构。

3. 大多数文件系统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用户提供了两种特殊操作,即在使用文件前必须先打开,文件使用完后必须关闭。

4. 文件的逻辑结构有两种形式:流式文件和记录式。

5. 虚拟设备是指通过虚拟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设备。

6.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管理计算机资源和为用户提供服务。

7. 按内存中同时运行程序的数目,可以将批处理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和多道批处理两大类。

8. 进程的3个基本状态是运行态、等待态和就绪态。

9. 在文件的树型目录结构中,用路径名来表示文件所处的位置。

通常有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10. 允许被多个进程同时共享的设备称为同时共享设备。

一、选择题1. 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的是C。

A) 微波B) 光纤C) 光盘D) 双绞线2. 下列电子邮件地址中正确的是B。

A) Malin& B) Malin@C) Ma lin& D) Ma lin@3. 一台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连入Internet,必须安装的硬件是A。

A) 调制解调器B) 网络操作系统C) 网络查询工具D) WWW浏览器5.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最底层和最高层分别是C。

A) 传输层和会话层B) 网络层和应用层C) 物理层和应用层D) 链路层和表示层7. 局域网的网络组成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通信介质和B。

A) 计算机B) 网卡C) 网络拓扑结构D) 网络协议·5·8. 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D。

A) 数字信号的编码B) 数字信号的整形C) 模拟信号的放大D) 数字信号与模拟字号的转换9.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资源共享10. 进行网络互联,当总线网的网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须延伸,应使用B。

A) 路由器B) 中继器C) 网桥D) 网关11. 个人计算机申请了账号并采用拨号方式接人Intemet网后,该机D。

A) 可以有多个IP地址B) 拥有固定的IP地址C) 拥有独立的IP地址D) 没有自己的IP地址12. 常用的通信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C。

A) 微波B) 光纤C) 卫星D) 红外线13. 所谓互联网是指 D 。

A) 大型主机与远程终端相互连接起来B) 若干台大型主机相互连接起来C) 相同类型的网络及其产品相互连接起来D) 相同或不相同类型的网络及其产品相互连接起来14. 主机(host) 是指B。

A) 主要的机器B) 联网的任何计算机C) 工作站D) 服务器17. 当你要从FTP服务器上下载免费软件时,登录时所用的账号一般是C。

A) 专用B) 任意C) 匿名D) 没有20. ISP是指Internet服务供应商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按通信距离来划分,可以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等。

Novell网属于局域网。

3.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