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油的压榨工艺

合集下载

大生产紫苏叶油的提取

大生产紫苏叶油的提取

对于中药提取挥发油来说,不同的药材含油部位不同,同种药材不同部位含油量也不相同。

有的药材主要在根茎含油量高,有的药材叶子含油量高,也有的主要在花中。

前几天我们做大生产紫苏叶油的提取,跟大家分享一下:紫苏叶油是从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该油属于淡黄至绿色挥发性精油,相对密度(d20)为0.9264,属于标准的轻油,综合提取的工艺、成本及简单程度考虑,紫苏叶油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比较好,我们采用的就是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一般提取的时间是在2—3小时,有些含油量非常高的紫苏叶会提到4个小时甚至还有油被提出来,不过超过四个小时的很少见到,刚好我们提取的那几批含量就非常高,大概都可以提四个半到五个小时。

我们对于提取时间的控制比较灵活,观察到没有油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提取,这样既避免了有些时候油已经提完了还继续提取,也可以避免某些含油量高的药材,没提完就停止提取,对油的损失。

其实在挥发油提取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油水分离的问题。

带有挥发油的蒸汽在经过冷凝装置冷凝过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实现油水分离的效果,一般来说很多药厂都是靠密度差来分离,而且分离时难以把握分离的最佳的温度,导致最后分离结束时,分离还不是很完全,总有一部分油不能实现分离,就不可避免的损失掉了。

其实只要充分了解所提挥发油的性质,控制好分离的条件,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了。

我们采用的是离心分离结合密度差分离,紫苏叶油油水分离的最佳温度在60℃—70℃,把握住这一点,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器后就先经过离心运动,实现离心分离,再经过密度差分离,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把握这个温度并不难,确保稳定的蒸汽量和保证冷凝效果就好了,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这样,提取液在油水分离器实现分离,芳香水可以直接排掉,待提取完之后,挥发油可以从油水分离器上部取出,操作起来也很简便。

对于纯蒸汽提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也跟大家分享一下:1.大多数药材尤其是根茎类药材,在提取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粉碎,对于紫苏叶来说,适当的粉碎也可以见效,不过像这种叶子类的药材,本来提油就比较容易,而且干的叶子脆度比较大,工艺要求不够严格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影响提取的效果,所以一般都不经过粉碎。

紫苏油可以直接吃吗?有哪些分类呢?

紫苏油可以直接吃吗?有哪些分类呢?

紫苏油可以直接吃吗?有哪些分类呢?
紫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这种植物是传统的常用中草药,具有很强的治疗效果,对感冒等疾病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紫苏主要价值在于其油脂,因此,紫苏油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产品,其价值和功效非常高,但是,紫苏油可以直接吃吗?有哪些分类呢?可以直接食用。

一、紫苏油的分类
1、初榨紫苏油:是用老练的紫苏鲜果,采摘24小时内压榨出来的。

它加工环节最少,没有增加任何化学成分,保留了天然的养分物质、紫苏苦甙、绿原酸等植物活性物质,色彩为金黄透绿。

初榨紫苏油分特级初榨、优级初榨、初榨,其间特级初榨是最佳的。

2、精粹紫苏油:即是用初榨紫苏油剩余的质料,参加有机溶剂,让其溶出更多的油,而这种油,色彩较深,污浊,有欠好的气味,需求一系列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的精粹进程之后,色彩透亮金黄,在这个高温加工进程中会损坏大多数的植物活性物质。

养分价值较低些。

3、紫苏谐和油:是与其它植物油谐和而成的,在市场上不难见到有许多包装上写着大大的紫苏两个字,下面小小的写着“谐和油”望文生义“紫苏调和油”。

而中国对食用谐和油质料的量的没有相应的规范规则,也即是在生产进程中滴入一滴紫苏油,就可以叫做紫苏油,大多数叫做紫苏谐和油的配料表,紫苏油的摆放方位都不是第一位,而中
国对食品标签的配料表成分的凹凸是由多到少摆放的,咱们在采办紫苏油时一定要看看配料表,别花高价买了打马虎眼的货。

紫苏油

紫苏油

紫苏油相关信息收集紫苏的榨油工艺一般分为两种:生榨(冷榨)、熟榨。

熟榨:40℃----80℃之间,超过80度会影响和破坏紫苏油的酸价值。

口感比较香浓,深受日、韩国家人群喜爱。

生榨(冷榨):40℃内低温物理压榨。

营养价值偏高。

口感比较清淡,欧美及中国人群比较接受。

紫苏油分三个等级:一级,酸价值在20以内;二级,酸价值在20---40以内;三级,酸价值40以上。

市面上最常见的属二级。

酸价值是出油的同时检测部门将要检测的一个指标,即a-亚麻酸值。

紫苏油冷榨检测指标:棕榈酸4.0-12.0%,硬脂酸1.0-4.0%,油酸10.0-25.0%,亚油酸10.0-25.0%,α-亚麻酸50.0-70.0%。

价格:4.8万—5.5万每吨。

紫苏油熟榨检测指标:棕榈酸3.0-10.0%,硬脂酸1.0-3.0%,油酸10.0-25.0%,亚油酸10.0-25.0%,α-亚麻酸50.0-60.0%。

价格:4.5万—5.3万每吨。

紫苏籽也有等级而分因为紫苏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最佳,在稍黏的土壤也能生长,但生长发育较差。

所以在东北一带的黑土地最为适合紫苏生长,故而果实的产量高,苏籽的出油率也高,按照等级划分吉林、延边、及其朝鲜的苏籽为一等品,苏籽饱满,出油量大,果实本身的酸价值高,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其次河南、甘肃一带为二等品,相对出油量偏少,果子本身的酸价值稍差。

苏子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割下果穗或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按照沙质土壤栽培每公顷产量1125-1500千克。

按照市面上一级苏籽的出油率:熟榨,5斤苏籽产1斤油。

生榨,5斤苏籽产0.5斤油。

苏子油

苏子油
5、精炼 温压榨毛油 经沉淀、精滤后即得低温 压榨天然紫苏油。
二、化学萃取法
将紫苏子粉加到 石 油醚中进行化学萃取, 提取时间大约为6h,常 规萃取在室温( 25 ℃ ) 下进行。提取结束后, 减压回收溶剂得紫苏子 油, 重复几次。
三、超临界CO2萃取法
将粉碎的紫苏子粉装入料筒后放入萃取釜中, 对萃取釜、 分离釜进行加热, 对储罐进行冷却。当温度达到所设定 的温度时, 打开高压泵对萃取釜、分离釜进行加压, 萃取 温度为40 ℃, 萃取压力为20 MPa,分离釜ǀ的温度38 ℃ 、 压力8 MPa , 分离釜ǁ的温度35 ℃ 、压力5MPa, CO2 流量 为30 L/ h 左右。当压力分别达到选定的萃取压力和分离 压力时, 开始循环萃取, 调节CO2 动态流量, 待系统稳定后, 计时2 h, 并随时分别接收分离ǀ、分离ǁ的产物。
苏子油的加工工艺
制作者:XXX 演讲者:XXX
苏子油简介
苏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紫苏 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 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 多。
苏籽油的食用、药用具有悠久的 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苏子油选用长白山地区优质紫苏籽,以传 统的物理压榨方法精制而成,充分保留紫苏 籽的营养精华,油色淡黄,油质澄清,气味 清香。
(1)护肝养颜 (2)抗血栓、降血脂 (3)改善记忆,保护视力 (4)缓解过敏反应 (5)延缓衰老
苏籽油是目前所知α—亚麻酸(a-LNA)含 量最高的食用植物油。具有保肝、抗血栓、 降血脂、降血压,保护视力,提高智力的作 用,并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作用。
苏子油以紫 苏籽油品麻 子等。
苏子油加工方法
一、机械压榨法 二、化学萃取法 三、索氏提取法 四、超临界CO2 萃取法

紫苏籽榨油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紫苏籽榨油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紫苏籽榨油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紫苏籽榨油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植物榨油技术,通过榨取紫苏籽中的油脂,获得具有丰富营养和独特风味的紫苏籽油。

紫苏籽榨油工艺在亚洲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苏籽榨油工艺的过程和步骤,探讨紫苏籽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用油市场中的地位。

同时,也将对紫苏籽榨油工艺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紫苏籽榨油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更加全面地了解紫苏籽榨油工艺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概述紫苏籽榨油工艺的重要性,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阐明研究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主要介绍紫苏籽榨油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工艺介绍、紫苏籽的营养价值以及榨油的步骤。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描述,读者将了解紫苏籽榨油的过程和方法,并认识到紫苏籽榨油的重要意义。

在结论部分,将进行总结性的讨论,强调紫苏籽榨油工艺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紫苏籽榨油的发展前景。

同时,提出关于紫苏籽榨油工艺的建议,以期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1.3 目的目的部分主要是阐述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紫苏籽榨油工艺,探讨紫苏籽的营养价值以及详细阐述紫苏籽榨油的步骤。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紫苏籽榨油的工艺过程,了解紫苏籽的营养成分,并了解如何在家中进行紫苏籽榨油的操作。

同时,本文旨在引起对紫苏籽榨油工艺的关注,推动其在市场上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的植物油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紫苏籽榨油工艺介绍紫苏籽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植物种子,其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

紫苏油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油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油是一种以紫苏为原料提取的食用油。紫苏油的养分 价值说到养分价值,咱们一定会认为紫苏油的养分价值很高,其实 不然,紫苏油贵,并不是由于它的养分价值高,是由于紫苏油合适 现代人的身体需求。紫苏油是目前所知α—亚麻酸(a-LNA)含量最 高的食用植物油,而以紫苏籽油品质最好,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 达 7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鉴于α—亚麻酸的重 要性和人类普遍摄入不足的状况,建议专项补充α—亚麻酸。
植物学史 紫苏为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叶面和面背都呈紫红色,有特异
芳香,又称香苏、苏子,原产我国。紫苏茎叶清香扑鼻,嫩叶可生食,作 汤或煎炒。我国食用紫苏的历史相当悠远。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 近 2000 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 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 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 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 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紫苏油对烧伤、烫伤等疗效。紫苏油具有神奇的促进组织再生和 上皮组织愈台的作用,临床上和民间用于治疗烫伍、烧伤刀伤和冻伤 均取得极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治疗轻度的烫伤、烧伤。也可治疗二度、
三度烧伤,每日在烧伤面涂敷 2}3 次。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且一 般不留疤痕,对于化学烧伤同样有效,紫苏籽油治疗烫伤、烧伤等皮 肤损伤其效果也非常不错。
长期食用紫苏油:增加脑部营养、健脑益智、调节脑神经和视神 经功能;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 血栓形成;降低脑血栓及心血管病的发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 体代谢、延缓机体衰老;减缓并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预防脂肪肝和 糖尿病;对保健肌肤和减肥也有较好效果。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

紫苏油的提取工艺紫苏油的提取工艺目前见于报道的有压榨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1.压榨法紫苏籽→干燥→粉碎→压榨→棕黄色油状液体。

潘国石等以该工艺提取时间8h,温度100℃,出油率37.5%。

目前应用最广泛。

2.索氏提取法紫苏籽→干燥→粉碎→脂溶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棕黄色油状液体。

潘国石等采用该工艺提取时间72h,温度100℃,出油率40.5%。

3.超临界CO2提取法(SFE)SFE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主要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份。

特别适用于脂溶性、挥发性成份、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隋晓等的萃取T艺参数如下:压力20MPa,温度40℃,时间6h,CO2流量30L/h。

萃取率达37.2%。

4.微波辅助提取法宋曙辉等对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优化。

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选用石油醚为提取剂,提取两次,原料与提取剂的比例分别为1:6和l:4。

提取频率为2450 MHZ,提取功率70W,提取时间为5min(第一次3min,第二次2min)。

提取率达34.8%。

5.超声波提取法刘希夷等人研究该法萃取紫苏籽油工艺流程,通过优化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功率400W,时间90min,温度46℃,得油率达56.65%。

比较以上几种方法,由提取紫苏籽的出油率可知, 超声波提取法出油率较高。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速度快、效率高、溶媒CO2可循环利用、绿色无污染,优于其他分离方法,但其成本高。

索氏提取法每次提取的量较少,只能用于试验研究。

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分离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紫苏油的研究与开发

紫苏油的研究与开发
表 2 部分省份 ( 地区 ) 紫苏油脂肪酸组分 ( % )
省份 四川 云南 广东 辽宁 陕西 甘肃 棕榈酸 6. 0 9. 1 7. 3 6. 7 8. 0 7. 8 硬脂酸 2. 3 2. 8 0. 9 2. 8 2. 6 2. 2 油酸 16. 1 14. 7 13. 5 18. 5 13. 6 21. 7 亚油酸 14. 1 17. 3 19. 4 18. 2 19. 1 12. 6 亚麻酸 61. 2 56. 1 58. 9 52. 9 55. 5 53. 8
[ 17]
- 3
linoleat e balance on t he liquid composition and el ect roret iongraphic responses in rat s[ J] . A dv. Biosci, 1987, 62: 563 7 周 丹 , 韩大庆等 . 紫苏油对小 鼠学习记 忆能力的 影响 . 中草 药 .
[ 13]
3
3. 1
紫苏油的药理作用
抗衰老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 脑是衰老的启动器 , 而自由基是 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活性氧和自由基可导致 核酸、 蛋白质、 脂肪、 糖类和生物膜变性 , 自由基代谢 产物之一是 MDA, 而 SOD 通过对 O 2 起歧化作用合 成 H 2 O2 , 再由其它抗氧化酶连续代谢变成水 , 以清 除自由基。伴随年龄增长 , M DA 含量上升 , SOD 活 力下降。韩大庆等 用紫苏油喂养小鼠, 结果发现 它可明显降低鼠脑和肝中的 MDA 含量 , 同 时明显 提高 SOD 活力 , 据此可认为紫苏油有抗衰老作用。 3. 2 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和视网膜反射能 紫苏油中的 - 亚麻酸在体内主要以二十碳五 烯酸 ( EPA) 和二十二烯酸 ( DHA) 的形式存在, 在体 内 DHA 大量富集于大脑皮层及视网膜中。通过对 小鼠喂养紫苏油 , 与空白实验对照 , 发现紫苏油能明 显提高视网膜电位图波和波的振幅 , 缩短视网膜反 射能的恢复时间 , 促进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 平, 说明紫苏油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苏油的压榨工艺
压榨油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而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

物理压榨法的生产工艺要求原料要精选,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压榨过程中添加炒籽,经榨机榨制后,采用高科技天然过滤提纯技术而制成的。

保持了大豆的原汁原味,香味醇厚,富含维生素E,保质期长,且无任何添加剂,不含溶剂残留和含皂量,是一种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结合生产出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紫苏油采用物理压榨,保证原生态。

浸出法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将油料与“六号轻汽油”(“六号溶剂油”的俗称)等有机溶剂充分结合后进行抽提,因此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正乙烷等有机物难完全清除,只有精练达到非常严格的标准之后,才能放心食用,否则,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但在高温精练中,难免会使一些维生素的营养物质受损失。

在我国,除了部分大豆油是通过压榨工艺生产外,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所以大部分粟米油、大豆油、棉籽油等基本上都采用“六号轻汽油”浸出法加工制造。

2、营养成份不同压榨大豆油具有色、香、味齐全,保留了各种营养成份之特点。

浸出油是无色、无味的,经加工后大部分营养成份被破坏。

由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的食用油标准已出台实施,取消了我国目前使用的1986年、1988年制定的老标准,新标准规定: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讲究营养与健康
成为人们的追求,将大豆油生产工艺透明化,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了解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把知情权交给消费者,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3、原料的要求不同“压榨大豆油”由于采用的是纯物理压榨法,保留了大豆和原汁原味,所以对大豆原料要求非常严格,原料要求新鲜,酸价、过氧化值低,因而价格相对偏高;同时由于只进行压榨,大豆饼中残油高,压榨油出油率相对偏低。

所以压榨大豆油的价格相对偏高。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紫苏油交易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