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桃树》导学案

合集下载

18《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

18《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

18《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导学案附答案18《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解除字词障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一棵小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掌握插叙的记叙顺序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植物呢?说一下自己喜爱的理由。

贾平凹先生所喜爱的是一棵小桃树,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即便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的小桃树。

世间万物,贾平凹先生为什么单单喜欢一棵小桃树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棵小桃树》,去一探究竟吧。

二、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渺.小(miǎo) 魂魄..(chìluǒ)..(hún pò) 孱.头(càn) 赤裸猥琐..(wěi suǒ) 马嵬.坡(wéi)火灼.灼(zhuó)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 竭力保持端正严肃的态度。

(矜持)(2) 摇动。

(撼动)(3) 猛然领悟。

(恍然)(4) 将要开放。

(欲绽)(5) 对自己的过错请求容忍宽恕的意思。

(忏悔)3.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等。

他的《浮躁》获得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第一届红楼梦奖首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

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

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

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句的表现力。

2、探究、体会作者从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一、预习导航(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补充背景1952年,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1966年,读初二时遭遇“文革”,父亲被关进牛棚,这个14岁少年的内心充满恐慌。

1972年,19岁的贾平凹进入西北大学学习。

1975年,毕业后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

步入社会后也遭遇了许多挫折。

如今,贾平凹是文坛集名望和畅销与一体的作家,每一部作品的面市都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等。

(二)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忏悔()淅淅沥沥()伫()褪尽()矜持()蓄藏()猥琐()魂魄()摞()马嵬坡()灼灼()2、字词解释忏悔:矜持:猥琐:灼灼:垂垂暮老:祸不单行:二、初读——与桃树相逢1、桃树之“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在“小”前面加一个修饰词,具体说明桃树给你的初印象。

(提示:可从桃树生长环境、自身形体、遭遇磨难方面考虑。

)三、品读,与桃树对话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小桃树外形的句子,用“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修饰词,写出了桃树的(),表达我对桃树()的情感”句式说话。

2、小桃树经历了哪些磨难?跳读课文2—10段,归纳概括。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教师版)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教师版)

一颗小桃树导学案(教师版)第一篇:一颗小桃树导学案(教师版)一颗小桃树导学案(2018.3)(教师版)主备教师:习志国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小桃树的成长过程。

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1、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知识链接】贾平凹(拼音:Jiǎ Píngwā,1952年2月21日-),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2015年,凭借《老生》入选2014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之首。

[1]2016年1月22日,贾平凹入选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前五名。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自主学习】1.给下边加点字注音。

忏悔()伫立()纤细()褪尽()矜持().....恍然()惹人()猥琐()渺小()魂魄().....解析:chàn zhù xiān tuì jīn huǎng rě wěi miǎo pó2.词义理解矜持:庄重,严肃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原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17.12.28学习目标:1.勾画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验,领悟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3.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予在小桃树上的"志"。

一、预习字词说明:1、识记字音字形矜持(jin) 摇撼(han) 拱(gong)淅淅沥沥(xTli)恍然(huδng)马嵬坡(w6i)忏悔(Ch台n)欲绽(zhan)猥琐(weisuδ) 无趣(zhl) 赤裸(Iuo) 侍候(shi)孱头(cδn.tou)哆嗦(duδ.suo)2、驾驭说明伫立:许久地站立。

侍候:服侍,照料。

生灵:生命。

恍然:突然醒悟的样子。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

含贬义。

矜持:拘谨,拘束。

无趣:形容头脑简洁或缺乏阅历。

楚楚:娇弱优美。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春游: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

祸:灾难。

忏悔:相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二、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53年诞生于陕西一个偏僻的农村,母亲是农夫,父亲是老师。

文革的时候(1966T976),当老师的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开除公职进行劳动改造,家庭受到毁灭性打击。

十三岁的贾平凹也因此受到牵连,初二还没有上完就辍了学,破灭了上高校的幻想,当兵不要,民办老师不要,代课老师也不要。

这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更,因要求不能乱说乱动,从今胆怯、自卑、少言寡语。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高校学习汉语言文字。

1975年毕业于西北高校中文系O 右75年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多数被时代耽搁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在迷茫中起先探究、起先追求……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孱头”“矜持”“猥琐”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3、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培养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文中细腻真挚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

(2)理解小桃树的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2、难点(1)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从文中获得人生启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 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

当代作家。

1974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废都》《秦腔》《浮躁》等。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76 年,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

面对生活的困境,作者看到了一棵在角落里默默生长的小桃树,从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忏悔()哆嗦()矜持()猥琐()魂魄()渺小()赤裸()2、解释下列词语。

(1)孱头:(2)矜持:(3)猥琐:(4)灼灼:3、默读课文,思考: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五、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2、小桃树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它与作者的经历有什么相似之处?3、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经历,这对表现小桃树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这句话的含义?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感受到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也明白了小桃树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小桃树一样,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顽强生长,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

幼儿园大班《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大班《一棵小桃树》教案(优秀3篇)《一棵小桃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课文,体会小桃树的形象所寄托的感情理想并从文本中感悟生活。

2、学习本文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作品情感,感悟生活内涵。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相遇1、课前欣赏音乐2、许多花草树木中,哪一种你最喜爱?哪一种牵动过你的忧愁与欢乐?3、引出课题《一棵小桃树》二、淘金5、请学生用“这一棵小桃树,让我明白了……”小结感悟。

三、创造学以致用:具体描绘记叙所写物的经历,并在记叙描写中抒发自己对所写物的感情(喜爱、厌恶、怜惜……)四、享受推荐与本文类似作品:《丑石》《文竹》。

学生思考学生朗读课文并从中找相关语句体会把握。

学生把握“反衬”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小桃树是我的“化身”。

学生明确主题,畅谈感悟。

学生课后练笔。

板书设计:托物寓意小桃树“我”“化身”饱受冷落、经受风雨生活受挫依然坚强重拾信心与希望教后反思:《一棵小桃树》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矜持、孱头、猥琐、淅淅沥沥、垂垂暮老"等词语。

2、自主阅读,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其深刻内涵。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难点: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比较阅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由上节课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识记字词,采用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词并解释意思的形式。

2、理清写作顺序,概括文章内容。

三、整体感知,初识小桃树1、理清小桃树的生长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长到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遭遇风雨一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开得太白,太淡了""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用精读的方法,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探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品质。

【学习重点】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用精读的方法,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学习难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探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品质。

一、导入新课2018年5月,《朗读者》节目组邀请了中国当代作家中一位杰出人物,我们一起来听听节目组对他的评价,请看视频。

猜猜他是谁?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贾平凹。

二、情境创设,布置任务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这么一位优秀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在面对“一棵小桃树”时却这样说:“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这句话引起了粉丝热议,急切地想要了解,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它和贾平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朗读者》节目组再次邀请贾平凹先生做客直播间,讲述他与一棵小桃树的故事。

情景任务:任务一:读一棵树·倾听树语任务二:读一个人·感悟人心任务三:读一篇文·探究文法(一)任务一:读一棵树·倾听树语1、听读课文,布置任务:①给生字标注读音,理解词意;②勾画出能提示结构层次的语句;③理清行文脉络,划分文章的结构。

2、字音检测:忏悔( ) 淅淅沥沥()褪尽()矜持()孱头()恍然()执着()服侍()猥琐()渺小()血气方刚()魂魄()幼稚()祸不单行()摞()马嵬坡()颤抖()赤裸( luǒ)3、理解词意:血气方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脉络,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了解明暗线交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难点: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对语言文字感悟欣赏能力。

2.圈点勾画标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运用倒叙,可以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本文写小桃树先写眼前情景,接着回忆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实。

2.插叙--第3段至8段插叙了小桃树来历、萌芽、生长、开花的过程,突出小桃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插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

3.对比衬托--用爷爷各种各样的花草与“默默地长”的小桃树对比,用来反衬小桃树生命力的旺盛,纵使在恶劣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

4.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和同龄人的一些经历,透露那个时代的人所受的遭遇,说小桃树长得不是地方,暗示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仍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二、预习任务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句障碍,做到基本明白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圈点勾画写小桃树的句子,做旁批,自己也加一些批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授课人:周萍学习目标
1. 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2. 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
二、自主学习
资料链接: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中国当代着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着名文学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秦腔》《古炉》等。

小说《秦腔》曾获全国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出生于一个农民大家庭,他家境贫寒、外表木讷、资质平庸、体质差,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卑,并独自远离人群。

19岁时,贾平凹被推荐上大学,怀着梦想来到城市,然而繁华的城市带给他的是一种巨大的陌生感与恐慌,让他在城市面前产生了更深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文革期间”,贾平凹家的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它不仅危害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危害了青年的成长。

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1.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下列字词。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马嵬坡孱:孱头孱弱
幼稚一摞灼灼纤纤血气方刚颤:颤抖颤栗
2. 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
3. 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4. 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
5. 如果作者只能用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
三、小组合作
组长组织成员认真交流和讨论,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做好记录。

四、学生展示、师生互动
要求:①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②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思路要清晰;③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加以补充。

五、课堂总结
只要有一朵花苞,就有开放的时候,人人都是一棵小桃树,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内心有爱,积蓄力量,孕育希望,风雨过后,我们的小桃树定会枝繁叶茂、花朵灿烂,果实丰硕。

六、当堂检测
1.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字词吗
忏悔哆嗦矜持猥琐纤纤灼灼颤抖血气方刚
2.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七、作业布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是我们心田上绽放的花朵,有了梦想,便有了一种信念,一份追求。

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与追求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并交流分享。

八、教师寄语
阳光下像个孩子
风雨里像个大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