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ppt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3作文结构(有教学提示和反思)PPT课件

议论文结构
• 思路:概念、原因、价值、措施 • 方法:事例、道理、正反。 • 内容:现象、原因、利弊、办法。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作为开展论述步骤的,这种结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序 论、本论和结论这三个部分。用通俗的话说,议论文所论 证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守。
拟写角度2:“为什么”
• 人要有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拟写角度3:“怎么办”
• 坚持就是胜利: ①坚持需要韧性。 ②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③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并列式1:论点并列
引论(喧嚣才是真实,人间烟火最让人 安心的真实)
,对困苦的释然。
• 分论点三:苦与乐相辅相成。
• 《在青春中成就不朽》 • 中心观点:青春不朽在于精神。(少年中
国说) • 分论点一:青春不朽在于心中(青春电影
唤起人们青春记忆和怀旧) • 分论点二:青春不朽在时代潮流中。(五
四运动中的青年)
1、分论点要围绕中心,不游离。
2、分论点合情合理,论据要合理。符合 材料的含意范围
例文18
引论(提出论点:回归安静)
论据①孙杨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汤唯
并 列
论据③朴树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并列
提点
误区诊断
误区一:脱离了中心观 点!!中心观点“战胜喧 嚣,获得成长”
误区二:脱离中心观点,成为 标签甚至有套作嫌疑!!
举例说理非常牵强!!
误区三:分论点与例子 不符!!应是自己从陶 公与诸葛得到的安静启 迪。
• 第四、五段:分论点2:安静总是缺乏生气
• 思路:概念、原因、价值、措施 • 方法:事例、道理、正反。 • 内容:现象、原因、利弊、办法。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作为开展论述步骤的,这种结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序 论、本论和结论这三个部分。用通俗的话说,议论文所论 证的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相守。
拟写角度2:“为什么”
• 人要有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拟写角度3:“怎么办”
• 坚持就是胜利: ①坚持需要韧性。 ②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③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并列式1:论点并列
引论(喧嚣才是真实,人间烟火最让人 安心的真实)
,对困苦的释然。
• 分论点三:苦与乐相辅相成。
• 《在青春中成就不朽》 • 中心观点:青春不朽在于精神。(少年中
国说) • 分论点一:青春不朽在于心中(青春电影
唤起人们青春记忆和怀旧) • 分论点二:青春不朽在时代潮流中。(五
四运动中的青年)
1、分论点要围绕中心,不游离。
2、分论点合情合理,论据要合理。符合 材料的含意范围
例文18
引论(提出论点:回归安静)
论据①孙杨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汤唯
并 列
论据③朴树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并列
提点
误区诊断
误区一:脱离了中心观 点!!中心观点“战胜喧 嚣,获得成长”
误区二:脱离中心观点,成为 标签甚至有套作嫌疑!!
举例说理非常牵强!!
误区三:分论点与例子 不符!!应是自己从陶 公与诸葛得到的安静启 迪。
• 第四、五段:分论点2:安静总是缺乏生气
高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PPT精品课件

还记得高中第一篇古文的晦涩难懂;第一篇作文的啼笑皆非;第一次
考试的紧张难耐;第一次被提问时的欲语忘言……若非要说高中语文使我 得到了什么,那一定是无尽的知识和一颗尚未完全通透的诗心。
…… 以上所述,不过我高中所学的冰山一角,所以说,高中语文带给我无
尽的知识是不为过的。
还记得高一的“诗赋趁年华”;还记得日本地震后语文课上的讨论;
2021/3/1
11
三、播种与收获
【片段4】老师好,最近我读完了房龙的《人类的
故事》,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就书的内容来看,房龙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
他所做的类比和比喻是那么恰到好处。在前言中房
龙写到“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
间在无尽的逝去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登上这
座古老建筑的顶端去一览众山并非易事。这里没有
文厚重着我们的头颅,历史感、时代感、哲学感、人生感已不仅仅用于文
章创作,更指引我们带着人文情怀看待每个事物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三年,我看到了文学世界的广博。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高中阶
段学习了多种文学形式的经典作品,品读了富有内涵的句段;又认识了文
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爱而知其丑,恶而知其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
还记得那一篇篇美文和片段。…… 但我也不敢说经过这三年语文学习的洗礼,就能洗去尘世在我身上留
下的痕迹,拥有一颗澄澈透亮的诗心。我想说,高中语文带给我一颗尚未
完全通透的诗心已属不易,更何况它还已然带我走在使心灵更为明亮的道
路上,相信即便日后我不再以语文为学业,床前案侧的诗书也不会蒙尘,
虽然再难在文学之路上走得更远,但也难以完全将接触过的文学作品尽忘,
一、回望与期待
【片段3】高中三年,我懂得了如何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走进每一个名
精品文档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的思路与建议PPT演示文档PPT36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精品文档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的思路与建议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PPT演示文档
作文教学交流: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考 PPT课件

解释 材料联想 材料含义
寂寞
寂: 静悄悄, 没声音;
寞: 安静 冷落
寂寞: 孤单 冷清 清静 环境 心境
断桥梅花 幽州台歌 寒江垂钓 采菊东篱 梧桐滴雨 荷戟彷徨 小院赏秋 栏杆拍遍 三境界说 浮世喧嚣
品质的坚守 失意的空旷 潇洒的寂寞 超然的自由 破亡的凄苦 战士的孤独 生活的品味 报国者无门 成功的途径 生命的残缺
序言:作文有法乎?
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 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 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 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 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 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 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 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
(刘国正《作文杂谈》序)
进入写作最佳状态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 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前,舒卷风云之色。
损害身心健康 心灵创伤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春天的
做人的
叹惜
寂寞不等 情趣不
美好品格 恬淡品格 寂寞处境 于无作为 适合当今
题目 审题
解词 意义 范围
春天的美好品格——默默奉献
默默,无声无息,不声张,不张扬 奉献,付出劳动汗水,爱心温暖,生命。不慕名利,不求回报 无私,牺牲精神,品格追求。 反面:公然索取,沽名钓誉,
提炼观点 组成判断
寂寞是一种生存状态 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 寂寞是一种生命的常态 寂寞是一种品质的坚守 寂寞是一种超脱的孤独 寂寞是一种独立的洒脱 寂寞磨练人生 寂寞成就事业 寂寞放射辉煌
寂寞如随行的影子,伴我左右,愈 想摆脱,它愈是跟的紧 ;
寂寞如像枯枝败叶上的花朵,任凭 那风吹雨打,仍挺立着,微笑着;
寂寞能使智慧闪光 寂寞,并不只是生存环境的孤独和凄苦,不是在庭后
2020高考作文多角度思考分析材料立意篇ppt[优质实用版作文]
![2020高考作文多角度思考分析材料立意篇ppt[优质实用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b7091a941ea76e59fa0435.png)
②记日记,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③为板报投稿、试着向刊物投稿
三、希望
Ⅲ
作文提纲 示例
❖ 题目:诚实就是财富
❖ 论点: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 赢得成功,获得知识,诚实就是财 富
例
❖ 1.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这是最宝贵 的财富;
❖ 2.诚实又是处事的原则;
❖ 3.诚实也是求知的唯一的途径。
❖ 4.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 成功,获得知识,诚实就是财富!
附: 作文提纲 示例
❖ 题目:谈意气 ❖ 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
气概,要意气风发。
例 ❖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 2.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 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 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Ⅱ
附: 作文提纲 示例
题目: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多角度思考分析材料
立意篇
教学目标:
❖ 1. 积累作文素材; ❖ 2.立足发散性思维训练,着重提升作文立意和运
用材料的能力; ❖ 3.着眼片段训练,与两周一次的篇写作呼应。
时间安排:
每两周一课时 第一阶段——立意篇:从材料中提炼主旨 第二阶段——表现篇:用材料来表现主旨
学生每周作文积累目标:
❖ 1.积累五个以上写作素材; ❖ 2.多角度思考分析所积累的素材,并记录
❖ “钻劲”、“挤劲”和“拼劲”
❖ [角度五]根须对土地的依赖:
❖ 感恩、报效
Ⅲ
附: 作文提纲 示例
Ⅰ
❖ 题目:谈意气
❖ 论点:舍我其谁,献身理想、勇于探
例
索的意气是成功的基石。 ❖ 1.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51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高三作文复习的几点建议 PPT课件

他辞去画廊的工作,一心投身传 道,以安抚人类痛苦的心灵。1876 年,梵高在学校任义务教师,帮助 低下层的小孩学习。
关于梵高的或绘画的识记性词句
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 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 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 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 身心,拥抱一切。
同,质相似的特点,可以类比的 方式引出主题
示例:有一种花叫寒梅,凌 雪独立,笑傲严霜;有一种情叫 至诚,胸无渣滓,坦坦荡荡。
辨证引出
爱要有度 爱,是心灵沙漠中那片蓊郁的绿洲;爱,是 漫天飞雪中那烧红的炭火;爱,是无望迷途中 那阵阵悦耳的驼铃。 爱是伟大的奉献,是最无私的付出。可是, 爱又太仁慈,太小心了。她把花儿栽到了温室 里,却没想到,没有了风雨,没有了挫折,美 丽的花儿只会凋零、败落。爱要有度,否则大 爱只会沦为无爱。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 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 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 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随着一阵疼痛般 的快感抑或快感般的疼痛,那只鲜血淋漓的耳朵,成为他自己的 牺牲品。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 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 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 要刻骨铭心?
梵高,一个被点燃的灵魂,他点燃了自己,并
不惜一切地用他偏执的画笔点燃了这个世界。他 点燃了一束葵花。从此,这些高贵的植物只以你 的名义绽放。点燃了阿儿的麦田,从此,阿儿的 空气中洋溢着你的温度。
30分钟的写作:
例如:
有种美丽叫
好处:1、在运用文学语言中学习文学语言。 2、对材料内化、思考。形成自己观点。 3、快反馈、快修正,效果好。
关于梵高的或绘画的识记性词句
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 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 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 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 身心,拥抱一切。
同,质相似的特点,可以类比的 方式引出主题
示例:有一种花叫寒梅,凌 雪独立,笑傲严霜;有一种情叫 至诚,胸无渣滓,坦坦荡荡。
辨证引出
爱要有度 爱,是心灵沙漠中那片蓊郁的绿洲;爱,是 漫天飞雪中那烧红的炭火;爱,是无望迷途中 那阵阵悦耳的驼铃。 爱是伟大的奉献,是最无私的付出。可是, 爱又太仁慈,太小心了。她把花儿栽到了温室 里,却没想到,没有了风雨,没有了挫折,美 丽的花儿只会凋零、败落。爱要有度,否则大 爱只会沦为无爱。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 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 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 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随着一阵疼痛般 的快感抑或快感般的疼痛,那只鲜血淋漓的耳朵,成为他自己的 牺牲品。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 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 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 要刻骨铭心?
梵高,一个被点燃的灵魂,他点燃了自己,并
不惜一切地用他偏执的画笔点燃了这个世界。他 点燃了一束葵花。从此,这些高贵的植物只以你 的名义绽放。点燃了阿儿的麦田,从此,阿儿的 空气中洋溢着你的温度。
30分钟的写作:
例如:
有种美丽叫
好处:1、在运用文学语言中学习文学语言。 2、对材料内化、思考。形成自己观点。 3、快反馈、快修正,效果好。
统编本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建议 (共20张PPT)

多看,多想,不一定全要写。 会想,才有可能“不怕”。 很多“不需要写”的题目更有趣味。
把作文任务的视野扩大一些,让学生的思维半 径延长一些,让他们没有束缚地思考,或许能让 作文有突破。
例,任务一: 甲公司计划在五号街区建一座中型食品超市。 这个计划可能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制订计
划应注意哪些问题,把你的相关思考按一定顺序 列出 (学生在“列举”之后,可能会想到要“归 类”。)
5、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专业优势
作文教学的改观,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 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应当有比一般人强的写作能力, 否则无法指导学生。
必须看到:有相当一批教师,自身作文 过不了关,他们很难完成教学要求。这是 非常难堪的现象。本次新教材使用必须正 视这一短板。
在新教材教学中,提高独立拟题能力。
教师要有一些个人原创的作文题,不宜 全靠教材提供。独立拟题能力体现教师的 业务修养。教师举一反三,及时拟出新题, 需要比较强的思考判断能力。能发现问题 并作出分析,预测学生的作文状态以及可 能的发展,则作文教学未必会成为难题。
学生在课堂上15分钟内即能写出二三百 字,每星期能有两次这样的练习,高一下 就有可能做到“一挥而就”,并当堂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保留作业以便对比,养成修 改的习惯。
小作文的批改
不设范式,增广见闻; 多做少批,加强交流; 比较判断,自行修改; 体会感悟,熟能生巧。
4、反思传统做法,寻找新路
有些作文题目的作用,是用来“想” 的。
不背离任务群的学习要求,也要根据 学情因地制宜。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文部分的编 写也只是提供一个例子。作文教学中,有 智慧的教师未必完全依托教材,希望老师 们在教学中有个人创造。
最好的“教材”,是教师在课堂经过 不断实践,二次开发出来的,教师“不断 地创造”给学生的启示才是真正的“教”。
把作文任务的视野扩大一些,让学生的思维半 径延长一些,让他们没有束缚地思考,或许能让 作文有突破。
例,任务一: 甲公司计划在五号街区建一座中型食品超市。 这个计划可能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制订计
划应注意哪些问题,把你的相关思考按一定顺序 列出 (学生在“列举”之后,可能会想到要“归 类”。)
5、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专业优势
作文教学的改观,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 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应当有比一般人强的写作能力, 否则无法指导学生。
必须看到:有相当一批教师,自身作文 过不了关,他们很难完成教学要求。这是 非常难堪的现象。本次新教材使用必须正 视这一短板。
在新教材教学中,提高独立拟题能力。
教师要有一些个人原创的作文题,不宜 全靠教材提供。独立拟题能力体现教师的 业务修养。教师举一反三,及时拟出新题, 需要比较强的思考判断能力。能发现问题 并作出分析,预测学生的作文状态以及可 能的发展,则作文教学未必会成为难题。
学生在课堂上15分钟内即能写出二三百 字,每星期能有两次这样的练习,高一下 就有可能做到“一挥而就”,并当堂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保留作业以便对比,养成修 改的习惯。
小作文的批改
不设范式,增广见闻; 多做少批,加强交流; 比较判断,自行修改; 体会感悟,熟能生巧。
4、反思传统做法,寻找新路
有些作文题目的作用,是用来“想” 的。
不背离任务群的学习要求,也要根据 学情因地制宜。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文部分的编 写也只是提供一个例子。作文教学中,有 智慧的教师未必完全依托教材,希望老师 们在教学中有个人创造。
最好的“教材”,是教师在课堂经过 不断实践,二次开发出来的,教师“不断 地创造”给学生的启示才是真正的“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这方面的教学大多指向“生活”: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对自我的观察与自省,其关键是一种态 度,它的品质取决于内心生活的丰富程 度。
(4) 区分各自的评价重点
为交流的写作,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 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 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 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
思想性
5 文章清晰紧凑,能够吸引读者。相关的轶事 和细节丰富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主题严密且易控制。
相关的、生动的、高质量的细节描述给与读者 超出表面含义的重要信息或预测。
有合理的精确的细节来支持中心思想。
作者的文章看起来是源于知识或经验;观点是 新鲜的或独创的。
可以预测并解答读者的问题。
虽然并不强求,但洞察力——对生活的理解和 发现关键的技巧——是高水平作文的表征。
“从读者出发”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 一种技巧。
训练重点:对写作过程的基本操作规范和 技巧,逐项进行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能根据日常 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 阶段目标中提出,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 表达和与人交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 场合”做简单发言,(5-6年级要求),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7-9年 级要求)。
信息是有限的或不清晰的,或者信息的长度不足
以展开一个主题。
文章的观点只是在简单地重复题目,或者回答问
题时很少或不注意细节。 作者对主题地规定是没有意义地、非个性化的。
所有信息看起来都非常重要,作者不能分清主次。 文章可能是重复的,或者看起来像是把断续的、凌
乱的观点堆砌起来。
4. 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
为抒发的写作,关键是对自我思想情感的体
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文章的思想内 容上。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思想情感等。
(5) 落实有效训练
为交流的写作训练:表达的技巧与对表 达的反思、修改是训练的两个重点;
为抒发的写作训练:观察、体验、反思 生活是训练重点,为了促进对生活的体 验与反思,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训 练。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讨论的问题:
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认识写作活动 教什么: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 怎样教:写作教学的教学活动
一、目前的问题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二、关于写作活动的认识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
写作可以教吗? 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生活积累与写作水平的关系? ……
考虑读者对这篇文章的期待,包括已知道哪些 信息,该作文应重点介绍哪些内容,谈论哪些 问题,障碍点,兴奋点和态度;
设想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或段落可能会激起读 者共鸣,怎样能强化读者共鸣的效果。
(3)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重点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首要是将学 生的注意力引向自我内心的关注与反省。
高考作文,我们为谁而写?
要分析读者的需求;
我们提供的是商品,而不仅仅是 产品。
列一份读者清单
列出我的假定读者或读者群。包括读者的身份, 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喜好,他们最关 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信息;
考虑我是以什么身份与这个读者进行对话。这 种身份具有哪些优势,谈这个话题适合什么风 格的语言;
三级水平——拟定不同类型的文本,书写时根据意 图恰当地选择表述信息的方式,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 和主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风格,协调一致地组织各种 资料;
四级水平——用丰富的词汇和多种语法手段达到更 好的效果;
五级水平——能够综合相关资源的信息,识别不同 的观点,发展自己对信息的阐释能力,选择行之有效 的方法组织信息。
2.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思想性 组织性 写作风格 用词 语句流畅性 写作常规 格式
精采绝伦:超出期望,超乎想 像
优秀的:在这些要素中表现出 控制力和技巧;亮点多多
合格的:总而言之,优点多于 缺点;需要稍加改动
不完整的:优点与需要修改的 地方大致平衡;处在途中
初级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 有些词句中隐含了作者的观点
对写作能力的一些研究:
英国高中生作文技能分为5级水平 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 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
1.英国高中生作文技能分为5级水平
一级水平——拟定、校对、修改文本,清楚、准确 地表情达意;
二级水平——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书面信息,书写的 内容结构严谨,读者易于跟上思路和理解;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与写作教
学
知道不同写作活动的训练要点 确定不同写作活动的评价
(1)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活动
“为交流的写作”。目的是影响外界,
比如书信、论文、新闻报道等。
“为抒发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满足
自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如日记、随笔、 博客等。
(2)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重点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 ,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充分考虑 到读者的需求,做到读者愿意接受、能够 接受。
给读者留下疑问。需要“填补更多信息”。 作者基本没有跑题,但是主题不清晰。作者还
不能超越表面的内容以主题为中心。
1 到目前为止,文章还没有清晰的目的、意义或中心 主题。为了立即理解文章内容,读者不得不根据粗略 的或不完整的细节进行推断。文章中出现了一下几种 情况(不止一种):
作者仍然在寻找主题,有时可能产生一些想法,或者 还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高考作文理想境界:
形式:一见钟情——表达的技巧 内容:过目不忘——表达的内容
三、教什么:教学目标
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一)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根据文章体式梳理写作的核心知识 根据写作过程梳理写作的核心知识
3 作者开始规定主题,尽管是基础的或一般化 的主题。
主题相当空泛,但是读者可以看出作者所指的 方向。
试图提供支持性的细节,但是对关键主题和情 节的描述仍然显得太简单。
观点十分清晰,但可能细节描写不充分、不具 个性化、不精确或没有充分展开,以至于看不 出理解的深度或者写作目的的重要意义。
作者的作品看起来是来源于知识或经验,但很 难从一般观察中提炼出精华。
对自我的观察与自省,其关键是一种态 度,它的品质取决于内心生活的丰富程 度。
(4) 区分各自的评价重点
为交流的写作,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 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 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 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
思想性
5 文章清晰紧凑,能够吸引读者。相关的轶事 和细节丰富了文章的中心主题。
主题严密且易控制。
相关的、生动的、高质量的细节描述给与读者 超出表面含义的重要信息或预测。
有合理的精确的细节来支持中心思想。
作者的文章看起来是源于知识或经验;观点是 新鲜的或独创的。
可以预测并解答读者的问题。
虽然并不强求,但洞察力——对生活的理解和 发现关键的技巧——是高水平作文的表征。
“从读者出发”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 一种技巧。
训练重点:对写作过程的基本操作规范和 技巧,逐项进行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能根据日常 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 阶段目标中提出,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 表达和与人交流”,“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 场合”做简单发言,(5-6年级要求),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7-9年 级要求)。
信息是有限的或不清晰的,或者信息的长度不足
以展开一个主题。
文章的观点只是在简单地重复题目,或者回答问
题时很少或不注意细节。 作者对主题地规定是没有意义地、非个性化的。
所有信息看起来都非常重要,作者不能分清主次。 文章可能是重复的,或者看起来像是把断续的、凌
乱的观点堆砌起来。
4. 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
为抒发的写作,关键是对自我思想情感的体
察,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文章的思想内 容上。评价的重点是文章的思想情感等。
(5) 落实有效训练
为交流的写作训练:表达的技巧与对表 达的反思、修改是训练的两个重点;
为抒发的写作训练:观察、体验、反思 生活是训练重点,为了促进对生活的体 验与反思,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训 练。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讨论的问题:
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认识写作活动 教什么: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 怎样教:写作教学的教学活动
一、目前的问题
对写作活动认识模糊 以抽象的要求代替具体的指导
二、关于写作活动的认识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
写作可以教吗? 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生活积累与写作水平的关系? ……
考虑读者对这篇文章的期待,包括已知道哪些 信息,该作文应重点介绍哪些内容,谈论哪些 问题,障碍点,兴奋点和态度;
设想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或段落可能会激起读 者共鸣,怎样能强化读者共鸣的效果。
(3)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重点
“为抒发的写作”的教学,首要是将学 生的注意力引向自我内心的关注与反省。
高考作文,我们为谁而写?
要分析读者的需求;
我们提供的是商品,而不仅仅是 产品。
列一份读者清单
列出我的假定读者或读者群。包括读者的身份, 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喜好,他们最关 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信息;
考虑我是以什么身份与这个读者进行对话。这 种身份具有哪些优势,谈这个话题适合什么风 格的语言;
三级水平——拟定不同类型的文本,书写时根据意 图恰当地选择表述信息的方式,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 和主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风格,协调一致地组织各种 资料;
四级水平——用丰富的词汇和多种语法手段达到更 好的效果;
五级水平——能够综合相关资源的信息,识别不同 的观点,发展自己对信息的阐释能力,选择行之有效 的方法组织信息。
2.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思想性 组织性 写作风格 用词 语句流畅性 写作常规 格式
精采绝伦:超出期望,超乎想 像
优秀的:在这些要素中表现出 控制力和技巧;亮点多多
合格的:总而言之,优点多于 缺点;需要稍加改动
不完整的:优点与需要修改的 地方大致平衡;处在途中
初级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 有些词句中隐含了作者的观点
对写作能力的一些研究:
英国高中生作文技能分为5级水平 美国写作分析的6+1要素评分规则 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 可以直接借鉴的研究
1.英国高中生作文技能分为5级水平
一级水平——拟定、校对、修改文本,清楚、准确 地表情达意;
二级水平——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书面信息,书写的 内容结构严谨,读者易于跟上思路和理解;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与写作教
学
知道不同写作活动的训练要点 确定不同写作活动的评价
(1) 根据写作目的区分写作活动
“为交流的写作”。目的是影响外界,
比如书信、论文、新闻报道等。
“为抒发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满足
自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如日记、随笔、 博客等。
(2)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重点
“为交流的写作”的教学 ,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充分考虑 到读者的需求,做到读者愿意接受、能够 接受。
给读者留下疑问。需要“填补更多信息”。 作者基本没有跑题,但是主题不清晰。作者还
不能超越表面的内容以主题为中心。
1 到目前为止,文章还没有清晰的目的、意义或中心 主题。为了立即理解文章内容,读者不得不根据粗略 的或不完整的细节进行推断。文章中出现了一下几种 情况(不止一种):
作者仍然在寻找主题,有时可能产生一些想法,或者 还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高考作文理想境界:
形式:一见钟情——表达的技巧 内容:过目不忘——表达的内容
三、教什么:教学目标
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具体、清晰、连续的目标
(一)梳理与开发写作的核心知识 根据文章体式梳理写作的核心知识 根据写作过程梳理写作的核心知识
3 作者开始规定主题,尽管是基础的或一般化 的主题。
主题相当空泛,但是读者可以看出作者所指的 方向。
试图提供支持性的细节,但是对关键主题和情 节的描述仍然显得太简单。
观点十分清晰,但可能细节描写不充分、不具 个性化、不精确或没有充分展开,以至于看不 出理解的深度或者写作目的的重要意义。
作者的作品看起来是来源于知识或经验,但很 难从一般观察中提炼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