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伯纳戏剧创作艺术

合集下载

简述萧伯纳的戏剧艺术特点

简述萧伯纳的戏剧艺术特点

简述萧伯纳的戏剧艺术特点
萧伯纳是英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剧作家之一。

他的戏剧艺术特点独具一格,独辟蹊径,以幽默诙谐和社会讽刺为主要手法,深刻探讨了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萧伯纳的戏剧作品追求现实主义和史实的准确性。

他善于通过剧作展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深入揭示社会阶级、性别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他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的作品具备了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

其次,萧伯纳的戏剧艺术特点之一是喜剧元素的运用。

他擅长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戏剧化地表现人类生活的矛盾和荒谬之处。

他巧妙地运用喜剧来调侃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偏差,展示人们之间的斗争和误解。

此外,萧伯纳的剧作常常涉及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关注。

他关注妇女地位的不平等和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待遇。

他通过塑造坚强独立的女性角色,并赋予她们具备思考力和反抗精神,向观众们传达了他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与呼吁。

此外,萧伯纳的戏剧作品中常常呈现出爱情与婚姻的探讨。

他以自由恋爱为主题,探讨婚姻中的权力斗争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他的作品融汇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和理智的分析思考,深入思考了婚姻、爱情和性别角色的复杂问题。

总之,萧伯纳的戏剧艺术特点包括追求现实主义、喜剧元素的运用、关注女性地位和权益以及对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深入探讨。

他的作品对社会问题提出了批判和思考,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娱乐。

简述箫伯纳戏剧的艺术特点

简述箫伯纳戏剧的艺术特点

简述箫伯纳戏剧的艺术特点
箫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批判:箫伯纳的戏剧作品往往以社会问题为背景,探讨人性的弱点和社会制度的问题。

他关注贫富差距、性别不平等、婚姻制度等社会议题,并以深刻的批判精神揭示社会存在的不公平和虚伪。

2. 善用讽刺和幽默:箫伯纳戏剧中常常夹杂着讽刺和幽默的元素。

他通过对话和角色的形象塑造,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挖掘和揭示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这使得他的戏剧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具有娱乐性。

3. 对话的重要性:箫伯纳的戏剧作品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法。

他擅长运用机智、智慧、幽默和尖锐的对话来展现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

这种对话不仅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也用来探讨社会议题和表达作者的观点。

4. 人物形象的塑造:箫伯纳的角色形象塑造丰满而深入。

他以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的心理状态和人物关系的变化为基础,创造了各种生动的角色。

这些角色常常具有强烈的冲突、矛盾和发展,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5. 探索人生意义:箫伯纳的戏剧作品中,人生意义的探讨是一条红线。

他通过对人性、社会道德、个人理想等议题的思考和揭示,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他常常以理性、前卫的观点挑
战传统观念和现状,引导观众思考并对社会进行反思。

总的来说,箫伯纳的戏剧作品以社会批判、讽刺和幽默、对话、人物形象塑造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为主要特点,充满智慧、思想性和娱乐性。

这使他成为戏剧史上的一位杰出剧作家。

创造进化论在萧伯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最新资料

创造进化论在萧伯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最新资料

创造进化论在萧伯纳作品中的艺术魅力1 “生命力”在创作中的体现萧伯纳认为“生命力”是创造进化论的核心与原始动力,是控制物种发展的力量,它表现为一种进化的主动意志,这种意志可以引导生物朝着一个理想的目标进化发展,创造进化没有终极,它追求的是在“生命力”的驱动下,人类不断地完善自己,完善他人,完善社会。

萧伯纳认为,人类并非是“生命力”的最终目标,“生命力”的最终目标是“超人”,即一种最完美的高级个体,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生命力”是一切的灵魂。

“生命力”是创造进化的核心与原始动力,创造进化没有终极,它追求的是在“生命力”的驱使下,人类的逐渐完善,并最终创造出完美的“超人”。

正如萧伯纳在《人与超人》中所说,“生命力将原始的力量造就成越来越高级的个体,直至创造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一贯正确、高度自觉的理想个体:一句话,就是上帝。

”“生命力”在萧伯纳的巨作《人与超人》中有着淋漓尽致的完美体现。

1903年,萧伯纳完成了《人与超人》的撰写。

这是一部哲理喜剧,该剧描述的是约翰?坦纳与安?怀特菲尔德的爱情故事。

约翰思想活跃、能言善辩,安对他一网情深,主动追求他,他发觉后逃到了西班牙,安随之而去。

剧中穿插了“唐璜在地狱”这一出戏,剧中唐璜、魔鬼等人物对生命力、进化、超人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突出地体现了萧伯纳“创造进化论“思想。

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安终于如愿以偿,和约翰步入了婚礼的殿堂。

安的成功在于她一直努力拯救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并为此肯牺牲自己。

当然,最终约翰完全败倒在安所倡导的“生命力”这一石榴裙下,为该剧划上一个亮丽的句号。

萧伯纳在《人与超人》中,明确地提出女性是“生命力”的核心这一思想,并从此剧开始,把女性塑造成“生命力”的化身,让她们在完成“生命力”赋予的社会使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该剧的尾声,萧伯纳感叹到: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的确,一个人的悲剧在于,要么是所盼望的没有得到,要么是所盼望的得到了。

萧伯纳戏剧作品风格是什么

萧伯纳戏剧作品风格是什么

萧伯纳戏剧作品风格是什么萧伯纳是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那么他的作品有着怎样的风格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萧伯纳作品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萧伯纳作品风格萧伯纳所创作的戏剧,最为突出的思想特点便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他敢于将自己的作品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为本质的问题,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通过他的戏剧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思想感情之间的交锋来凸显人物的性格冲突和主要的思想,他的戏剧中,语言是尖锐而又泼辣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机智的,许许多多的妙语都出自萧伯纳的作品。

在人文主义方面,萧伯纳的戏剧之中对于人物群像的展示批判非常地鲜明坚决。

他讴歌和赞美质朴善良的高尚人性,他揭露和讽刺丑恶徐家的低劣人性。

在语言方面,萧伯纳的戏剧,语言非常地精辟,并且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就像在萧伯纳的《伤心之家》中,看着又老又疯的萧特非船长的话耐人寻味:“我们家里的人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老得琢磨他们的好处,否则我们就没法跟他们在一块呆下去了。

可是他们不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我们就得净琢磨他们的坏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安慰,不再去想念他们了。

”在音乐性方面,萧伯纳本身便有着深厚的音乐素养。

他曾是伦敦最出色的音乐评论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许多剧情的发展都是交响乐式的引人入胜。

在结构方面,萧伯纳在戏剧的结构上作出了巨大的创新,形成了采用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三段论模式。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萧伯纳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易卜生戏剧中的“讨论”技巧指出来并给予高度评价的人。

他不断实践萧伯纳式的观念局,从而引导着英国戏剧走出了“佳构剧”的困境,完成了向现代戏剧的转型。

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1879年的时候,萧伯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未成熟》,但是却被拒绝出版。

1884年,萧伯纳发表了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强烈地批判。

之后,萧伯纳在研究了易卜生的剧本之后写下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并于1891年发表。

1885年,萧伯纳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凯雪尔·拜伦的职业》和《不合理的姻缘》。

简述萧伯纳艺术特点

简述萧伯纳艺术特点

简述萧伯纳艺术特点萧伯纳是英国戏剧家、小说家和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喜剧为主,被誉为现代英国戏剧的奠基人。

他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萧伯纳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他通过戏剧作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的抨击。

例如,在《皮金斯夫人的职业》中,他揭示了社会上对妇女权益的压制和歧视,呼吁妇女争取平等权益。

在《圣女贞德》中,他通过贞德的形象展现了对战争和宗教迫害的批判。

萧伯纳通过这种社会批判的手法,引起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萧伯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塑造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个个栩栩如生。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对话的设置,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匹克马利翁》中,他通过描写匹克马利翁这个拥有自由人格的角色,与传统社会观念和父权制的冲突,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萧伯纳的人物形象丰满而有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伯纳的作品以幽默和讽刺为特色。

他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话和场景的反转和荒诞,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

例如,在《聪明女人的智慧》中,他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对女性智力的质疑和限制,通过女主角的智慧和机智,展示了女性的能力和价值。

这种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萧伯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理想主义倾向。

他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对理想人物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在《人与超人》中,他设想了一个完美的社会,通过超人这一角色展现了人类进步和超越的可能性。

萧伯纳的理想主义思想贯穿于他的作品中,寄托了他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希望。

萧伯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社会批判、鲜明人物形象、幽默讽刺和理想主义倾向等方面。

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善于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表达观点,同时展现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带给观众欢笑和启示,对现代戏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_芭芭拉少校_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从_芭芭拉少校_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萧伯纳(1856-1950)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现代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讽刺作家和批评家。

他对19世纪末英国戏剧的复兴和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易卜生通过戏剧创作来揭露社会问题,在戏剧创作中强调严肃的讨论和思想交锋,从理智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对萧伯纳产生很大的影响。

萧伯纳凭借广阔视野,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见解,敏捷的才思和层出不穷的新鲜创意,把英国戏剧革新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现代戏剧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现代戏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萧伯纳在1884年加入了费边社。

费边社是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一个社会主义团体,具有改良主义观点,主张以渐进的方式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萧伯纳说,作为费边社的成员,他观察和研究处于自然状态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萧伯纳屡次强调指出,他的戏剧充满着自己观察到的人生现象。

对于自己创作的其他许多戏剧,他也指出其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

“我没有创造什么东西;我没有发明什么东西;我没有设想什么东西;我没有歪曲什么东西;我只不过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戏剧。

”①萧伯纳说:“我一个戏剧家;但我并不是一个独出心裁的戏剧家,因此我必须从现实主义现实生活里采用第一手的戏剧素材,或者从可靠的文件里采用戏剧素材。

”②他在自己的戏剧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全神贯注地处理社会问题,大力提倡问题剧。

在萧伯纳的戏剧世界里,冲突和斗争是根植于社会的。

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萧伯纳要反映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的罪恶。

他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且大胆地加以揭露。

他对一切新鲜事物和进步思想,对世界上的重大社会变革,始终发生兴趣,始终表示关切。

他在自己的剧本中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辛辣地讽刺资产阶级的自私、愚蠢、庸俗和伪善。

《芭芭拉少校》是萧伯纳在1905年创作的一个三幕剧。

这一时期英帝国主义的垄断特征已经暴露无遗,政府的内外政策都是为了垄断资本家的超额利润服务的。

从_芭芭拉少校_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从_芭芭拉少校_看萧伯纳的现代戏剧

萧伯纳(1856-1950)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现代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讽刺作家和批评家。

他对19世纪末英国戏剧的复兴和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易卜生通过戏剧创作来揭露社会问题,在戏剧创作中强调严肃的讨论和思想交锋,从理智上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对萧伯纳产生很大的影响。

萧伯纳凭借广阔视野,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见解,敏捷的才思和层出不穷的新鲜创意,把英国戏剧革新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现代戏剧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现代戏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萧伯纳在1884年加入了费边社。

费边社是英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一个社会主义团体,具有改良主义观点,主张以渐进的方式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萧伯纳说,作为费边社的成员,他观察和研究处于自然状态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萧伯纳屡次强调指出,他的戏剧充满着自己观察到的人生现象。

对于自己创作的其他许多戏剧,他也指出其素材都是来源于现实。

“我没有创造什么东西;我没有发明什么东西;我没有设想什么东西;我没有歪曲什么东西;我只不过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戏剧。

”①萧伯纳说:“我一个戏剧家;但我并不是一个独出心裁的戏剧家,因此我必须从现实主义现实生活里采用第一手的戏剧素材,或者从可靠的文件里采用戏剧素材。

”②他在自己的戏剧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全神贯注地处理社会问题,大力提倡问题剧。

在萧伯纳的戏剧世界里,冲突和斗争是根植于社会的。

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萧伯纳要反映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的罪恶。

他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他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且大胆地加以揭露。

他对一切新鲜事物和进步思想,对世界上的重大社会变革,始终发生兴趣,始终表示关切。

他在自己的剧本中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辛辣地讽刺资产阶级的自私、愚蠢、庸俗和伪善。

《芭芭拉少校》是萧伯纳在1905年创作的一个三幕剧。

这一时期英帝国主义的垄断特征已经暴露无遗,政府的内外政策都是为了垄断资本家的超额利润服务的。

浅析萧伯纳戏剧创作艺术

浅析萧伯纳戏剧创作艺术

浅析萧伯纳戏剧创作艺术作者:陈玉焕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萧伯纳在戏剧创作方面,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把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和新颖而又成熟的技巧结合在一起,从思想到艺术开创了一种新戏剧的风格。

关键词:萧伯纳戏剧现实主义英国现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萧伯纳,一生中有多方面的建树,尤其是在戏剧创作方面,他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

他一贯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他明确提出作家的责任不是用虚构的故事去迎合读者的趣味,而是要探索现实,批评现实。

他的戏剧观与创作方法决定了他的创作关注现实,关注民众疾苦。

他为了写《鳏夫的房产》,“曾经每星期亲自到贫民窟去收取房租,在四年半的时间里看到资产阶级房东的幕后情况。

”正如他在《一个现实主义戏剧家对批评者的回答》中所说:“我是一个戏剧家;但我并不是一个独出心裁的戏剧家,因此我必须从现实主义现实生活里采用第一手的戏剧素材,或者从可靠的文件里采用戏剧素材。

”因而,在他的创作中,社会问题剧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鳏夫的房产》写资产者萨托里阿斯拥有大量房地产,靠剥削贫民窟里的穷人为生。

剧本用铁的事实说明,在人压迫人的社会里,富人的金钱都沾有饥寒交迫的穷人的血泪。

那些有钱有势的绅士们,在体面的外衣下掩盖着极其卑鄙和丑恶的灵魂。

再如《华伦夫人的职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述了主人公人生哲学的形成和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华伦夫人出身贫苦,这个曾饱受苦难的原本正直的女人,目睹无数从事诚实劳动的妇女濒于死亡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对正直而遭受苦难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

她在欧洲开妓院并成为老板,她的职业虽然卑鄙下贱,但却给她带来了财富和体面,因而她认为除了罪恶的行当外没有别的什么可干,她要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律并从中取利。

为了不让女儿薇薇重蹈覆辙,她以嫖资供女儿接受高等教育。

当薇薇最终了解到母亲的苦难经历后,她谅解母亲的过去,但还是在经济上和母亲决裂,决心依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萧伯纳戏剧创作艺术
内容摘要:萧伯纳在戏剧创作方面,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把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和新颖而又成熟的技巧结合在一起,从思想到艺术开创了一种新戏剧的风格。

关键词:萧伯纳戏剧现实主义
英国现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萧伯纳,一生中有多方面的建树,尤其是在戏剧创作方面,他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

他一贯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他明确提出作家的责任不是用虚构的故事去迎合读者的趣味,而是要探索现实,批评现实。

他的戏剧观与创作方法决定了他的创作关注现实,关注民众疾苦。

他为了写《鳏夫的房产》,“曾经每星期亲自到贫民窟去收取房租,在四年半的时间里看到资产阶级房东的幕后情况。

”正如他在《一个现实主义戏剧家对批评者的回答》中所说:“我是一个戏剧家;但我并不是一个独出心裁的戏剧家,因此我必须从现实主义现实生活里采用第一手的戏剧素材,或者从可靠的文件里采用戏剧素材。


因而,在他的创作中,社会问题剧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鳏夫的房产》写资产者萨托里阿斯拥有大量房地产,靠剥削贫民窟里的穷人为生。

剧本用铁的事实说明,在人压迫人的社会里,富人的金钱都沾有饥寒交迫的穷人的血泪。

那些有钱有势的绅士们,在体面的外衣下掩盖着极其卑鄙和丑恶的灵魂。

再如《华伦夫人的职业》
取材于现实生活,描述了主人公人生哲学的形成和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华伦夫人出身贫苦,这个曾饱受苦难的原本正直的女人,目睹无数从事诚实劳动的妇女濒于死亡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对正直而遭受苦难是否值得产生了怀疑。

她在欧洲开妓院并成为老板,她的职业虽然卑鄙下贱,但却给她带来了财富和体面,因而她认为除了罪恶的行当外没有别的什么可干,她要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律并从中取利。

为了不让女儿薇薇重蹈覆辙,她以嫖资供女儿接受高等教育。

当薇薇最终了解到母亲的苦难经历后,她谅解母亲的过去,但还是在经济上和母亲决裂,决心依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

剧作者以主人公的尖锐台词透视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真正关系的内幕,也是对资本主义另一条生财之道的鞭挞和剖析。

萧伯纳的戏剧大胆革新,在情节安排上,打破传统模式。

他反对那种以情节公式化为中心的“佳构剧”,他认为,情节公式化是严肃戏剧的大敌,也是任何类型的文学作品的大敌。

他一直提倡、强调并实践现实主义新戏剧,他的戏剧充满着他观察到的深刻的社会与人生的现象。

他写《鳏夫之家》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当时爱情剧千篇一律的情节。

他剧中的青年男女并没有陷入理想化的爱情不能自拔,相反,女婿和未来岳丈倒是就嫁妆展开了一场毫无温情和廉耻的谈判。

不仅如此,观众们还发现女方父亲是靠剥削穷人致富的。

再如《伤心之家》中爱丽与曼根两人关系的发展是戏剧的中心情节,围绕这一中心,作者设计了几条辅助线索,这些人物的活动与辅助线索的展开,为爱丽性格和认识的变化提供了典型环境。

从微观来
看,它们构成“伤心之家”这一具体家庭的人际关系。

从宏观来看,它们则是当时英国中上层社会的缩影。

《圣女贞德》中,通过情节的展开,揭示了作品的丰富内涵,并对宗教信仰、妇女问题、社会形态,乃至影响历史发展及个人命运的政治因素等诸多问题进行发人深省的讨论,进而成功塑造了贞德这个新女性形象。

萧伯纳提倡剧本的任务是引起观众的思考,情景必须是生活化的。

他曾明确提出戏剧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社会行为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上进的庙堂”。

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戏剧冲突和主题。

他的戏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句脱口而出。

他笔下的人物不是说话,而是讲演。

如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华伦夫人就娼妓问题与女儿展开争论;在《巴巴拉少校》中,巴巴拉与安德谢夫就统治英国的是金钱还是品质这个问题进行的一番舌战;在“客厅剧”《碎心之屋》中,聚集于“客厅”内的,多是来自上层社会的悠闲之士,他们有不凡的文化素养,所以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使用着漂亮锐利的语言,散漫地谈天说地,嚼舌讥讽,在语锋里比聪明;《苹果车》剧中人物之间展开了大量的论辩等等。

当然,剧中的辩论场面决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不仅归功于萧伯纳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更归功于他对语言艺术的高度驾驭能力,鲜明地呈现出他独到的创作艺术。

陈玉焕,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