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合集下载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校园里的传播,是青少年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的重要载体。

戏曲进校园活动,以戏曲文化在当代青少年中的传播为依托,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中华优秀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戏曲进校园,不仅是戏曲本身的传播与振兴,其对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1.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感受到传统戏剧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了解戏曲中的核心情节,传承中华优秀品德。

2.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能够进一步普及,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更有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

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更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

戏曲进校园,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更可以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他们更多地沉浸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世界中。

而传统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可以为学生带来不同寻常的文化体验,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通过观赏戏曲表演,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历史风貌,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戏曲的唱腔、舞姿、服饰等元素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引导他们走向多彩的文化世界。

戏曲进校园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戏曲表演需要演员们通过歌唱、表演、舞蹈等多种形式去塑造角色。

学生通过参与戏曲表演,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在演出过程中,学生需要跟随老师的指导学习戏曲的表演技巧,这可以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文体素养,塑造优秀的人格品质。

戏曲表演也需要一定的身体力量和技巧,学生们在练习和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戏曲进校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是一种集歌唱、舞蹈、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情感的结晶。

通过将戏曲引入校园文化生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了解戏曲艺术的流传发展,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民族精神。

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如《牡丹亭》、《红楼梦》等,都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学习和表演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的意义1. 引言1.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农村学生接触、了解和欣赏传统戏曲艺术,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面临丧失和衰亡的危机,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为农村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是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

在农村学校,由于资源匮乏和信息闭塞,学生们往往缺乏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

通过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戏曲的知识和技艺,还可以感受到戏曲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文化修养。

学生们在观赏和参与戏曲表演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使课余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农村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全面素质发展。

2. 正文2.1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农村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通过接触戏曲艺术,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

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戏曲表演,如京剧、黄梅戏、豫剧等,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派别的戏曲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艺术特色。

通过观赏这些戏曲表演,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和表现形式,培养对于美的感知能力。

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探讨

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探讨

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探讨近年来,戏曲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戏曲文化,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到学校进行表演和讲解。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本文将探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方法和效果。

一、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1.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的特点、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2.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艺术生活主要以流行音乐、电影等为主,对于传统艺术形式往往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

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丰富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加对多样化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戏曲是一种高度审美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元素。

通过观赏和学习戏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整体的审美修养水平。

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戏曲是一种集体艺术,包括表演者和观众在内的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戏曲表演获得愉悦和快乐。

在学生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娱乐方式,释放压力,陶冶情操。

1. 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到校表演。

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真正的戏曲表演。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文化艺术机构或戏曲团体合作,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到校表演并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出特点。

2. 组织戏曲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

学校可以邀请戏曲专家或老师给学生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还可以开设戏曲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了解戏曲文化。

3. 组织学生戏曲表演团体。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是学生 passively 接受戏曲文化的展示,也可以是学生 actively 参与其中。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摘要: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戏曲音乐已经在慢慢的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使传统戏曲音乐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中国教育部2008年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界、戏剧界顿时引发了多种争议。

作为一线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和戏曲教学的点滴经验,就“戏曲教学走进校园的的意义”做以下阐述:1、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3、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4、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关键词:戏曲校园素质教育好处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有戏曲300余种,它将唱念做打熔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让戏曲走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这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

在刚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一、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百多个剧种、二百多个曲种,这些剧种、曲种,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不同均独具风格、各有特色。

如此众多的剧种、曲种的音乐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

我们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就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戏曲音乐进而了解戏曲艺术以至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

戏曲文化融入校园分析

戏曲文化融入校园分析

戏曲文化融入校园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戏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直以来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戏曲文化融入校园的意义、具体做法和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戏曲文化融入校园的意义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了解戏曲文化,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2. 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戏曲,可以让学生在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情操,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鉴赏能力。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戏曲是一种健康、积极的艺术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通过参与戏曲文化的学习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戏曲文化在校园的具体做法1. 开设戏曲文化课程学校可以开设戏曲文化课程,让学生在校园中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教学团队,让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和了解戏曲文化的历史、形式、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2. 组织戏曲表演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戏曲表演活动,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来校园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欣赏的也能够亲身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

1.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通过戏曲文化的融入,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骄傲感。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的意义戏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戏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随着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戏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将戏曲进校园,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举措。

那么,戏曲进校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通过戏曲进校园的形式,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戏曲的魅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对于当今社会,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至关重要。

戏曲进校园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戏曲涵盖了歌唱、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对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

学生通过学习和参与戏曲表演,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在审美、表演、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戏曲进校园也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提倡,学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的精髓文化之一,其进校园不仅可以增添学校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接触和体验多元文化的机会,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戏曲进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一种有力方式,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审美情操的有效途径,更是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和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戏曲进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公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积极支持和推动戏曲进校园,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校园内发扬光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戏曲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戏曲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戏曲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戏曲进校园的教育活动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关注焦点。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韵律和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戏曲进校园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戏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一、戏曲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意义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内涵。

通过将戏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和内涵,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戏曲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风格,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他们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观看戏曲表演,学生可以欣赏到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戏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涉及到历史、人物、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通过接触戏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增加对历史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水平。

二、有效开展戏曲进校园教育活动的途径1. 组织戏曲表演和比赛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来学校进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真正的戏曲艺术。

同时,可以组织戏曲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才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开设戏曲课程和俱乐部学校可以开设戏曲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同时,可以成立戏曲俱乐部,为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3. 举办戏曲讲座和展览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开展戏曲的相关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戏曲知识和解读。

同时,可以组织戏曲展览,展示戏曲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走进戏曲的世界,感受其中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摘要:
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戏曲音乐已经在慢慢的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使传统戏曲音乐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

中国教育部2008年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界、戏剧界顿时引发了多种争议。

作为一线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和戏曲教学的点滴经验,就“戏曲教学走进校园的的意义”做以下阐述:1、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3、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4、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关键词:
戏曲校园素质教育好处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有戏曲300余种,它将唱念做打熔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古今名人、名曲、
名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让戏曲走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这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

在刚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一、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百多个剧种、二百多个曲种,这些剧种、曲种,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不同均独具风格、各有特色。

如此众多的剧种、曲种的音乐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

我们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就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戏曲音乐进而了解戏曲艺术以至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

但是这种自豪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从小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使民族文化的素养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样热爱民族、祖国的感情,就会深深地铭刻于他们的心灵。

二、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小学阶段的戏曲艺术教育主要是了解和赏析。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

教师可从戏曲的形式、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
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

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戏曲是如何运用唱腔来揭示人物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教学,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

像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锡剧《双推磨》一段;黄梅戏《对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都可根据不同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为全方位音乐教学模式。

三、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

在戏曲艺术教学中如杨子荣、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这种教育效果是品德课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传统戏也具有德育功能。

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岳母刺字》、体现正义、惩恶扬善、舍己救人精神的京剧剧目《赵氏孤儿》、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目《将相和》等。

各种剧种都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都能丰富充实音乐艺术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戏曲教育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戏剧引进校园绝不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而是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戏剧教学要想出成果,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课本教材和戏剧教材有机揉合起来,相得益彰,定能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当前,通俗歌曲充斥大街小巷,其中一部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调上都不适宜学生模仿、传唱。

如果整天沉溺于这种音乐文化之中,必然会使他们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把戏曲音乐进入校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疏导、引导的好办法。

音乐教学的作用是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戏曲也是如此。

例如京剧唱腔中,西皮旋律起伏变化,节奏紧凑;二簧凝重浓厚,伴奏粗犷,给人以力度与阳刚之美,能诱发学生的开朗豁达,培养感受美的能力。

学唱戏曲,可给当下通俗音乐盛行的气氛,注入一股新鲜空气。

通过欣赏和学唱,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及艺术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感,树立高尚情操。

通过学习,教师把学生引入戏曲音乐的艺术殿堂,感受戏曲音乐的无穷魅力,理解戏曲音乐的丰富内涵,掌握戏曲音乐的真正精髓,从而使他们从心底里热爱戏曲音乐、民族音乐。

我们要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提高到弘扬民族文化,与不良文化作斗争的高度来认识。

要使戏曲艺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培养新一代的戏曲观众和新一代的戏曲艺术家。

现在青少年中不乏歌迷、球迷,而戏迷却不多,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戏曲振兴必然成为一句空话。

中华民族具有独特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我国有三百多种说唱音乐,三百多种戏曲,以及浩若烟海的民歌,还有几百种民族乐器。

其实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都流淌着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成分,因此在我们的学生中实
施民族音乐教育是不难做到的。

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利于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浓厚感情和浓烈兴趣,造就一大批戏迷,戏曲艺术的振兴还必须后继有人,精湛的戏曲艺术要靠新一代的戏曲艺术家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音乐教师要做从小发现、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有心人。

总之,将戏曲音乐引入校园是音乐课程标准目标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教师要努力开拓创新,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为培养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感情和素养进行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全安《中国戏曲》
[2]杨世祥著.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3]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
[4]姚思源著.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灌云县四队中心小学
作者:陈媛
2011年12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