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历(模拟电子技术)

合集下载

《电子学科教学法》教学日历

《电子学科教学法》教学日历
[2]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海伦.瑞恩博德等编.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菲利普.葛洛曼等.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教学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1]自编教材:电子学科教学法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料,2010。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C5基础验证项目设计
1
2.5
0.5
17
C6仿做项目设计
1
1
18
C7综合设计性实训项目设计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0.5
19
C8科技活动组建
3
1
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改革的计划措施
1.全面理解并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概念;
2.实现学科到行动体系的概念转换;
3.掌握行业分析、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方法;
4.掌握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方法,懂得按职业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正确描述学习领域,并完成合理排序,相应添加适合的授课课时数;
周次
教学内容(单元)
教学时数
讲授/自习
实践
讨论
1
A1重要概念界定开发思想
1.5
0.5
A2开发流程
1.5
0.5
2
A3电子行业分析

电子线路(低频)教学日历

电子线路(低频)教学日历
8.9,8.10

14

4
§8.3线性直流稳压电源
§8.4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
第9章 电流模式电路
§9.1电流模式电路的基本概念
§9.2跨导线性环(第8章习题与讨论)
3.5
0.5
8.12,8.13,8.16,8.17,8.18,8.20,8.21,9.1,9.2,9.3

15

4
§9.3电流传输器
§9.4跨导运算放大器
周数__16___
讲课__59___学时
讨论课__5____学时
实验课_16__学时
总共___80___学时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_电子线路__总学时__64+16___教材名称_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周 次
每周时数
讲 课 内 容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的名称)
学 时 数
作业
讲 课
课堂
练习
讨论课
实验课

12

4
§7.1正弦波振荡电路(续)
§7.2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7.3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4
2
7.7,7.8,7.9,7.10,7.11,7.12,7.13,7.14

13

4
§7.4波形变换电路
第8章 功率放大器与直流稳压电源
§8.1功率放大电路(第7章习题与讨论)
3.5
0.5
2
8.1,8.2,8.3,8.5,
§5.2单级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5
0.5
2
4.23,4.24,4.25,5.1,5.2,5.3

9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日历

《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学日历
2.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原则。
1.掌握教学方法的含义;
2.理解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3.掌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操作步骤。
4.初步掌握中职计算机课中的讲解技能
1.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2.能应用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行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
1.掌握理论课的教学分析与教学原则。
2.掌握中职计算机课中的讲解技能
第八章: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
化发展
3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业能力
基础
4评课技能训练实验(2学时)
1.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内涵及地位;
2.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研究的基本内容。
1.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法的课程目标;
2.了解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3.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
1.教学模式
第六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
2.中职教学模式
3.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第六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
4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
6.演示技能训练实验(2学时)
第六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
7.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
第七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第五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1.中职计算机学科理论内容的教学分析
2.讲解技能训练实验(2学时)
第五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3.中职计算机学科技能内容的教学分析
第五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5.中职计算机学科综合应用内容的教学分析
6.演示技能训练实验(2学时)
第六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课程代码:MB005A选课课号:(2018-2019-2)-MB005A-002976-2教师姓名:尤晓蕾教学班组成:2017级飞行器动力工程学分:5课次周次授课形式教学内容11理论课绪论:介绍课程的地位、作用、内容和意义,介绍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应用,介绍该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等。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章节1.1介绍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章节1.2介绍什么是电路模型,章节1.3介绍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

21理论课章节1.4介绍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有载、开路和短路),内容包括电源和负载的判别,功率平衡式等。

章节1.5与1.6,电阻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掌握分压公式与分流公式。

32理论课正确认识电路的支路、结点、回路及网孔。

学习基尔霍夫两大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及其推广应用,并学习写结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的方法。

42理论课章节1.7,介绍复杂电路的概念,介绍运用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求解步骤,以及优缺点。

章节1.8,介绍什么是叠加定理,以及运用叠加定理将复杂电路拆分成简单电路来进行求解电压或电流的方法。

53理论课章节1.9,介绍两种电源模型:电压源和电流源,以及两者在外部特性上的等效变换关系。

章节1.10,介绍有源二端网络的概念,重点讲解戴维南定理及运用该定理解题分析电路的一般步骤。

63理论课章节1.11,学习电路中电位的计算,了解电位与电压的区别。

章节1.12.1,讲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中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能量的变换。

章节1.12.2,讲解什么时换路及储能元件换路定则的推导。

74理论课章节1.12.3,RC电路的暂态分析:通过分析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时电容元件两端电压的表达式,推出一阶线性电路微分方程解的通用表达式,即三要素法,并通过例题强化理解。

84习题课、课堂讨论第一章直流电路部分复习+习题课95理论课章节2.1,引入交流电的概念,介绍正弦电压与电流,和正弦量的三要素:频率、幅值和初相位。

模拟电子技术_教学日历(2010.2)

模拟电子技术_教学日历(2010.2)

教学日历2009 —— 2010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刘颖教师所在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授课对象:08级通信、控制、电子专业人数: 90 上课日期:自 2010.3.1 至 2010.6.18 总学时: 80 课堂教学学时: 48 周学时: 4/6 共 16 周授课地点: SX502,503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教材:《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李金平主编,李金平路勇延凤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实验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侯建军主编,侯建军佟毅刘颖曾涛马英新编写,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参考资料: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模拟电子技术》,刘颖主编,刘颖任希曾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3.《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精解及考试真题选编》,刘颖任希曾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4.北京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北京市精品课程网站。

(仅限校院内)上课时间计划教学内容备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作业(实验)第1 周周 19,10节第1章绪论基本概念、课程特点、主要应用、技术发展第2章半导体器件基础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形成、接触电位差、伏安特性)电子教案第1讲SX50216:20第1 周周 33,4节PN结(结电容、反向击穿、光电效应)半导体二极管结构类型伏安特性等效电阻光电、发光、稳压、变容二极管二极管典型应用(嵌位、稳压、整流)电子教案2-6、8、10、11第2讲SX50210:10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科长签字:说明:1、采用方式可分为:课堂讲授、讨论以及使用多媒体、投影仪、CAI、电子教案、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2、作业可注明作业内容、实验报告篇数等需要学生课外完成的作业;3、每次课的内容占一格;4、本表一式三份:学院教学科一份、公布在学生所在学院教学公告栏中一份、自留一份。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教学进度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教学进度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教学进度表2015至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课次(学时)教学内容上课地点授课方式作业、复习、考试安排备注1(2)模拟部分 1.1 半导体二极管11#222 课堂讲授2(2) 1.1 半导体二极管11#222 课堂讲授P121 6-1 6-2 6-3 3(2) 1.2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11#222 课堂讲授4(2) 1.2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11#222 课堂讲授P122 6-9 5(2) 1.2 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11#222 课堂讲授6(2)习题课11#222 课堂讲授7(2)实验一二极管整流电路电子实训室实验指导实验报告8(2)实验二三极管放大电路(一) 电子实训室实验指导实验报告9(2)实验三三极管放大电路(二) 电子实训室实验指导实验报告10(2) 1.3 集成运算放大器11#222 课堂讲授11(2) 1.3 集成运算放大器11#222 课堂讲授P163 8-3 8-412(2)习题课11#222 课堂讲授13(2)第二章印刷电路板11#222 课堂讲授14(2) 3.1 自动控制概述11#222 课堂讲授15(2) 3.1 自动控制概述11#222 课堂讲授课次(学时)教学内容上课地点授课方式作业、复习、考试安排备注16(2) 3.2 同步器和伺服机构11#222 课堂讲授17(2) 3.2 同步器和伺服机构11#222 课堂讲授18(2)3.3 交流伺服电动机3.4 步进电动机11#222 课堂讲授P104 4-19 4-2019(2)习题课11#222 课堂讲授20(2) 4.1 无线频段的划分 4.2 信号频谱带宽11#222 课堂讲授21(2) 4.3 传输线11#222 课堂讲授22(2) 4.4 电磁传播与天线11#222 课堂讲授23(2) 4.5 无线电发射机11#222 课堂讲授24(2) 4.6 无线电接收机11#222 课堂讲授25(2)习题课11#222 课堂讲授26(2)数电部分 1.1 数制及编码11#222 课堂讲授数制转换相关的习题27(2) 1.2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1#222 课堂讲授28(2) 1.2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1#222 课堂讲授逻辑门的表达式、符号29(2)1.3 逻辑电路在飞机系统中的应用11#222 课堂讲授30(2) 1.4 编码器和译码器11#222 课堂讲授31(2) 1.5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11#222 课堂讲授触发器的表达式、符号32(2)习题课11#222 课堂讲授33(2)实验五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一) 电子实训室实验指导实验报告34(2)实验六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二)电子实训室实验指导实验报告35(2) 2.1 数据转换11#222 课堂讲授ARINC 429数据总线传输数据所采用的格式?。

64学时课堂教学日历

64学时课堂教学日历
2.2、2.3.1
2.2、3
4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
2.3.2~2.3.3
2.4、6、7
5
Q点稳定电路共集、共基电路
2.4、2.5
2.6.2、2.6.3
2.10、13、15、19
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复合管
1.4.1~1.4.3、2.7
表1.4.13、1.4.4
2.18、20、24
7
多级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
2.6.1、3.1~3.2
32
复习
11.2
注:1、每章学完,应利用“自测题”检查学习情况。
2、自学部分是在课堂上不系统讲或不讲,但要求了解的内容。
7.4.1~7.4.3、7.4.5
7.4.4、7.5
7.17、21、24、25
23
正弦波振荡电路
Hale Waihona Puke 8.1.1、8.1.28.3、5、7、9
24
正弦波振荡电路
8.1.3、8.1.4
8.11、12、14
25
电压比较器
8.2
8.2、15、16
26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8.3.1~8.3.4
8.3.5
8.20、22、23
27
信号转换电路
8.4
8.24、25、26、27
28
功率放大电路
9.1、9.2
9.3、9.4.3
9.2、3、10
29
稳压电源概述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10.1~10.3
10.3、5、6、8
30
稳压管稳压电路串联型电源
10.4、10.5
10.10、11、15
31
三端稳压器及其应用开关电源
10.5、10.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日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日历
,6.12
Ex9.6.2,9.6.3
Ex10.1.1,10.1.2 Ex 6.13,6.18,6.31
(数字)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 全章概述
Ex7.1,7.2
(数字)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1 概述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数字)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555 定时器及其 应用
课外作业 (页/习题号、题号)
授课方式
(按课次填)
多媒体课件,板书
Ex 3.2.3,3.2.4, 3.3.2
多媒体课件,板书
Ex3.4.1,3.4.2, 3.4.5,3.4.6,3.4.7
多媒体课件,板书
2 五 1,2
(模拟)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 BJT Ex4.1.1,4.1.2
(数字)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3 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模拟)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5 正弦波振 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6 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8 非正弦信 号产生电路
(模拟)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 §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数字)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3 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Ex1.1,1.2,1.5, 1.6,1.10,
Ex2.1,2.2
Ex4.2.1, .2.2, 4.3.1, 4.3.4,4.3.5 Ex4.3.8, .3.9, 4.4.2,4.4.3,4.4.4 Ex2.3,2.4,2.6, 2.7,2.10,2.12, 2.15,2.18 Ex4.1,4.3,
多媒体课件,板书
3三 3五 4三 4五 5三 5五 6三 6五 7三 7五
8三
8五
3,4,5 1,2 3,4,5 1,2 3,4,5 1,2 3,4,5 1,2 3,4,5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
2
§5-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6
2
2
§5-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7
2
2
§6-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6-2差分式放大电路
7
2
2
§6-3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6-4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8
2
2
§2-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2-2理想运算放大器
8
2
2
§2-3基本线性运放电路§2-4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应用
课内外学时比
采用教材情况
教材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小计
理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课程设计
编写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名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模拟电子技术
64/4
16
64
56
8


每周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备注
理论
习题
实验
上机
课程设计
合计时数
1
2
2
§1-1电子系统与信号§1-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1
2
2
§3-1半导体基础知识§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9
2
2
§7-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9
2
2
§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10
1
2
§7-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10
2
2
§7-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0
1
2
§7-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11
2
2
§8-1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8-2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1
2
2
§8-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2
1
2
§9-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9-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2
2
2
§9-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9-4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12
1
2
总复习
6
2
2
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
8
2
2
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
10
2
2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运用
12
2
2
实验四波形产生电路
2
2
2
2
注:教学内容一般应按每次授课内容填写。系主任签名:任课教师签名:2016年9月2日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本学期上课周数
本学期课内时数分配(学时)
课内外学时比
采用教材情况
教材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小计
理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课程设计
编写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名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模拟电子技术
64/4
12
64
56
8


每周时数分配
教学内容
备注
理论
习题
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机
课程设计
合计时数
注:教学内容一般应按每次授课内容填写。系主任签名:任课教师签名:2016年9月2日
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日历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第2页,共2页)
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研室讨论,一份交系(院),一份存教研室,一份教师保留
计算机系(院)计科专业(2015年级)共个大班3个小班共计学生117人
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日历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第1页,共2页)
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研室讨论,一份交系(院),一份存教研室,一份教师保留
计算机系(院)计科专业(2015年级)共个大班3个小班共计学生117人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本学期上课周数
本学期课内时数分配(学时)
2
2
2
§3-3半导体二极管§3-4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
2
2
§3-5特殊二极管
3
2
2
§4-1半导体BJT§4-2共射极放大电路
3
2
2
§4-3图解分析法
4
2
2
§4-4小信号模型分析法§4-5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4
2
2
§4-6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
5
2
2
§4-7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
2
2
§5-1结型场效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