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精神病人饮食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
精神病患者吞食异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1 临 床 资 料
5.0 , 00% 偏执 型分裂症 3例 , 3.0 占 75 %。抑郁症 和精 神分 裂症患者 常把吞食 异 物作 为 自伤 自杀 的手段之 一 。有 报道 显示 : 抑郁症 自杀率 居首 位 , 神分裂 症 次之 。抑郁 症 自 精
精神病患者在精 神症状 或精 神因 素的支 配下会 出现吞
12 吞食异物的后果 以上病 例均及 时发 现 , . 给予及 时有 效的处 理 , 身体 组织 器官 完好 , 能 正常 , 任何 并发 症 发 功 无
生。
食异物行为 , 预防这种 行为 的发生 是护 理工作 的重要 内容 。 吞食异物是指患者将异物吞食到消 化道 内, 其吞食异物 种类
心, 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管 理制度 , 常规异 物检查不仔 细 , 导致
患者身边有 了吞食 的物品 , 而导致吞食 异物行 为的发生 。 从 2 3 生命体征测量 工具 一 温表和基础护理 工具 一 甲钳 . 体 指
可直接导致吞食异物行 为发 生 以上 资料显 示 8例吞食 异
一
知道吞食异物 的危 害性而吞食异物 , 恢复期患 者为达 到不住
偏 执型 3例 , 神 发育 迟 滞 1例 。年龄 3 精 l一4 l岁 , 平均
( 34 5 7 ) ; 院天数 为 1 3 .3± . 7 岁 住 5—6 O天 , 平均住 院 ( 8 2 2 .3
± .1 天 ; 4 5 ) 性别 : 男性 4例 , 女性 4例 ; 职业 : 工人 3例 , 民 农 5例 ; 文化程 度 : 中文化 2例 , 中文 化 5例 , 学 文化 1 高 初 小 例 。患者吞食异物分类统计见表 1 。 表 1 患者吞食异物分类统计
护理论文 饮食干预以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饮食干预以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院系名称:网络学院专业:护理学生姓名:学号:123456789指导老师: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8年03月20日1.中文摘要……………………………………………2.文献综述……………………………………………3.正文……………………………………………4.参考文献……………………………………………中文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饮食,减少饮食障碍的发生,保证患者的顺利治疗。
方法:将58位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取集中进餐和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跟踪、督察和指导的饮食干预。
对照组采用集中进餐。
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饮食障碍的发病率及执行饮食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能减少饮食障碍并发症的确发生,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顺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障碍;饮食干预;护理;文献综述: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
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在住院治疗期间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损伤锥体外系的副作用,抑制吞咽功能,造成进食困难;有妄想、幻觉的病人会认为饭中有毒,拒绝进食.等.因此护士要根据病情给病人以适宜、适量的食物采用合适的进食方式,保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要注意进食中的安全,预防病人利用餐具自伤或伤人。
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应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应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式,以自编的饮食情况调查表对发生饮食障碍精神病患者68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精神病疾病患者饮食障碍主要是精神活动减退、情绪低落致食欲减退,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
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表现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多数发生饮食障碍的患者可得以纠正。
【关键词】饮食;精神病患者;障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12-01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会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正面意义。
精神病的患者中会有一些患者有饮食障碍的情况发生[1],其发生的多在疾病的基础之上产生[2]。
故此时更应对其进行此方面的护理工作。
患者会有异食、过量饮食、拒食、少食等表现。
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特殊的护理措施,如患者长时间饮食不当会致使其身体出现异常[3]。
为此笔者自2009~2011年对我院发生饮食障碍的68例精神病患者调查分析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编的饮食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病程、住院时间、饮食障碍的发生及处理方法和效果等相关情况。
2.研究结果2.1 一般资料:根据病历记载,共有68例患者发生各种形式的饮食障碍。
68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为19~58岁,中位年龄为(33.24±11.5)岁。
患者疾病病程为2~30年,平均病程为(16.32±7.68)年。
其治疗的住院时间为1~25年,中位时间为(12.21±7.32)年。
1例患者为情感性精神障碍,3例患者为分裂样精神病,64例患者为精神分裂症。
2.2 饮食障碍原因分析:2.2.1 少食32例,占47.05%,其中21例患者表现为精神活动衰退、意志减退、情感淡漠。
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

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发表时间:2016-01-27T11:11:22.5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熊玉香[导读]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医院精神病人进食障碍临床十分常见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熊玉香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7【摘要】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在临床十分常见,做好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
通过对精神病人出现的进食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原因护理措施精神病人进食障碍临床十分常见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进食障碍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精神症状加剧,病程延长,用药困难,疗效不理想,因此开展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加强护理工作对促进进食障碍的病人的康复与回归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一进食障碍的原因分析1.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临床分类:进食障碍主要表现有厌食、偏食、拒食、贪食、异食、素食与暴食等进食障碍,病人不但在家庭进食中表现上述特征,而且住院间常发生上述表现。
2.进食障碍与精神症状关系:相当部分进食障碍病人与精神症状进展期有密切关系,有的病人进食障碍受幻觉妄想的变化有关,如罪恶妄想、被害妄想、宗教妄想,也有的病人思维罗缉推理障碍而拒食食物,一旦精神症状控制住,进食障碍也随之改,也有一部分病人情感不协调或情感衰退,行为退缩,甚至有的病人内脏幻觉或幻嗅等支配,也有的情绪抑郁,悲观绝望。
3.进食障碍与心理环境因素:有出现应激事件的病人也常常有进食障碍,如工作不称心,夫妻间的矛盾,家庭天灾人祸,财产损失等均可引起进食障碍。
4.进食障碍与躯体疾患关系:有相当部分精神病人进食拌有驱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胃炎及消化不良,也有的病人便秘、腹泻、发热、脱水、黄疸、肝功能异常、胰腺炎等疾病,随着躯体疾病的治疗,进食障碍也相继改善,病人进食也可以有味了。
住院精神病患者饮食障碍及护理

病房, 防止遗漏 。观察 进餐 情况 , 若发 现未 吃完 中途离开 或
发 呆 不 吃 , 明原 因 , 症 处 理 。 查 对
2 2 2 特殊 患者 饮食 护理 ..
对 拒食 者 , 分析 原 因, 心劝 耐
喂。如被害妄想 患者 , 让其 自选一份 , 提供密 闭包 装食品 , 或 消除患者顾虑 ; 自罪妄想 患者 , 将饭菜搅 拌 , 使其误 认为剩饭 剩菜 ; 告诉 违拗者 “ 不准 吃”, 者可 违拗 进食 ; 患 疑病 妄 想患 者, 暗示其病 已逐渐 好转 , 调整饮食 品种 , 患者易于接 受 ; 使 对被幻听吸引而不肯进食的患者 , 可在 其耳边 以较 大声音劝
食品 : 咖啡 因饮料 , 咖啡 、 含 如 可乐 、 雪碧 、 浓茶 ; 巴胺 前身 多 物质酪氨酸食物 , 如奶 酪 、 火鸡 、 生 、 花 豆类食 品等 ; 禁忌易生 痰食物 , 如肥 肉、 、 鱼 、 蟹 鲤 黄鳝 等 ; 忌 升肝 助 阳 中药 柴胡 禁
等; 禁食成辣 、 烟熏 、 油腻 、 糙 、 粗 生冷 、 坚硬 、 煎炸烧烤等有刺 激性 的食物 ; 切忌随意进补 , 如人参 、 鹿茸 ; 不吸烟 , 不酗酒 。 ( 接第 10 上 02页)
2 ( )3 6—3 8 4 4 :7 7.
竭、 知识更新 、 交流 ) 定期 进行 心理 咨询 和辅 导 , , 重视他 们的 需求 , 当改 善其工 作条 件 , 予他们 情感 支持 , 其 能为 适 给 使
( 接第 9 7页 ) 上 9 3 1 精神 病患者 饮食原则 保证 饮食合理 、 . 营养 全 面。平 时饮食 清淡 、 营养 、 富 易消化 、 高蛋 白及高维 生素为 主, 吃 多
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饮食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12 进餐吲‘ 者受幻 觉妄想支配突然 冲动伤人 老年性 精 . 患
冲 障 碍 患 者 受 幻 觉 妄 想 支 配 突 然 冲 动 伤 人 的情 况 发 生 率 较 高 , 突 然 摔 碗 , 里 的饭 菜 喷 吐 别 人 身 上 。 我 病 房 有 4 如 口 5张 病床 , 日平 均 防 冲 动 7人 次 , 1 . % 的患 者 有 随 时 冲 动 的 即 56
21 00年 0 9月 第2 2卷 上 半 月 第 1 7期
中国 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o h n s e pe at dc lJ u n l fC ie e P o l g He l h
S p, 01 e 2 0 Vo . 2 FHM No 1 12 .7
医 嘱 , 至 少 2人 完 成 鼻 饲 操 作 ; 暴 饮暴 食 型 患 者 , 次 进 有 对 每 餐 时 给 予 限制 饭 量 ; 咀 嚼 吞 咽 障 碍 型 患 者 , 餐 饭 菜 用 搅 对 每 拌机搅碎成匀浆给 予半 流质 饮食 ; 合并糖 尿病 、 对 自我 管 理 缺陷型患者 , 予糖尿病饮食 , 体进餐 , 给 集 专人 看 护 。
【 护
老 年 性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饮 食 不 安 全 因 素 分 析 及 对 策
肖冬 梅
( 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 汀 九 几 320 3 00)
【 关键词 】 老年精神病科; ; 饮食 安全管理 ;= _作模式 _ 【
di 1.9 9 ji n 17 0 6 .0 0 1 .7 o : 0 3 6 /.s . 6 2— 3 9 2 1 . 7 0 2 s
患 者 咀 嚼 吞 咽 功 能 退 化 , 有 精 神 症 状 和药 物 不 良反 应 导 致 又
住院精神病人饮食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院精神病人进行饮食不 安全因素分析 , 并实施 了饮食安全 管 理, 保证 了住 院精神病人 的饮食安全 , 现在报告如下 :
1住 院 精 神 病 人 饮食 不 安 全 因素 分 析
1 住 院精神病 人受精神 症状影 响导致拒 食 、暴饮 暴食 、 1 少 食、 异食 的危险 精神病 人受 幻觉妄想的支配而拒食 、 异食 , 情感淡漠 , 意 志活动减 退 ; 精神活动 衰退 的病人易发 生少食 ; 个别 患者 出 现暴饮暴 食 , 甚至不加 咀嚼地 吞食 肉骨 鱼刺等 , 由于食欲亢 进, 不知饥饱 , 有急性 胃扩 张的危险 , 据资料分 析和病房的情
电休克未 清醒时引起的吞咽 困难 、 噎食 。饮食 不洁致腹泻 、
腹痛 、 物 中毒等 , 食 使病 人饮食 安全受到威 胁 , 因此 , 神病 精 人饮食 安全管理应 贯穿医疗护理全过程 , 并列为医 院管 理的
重 要 内 容 [] 笔 者 自 2 0 3。 0 4年 3月 ~ 0 7年 2月 对 我 科 的住 20
加 献 血 的 可 能 性 就 很 大 ; 的 献 血 者 认 为 自 己并 不 是 胆 小 之 有
人 , 人献血没有 献血反 应 , 自己献 血却发 生 了献血反 应 别 而
献血 者与未发生 献血反应 的献血者再 次参加 献血 的 比例无 显著性差 异( 2 03 , > .5 , 明献血反应 不会 影响献血 X = -1 P O0 )说 者再次献血 。并根据 了解分 析原因有 四: ①献 血者本人 已基
缺 陷率 分 别 为 10 0 %和 3 %。 0
1 集体进餐时病人受幻觉 妄想支配 突然 冲动伤人 . 2、
集体进餐时兴奋病人受幻觉 、 妄想支配突然 冲动伤人的
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我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在精神科进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组本能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分兴奋躁动、木僵状态、痴呆等精神病患者,进食障碍可持续几天至数周,直接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本文通过对8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进食障碍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1至4病室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68±10.86)岁。
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6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癔病5例,分裂样精神病4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
1.2方法:以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的护理交班报告为线索,结合病程记录,确定进食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1.3结果:从2006年5月18日~2010年5月16日,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有进食障碍者共86例。
进食障碍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拒食52例,其次为厌食24例,异食6例,暴食4例。
进食障碍原因所见,最常见的为被害妄想40例,其次为自罪妄想、意向倒错各20例,幻觉支配6例和过分兴奋5例,木僵和自杀各4例,违拗3例,痴呆、疑病妄想各2例。
2 护理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被害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争取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尽快恢复,根据不同情况,其护理如下。
2.1 具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诚恳耐心地为患者做出解释,逐步取得患者的信任。
不能粗暴地硬逼着患者进食,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必要时护士可带这样的患者到食堂观察整个饭菜的制作过程或让其自取餐具,到饭盆里盛饭,或让患者进餐厅任选一份饭菜,或与其他患者交换食物,也可由护理人员先尝一口饭菜,总之,千方百计打消患者的顾虑,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进食。
2.2对自罪妄想的患者:护理人员细心劝说使其打消顾虑而自动进食,或预先将馒头、米饭、菜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其认为是残渣剩饭而吃下,并注意把污物收藏好,配膳室要加锁,严格防止因患者乱吃而引起消化道疾病或食物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精神病人饮食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47-01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饮食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
方法回顾以往精神病人饮食安全管理的缺陷,分析影响精神病人饮食安全因素,归类划分饮食障碍类型,制定当前饮食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加以实施并持续改进。
结果实施两年来,没有发生一例饮食安全意外。
结论精神病人饮食安全管理工作模式是有效杜绝发生饮食安全意外的方法。
【关键词】饮食;安全管理;工作模式
精神病人饮食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点。
由于精神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饮食障碍,会引发饮食安全意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如何依法管理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1]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病人会出现暴饮暴食、拒食、吞食;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吞咽困难、噎食,使病人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精神病人饮食安全管理应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并列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我病区通过实施饮食安全管理工作模式,保证了精神病人的饮食安全,现将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1 影响精神病人饮食安全因素分析
1.1 集体进餐时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突然冲动伤人
集体进餐时兴奋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突然冲动伤人的情况发生率较高,若不加限制,几乎每天都可以发生。
我病区有66张床,
日平均防冲动49人次,即75%的病人有随时发生冲动的可能。
1. 2 电休克治疗前后进食、进水的危险
电休克治疗前病人进食、进水会导致治疗中发生窒息死亡,治疗后病人尚未完全清醒而仓促进食灰导致噎食。
我病区 2年共有58例病人接受电休克治疗,总计624人次,其中8人次发生夜间偷食零食而中断治疗,即因此情况发生窒息的危险是1.55%。
1. 3 强迫鼻饲时,因病人不配合而易发生意外
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持续拒食,在强迫鼻饲时有可能误插入气管而发生意外,两年来我病区共收治病人1580例,其中因拒食而鼻饲的158例,占住院人数10%。
1. 4 精神衰退病人有噎食、窒息、胃部急性扩张的危险
由于精神病人衰退存在不同程度自我管理缺陷,有随时噎食、窒息的危险。
比如:吞食食物、甚至不加咀嚼的吞食骨肉鱼刺等。
由于食欲亢进、不知饥饱,有胃部急性扩张的危险。
1. 5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有导致病人噎食、晕倒的危险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导致病人出现吞咽困难而发生噎食,741例中26例发生了明显的吞咽困难(3.5%)。
90%接受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的病人,会因无力、厌食、摄入不足,有发生低血压突然晕倒的危险。
1. 6 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有发生高血糖后低血糖的危险
大部分精神病人缺乏主诉,病人有可能因为过量进食或进食不足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危险;同时血糖不稳有可引起精神症状波
动,如不能及时正确判断与救治,甚至加用镇静药会导致病人昏迷甚至死亡。
2011年1~12月共收治965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诊断的13例(1.35%)。
2 护理对策
2. 1 饮食障碍分型
根据影响精神病人饮食安全因素的具体情况,结合我院制定的精神病人饮食护理常规,提出精神科病人饮食障碍类型:环境干扰型;电休克治疗型;拒食型;暴饮暴食型(吞咽咀嚼障碍型;吞食鱼肉骨刺型;糖尿病自我管理缺陷型)。
2. 2 针对不同类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类型,在护理中采用专人和集体看护,专人喂饭与鼻饲进食方式。
我病区共有17名护士,包括护士长在内。
护士长、主班护士及临床班护士随时评估每位病人的饮食障碍类型、饮食种类、护理方式并做好交班记录。
对安静合作无精神障碍的病人,采取集体看护的方法,由巡回班护士来完成。
集体进餐后安排个别进餐:对环境干扰型的病人,采取单独进食的方法,由工疗护士、主班护士、临床班护士看护。
对电休克治疗型的病人,待其意识完全清醒后,采用集体进餐、专人看护的方法。
对拒食喂饭型的病人,在集体进餐时,专人喂饭。
对拒食鼻饲型的病人,根据医嘱,由3人完成鼻饲操作:即主班听诊、治疗班操作、临床班保护协助。
禁止留置鼻饲管,必要时请主管医生参与指导。
对暴饮暴食型病人,集体进餐时应限制饭量。
对吞咽咀嚼障碍型病人,集体进餐时给予
流食、半流或软食。
对吞食鱼肉骨刺型病人,给予脱骨去刺的普食并集体看护。
对合并糖尿病自我管理缺陷型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集体进餐,专人看护。
2. 3 持续质量控制的措施
护士长每天早、午交班时听取各班护士对病人饮食管理汇总情况,控制当天饮食障碍病人护理质量,提出改进方法,主班负责在护理管理连续交班本上记录,内容包括姓名、影响饮食安全因素,饮食障碍类型,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负责。
护士长每周四与主管医生共同讨论病人饮食安全问题,每周五早晨交班时向病房全体医生、护士宣布病人饮食安全措施。
对特殊病人及时处理,随时质量控制,连续交班。
2 .4 效果
实施精神病病人饮食安全管理工作两年来,没有一例因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意外。
3 体会
3. 1 告知病人和家属饮食安全危险因素可避免纠纷
当病人被确定存在饮食安全危险因素时,护士与病人及家属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使期了解存在的影响饮食安全因素和如何配合治疗护理。
当病人需要被强迫进食时,应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在争取配合的情况下有些病人可自行进食而免去鼻饲的痛苦。
护士不把鼻饲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鼓励病人自主进食。
比如:集体进餐时病人自由排队,自由选择座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选
择饮食种类。
在体现以人为本,维护病人尊严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病人不理解而造成纠纷[3]。
3.2 认真、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精神科护理记录具有专科的特点,当护士遵医嘱为病人鼻饲时,护士应明确记录鼻饲的原因、鼻饲的内容、鼻饲的量及效果。
重点记录约束病人的原因、时间、部位、有无肢体的损伤。
环环相扣,注重细节是环节管理的原则。
在医疗护理服务中,饮食安全管理的任何环节问题都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精神科饮食安全管理是对病人实施的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47.
[2]马健东.精神科医疗亲爱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56.
[3]沈鱼邨主编.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9,65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