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圣才出品】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版)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版)注:蓝色为08年大纲变化;红色为08年大纲内容;紫色为09年大纲变化;橙色为09年大纲内容。
第一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
考查的知识范围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基本题型示例参见第三部分。
三、评价目标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7年的为: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删减了“基本”二字。
)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07年的为: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07年的为: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180 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00 分。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3 .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 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C)A.《介绍一个合作社》B.《组织起来》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7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1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C DE)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DE)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没收民族资本C.没收地主的土地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 (DE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BCDE )A.和平赎买B.委托加工C.计划订货D.统购包销E.委托经销代销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AB)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一五”计划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辨析题1.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圣才出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2019年真题]A.触及了封建制度的根本B.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答案】C【解析】“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2018年真题]A.迎合帝国主义B.维护封建统治C.对抗顽固派D.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中国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洋务派的本意,而是洋务运动所产生的实际客观效果之一。
B项,维护封建统治符合挽救清政府危机的意图符合题意。
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
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2018年真题]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答案】D【解析】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革命性。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红军、游击队、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长期进行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
因此,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项符合题意。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2012年真题]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两个阶段可以有机连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就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3b16e577232f60dccca102.png)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5.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C.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完整版)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官方发布word版)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 分(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34 分(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分析题50 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2018年真题]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答案】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合力促进的结果,不仅有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等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超凡智慧和革命实践等主观方面的因素。
C项,不仅提及了历史条件的客观因素,并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贡献,表述完整且正确。
2.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如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都属于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2017年真题]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2.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人民大众与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落后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B项,是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
C项,是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之前的主要矛盾。
D项,是当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表述。
3.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和发展是提出了()。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C
【解析】A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中的重要部分。
B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的。
D项,改革开放以后,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主体”是指()。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又称为公有化改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共中央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①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②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
A.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B.我国个体农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我国个体手工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A
【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6.在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手工业供销小组属于()。
A.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D.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A
【解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①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包销产品。
它虽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已经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使之开始脱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供销轨道,因而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它是由供销小组合并起来的,开始是统一供销业务,分别核算,生产活动仍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后来逐步有部分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合作社对各户的生产也有一定的干预,因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③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入社人员参加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
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B
【解析】A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步骤。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
8.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C
【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①发展互助组的同时试办初级社。
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归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③发展高级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9.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
A.临时互助组
B.常年互助组
C.初级合作社
D.高级合作社
【答案】C
【解析】AB两项,互助组不涉及生产资料问题,只是强调在生产方面,有效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项,初级合作社以土
地人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人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D项,高级合作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
其中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社在性质上相一致的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A.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B.手工业供销小组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互助组
【答案】C
【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社属于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阶段:①手工业供销小组,它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②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③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11.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中,企业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和平赎买”
D.“公私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