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安胎药方

合集下载

保胎的中药方子

保胎的中药方子

保胎的中药方子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保胎的中药方子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

安胎丸【处�健康惫�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1、清热安胎用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

我最常用的保胎方——解构泰山磐石饮(上)每年的这个季节,也就是夏至前后,孕期妇女先兆流产的病例较其他季节要多,还有一些孩子出现流鼻血,因为夏至前,阳气生发之极,热迫血行,有的人肾气不足升发太过,就会出现腰腿无力脚后跟疼,造成上焦能量过盛,下焦能量不足,加上这个时节气候干燥,每天烈日炎炎,身体有虚热,胎儿也会躁动不安,如果肾气不足就容易引起先兆流产出血的现象。

这时我们最常用的保胎方就是张景岳的泰山磐石饮,古人也是很有意思的,用药安胎就想让腹中胎儿安若磐石,健康稳固,我们在用这个方子保胎的时候,从药物组成看,由八珍汤为基础,加了补肾安胎的药物,但这只是简单从方义分析,而我们要思考的是,有很多补气养血的方剂是以八珍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的,但泰山磐石饮中的八珍汤却减去了茯苓这味药,方中加了黄芪益气,砂仁理气,同时还有黄芩这类清热药,那这个方子中的药物到了孕妇的体内是怎样运动的,怎样互相协同起到保胎的作用呢?我们用药保胎既不能升提太过,又不能过用下行沉降的药物,比如大黄这类走后阴的药物,或者一些下行渗利的药物。

这又要说到李东垣的升降出入的思路,要想胎气稳固,首先要保证气血的充足,所以泰山磐石饮用了四物汤养血和血以养胎元,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安胎,四君子汤固中,四物汤调和气血,共同起到固中安胎保证身体气血充足的作用,保胎保的就是胎儿的稳固,经血成胎,胎儿要想稳固,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气血供应,温暖舒适的子宫环境,但四君子汤中的茯苓,性味偏淡,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像清水下渗一样,茯苓渗湿利水,所以在保胎时,去了药性趋下的茯苓,由此我们想到,在保胎的时候,下行药要慎用。

保胎保的就是胎气,经血成胎,气聚而养胎,这是保胎的前提条件,使身体气血充盈,胎气稳固,用药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以保胎元。

泰山磐石饮中用了黄芪,人参补中益气,使中气上升,中气为脾胃之气,中气充足后天营养就会充足,温煦全身,有意思的是张景岳还用了两味下行的药物,用黄芩清降上焦的虚热,让上焦的热下行至胞宫温胎,砂仁降的是气,让上焦的气下降至胞宫,气聚血行而养胎,这样也可以防止黄芪人参升提太过,而导致身体能量上行而下焦能量不足,无法养胎。

保胎的中药验方

保胎的中药验方

保胎的中药验方文章目录*一、保胎的中药验方*二、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三、保胎安胎喝什么汤好保胎的中药验方1、保胎的中药验方1.1、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1.2、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1.3、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2、保胎期间要注意什么2.1、合理的运动大部分孕妇在保胎的时候都是选择卧床休息,主要是害怕运动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其实在怀孕期间做一些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孕妇的体质,对胎儿也是有用处的,可以减轻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不适感,不过切记运动不要过于激烈。

2.2、保持良好的心情在保胎期间孕妇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孕妇做好了情绪调节,时常保持乐观的心态的话,对胎儿的发育也有好处。

3、哪些情况需要保胎3.1、高龄产妇年轻的孕妇一般不需要保胎,而如果孕妇的年龄超过了35岁,医生都会建议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保胎工作。

3.2、孕早期出血在怀孕初期,一些女性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经过B超检查之后如果是宫内孕的话可以进行保胎,如果是宫外孕的话需要及时做流产手术,以免危及孕妇的生命。

3.3、压力大的孕妇一些孕妇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虽然怀孕了可能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对胎儿是很不好的,最好进行保胎。

保胎期间不能吃什么食物1、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花椒等调味品刺激性较大,多食可引起正常人便秘。

因此,建议您尽可能避免摄入此类食品。

2、酒:酒精是导致胎儿畸形和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3、过多的糖: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会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

治疗习惯性流产安胎秘方.1安胎合剂【来源】朱水香,《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菟丝子、熟地各12克,党参、怀山药各15克,白术、续断、桑寄生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血益气、健脾补肾、固冲安胎。

【方解】中医认为先兆流产主要是因脾虚肾亏,气血不足,冲任不固,胞脉失养所致。

方中菟丝子是保胎药中极重要之品,具有雌激素活性,而雌激素对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肾精之化,因于脾胃,故以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健脾益气、养胎载胎;菟丝子配熟地、续断、桑寄生补肾养血。

诸药相伍,能促进子宫生长发育,且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

对妊娠晚期之先兆流产亦有效。

本方据江西中医学院实验证明,安胎作用有三方面:一是抑制子宫收缩;二是能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三是促进子宫发育。

【主治】先兆流产。

【加减】腰腹痛者,加杜仲、枸杞;胀痛甚者,加炒白芍、陈皮;阴道下血者,加阿胶、仙鹤草、地榆炭;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等;偏阴虚胎热者,加生地、麦冬、黄芩;偏气虚胎寒者,加黄芪、艾叶炭。

【疗效】治疗100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36岁。

结果痊愈98例,治愈率达98%。

阴道出血停止,无腰酸腹胀,B超检查证明为活胎者方为治愈。

其中服药5剂以内即愈者12例,5~10剂愈者51例,11~15剂愈者27例,16~20剂愈者8例,20剂以上者2例。

2清热安胎饮【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组成】山药15克,石莲、黄芩各9克,川连3克(或马尾连9克)、椿根白皮、侧柏炭各9克,阿胶块15克(烊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补肾、清热安胎、止血定痛。

【方解】胎漏相当于西医的先兆流产。

妊娠初期,由于血聚养胎,故病人多见阴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则热,下扰血海,迫血妄行,以致胎漏下血,腰酸、腹痛等症。

《本草备要》中曾云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

因为白术能健脾,脾健则能统血,黄芩苦寒能清胎热。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胎常用中药方子》的内容,具体内容: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

它是妇科借用来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以下面的许多安胎药一起配合使用。

和胃糯米、砂仁在妊娠早期,可常见有围棋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症。

这时候首选是和胃安胎。

砂仁芳香和胃,对安泰止呕很有效,所以临床很常用。

较轻的人可以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也可以同与其他药同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能养胃也能安胎。

如:可以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吃,可常用食疗保胎的方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要保证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的话,前提是先要孕妇的脾胃坚强。

反过来,如果妇女脾胃虚弱的话,就容易损伤胎气,健脾安胎可比和胃重要呢。

白术就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后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想要保证胎气牢固,必须母体元气充沛,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可以使用常用方法:补气安胎,而黄芪、党(人)参就是常用的补气首选。

如: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补气安胎,又能健脾、和胃,所以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可以使中气上升,对有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更合适不过了。

养血地黄、阿胶、当归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孕妇如果血虚,会严重影响胎儿,如有见漏红的现象,则多为流产先兆。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保胎无忧散..徐志华
51.保胎无忧散
炒艾叶3克,川贝母6克,黄芪10克,川芎5克,生姜3克,白芍10克,甘草6克,菟丝子10克,羌活、荆芥、枳壳、厚朴各3克,当归10克。

水煎服。

功用补血安胎,疏气解郁。

主治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

保胎无忧散,又名保生无忧散、保产无忧散、十三太保。

本方是历代相传的妇科名方。

很多医学著作,如鲍相璈《验方新编》、陈修园《女科要旨》、程钟龄《医学心悟》、傅山《傅青主女科》均有记载。

近年香港中外出版社《华佗神方》一书,载有“华佗安胎神方”,其药物、用量与本方基本相同。

并主治明示:“凡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产艰危、横产逆产、子死腹中,皆可服之,极有奇效。

徐先生应用本方50余载,治疗习惯性流产,屡试屡验。

本方制方之妙,以程钟龄解释最可令人信服。

程氏曰:“新孕妇人,胎气完固,腹皮紧窄,气血裹其胞胎最难转动,此方用撑法。

本方尚可矫正胎位,在妊娠确诊后,隔日服1剂,连续服用2~3个月,并嘱孕妇卧床休息,就能达到安胎、足月分娩的预期疗效。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

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大全保胎煲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食疗方法,常用于孕妇在怀孕初期或中期,以帮助稳定胎儿,预防流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胎煲汤药材配方,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1. 黄芪当归汤- 黄芪:10克,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

- 当归:5克,补血调经,对孕妇有良好的补血作用。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枸杞:10克,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将上述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

2. 党参黄精汤- 党参:15克,补中益气,增强体力。

- 黄精:10克,滋阴补肾,增强免疫力。

- 龙眼肉:10克,安神补心,养血。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转文火煲1小时。

3. 白术山药汤- 白术:10克,健脾利湿,安胎。

-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茯苓:10克,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4. 熟地黄杞子汤- 熟地黄:15克,滋阴补血,润燥。

- 枸杞:15克,滋补肝肾,明目。

- 红枣:5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2小时。

5. 阿胶红枣汤- 阿胶:10克,滋阴补血,润燥。

- 红枣:10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 将阿胶打碎,与红枣一同加入沸水中,文火煲30分钟。

6. 桑寄生杜仲汤- 桑寄生:15克,补肝肾,强筋骨。

- 杜仲:10克,补肝肾,强腰膝。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7. 五味子桂圆汤- 五味子:5克,收敛止泻,安神。

- 桂圆:10克,补心脾,养血安神。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30分钟。

8. 山药白芍汤- 山药:30克,补脾益肺,固精止泻。

- 白芍:10克,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 将药材与清水一同煮沸,文火煲1小时。

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孕妇在使用这些配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

煲汤时,注意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充分释放。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也是保胎的重要环节。

中医安胎有良方

中医安胎有良方

中医安胎有良方妊娠后阴道不时下血,或时下时止,量少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若妊娠期见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是先兆流产的先兆,若不及时治疗,或久下不止,则可导致堕胎。

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则属习惯性流产。

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胎元方面是夫妇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萌胎,但胎元不固,或胎元有缺损,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多因气血虚弱,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耗损肾精,或因邪热动胎,或孕后跌仆闪挫,或手术和药物及有毒物质影响,干扰胎气。

一、分型论治1.肾虚胎元不固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或暗,质清稀,腰酸腹坠痛,或曾屡次堕胎。

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

治宜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药如:菟丝子、桑寄生、党参各15g,续断、阿胶、白术各12g。

加减:阴道流血量多,加仙鹤草、旱莲草;腰腹坠痛加黄芪、升麻,以益气升阳;小便频数失禁加益智仁、桑螵蛸。

水煎服,每日1剂。

2.气血虚弱表现为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胀痛或坠痛,神疲肢倦,面色无华或萎黄,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宜益气养血安胎。

药如:人参、熟地、杜仲、陈皮各10g,白术、当归、白芍各12g、炙甘草8g。

加减:若阴道出血量多加地榆炭、仙鹤草、苎麻根炭;腹痛者,加白芍、甘草;腰酸者,加桑寄生、杜仲、菟丝子。

水煎服,每日1剂。

3.血热动胎妊娠后阴道流血、色鲜红,腹痛下坠,心中烦闷,溲赤便结,口渴喜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凉血、滋阴安胎。

药如:太子参20g,黄芪、苎麻根各15g,阿胶12g,生地炭、炒白芍各9g,川柏炭4.5g,黄芩炭6g,藕节炭10g、乌梅5g。

加减:热偏盛者,加金银花、山栀、黄连;偏阴虚者,加麦冬、石斛、五味子;大便干者,加杏仁、栝楼仁、火麻仁。

水煎服,每日1剂。

4.扭挫伤胎有妊娠外伤史,表现为腰酸,腹胀坠,或阴道下血,舌质正常或稍暗,脉滑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胎安胎药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保胎安胎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最常用的几味安胎中药。

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最常用的几味安胎中药。

当女性朋友一旦怀孕了,就会担心腹中的宝宝是否安全,时刻小心以免流产。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
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
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
之功。

安胎丸
【处?a href='//yangsheng/' target='_blank'>健康惫?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
【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
1、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妇科借用
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

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

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

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

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

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

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

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4、养血地、胶、芍、归身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

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

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

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

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5、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

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

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
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气上升;对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甚为合适。

6、南瓜蒂和苎麻根,配合六法胎安宁
上述民间验方苎麻根糯米粥中,有的再加南瓜蒂同煮吃,收效更佳。

临床医家常服用南瓜蒂和苎麻根与以上六法配合应用。

成方泰山磐石饮为治疗屡屡滑胎即习惯性流产的安胎名方。

综观全方用法,以上各法齐备,用的及时,其胎自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名符其实矣。

7、补肾仲、断、菟、寄生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妊娠亟须肾气充足,胎儿易生长成熟。

又谓"腰为肾之府",孕妇肾虚,会出现腰酸,每当孕妇流产之际,必然腰酸、腹痛、出血三症并见。

因此,补肾安胎一法是不可缺少的。

常用药有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山茱萸等。

张锡纯的寿胎丸就是用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等药组成的,既可补肾安胎,又能强腰、止血,确为一首良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