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文化与园林植物造景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2015年第9期现代园艺1植物造景的概念传统的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景观的重要手段,强调视觉上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造景被赋予了生态、可持续等更为广泛的含义,然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植物与园林的关系植物一直以来都是园林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素材,并且与山、水、建筑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四要素,可见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植物与园林可谓相互依存、相互衬托。

园因木而古,木因园而神,经历成百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瑰宝,我们能从一株株参天古木中感受到它的古老沧桑,亦能从雅致的园子中欣赏到植物自然生长的生动姿态。

中国古典园林是将大自然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在园内展示奇花异木、秀峰怪石、碧水流泉、亭台楼阁等,它的崇尚自然美、讲究诗情画意等特色,都是在对这四大要素的整理、加工、塑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2]。

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3.1人格化我国古代文人造园家具有高雅的志趣,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他们常常在自己所营造的景园中,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思想。

以比拟、联想的手法赋予园林植物人格特色,是他们多用的手法。

通过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看到人性的品格,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或寄情于景,或因景生情。

如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在古典园林中也被广泛运用。

扬州的个园园名即源自于“月映竹成千个字”中的“竹”字,园主人借园内遍植的翠竹,传达自己正直不阿的思想品德。

又如苏州拙政园园主,在园中建芙蓉榭,古时芙蓉指荷花,荷花天生丽质,被喻为花中君子,它也正是园主寄情花草,清高脱俗,追求人生的另一种超凡境界的生动体现。

3.2诗情画意的表达我国古典园林深受古代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一直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在植物造景上,也充分考虑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和习性,力求将植物的色、香、韵在景中融合,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景观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也为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在本文中,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庭园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园林艺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入进去,以塑造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历史感的庭园景观。

比如,在庭院设计中使用抱厦、假山、楼阁等传统元素,营造出意境和格调,增强了园林的文化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植物选择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画等文艺作品中常常描绘花卉、树木等植物,因此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这些文艺作品中的植物元素进行植物选择。

比如,利用红豆杉、紫薇、梅花等名贵花木作为园林的主要景观植物,既满足了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造景材料的选择中的应用传统的造景材料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古色古香的雕刻、屏风、砖瓦等,可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

在选择造景材料时,可以考虑采用红木、青砖琉璃、石灰石等有着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加工和安装方法上也可以借鉴传统的技艺手法,打造出更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装饰中的应用在园林装饰方面,可以选用传统的图案、文字符号等元素进行装饰。

比如在园林的栏杆、门楼、花架等构件上,可以采用传统美术中的山水、花鸟图案和吉祥物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气息,也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和传承,借助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启示,打造出更好的现代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doc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doc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特点及手法特点:1.自然性“杂树参天”,“繁华覆地”,“开花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或三五成丛”,“园不论大小,凡有隙地,必然栽花树木,栽植时绝无人工意味”,“法天象地”。

2.文化性文化内涵,诗情画意。

一方面,古人对植物有深厚感情,甚至成为民族、江山的象征。

《论语》:“……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另一方面,古人把植物人格化、拟人化,并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吟咏传赞。

庭园环境极富诗情画意,体现出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3.生态性陈昊子《画镜》“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然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而。

”“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辉;花之喜阴者,植北囿而引南薰”。

文震亨《长物志》:“山松宜植土岗之上”,岗松湿柏。

4.精练性传统造园植物造景以简洁胜“贵精不在多”,私家园以孤景树或二、三、四、五株树丛为主。

四时之景融于小园,以种多而量小得,以国画之“经营位置”法,精心设计,布局搭配。

手法:1.自然之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随机造景,并无固定模式“有法而无成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交融情景取法自然,模拟自然声色,更有化情于物,融情于景,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生活环境。

3.空间组景根据各种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进行巧妙布局,合理安排,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与空间艺术效果。

手法:应对、俯仰、分隔、夹框、透漏、虚实、引导、层次与精神等。

4.主从置景即主景与配景,植物景观要有重点与一般,主体与客体之分,主次分明,主体突出。

5.因借得景白居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三家春”。

计成《园冶》“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因”者乃就地审势,因地制宜。

如“槐荫当庭,栽梅绕屋”,“柳间夹桃,芙蓉照水,野菊扶篱,藤萝隐墙”。

“借”者,景不限内外,不拘远近,不定时间。

传统园林植物“海棠”的文化及造景应用探讨

传统园林植物“海棠”的文化及造景应用探讨

海棠通常指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有时也包括蔷薇科木瓜属的木瓜海棠、贴梗海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秋海棠科的秋海棠也被泛称为海棠[1],但从现代植物学上说海棠属于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植物中果实较小(≤5cm)的一类植物的总称[2]。

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观赏海棠,花色非常丰富,以白色和粉色居多,多为单瓣花,少见半重瓣和重瓣花[3]。

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叶色有绿叶、红叶、紫叶等。

海棠果的颜色有黄绿色、绿色、紫红色、橙红色等。

我国栽培海棠的历史有2000多年,海棠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培育和演化过程,大概可以概括成“杜、甘棠———亭———柰———野棠———海红———海棠”,目前可以找到最早关于海棠的书面记载是《诗经·卫风·木瓜》,其中载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有学者考证此书中的“木桃”为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1,4]。

唐相贾耽所著的《百花谱》中首次明确了“海棠”这一名称,后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将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统称为海棠。

到了两宋时期,因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栽培技术的进步,海棠花品种数目增多,海棠花文化也开始逐渐繁荣。

统计和比较《全唐诗》《全宋诗》《全宋词》中主题为咏海棠的诗词,其中《全宋诗》中咏海棠诗数量多达500余首,涉及描写海棠五感的诗近900首。

由此可见,海棠被赋予一系列文化内涵有充分的文本依据,同时海棠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作为传统园林植物在园林造景之中的广泛运用。

1海棠文化1.1吉祥文化———富贵天成的美好寓意一直以来,海棠的花色之美就是其最重要的审美要素之一,无论是海棠初开时的“红酽海棠红似雪”而至“胭脂点素”再到“染雪团枝袅”,都充分显现出海棠的花色娇艳,海棠盛开时粲然而放,花形饱满,特别是“海棠四品”中西府海棠花开似锦,饱满的树冠簇拥密实的花朵,十分醒目,天然而带有贵气。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二月十四晓起看海棠八首·其六》中,提到“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将海棠与代表富贵的牡丹相提并论,魏了翁在《次韵虞永康十月海棠二首》其一中也形容海棠“如何富贵天然质”。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还可以美化景观,丰富人们的视觉享受。

植物造景是通过对植物的选择、摆放和组合,以及与其他景观元素的配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地的变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的景观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提高生活质量。

2. 空间分隔:植物的布置可以形成自然的屏障,将空间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域。

通过种植大面积的绿篱或行道树,可以营造出私密而宁静的空间。

3. 营造氛围:植物的选择和配搭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种植色彩鲜艳的花卉和多叶树木,可以营造出热情和活力的氛围;而种植浓绿的常绿植物,则能营造出稳重和安静的氛围。

4. 强调主题:植物可以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强调主题和风格。

在中式园林中,常常使用竹子、水杉等传统的中国植物,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布景,营造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在植物造景的实践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提高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1. 色彩搭配:植物的颜色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和枝干颜色的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2. 空间层次:通过植物的高矮、茂密和稀疏等特点来组织空间层次,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感。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树木、灌木和花卉植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多层次、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3. 构图和形态:设计师通过对植物的布局和形态的刻画,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景观构图。

可以利用对称、重复和对比等形式来创造出规则而有序的景观效果。

4. 与其他景观元素的配合:植物造景需要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协调和配合,从而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植物与水景、石景、建筑物等景观元素的关联,打造出动静结合、有机统一的景观空间。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

一、名词解释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生态学理论+ 园林艺术原理;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限制因素,形成的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之下。

半开敞空间:空间一面或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开敞程度较小。

通常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密性,而另一又需要景观衬托的居民住宅环境中。

覆盖空间:1)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给人凉爽感,视线开阔。

夹在树冠和地面间,人能穿行或立于树冠之下。

2)“隧道式”(绿色走廊)空间。

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

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

完全封闭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围合。

这种空间相当荫蔽,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垂直向上、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将视线导向空中。

垂直感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

尽可能选用圆锥形植物。

障景:植物材料如直立的屏障,能控制视线,遮掩不雅观的景物。

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

私密性控制: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对所限区域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杜绝在封闭空间内外自由穿行。

私密场所或居民住宅,要考虑私密控制。

自然群落: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在一定气候及生境条件下、长期发育,自然形成的群落。

各自然群落有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

自然群落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生境而形成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

多度:指每个种的个体数目。

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

自然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寄生关系:槲寄生-桑寄生-寄生藤-菟丝子。

附生关系:并不吸取其组织为食料,仅收集水分。

最多从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

苔藓、地衣。

共生关系:蜜环菌-天麻;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菌根。

生化关系:他感效应—黑胡桃-桉树-;灌木鼠尾草竞争和机械关系:绞杀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蓝色的风信子:恒心、贞操、彷佛见到你 一样高兴。
• 黄色的风信子:幸福、美满,与你相伴很
• 风信子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只要点燃 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人生
• 紫荆 象征意义:兄弟和睦
•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 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 著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 著不朽与永恒的青春。 长春藤---友谊,结婚,永不分离 常春藤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常绿藤本植 物,预示春天长驻,因此有一个美好的名 字"长春藤",深得人们的喜爱。 送友人长 春藤表示友谊之树长青。如果朋友结婚, 送新娘的花束中也少不了长春藤美丽的身 影。祝愿"新婚幸福,百头偕老。"
富、荣誉、清纯、高雅
• 狐尾百合花:尊贵、欣欣向荣、杰出 • 玉米百合花:执着的爱、勇敢 • 编笠百合花:表现才能、威严、杰出 • 圣诞百合花:喜洋洋、庆祝、真情
• 紫色的风信子:悲伤、妒忌,忧郁的爱 (得到我的爱,你一定会幸福快乐)
• 白色的风信子:恬适、沉静的爱(不敢表 露的爱)
• 红色的风信子:感谢你,让我感动的爱 (你的爱充满我心中)
山茶
象征意义:比喻人纯洁可爱,有魅力,感情至 上,理想的爱
• 玉堂春富贵 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 花
玉兰
象征意义:高洁、典雅、爱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 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牡丹(花王)
象征意义: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 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 平的象征
•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 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 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 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 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 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兰被认为最雅,“清香而色不艳”叶姿 飘 逸,幽香清远,生于幽谷,绿叶幽茂, 柔 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
• 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
“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
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
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
骚人所钟爱。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
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 寒三友。
•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 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 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 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 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 的。
• 竹,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 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 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 佳肴。早熟禾科竹亚科高大乔木状禾草类 植物的通称。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 类植物,茎为木质。竹是高雅、纯洁、虚 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 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 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 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 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
“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 雪中四友 迎春、梅花、山茶、水仙
• 迎春
象征意义:具有争春不骄谦逊,植根于岩 隙,青草之中,淡雅素妆,朴实无华,而 为大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迎春花又有 “金腰带”的雅称。(金腰带是古代官职 的标志)
水仙
象征意义:象征来年好运。也寄托对祖国 的思念之情。水仙花象征着对亲人的思念, 而春节又是家团圆的节日,所以过年时买 水仙花,表达全家团圆的愿望。
• 白郁金香:纯情、纯洁 • 粉郁金香:美人、热爱、爱惜、幸福 • 黄郁金香:高雅、珍贵、财富、友谊
• 高原郁金香:自豪、挺立、创造的美、美 的创造
• 百合花的花名是为了纪念圣玛母玛利亚, 自古以来圣母就被基督教视为清纯的象征, 因此它的花语就是纯洁。
• 香水百合花: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 • 白色百合花: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 葵百合花:胜利、荣誉、富贵 姬百合:财
第四节、中国花文化与园林植物造景
花木之美,除了表现在花木本身的形态 和色彩 之外,还包括风韵美和意境美。意 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而园林意境的 表现与中国花文化密不可分。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许多花木被人格化, 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 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 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 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传到日 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 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 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 国画的常见题材,化作常以“三友图”命 名。
桂花
象征意义:永伴佳人,桂树可是香满天下, 誉满天下的室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 象征
• 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 • 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 •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 • 白玫瑰代表纯洁爱情; • 黑玫瑰代表温柔真心; • 橘红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丽; • 蓝玫瑰代表敦厚善良和独一无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