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全部类型题目) (1)

合集下载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2:1 B.4:8 C.1:8 D.1:16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A.6克B.3克C.1.5克D.8克3.化学反响: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响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5.用氢气复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A.16b/(a—b)B.4(a—b)/ b C.4b/(a—b)D.b/16(a—b)6.质量一样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Mg B.Al C.Zn D.Fe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响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响。

A.1 B.0.5 C.2 D.4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A.10 B.6 C.5 D.1210.在化学反响A2+3B2=2AB3中,6克B2与足量的A2反响后,得到34可AB3.则化合物AB3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A.17:4 B.14:3 C.14:7 D.14:17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响,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A.1:1 B.27:28 C.9:28 D.3:2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按钠、镁、铝的依次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A.1:2:3 B.1:1:1 C.2:3:1 D.3:2:113.一样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2 B.2:3:2:1 C.14.用氢气复原氧化铜的试验中,复原8克氧化铜,应当通入氢气的质量是()A.小于0.2克B.等于0.2克C.大于0.2克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参加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参加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16.8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须要消耗_______克氧气()A.56克B.64克C.72克D.60克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须要磷_______克,须要烧氧气_______克()A.30克30克B.30克40克C.31克40克D.40克31克二、填空题1.12.25克KCl3跟3.25克MnO2共热,反响完全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

化学计算题1,2,3

化学计算题1,2,3

化学计算(一)根据化学式计算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H-1 S-32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 N-14 Fe-56 Zn-65 Cu-64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Mg-24 Cl-35.5 Al-27 Ca-40(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K-39 P-15 Na-23 I-127 (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 为例):(1)相对分子质量=A 的相对原子质量×m+B 的相对原子质量×n(2)A 的质量分数(3)A 、B 元素的质量比(4)A 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 的质量分数 (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杂质不含该元素时)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1.练习1.最近,在我国各大城市举办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全国禁毒展览,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毒品,叫大麻酚,它的化学式为C 21H 26O 2 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卟啉铁(C 34H 32ClFeN 4O 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 .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C .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 .“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3: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4.人体缺乏维生素C (简写“VC ”)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而死亡。

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 ”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你回答:(1)“VC ”中含有 种元素。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 ”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答案】67.2%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g,设5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
解得x=3.36g;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8.某水泥厂新进一批石灰石原料,该厂检验室为了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2g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而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烧杯的质量为82g)
(2)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氯化钠,B点表示氯化钡过量,此时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故填:NaCl和BaCl2;
(3)当滴加氯化钡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
设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反应硫酸钠质量为y,生成沉淀质量为z。
反应后氯化钠质量为:11.7g+(24.3g-14.2g)=21.8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24.3g+100g+104g-23.3g=205g,反应后溶液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3)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4.7%
答: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7%。
答案:
(1)4.4g;
(2)83.3%;
(3)14.7%。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合应用,是中考计算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做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要写正确,始终不要忘记质量守恒定律,还要记牢“遇到差值要想气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中。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总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和计算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和计算专项练习题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一、选择题1.尿素溶液可以用来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N2+4H2O,则X的化学式是()A.NO2B.NO C.N2O D.NH3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m1的值是4.4B.m2的值是4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参与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83.图2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2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5.同学们对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16.某金属单质X 与非金属单质Y 可发生反应:2X +Y===X 2Y 。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 ) A .4∶1 B .3∶1 C .2∶1 D .37∶8 二、填空题7.图3”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图3(1)”“____________。

(2)反应前的原子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的原子数。

(3)从微观角度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改变。

(4)写出一个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

过氧化氢可用过氧化钡(BaO 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欲测得某块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含量,现取该大理石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实验中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_____。

(2)该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8.8g 20g【解析】【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实验中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8. 8g。

(2)设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H O+CO10044x8.8g100x =448.8gx=20g答: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 CO H O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3.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有关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13-11-27
冰毒中碳氢氮三种 原子的个数比为:
24 g 3g 2.8 g : : 12 1 14 2 : 3 : 0.2 10 : 15 : 1
6
29.8g - 24g -3g = 2.8g
有志者事竟成
中考复习· 化学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恒定的质量比。 即: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 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一般步骤:设、写、找、列、答、查
设未知量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列比例式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2013-11-27 有志者事竟成
回顾检查
7
中考复习· 化学
注意:
1、化学方程式要书写完整、正确;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 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单位要代入计算过程; 4、计算过程要规范。
⑶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4︰5︰24 ,
⑷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6 ,该有机物中氧 28.9%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6g该有机物中所含氧元 素的质量等于 13.8 g乙醇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2013-11-27
16 3 16 x 16.6 g 46 166
有志者事竟成
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1: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CH3OH)为 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电池反应的原理为:2CH3OH + 3O2 + 4NaOH = 2Na2CO3 + 6H2O。若消耗了3.2 g甲 醇,可生成多少克水?
解:设可生成水的质量为X。 2CH3OH + 3O2 + 4NaOH = 2Na2CO3 + 6H2O 2×32 3.2g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84消毒液”可有效杀死新冠病毒,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①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②工业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根据实验方案二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_____________;②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成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③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可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

BaCl、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4)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2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①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化学式)。

②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答案】H + 447 Cl 2+2NaOH=NaClO+NaCl+H 2O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喝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密封保存 NaOH 19.6% 【解析】 【分析】 【详解】(1)酸是解离出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氢离子,故填:H +(2)NaClO 的质量为1000mL×1.2g/mL×37.25%=447g 故填:447;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 同时生成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 2+2NaOH=NaClO+NaCl+H 2O ,故填:Cl 2+2NaOH=NaClO+NaCl+H 2O(3)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而变质,故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分为三种情况;没有变质,溶质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全部变质,溶质为碳酸钠;氯化钡可以和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方案二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钠,取上层清液加无色酚酞变红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实验方案一氢氧化钠变质不变质加酚酞都会变红,因为碳酸钠溶液是显碱性的,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至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无法确定,故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喝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密封保存;(4)pH 等于7说明溶液呈中性不含NaOH,故填:NaOH解:设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由图可知当加入50g 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2244BaCl H SO =BaSO 2HCl9823350g x 23.3g9850gx =23323.3g x=19.6%+↓+⨯⨯答: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1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上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

这是我们计算化学方程式的理论依据。

我们将化学方程式计算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的的计算
1,通过电解水值得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制备高纯硅。

若要制得0.4kg氢气,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差量法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或纯度)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5克,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为16.9克,求:
(1)生成氧气多少克?
(2)有多少克氯酸钾发生反应?
(3)剩余固体中的物质是什么?质量各是多少克?
2、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某同学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2.5克,
加入1克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1.9克。

计算:(1)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

(2)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3
回答:(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 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________g。

(3)第______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g。

4、氢气和氧气共5克,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8克水,则原来氢气和氧气各为多少克?
三、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

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 用含32O Fe 75%的赤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即境活用】
1、在实验室中制取88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2、将100克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氧化钙质量是多少?
三、选量(过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该计算在内。

在有些计算中,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这时就必须考虑,给出两种物质的质量是否都恰好参加了反应。

例如: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共20克,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生成18克水,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氢气10克,氧气10克 B 氢气2克,氧气18克 C 氢气4克,氧气16克 D 氢气1克,氧气19克
【解析】B 和C 。

化学方程式:O H O H 22222=+,质量比为:1:8:9.
即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若是有1克氢气需要8克,生成水9克;若有2克氢气需要氧气16克,生成水18克。

本题中生成水18克,则必然是氢气有2克,氧气有16克。

五、和实验相结合的计算题
关键在于看懂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的突破点求解。

例如:我市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二氧化硅。

某学生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克石灰石样品,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克。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反应时间记录如小表:
反应时间/分0 2 4 6 8 10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80.0 79.0 78.3 77.9 77.8 77.8
⑴反应生成CO2的总质量为克。

⑵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即境活用】
1、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是通过计算分析: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四、有关字母型化学方程式计算
可分为两种题型:
(1)在题目中给出由字母组成的化学方程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字母各部分之间的质量关系求解。

例1:在反应2A+5B=2C+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克A 与B 完全反应后,生成8.8克D 。

则在此反应中B 与D 的质量比为( )
A 4:9
B 8:1
C 10:11
D 31:44
例2:在A+B=C+D 的反应中,若20克A 和10克B 正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 ,则4克A 和 克B 完全反应可生成 克D ,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即境活用】
1C B A 222=+的反应中,2克2A 反应生成256克C ,则参加反应的2B 为________克。

若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在2A+B=C+2D 反应中,若15克A 与足量的B 反应,生成9克C 和22克D 。

现要制取33克D ,需要B 的质量为______。

3.
、在化学反应A+B=C+D 中,40克A 和1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克C,则生成D 的质量是( ) A.20克 B.21克 C.41克 D.59克
4、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2A+2B =3C ,若8克A 与4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的质量为( )
A .12克
B .6克
C .4克
D .24克
5、在A +B =C +D 的反应中,若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为2∶3,当有5g A 参加反应生成3 g C 时,则生成的D 质量为
________g.
6、在化学反应A +B====C +D 中,已知25克A 与10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 。

当反应有6克D 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 是_______ g.
7、在反应A+2B=C+D 中,2000克A 与足量B 反应生成1775克C 和1225克D ,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8、在X +Y =Z +W 反应中,若20g X 和15 g Y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W ,且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2)根据题目中所给字母的质量关系,导出化学方程式。

例1:取A 、B 、C 三种物质各20克混合并加热,反应完成后,生成D 物质15克,C 增加了10克,而A 全部参加反应,若反应中再无其他物质生成,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即境活用】
1、由X 、Y 、Z 三种物质各10克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中有16克Z ,8克新物质M 和若干克X ,则X 和Y 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