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满江红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知识点+同步练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1<渔家傲·秋思>》知识点+同步练习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少时家贫好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
官至参知政事。
范仲淹积极推行“庆历新政”,为人廉洁公正,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做人准则。
二、故事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词人历任陕西经略副使、延州、知州等职。
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西夏人对他深为惮服,《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三、理解词义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塞下:边界要塞之地。
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为符合格律而倒置。
秋季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千嶂:层峦叠嶂。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
羌管:即羌笛,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不寐:睡不着。
征夫:出征的士兵。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大不相同。
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随着军营的号角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从四面纷纷响起,层峦叠嶂里,烟雾弥漫,残阳西沉,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城门。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返回故里。
只听羌笛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难以入睡。
将军和士兵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四、问题归纳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中的“异”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一是天气异:天气极冷。
二是声音异:充满了边塞的各种声音。
三是景色异:烟雾弥漫,孤城紧闭。
作用:渲染边塞孤寂荒凉的环境氛围,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12.《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主题思想】《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词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简答题及答案

12.《词四首》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习题】简答题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3、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不平。
4、这首词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答: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的。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
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宋)【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习题】简答题: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渔家傲秋思知识点梳理

渔家傲秋思知识点梳理以下是《渔家傲·秋思》的知识点梳理:一、作家作品:《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的一首佳作。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二、词语解释:●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衡阳雁去: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归无计:还没有回家的打算。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三、内容理解:●这首词上阕描写边塞秋景,下阕抒发思乡之情。
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质朴凝练,情感深沉含蓄,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词人用“异”字统领全篇,分别从听觉与视觉两方面下笔,具体描绘了边塞风光之“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外的奇异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之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心理矛盾: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景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四、艺术手法:●这首词运用了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
如“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与“万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乡愁的浓烈。
●这首词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如“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等句,通过描绘边塞特有的景色和声音,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忧国之情。
九下【词四首】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满江红

一、整体感知——内容情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外声。沙场/秋/点兵。
夜里酒醉后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 了响彻号角声的连营。想起在军营里与部 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 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一、整体感知——内容情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写作背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 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1181),辛 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 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他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 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辛弃疾 寄给陈亮的。
3.“异”字有什么作用?
1.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风光不同。
4.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揭示了作者和征夫们思念家乡但又因没有 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而没有办法 回去的矛盾心理。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 军征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思乡 忧国的情怀;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 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心理。
持节云中, 以魏尚自喻,渴望朝廷能像 何日遣冯唐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 西北望,射天狼。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 指侵扰西北边境 的决心。
的西夏军队。
四、拓展延伸——爱国名句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代还有很多人抒写 了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句爱国诗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九年级词四首知识点

九年级词四首知识点在九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四首经典的词,分别是《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
这四首词各具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四首词的知识点。
一、《渔家傲·秋思》1、作者及背景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写下了这首词。
当时,宋朝与西夏的战争频繁,边地荒凉,将士们生活艰苦,思乡之情浓厚。
2、词牌名“渔家傲”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和字数。
3、重点词句解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描绘了边地秋天的独特景色,大雁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烘托出了边地的荒凉和孤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出了重重山岭之中,烟雾弥漫,夕阳西下,城门紧闭的景象,展现出了边地的防守森严和紧张气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一杯浊酒寄托思乡之情,但功业未建,无法归家,表现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笛声响,寒霜满地,将士们难以入眠,将军和士兵都因思念家乡和战争的艰苦而落泪,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痛苦和无奈。
4、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色和将士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们思乡忧国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敌、保卫边疆的决心。
5、艺术特色意境开阔:词中展现了边地的壮阔景象,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给人以雄浑、苍凉之感。
情感真挚:作者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心融合在一起,情感深沉而复杂。
语言质朴:用词简洁明了,却能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1、作者及背景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所作,当时他政治上不得意,但仍希望能够为国效力。
2、重点词句解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课《词四首》

文:“韩柳欧苏”并称(韩如潮,柳如泉,
欧如澜,苏如海)。
词:“苏辛”并称;
蔡襄)。
书:“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 坚、米芾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洵三父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
柳宗元
白居易 屈 原 柳 永
太忧郁
太伤感 太悲壮 太缠绵
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壮观 情景。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狩猎、 打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被 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 豪情壮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 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 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 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 《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
词作分析
上 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出 猎 情 景
借孙权射虎的典故,表现作者的 少年狂气。
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希望得到 朝廷的重用,能建功立业。
下 片
报 国 之 志
末一句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 向。
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2、上下片各借用什么典故来抒发感情?
赏析“千骑卷平冈”这句话。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 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
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满江红》课件(ppt109张)

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 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 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合作探究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边 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和我们曾经学过的 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合作探究
从修辞手法和描写角度赏析“衡阳雁去 无留意”。
“大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 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运用拟人 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 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 愿久留,从侧面描写出边地的荒凉,将士 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诗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2 词四首 《渔家 傲·秋 思》《 江城子 ·密州 出猎》 《破阵 子》《 满江红 》课件 (ppt1 09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题 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大业。
2.“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3.词人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请说说“壮”在何处?
①军号雄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②场面壮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③抗金部队阵容壮盛,“沙场秋点兵。” ④词人的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
射天狼。
下阕:抒发渴望杀敌卫国、报效朝廷 的壮志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题 1.展开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卷”字的效果。 (4分) 画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 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 从山岗上席卷而过。一个“卷”字,写出出猎队伍行走快, 人数多,场面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 精神。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塞下秋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阕:抒情,抒发身处边塞征人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秋思》阅读题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 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表现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题 2.通读全词,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怎样的太守形象。(4分)
①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弯弓劲射、保家卫国、 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分) ②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 一个弯弓劲射、英武豪迈、气度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 作者报国立功的宏伟志向。(2分)
《满江红》阅读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外国列入侵国土,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 思。
2.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引用典故,抒发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
闷心情。
孤城闭”所展现的画面。 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归日斜照,
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2.词人引用“燕然未勒”的典故,抒发怎样的情怀?
“燕然未勒”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尚未 建功,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写出 了作者为国家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 励鼓舞。
《渔家傲▪秋思》阅读题 3.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 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描写(边塞秋色) 下片:抒情(思乡之情) 表现思念家乡,慨叹功业未立,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 中起到什么作用?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 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 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的特殊背景。(1分)
《渔家傲▪秋思》阅读题 5.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 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6.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满江红(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 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 作蛾眉,殊未屑!
上阕: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 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 觅知音?青衫湿! 下阕:写出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内心充满担 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 思想状况。
3.找出本词运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作用: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上阕:回忆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