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人生)咸淡均味,好坏皆福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初中精选作文【750字】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初中精选作文【750字】苏轼无疑是一个才子。
但年轻时的他矛头太露,得罪了太多的人,落难后的他品味到了生命的滋味,所有的朋友不敢见他,怕遭到牵连,但也就在这时,他才在江边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完满诗句。
苏轼应该感激一次次的下放,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变成了苏东坡,那个脚着芒鞋,手执竹杖,大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他;那个年老仍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风光狩猎的他;那个对着爱妻的坟墓,泪千行的他才是我们所喜欢,所敬仰的东坡居士。
苏轼变成苏东坡后,开端观赏差别的东西。
他一次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满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把他打垮在地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他必定是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就笑了起来,跑回家给冯梦得写了封信:“自喜渐不为人知。
”过去的他是才子,风光无限,要全天下的人都认识他。
可落难后的他看开了,他的生命开端有另外的一种力量。
所以,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仿佛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他在自得时,并无感觉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但不得志后的他,我们在他的诗中感想到了徐来的轻风。
“奔放”一词好像是为东坡量身打造,我想官场自得时的东坡是很难将这个词演绎的。
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名利奔忙,或者想着怎样去讨好皇帝物极必反,东坡被下放了,却也因为如此,他回到自我,他感想到历史上那些名利纷争,到头来不外是一场空。
于是他放下了,回到了真正属于他的地方,完满的诠释了“奔放”。
我想,没事一个自我的循环。
没事局部富贵、贫穷的,有了自我,才有美可言。
但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其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只有你经验了酸、甜、苦、辣之后,才知道“淡”的可贵,才知道人生的真正味道只不外是一个“淡”字。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心如朗月

心如朗月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困难的事儿从容易开始做,大事从小事开始做,把简单的事和小事做得有板有眼、如诗如画、如歌如舞、风生水起,大事难事也就自然土崩瓦解。
做大事的人,正在以干大事的胸怀做小事;做小事的人,也正在以干小事的耐心啃大事;做事的人,正在以无事的心放松做事;无事的人,正在以做事的心享受无事。
有智慧的人,生命中所有的对立面都自然统一起来了。
迷失的生命在矛盾里,智慧的生命在统一里。
这种统一,是在自己心上的统一。
有矛盾,并不可怕。
表面的对立,正是化了装的统一。
记得,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荣誉败坏名声,头衔使人失去尊严,职位让人头脑发昏。
英国作家奥威尔也有一句话: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智慧者,心境如何?只有他本人知道。
我们只能以个人的方式,享受生命的丰盛。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不为浮云遮望眼,心如朗月,宁静、开阔。
1。
人生咸淡皆有味

人生咸淡皆有味人生咸淡皆有味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
反之,一意孤行,不论怎样都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
一个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的人,能快乐地度过一生;反之一个不满于状的人,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只会害人害己。
弘一法师在青年时代曾有过歌舞升平的奢华日子,但在晚年却能把生活和修行统一起来。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去拜访,吃饭时,见弘一法师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后,弘一法师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无味的白水?”弘一法师又笑了笑说:“白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极富禅味。
弘一法师把佛法应用到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的.人生,无处不是味道。
一条毛巾用了三年,已经破了,他说还可以再用;住在小旅馆里臭虫爬来爬去,访客厌恶,他说只有几只而已。
可以说他是真正的“随遇而安”。
咸淡有味,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
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的境界,说明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内涵。
在一座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寺庙,在这座古刹中,有一处僻静的小屋,寺众和香客都对这间小屋敬而远之。
原来,这间小屋不但阴冷潮湿,而且时常闹鬼,使来往挂单(投宿)的客僧不能安心修行。
一天,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满了,小和尚只好将他安排到那间小屋里,并对他说:“传说这间屋子里有鬼,经常出来吓人,你一定要当心啊!”这位客僧觉得自己经常四处云游,什么鬼狐仙怪没有见过,就对他说:“小鬼没有什么可怕的,要是他真的出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他!”说完就进房休息去了。
晚些时候,又有一位客僧前来挂单,小和尚也只好把他安排到那间小屋里,也同样嘱咐他说:“这屋子闹鬼,一定要小心!”这位后来的僧人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就对小和尚说:“我知道了,要是有鬼出来我一定能降伏它。
”先进去的那位僧客正在打坐,听见有人轻轻地敲门,以为是鬼怪出来了,所以就坐着没动。
人生咸淡皆有味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优秀作文选人生咸淡皆有味高二(9)班(55分)赵晨曦输出白日沦西河,数日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叶中枕席冷。
乞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人生中的咸淡各有各的味道。
闲是心灵的不平,是内心的孤独,是人才的不遇,是壮志的难酬,是社会的不公,是人性的不满;这淡也不是绝对的快乐,也是值得体味和反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淡是内心的平静,是心灵的悠闲;是形体的自由,是天性的表现;是社会的和谐,是生活的恬淡。
咸淡各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不是唱歌就表示平淡,不是哭泣就表示苦咸;有时平淡更值得享受,有时苦咸更值得体味,陶渊明不正是如此吗?面对苦咸,陶渊明不是指责,不是抱怨,而是反思自身,反思社会。
少年时的陶渊明胸怀大志,一心报效国家,奉献百姓。
他的一生总是那么不顺。
一次又一次的入仕,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归隐。
在这次有一次的抉择中,陶渊明已是无奈,已是疲惫,更是一种苦涩。
他“田园将芜胡不归”何不是对人性的苦咸。
面对如此境况,他毅然选择归隐,将这苦涩深深地埋在心里。
面对平淡,陶渊明不是放荡,不是自满,而是品位平淡,尽情享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感到平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他感到知足。
他感悟“人生之行休”,品味复得返自然”。
平淡不是绝对的平淡,也是值得体味和反思。
平淡的代价是什么?是抛弃理想,是忍受煎熬。
所以平淡而珍惜。
于是他自发三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平淡和苦咸都是人生的调味剂,各有各的味道,需在品味中获得满足。
平淡值得享受,苦咸更值得反思。
人生咸淡皆有味高二1班59分赵晨曦输出我在这间旧屋里亲睹他的人生走到终点,他的一生征途在眼前幻觉般走马灯似的掠过,浮光掠影,却在他的病榻前终止成一个永垂不朽的句点,化作一泓清水,或咸或淡,混淆成苦乐自知的味道,坎坷也好,淡然也罢,都谁他的诗作名留青史,吟传千载。
《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指导【精选】

《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指导搜集整理:张汝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前去拜访弘一法师。
看到他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问:"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都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这话很妙,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只须人去品味。
弘一法师的话是否能带给你一些感悟思考,或是激发起你的一些联想呢?请以"人生咸淡皆有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一、材料分析:这是一则既有理趣、情趣又包含深刻生活哲理的作文材料就理趣方面而言,"咸淡皆有味"中多少包含着些许禅意,咸淡是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例如达与穷,官与隐,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有了这些思考,思维就能发散开了:朗月清风与酒绿灯红,山肴野蔌与肥马轻裘,处江湖之远与居庙堂之高,今日青灯黄卷的弘一与当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因此说,写作时一定要展开联想、想象,能找准题旨和个人感悟的对接点显得非常重要。
就情趣方面而言,文题为你提供了两种适用范围广阔的"配料"--咸淡。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有自主性,有选择性。
对以理性见长的同学来说,"咸淡"中有不同层面,不同梯度,值得我们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对情商突出的学生来说,同学们有一显身手的舞台,有放飞思维的空间,创作空间显得尤为宽广。
倘若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咸淡",那么,明月也多情,诗书亦有味。
或成或淡,或酸或甜,自能品评出种种不同的生活况味。
"人生咸淡皆有味"一句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感悟。
初中语文智慧美文咸也好,淡也好(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智慧美文咸也好,淡也好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智慧美文咸也好,淡也好)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智慧美文咸也好,淡也好的全部内容。
咸也好,淡也好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他茫然地望着我。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
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
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
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
"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丏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
初中语文文摘(人生)淡雅人生滋味长

淡雅人生滋味长我居住的城市不大,得闲的时候,喜欢四处走走逛逛。
自从成家后,转得最多的是附近的便利超市。
去得次数多了,我留意到一位儒雅敦厚的男子,他正是这家超市的老板。
店内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微笑着招呼新老顾客。
遇到雨雪天气,地面湿滑,他会主动搀扶进店购物的老人。
店内设有免费的茶水,还有专供残障人士用的推车。
听到过太多商场利益熏心、尔虞我诈的事情,因而我不免为他的“贴心服务”暗暗叫好。
他写得一手好字,店内颇具文化气息的广告语大都出自他手。
这位生意人的“文化范儿”,让爱好写作的我叹服不已。
我们渐渐地熟络起来,趁着一次购物的机会,我提出采访的想法,他爽快地答应了。
随他来到超市的内间,门头贴有三个字:墨逸斋。
檀木书桌上放有文房四宝,墙上挂有几幅书法作品,他笑着说平时不管多忙,都要抽空练一小时书法。
他热情地邀我坐下,一边冲泡功夫茶,一边讲起创业的经历。
他出生在偏远的山村,父亲去世得早,母亲领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家里时常吃上上顿没下顿。
有亲戚出于怜悯,劝母亲把年纪最小的他送人,带着哥姐再走一家。
倔强的母亲断然拒绝,说只要有我一口饭,绝不让孩子饿着。
他从小就知道体恤母亲的难处,放学后总是抢着做家务。
初中时,母亲用省下的钱给他买了本毛笔字帖,他自此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临摹的过程中,他不仅体悟到做人的道理,同时拓展了自身的知识面。
高中毕业后,为了早些改善家里的条件,他休学经商。
从摆地摊的小本生意做起,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一点点积累起资金,创办了方便居民的平价超市。
他面临过种种诱惑,有次供货商找到他,以偏低价格供应高档白酒,待发现是假货时对方已关机。
店员说从外包装上几乎看不出来,倒不如就把它处理掉得了。
想起临摹过的两句诗: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他当即让人把上架的几十箱假酒,全部撤拒销毁。
他对店员说,我们吃些亏没什么,绝不能失信于客户。
此后他严把进货关,确保商品货真价实,做到诚信经商。
随着生意日渐红火,他受到个别同行的排挤和诽谤。
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

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人生就恰似嵌在天际的那抹晕不开的朝霞,虽彤红一片却在你不觉的细处深浅有别。
红得虽烈如火,那略浅的斑驳也有如新娘掩面的薄纱。
其中在色调中忽明忽暗的界线好似我们猜不透的人生般,是浅是深只须我们自己去体味。
咸似盐独吟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诸酒杯”的'失意与愁苦,杜甫正在为他落寞的一生画出最后的休止符。
之所以说他的人生咸似盐,是因为他本怀天下之心但却无奈看到山河破碎,国破家亡,自身理想抱负未能有所施展,却连衣食住行也无法满足而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杜工部的一生虽写满了道不尽的悲凉,但他却仍能高声吟唱出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因为在提笔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同时,他也深知自己虽无法在官场上一展鸿图,但仰天道出内心的愤懑或不平,这也何尚不是一种自由与洒脱?淡如水他没有“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没有“人比黄花瘦”的忧愁。
他就是独隐于世,视名利与得失为身外之物的陶潜-----陶渊明。
同样是生于乱世之中的诗人,陶渊明却选择了做山野中的那一抹殷黄的花,不争奇不斗艳,他没有过多的吟唱国家的局势动荡,也没有沉浸自己于苦酒之中醉生梦死,他蹑步于山水之间,驻足在杨柳萌下,整日“种豆南山下”。
好一个悠然自得的五柳先生,他的一生虽平淡如水,无名利绕腰间也没有清泪洗面,在平淡的生活中他体会到了山野间放歌的自得与精彩。
人生咸淡皆有味或许我们想功名成就,成龙成凤,亦或是只求生活粗茶淡饭,一日三餐,无论我们的选择是什么,人生都只是咸淡两味间亦反亦复。
所以,学会享受已有的生活才是真谛,用心去品味每一次成功后的雀跃和鲜花或是失意后的落寞与泪水。
抱怨生命的不公或只是盲目的寻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让人身心疲惫,终日活在自责和愤懑等消积情绪之中,正如生命允诺给了你一颗耀眼的星,你为何不享受这颗属于你的惊喜而非要夺取整个夜空呢?失意也许会悄然而至呀!知足则矣,学会品味当下所拥有的则矣!人生咸淡两由之,学会品味是真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淡均味,好坏皆福
1925年秋天,因为战事,已虔心向佛的李叔同滞留在宁波七塔寺。
其间,受好友夏丐尊的盛情邀请,去夏家小住了一段时间。
相处的日子里,夏丐尊发现,李叔同每次用膳时,都十分朴素,仅仅是一小碗米饭,外加一碟白菜、豆腐之类的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
一天中午,厨房师傅烧饭时把盐放多了,菜咸得令人舌根发麻,众人都难以下咽。
然而,李叔同却吃得津津有味,悠然自得,仿佛正在品尝一盘山珍海味似的。
夏丐尊实在看不下去了,作为故交,他熟知在出家前,李叔同也曾是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于是关切地问道:“一碟腌菜叶,您不觉得太咸吗?一杯白开水,您不觉得太淡吗?”
“非也非也。
”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