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文采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教案文采飞扬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文采飞扬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文采飞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个性化和情感丰富。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以“文采飞扬”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个人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文采飞扬”,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采,为什么要有文采。

1.2 学生分享对文采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次作文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 作文讲解(15分钟)2.1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如何让作文文采飞扬:a.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b. 选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高级词汇、固定搭配、长短句结合等。

c. 细节描写:人物、场景、情感等。

2.2 教师举例说明,让学生初步感受文采飞扬的魅力。

3. 分组讨论(15分钟)3.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3.2 教师给出几个讨论话题,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等。

3.3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成果。

4. 个人写作(20分钟)4.1 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和个人思考,开始写作。

4.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得分情况。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文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和写作质量,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文采写作教案

初中文采写作教案

初中文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文采,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 词汇积累与运用。

3. 描绘生动,形象具体。

4. 文章结构与逻辑。

三、教学过程:1. 引导: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包括词汇的运用、描绘的方法、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等。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4.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作文进行修改。

6. 展示: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3. 学生文采的提高。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展示法:学生将作文进行展示,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优秀文章示例。

2. 写作技巧讲解资料。

3. 作文纸。

4. 投影仪。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包括词汇的运用、描绘的方法、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等。

3. 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4. 指导(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修改(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作文进行修改。

6. 展示(5分钟):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教案:培养学生写作时的文采技巧和风格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能;2.提高学生的文采和写作风格;3.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文采技巧的传授和学习;2.学生文采风格的培养;3.阅读和分析优秀文采作品。

教学内容:一、文采技巧的传授和学习1.定义文采:文采是指一种独特的、有韵律感和艺术美感的文字表达方式;2.文采技巧的分类:比喻、夸张、排比等;3.分析优秀的文采作品,掌握其中的文采技巧;4.练习运用文采技巧,进行创作训练。

二、学生文采风格的培养1.引导学生多读优秀文采作品,培养对美感的敏感度;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鼓励学生写作时发挥自己的独特风格,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三、阅读和分析优秀文采作品1.选取优秀的文采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2.分析作品的文采技巧和风格,让学生借鉴和吸收;3.鼓励学生自己模仿和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采风格。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采技巧和风格,指导学生写作;2.分析法:对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3.演示法:教师以树叶为例,通过使用比喻、夸张等技巧,进行真实和生动的演示。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讲解文采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讲解文采技巧:讲解常用的文采技巧和运用方法;3.分析优秀作品:选取一篇优秀的文采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4.练习运用文采技巧: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或素材,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创作练习;5.展示和交流:学生彼此交流创作成果,教师评价和指导;6.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布置下一节课的任务。

教学评价:1.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写作技巧;2.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3.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文采技巧和优秀作品的分析;2.优秀文采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3.创作素材:可以是一个图片、一篇文章或一个短片等。

板书设计:主题:培养学生写作时的文采技巧和风格内容:文采技巧的分类、学生文采风格的培养、优秀文采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文采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有了实际的创作训练。

让作文有文采 教案

让作文有文采 教案
让作文有文采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增强作文语言表现力的几种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通过文段的比较阅读,通过对词语、句式、修辞的理解与把握,让学生感知语言的表达效果,并能掌握一二、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诗人杜甫有诗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佳句连连、妙笔生花,不仅是古人创作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一位学子的心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习几点增强作文语言表现力的方法,为我们的作文缝制美丽的衣裳,描画俊美的容颜。
举例:春天感动了小草,小草才笑得那么柔软;小草感动了太阳,太阳才绽放得那么灿烂;太阳感动了云朵,云朵才飘舞得那么缠绵;云朵感动了星空,星空才耀动得那么璀璨。感动,让自然如此多娇。(2008年高考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析:这段文字用字贴切。“笑”“绽放”“飘舞”“耀动”这几个动词和“柔软”“灿烂”“缠绵”“璀璨”等形容词运用得十分恰当,准确地描绘出了“小草”“太阳”“云朵”“星空”受到感动时的灵动鲜活的形象,具体可感,极富语言张力。
(2)经历失去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生活中,我们曾经失去太多太多的东西:亲人、童年、机遇、梦想、时光、快乐、健康……当这一切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
经历失去,会让我们明白有失才有得的道理,明白了人类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失去中获得进步和成长的。②为此,失去的东西如过眼云烟,事实既定,就让他随风去吧。请理性的思考一下吧,正因为我们有所失去,所以我们才能有那可贵的昨天,才能有那催人奋发的今天,感谢失去吧!我们虽然失去了阳光,但却得到了烈日过后的阴凉;我们虽然失去了白云,但却迎来了万里晴空;我们虽然失去了童年,但却得到了成熟。③李白离开了故乡,但他的诗里却充满了月光;苏轼被贬他乡,却有了西湖上美丽的苏堤;沈从文离开了心爱的文学,却让他在中国服饰研究方面获得成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④何必要仅仅抓住即将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小学语文教案: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

小学语文教案: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

小学语文教案: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让学生能够写出生动、精彩、有条理的作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涵盖不同题材和写作技巧,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2. 准备一些图片素材,可用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观察能力。

3. 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如名言警句、成语词语等,可用于学生写作时的参考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同时,可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到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2. 观察力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素材,让学生观察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比如给学生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让他们描述其中的细节和感受,培养他们对于环境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语言表达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根据给定的素材写作文。

比如给学生一个成语,要求他们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故事,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巩固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并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

4. 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写作文采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还要体现在思维的创新上。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来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何保护环境”这个问题,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5. 反馈与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坚持写作,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延伸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文采,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延伸。

比如学生可以参加写作比赛、加入写作社团或参加相关的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采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写作作品和写作指南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教案一份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教案一份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教案一份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教案-引用诗词2 1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教案引用诗词(2)课题作文课型引用诗词的运用课时序号 1 总序号13 教学目标了解引用诗词的类型,学习和掌握引用的方法,能够运用引用作文教材分析重点:能运用引用增加作文的文采难点:仿写教法选择讲解,示范演练,学生模仿练习学生作品展示教具学案:引用诗词学案及课件一、诗歌是全文的纲1、解说:用诗词作为全文的总纲,可以让诗词作为标题、小标题;也可以用在开头、结尾、每一主题部分的第一句。

2、优秀例文展示例文1、流水落花春去也千百年前,南唐后主一声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整个诗坛开始震撼。

千百年后,你可知道,大自然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一)流水,去也流水仍在,可已不是昨日碧绿容颜,你竟不知,那躲躲藏藏的壮观的排污口,把成千上万吨黑水浩浩荡荡排入赣江,千百里白沫蔓延,触目惊心!你竟不知,那偷偷摸摸挖井取水的粗大“吸管”,正急速吸吮着地球的血液,地理学家看到了华北地区的地下漏斗,给华北盖上了“严重缺水的求救信号!”你竟不知,由于毫无节制的毁林开荒,大面积的引水灌溉,中华大地那最初强劲的大动脉,竟变成了__最难治愈的几字裂口!你竟不知,不知,不知昔日清流碧水,去也!(二)落花,去也落花仍在,但也真的只能是落花了。

那被二氧化硫污染的牵牛花,被环保人士定格在醒目的照片上,残破的花瓣,诉说着委曲的成长,刺痛盲人的心!那整整齐齐生长在路边的花花草草,又有着怎样的眉目和面容?烟尘凝结了光泽,尾气阻塞了呼吸,被折断的裂痕沾满无泪的愤怒,一年年,等待着衰老和死亡。

人们的心将再次受到震撼,植物的弱小的生命,也将在忍无可忍之后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落花有意,人却无情,去也!(三)春去也掸去尘土,春天也会明媚起来!青天高,黄地厚,三北防护林蜿蜒挺进,为东北、华北、西北缠绕绿色腰带,征途漫漫,它是大自然即将复苏的春梦;日落西山,牛羊归圈,满足而安详。

关于写作文采教案

关于写作文采教案

关于写作文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写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技巧;2.掌握如何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3.培养写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文采;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笔记本电脑;3.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

例如:“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特别有文采,而有些文章却显得乏味平庸呢?”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新课讲解(15分钟)根据导入部分的引发问题,向学生介绍写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清楚的思路结构、生动的描写、恰当的比喻等。

同时,向学生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拟人等,并讲解如何在写作中应用这些修辞手法来提升文采。

3.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文的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思考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的效果有何影响。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设计一个主题为“家乡”的作文。

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运用三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并在文章中体现出文采。

教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作文,并邀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作文的文采。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要求在文章中尽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体现出文采。

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五、板书设计黑板上可以画一个表格,分别列出不同的修辞手法,并配上一些例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文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修辞手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的形式,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写作技巧,还能够培养兴趣,提高写作的文采。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表现,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

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文章,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优秀文章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文采表现。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2. 讲解:讲解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写作技巧。

4. 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能够主动阅读并欣赏优秀的文章。

3.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对文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安排:开头、中间、结尾的技巧。

2. 语言风格:朴实、幽默、生动、深沉等不同风格的运用。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章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不同语言风格的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章结构安排和语言风格。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风格中。

2. 讲解:讲解文章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不同语言风格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章结构安排和语言风格。

4. 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结构安排的技巧,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之文采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有文采的句子和语段,就像“玉”和“珠”,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

文采”,意思是“华丽的色彩”,但是“有文采”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华丽,它需要思想做支撑。

高考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中对作文“有文采”的具体要求:⑴、词语丰富,句式灵活。

⑵、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⑶、文句有意蕴。

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认识精彩语言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几种锤炼作文语言的方法,提高作文语言的表达力度3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语言富有文采结合学情,把重点放在学习研讨提升语言文采的方法上。

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能够使语言深刻有哲理。

学情、教法学法现在的实际学情是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平时写作文的时间紧促,课堂上老师对技法训练涉及较少,再加阅读面狭窄,思路不够开阔。

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大都语言苍白无力,缺少表现力。

为此,这节课如何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他们重拾对作文的语言魅力就很重要了。

这堂课不仅要指导学生认识语言在作文中的重要地位,更要指导学生“怎样写才能让语言生动有味”。

为了很好的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依据本课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法课堂上通过教师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启智慧之门。

2、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指导、给学生指点迷津。

3、当堂评讲法学生写作练习后,师生互动,当堂进行讲评,反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三种学习方法:1、总结归纳法此法用突破本课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的意识。

2、当堂练习法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课堂训练掌握扮靓语言的方法,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本节课我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攫取知识,培养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学模式第一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语言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首先请同学来说一说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得上是有文采?接着老师引导“由此可见,优美精彩的语言能让笔头生花,能使文章闪光,能令读者赏心悦目。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言“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鸯回凤惊”,可谓语言表达的至高境界。

如何让你的作文脱颖而出,吸引老师的目光,倍受青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共同寻找扮靓语言的秘诀。

”一、导入:1《教学大纲》中对文采的解释:⑴、词语丰富,句式灵活。

⑵、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⑶、文句有意蕴2文采的作用:显示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内涵。

总结归纳:提升文采的方式:1丰富的语言形式:丰富的修辞①比喻我愿是一颗闪耀于黑暗天际的耀眼明星,在天地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也多彩,也辉煌,我愿是墙角一株孤零零的无名小草,在天地的一个角落拥有属于自己的九十度,也平静,也恬淡;《人生咸淡皆有味》(12薛融)②排比:拒绝胆怯,收获一份勇气。

拒绝安逸,收获一份执着。

拒绝平庸,收获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12陈金城)不足道,不要说自己很渺小,因为一切伟大都是由小而成的。

③比兴:“喷薄而出的海啸蓄势在大海的深处,震烁天地的雷电酝酿在云层的深处,参天屹立的大树扎根在泥土的深处,人生的力量源于沉潜的深度。

④对偶水,无形而有心,善与美可塑其型,恶与丑则伤其魄(水结晶的启示11律浩)⑤设问是的,冬带来了沉静,但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看见了吗?溪边那头,“一枝开”的早梅,已经发出春的呼唤;听见了吗?飞雪消融,汇成涓涓细流,滋润着青青河边草。

多变的句式①长句:有时,一句简短的言语便可使一颗冰封已久的心灵重新沐浴到那来自天际的温暖阳光。

(水结晶的启示11律浩)②判断句:(1)纵身一跃是苦难,更是果敢坚决、义无反顾的壮丽。

(直视瀑布 11袁昊)③对比句:(1)沉潜不是沉淀,更不是甘于平庸,而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那种淡定与自持。

(林广浩)描写历史的血腥,国民的麻木,人性的脆弱将无数殷红的鲜血漂成白色,时间只能用来洗涤旧迹,面对这样困厄的现状,而对这样惨败的民族,他毅然用双肩担起国家的命运,用他那支饱蘸人民血泪的笔呐喊。

墨汁在他的笔底飞溅,希望在他的笔底绽放,他要用自己那挥洒不尽的炽诚与热血为全民族祈求心灵的甘露,唤起民族的觉醒。

合理的联想想象:那握在手中的毛笔,一次次写干,又一次次被王献之蘸上浓墨。

那孱弱、瘦小的身影,夜以继日不懈矗立在十二口大缸之前!手捧前辈留下的碑文,让人想到的是两个字——毅力!(王献之习字写)2充实的内容情感以情动人有谁不知,祖国母亲是多么期待“儿子”的归来?海再深,隔不断血脉一线的亲情;路在难,难不到两岸同庆的日子。

回家,成为台湾同胞深深的心愿,而回家亦成为祖国母亲殷切的目光。

思想:①逻辑推理:不要吝啬你对一个保安的问候,因为那可能会救你于危险之中:不要吝啬你对一个老人的微笑,因为那可能会让你福禄双收;不要吝惜你对别人的一次体谅,因为日后他可能成为你事业的有力帮手。

(《语言的力量》12何玉娟)②假设推理: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的内心。

倘若你的心中充满阴霾,那再美的世界在你眼中也只有黯然与萧条;倘若你的心中洒满阳光,那世界便处处五彩斑斓,鸟语花香。

(《水结晶的启示》)③哲理名言:看云要在七八月,听雨要到人静时,世间的美好总要在某个阶段发现才是最珍贵的,等待是人生的必修课,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悔。

④深刻剖析句(以对材料的分析为例)人生的美味,不在于你能一直品尝不咸不淡的食物,而在于“咸淡”交替的轰轰烈烈和平平淡淡。

(人生咸淡皆有味12薛融)课堂小结:提升文采的方式:1丰富的语言形式:丰富的修辞①比喻②排比③比兴④对偶多变的句式①长句②判断句③对比句描写合理的联想想象2充实的内容情感思想:①逻辑推理②假设推理③哲理名言④深刻剖析句学生探究(教学模式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把握、理解,提升能力。

1仿写句子练习1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生命是2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春看雏燕吻桃红,夏看荷风剪莲舟,秋看风凉月如钩,冬看雪白洁如玉。

(以人生途中状态仿写)顺看逆看悲看喜看前看后看上看下看3自信是贵如油的春雨,浇灌着理想那株饱经沧桑的芽儿;自信是直抵沧海的云帆,灌满了沉着与冷静的风;自信是黑夜里的星河,缀满了路途中的浩瀚天空。

(换个话题仿写)4人们常常称赞成功者是英雄,很少想到失败者。

其实,称赞他们,不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吗,不正是他们顽强进取的精神令人感动吗。

一个失败者如果有与成功者同样的意志和精神,难道他不值得歌颂吗?难道他不是英雄吗?人们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很少反思自己。

其实5还记得那支梅吗?凌霜傲立,却引得群英嫉妒,她不怨;同样是她,即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她也不恨。

因为她的骨子里流着一股血。

透着一种精神;因为有一团火在芳香中燃烧,她用她的全部在诠释着一如既往的香味——因为执着。

还记得那——吗?6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

浮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

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

2对话题的探究例题导入:“沉潜”的内涵:沉潜是一种智慧,一种清醒的选择,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厚积薄发,是蓄积,是涵养,它不是沉沦,不是甘于平庸,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

为什么要“沉潜”?在沉潜中可以冷静思考在沉潜中可以把握大局在沉潜中可以丰富自我在沉潜中可以锤炼个性在沉潜中可以激发潜能……“沉潜”有何效果?沉潜能使人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沉潜能使人积累经验,更加强大沉潜能使国家积蓄能量,走向复兴……“沉潜”需要什么?需要冷静、忍耐需要勤奋、积累需要淡定、自知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自始至终的专注、需要不畏困难的勇气……3对话题的探究:不负孤独思路导入角度:1外相2本质3意义4危害5条件不负1不负是一种人生态度。

2不负他人是一种仁德的体现3不负让自己很累4不负让自己心安5不负是需要自律孤独1孤独是一种境界2孤独是一种风格3孤独是睿智的外化4孤独的人有内涵5忍受孤独需要定力6心中有志才不觉孤独练习话题:1忍2专注3交流4冷静作业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把妈妈的话当成一个话题就可以了。

主旨就是要集中注意力,甩掉多余的顾虑,就能完成事情。

要求:1从语言形式上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为顾虑定义2从语言形式上使用多种句式对顾虑进行辩证思考3从内容上对顾虑进行做深入剖析课堂小结展示收获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我特意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说这节课自己收获到了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出真感来。

)最后老师总结:“胸藏万江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

只有拥有丰厚的文学素养,才能在文章中展示出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让人回首频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课后延伸丰厚佳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说板书提升文采的方式:1丰富的语言形式:丰富的修辞①比喻②排比③比兴④对偶多变的句式①长句②判断句③对比句描写合理的联想想象2充实的内容情感思想:①逻辑推理②假设推理③哲理名言④深刻剖析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