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

合集下载

扎实推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扎实推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扎实推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之八财政部会计司■内部控制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有效防范风险、规范权力运行的主要手段,也是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重要支撑,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等决策部署,《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修订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的改革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与实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十三五”时期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与实施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财政部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主板上市公司、中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各类型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发挥内部控制在规范单位内部运行、有效防范舞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加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要求,2017 年 1 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并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通过“以报促建”的方式,指导督促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截至2020 年年底,全国56 万多家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并报送单位年度内部控制报告。

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逐步提高,内控体系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在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内外部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

附件2: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编报范围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包括:2018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包括:科学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测绘事业单位、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彩票机构等)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2018年已完成脱钩的培训疗养机构、行业商会协会,不列入此次填报范围。

解放军、武警部队不纳入本套报表填报范围。

涉密单位按照有关保密规定,报送汇总表有关数据。

二、报表构成本套《2018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汇总表两部分,其中:(一)单户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包括封面和12张主表,分别为:财资01资产负债简表、财资02机构人员情况表、财资03固定和无形资产存量情况表、财资04固定和无形资产配置情况表、财资05土地情况表、财资06房屋情况表、财资07车辆情况表、财资08在建工程情况表、财资09行政单位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财资10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财资11资产处置情况表和财资12对外投资情况表。

(二)汇总表由单户表汇总生成,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行政区划)逐级汇总编报,包括封面和8张主表,分别为:财资综01资产负债简表、财资综02机构人员情况表、财资综03资产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4资产配置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5资产使用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6资产处置情况汇总表、财资综07资产收益情况汇总表和财资综08行政单位公共基础设施情况汇总表。

三、编报要求(一)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2018年度国有资产报告数据。

(二)各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编报年度财务决算有关工作,在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的基础上,真实、准确的填报和编制本套报表,并按要求编写填报说明和分析报告。

的通知财政部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归口管理

的通知财政部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归口管理

财政部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归口管理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财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政协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最高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局,有关人民团体财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企业集团:
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规定,经我部研究决定,现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自发文之日起,除财务和资产关系在财政部单列的铁道、邮政、烟草等企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民航局所属企业,国防科工局等军工部门所属企业之外,其余所有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按照企业“出资人”性质分别归口我部行政政法司和教科文司管理。

即中央行政单位出资的所属企业(不含文化企业)由行政政法司负责;中央事业单位出资的所属企业和中央级文化企业由教科文司负责;既有中央行政单位出资,又有中央事业单位出资的企业,根据“出资金额占比孰高”的原则确定由行政政法司或教科文司负责。

企业有关产权登记、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等申报(备案)资料一律按规定报送我部行政政法司或教科文司。

特此通知。

财政部
二0一0年八月二十六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2009-05号 国有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本可以对外投资吗

2009-05号 国有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本可以对外投资吗

2009-05号国有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本的规定5.1 问题(案情)描述国有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本可以对外投资吗?若可以的话,退出国有资本的投资有什么规定?国有资产转让方式有哪些,分别需要符合什么条件?5.2 问题(案情)分析1、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本的联系与区别:从查到的资料看,有些认为没有区别,有些认为有一些差异,但基本是一致的。

综合各种看法,国有资产是国有资本(投资)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的价值范围是一致的,从投资的角度看,将资本表述为资产更合乎常理。

2、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是否可以对外投资,没有直接进行规定,但从相关法规来看,是可以对外投资的,依据如下:〈〈关于印发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2006年颁布)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对外投资,是指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债权等投资设立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及受让股权的投资行为。

从上述规定可以得出,国有企业的资产可以对外投资,没有区分可以用于对外投资资产的来源,而且也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形成的国有资产不可以对外投资。

因此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可以对外投资。

3、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不可以对外投资,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5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颁布) 第二十三条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

在本办法颁布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

脱钩之前,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

财政部门应当对其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可以对外投资,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颁布)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体,负责国家的财政收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资源合理利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的具体流程、方法和要求,明确检查内容和目标,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检查主体和监督机构(一)检查主体检查主体包括中央、省级和地市级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并负责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二)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由国家财政部门建立,负责对检查主体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负责统一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三、检查范围和内容(一)检查范围本次专项检查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进行检查,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二)检查内容1. 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2. 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括财务会计报告、非财务会计报告等;3. 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是否规范,资金安全和风险管理是否到位;4. 财务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是否合规、合理和透明;5. 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是否规范、准确和及时;6. 财务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7. 财务审计的落实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外部审计;8.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进行相应培训和考核。

四、检查方法和程序(一)检查方法1. 文件审查: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定。

2. 实地调查: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实际操作情况和问题。

3. 数据比对: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异常和问题。

行政、事业和企业三种编制

行政、事业和企业三种编制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1,什么是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党派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列为国家行政编制。

2,什么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就是在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机关下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3,什么是企业编制?同上,国有企业的登记在编人员一般都是企业编制,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如设计院所4,如何进入这三种编制内呢?行政编制需要考公务员,事业编制需要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也需参加公务员考试,企业可以直接招聘人员,有的也需要参加考试5,事业单位分为哪几种?事业单位分下面几种:A.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社区市的城管B.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财政全额拨款;如县一级国土资源(国家行政,省市参照,县里全拨)C.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分;医院是典型D.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靠自己赚,这个单位看性质和情况,有钱的有钱的要死,打死也不想转全拨或参公,穷的连工资都开不出的也有;E.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所6,参照单位=公务员吗?参照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实质是使用事业编制,但提拔晋级等等都是按照《公务员法》来管理,俗称的公务员也就行政编制也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两者均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虽均为政策执行部门,但编制类型略有不同,所以参公≈公务员,不等于公务员7,行政单位人员成分有哪些?大多数行政单位里有两种人,行政编,事业编;行政编是公务员,事业编则有三种情况:参照管理人员≈公务员,行政编不足需要的事业编制人员,工勤人员(事业编制,如司机等)8,事业单位人员身份有哪些?有下面几种:管理岗,走职员序列,比照公务员施行,江西的最高级别为三级职员,正厅级干部技术岗,走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工勤岗,走职称,从初级到高级按老说法,管理和技术岗均为干部身份9,事业单位有机会去当公务员吗?有,根据国家的公务员调任规定: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两种方式,考录和调任。

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有哪些方面?▲一、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目标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两个概念组成的。

无论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目标都侧重于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活动目标的履行,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

相比较而言,企业则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

二、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原则不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计划实施、开支标准以及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其控制原则是:①相互牵制原则。

即一项完整的资金活动,在横向和纵向上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以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协调配合原则。

指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与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手续紧密衔接,避免扯皮、脱节、减少矛盾和内耗。

③成本效益原则。

应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是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目标控制与追踪控制相结合,日常控制与定期控制相结合,定性控制与定量控制相结合,固定控制与弹性控制相结合,硬性控制与软性控制相结合。

(三、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不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 建立控制系统,规范动作程序;(二)完善控制制度,明确控制标准;(三)完善控制机制,提高控制效果;(四)讲求控制方法,加强风险防范。

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股权控制和经营管理权控制;(二)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三)人事、财务、会计和生产控制等;(四)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五)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六)行为控制与事务控制;(七)制度控制和观念控制。

详解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详解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

本文“详解(xiánɡ jiě)公务员、事业、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由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详解公务员、事业(shìyè)、企业3种编制的区别编制(biānzhì)很重要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

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

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guān xì),依次递减。

主要表达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概念(gàiniàn)1、公务员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事业编制就复杂了。

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

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效劳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

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

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

详细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

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

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合同工、临时工。

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

而如今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

但一般都不这么说。

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

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区别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局部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关国家财政什么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项目
总计 按注册类型划分
内资 国有 集体 股份合作 国有联营 集体联营 国有与集体联营 其他联营 国有独资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 港澳台商合资 港澳台商合作 港澳台商独资 港澳台投资股份
外商投资 中外合资经营 中外合作经营 外商独资 外商投资股份公司
32573 42081 15239 13314 42088 10751 19189 20407 39288 25065 36732 32205 44113 42263 44462 49138 42453 72506 55736 41282 101293 55641
1183404.8 993812.8
1685293.8 928719.9 45180.4 27515.6 2466.4 352.6 2297 2430.5 69571.8 464775.5 108748.5 33235.6 161604.9 84442 22519.8 40018.1 14625 901772.6 370250.9 24232.3 482701.5 24587.9
515276 214875 30259 20630
606 331 1145 1161 17575 188558 29572 10564 37563 20314 4993 8589 3667 131112 68641 6188 51661 4622
345598 292511 53087
300983 249591 51392
31414 39861 15131 13344 39240 11078 19008 20552 38195 25353 35782 35189 46886 40736 51731 62452 43458 88871 61384 44749 135218 55781
30269 38447 14503 13188 41610 10425 12274 20250 34862 23488 35375 41881 71330 54293 40794 101166 55641
3376550.4 3318057.8 2807163.8 2748671.3
42637
37994
40518
1917794.1 1002627.3
53876.7 33487.5
2874 430.8 2799.5 3523.7 75256.9 575460.5 121004.2 46453 212275.7 105624.1 30334.2 58125 18192.4 1246480.5 455207.3 34329.4 731987.5 24956.4
189592
1142601 955161.1 187439.9
1057737.7 888694.2 169043.5
1016933.8 850042.5 166891.4
159页
37085 37209 36465
33792 33511 35351
37812 38132 36262
续表 1
项目
按隶属关系划分 中央 市属 区及区以下 #无主管
按控股情况划分 国有控股 绝对控股 相对控股
8-1 全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
(城镇)
年末人数
从业人员 年末人数
职工年 末人数
在岗职工 年末人数
848590
788299
744242
683951
651957 265778 37824 24783
780 399 2261 1696 23249 246696 34738 13753 46320 26163 5801 9871 4485 150313 79397 8107 58132 4677
158页
305069 258148 46921
260454 215228 45226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劳动情况
年末人员 全年劳动 报酬总额
从业人员 全年劳动 报酬总额
职工全年 工资总额
在岗职工全 年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年 均劳动报酬
(元)
单位:人、万元
职工年 在岗职工年 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 (元) (元)
在岗职工 年末人数
188149 234357 426084 314038
647010 82203 43912 26622 20915 44210 17208 32881 22884 36892 25831 66573 36700
1863526.7 972547.7 52309.5 32847.5 2864.5 415.4 2433.1 3502 71948.8 560009.6 118955.1 45693.4 211650.3 105222 30205.9 58117.8 18104.6
1242880.8 451898 34174.8
594732 239004 35438 24164
771 379 1230 1678 18686 226904 33137 13341 45748 25800 5664 9855 4429 147819 77100 7993 58050 4676
572501 241649 32645 21249
615 351 2176 1179 22138 208350 31173 10976 38135 20677 5130 8605 3723 133606 70938 6302 51743 4623
731851.6 24956.4
1739561.2 958799.5 46747.6 28155.6 2475.8 368 2663.4 2452.2 72879.9 480226.3 110797.6 33995.2 162230.3 84844 22648.2 40025.3 14712.7 905372.3 373560.2 24386.9 482837.3 24587.9
按地域划分 街道 建外 朝外 呼家楼 三里屯 左家庄 香河园 和平街 安贞 亚运村 小关 酒仙桥 麦子店 团结湖 六里屯 八里庄 双井 劲松 潘家园 垡头 首都机场 望京街道 望京开发 大屯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8-1 全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
(城镇)
年末人数
从业人员 年末人数
职工年 末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