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时分秒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细最长)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是分针正好走一小格。

2、进率。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2)解决时间问题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减法,例如:309-189;1000-428等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特别注意:验算时“验算”别忘了写!!!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一:秒的认识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知识点二:时间单位的换算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即1分=60秒;1时=60分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即1时=60分。

60分=1时半时=30分 30分=半时把时化成分,几时就把几个60相加;把分化成秒,几分就把几个60相加;把分化成时,就想几分是由几个60加起来的,就是几时。

秒化成分,几秒是由几个60加起来的,就是几分。

知识点三:时间单位的计算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开始时间=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上册 (1)第一单元时分秒 (1)第三单元测量 (1)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4)下册 (6)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6)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7)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7)第五单元面积 (8)第六单元年、月、日 (9)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0)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年级时分秒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时分秒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时分秒知识点梳理
- 时间的基本概念:
- 时间是衡量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的标准。

- 时间可以通过钟表和日历等工具进行测量和表示。

- 时:
- 时是时间的最大单位,一天分为24小时。

- 时的表示方法有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两种。

- 12小时制从早上12点(午夜)开始,下午12点(中午)为12点,一天有上午和下午之分。

- 24小时制以午夜0点开始计时,下午12点为12点,没有上午和下午之分。

- 分:
- 分是时的下一级单位,一小时分为60分钟。

- 分的表示方法通过钟表上的刻度或数字进行表示。

- 秒:
- 秒是分的下一级单位,一分钟分为60秒。

- 秒的表示方法同样可以通过钟表上的刻度或数字进行表示。

- 时分秒的转换:
- 将小时转换为分钟,需要乘以60。

- 将分钟转换为秒,也需要乘以60。

- 将秒转换为分钟,需要除以60。

- 将分钟转换为小时,需要除以60。

- 时间的应用:
- 我们可以使用时分秒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 时分秒也可以用于计算速度和距离等问题。

以上是三年级时分秒的基本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钟面上有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

其中,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和9点整。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即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读数和写数时,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或几个,都不读。

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两个,都只读一个。

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后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五入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XXX,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2.减法运算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从前一位借1,然后在本位上加上10再进行减法运算。

(三年级)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三年级)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时分秒是三年级上册非重点但难度的一个单元,它与二年级学习的认识钟表内容紧密相连,题型繁多且难度加大,考验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欢送阅读!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假设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时分秒的认识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10、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不够减向前借“1”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梳理(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期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到达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到达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