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时分秒的换算知识点

时分秒的换算知识点

时分秒的换算知识点时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概念,而时分秒是我们用来衡量时间的最基本单位。

了解时分秒的换算知识点,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准确把握时间的流逝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时分秒的定义及其相互换算的知识点。

一、时分秒的定义1.小时(小时):小时是时间单位,通常用于衡量较长的时间段。

1小时等于60分钟,或3600秒。

我们常常用小时来表示一天中的时间,如24小时表示一天。

2.分钟(分钟):分钟是时间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中等时间段。

1分钟等于60秒。

分钟常常用于表示较短的时间,如会议将在15分钟后开始。

3.秒(秒):秒是时间单位,通常用于衡量短暂的时间。

秒是国际标准中定义的基本时间单位。

1分钟等于60秒。

二、时分秒的换算1.从秒换算为小时和分钟:将给定的秒数除以3600,可以得到相应的小时数,再将余下的秒数除以60,可以得到相应的分钟数。

例如,将9000秒换算为小时和分钟:9000 ÷ 3600 = 2小时,余下的9000 - (2 × 3600) = 1800秒,再将1800秒除以60,得到30分钟。

所以,9000秒等于2小时30分钟。

2.从分钟换算为小时和秒:将给定的分钟数除以60,可以得到相应的小时数,再将余下的分钟数乘以60,可以得到相应的秒数。

例如,将150分钟换算为小时和秒:150 ÷ 60 = 2小时,余下的150 - (2 × 60) = 30分钟,再将30分钟乘以60,得到1800秒。

所以,150分钟等于2小时1800秒。

3.从小时换算为分钟和秒:将给定的小时数乘以60,可以得到相应的分钟数,再将余下的小时数乘以3600,可以得到相应的秒数。

例如,将3.5小时换算为分钟和秒:3.5 × 60 = 210分钟,再将3.5 ×3600 = 12600秒。

所以,3.5小时等于210分钟12600秒。

三、小结时分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了解时分秒的换算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逝和合理安排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知识点汇总

一、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

其中最粗最短、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4、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5、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6、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7、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8、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

9、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时)、(9时).10,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半时=30分1分二60秒1刻二15分1时二3600秒例题:1分40秒=(100)秒110分=(1)时(50)分6、解决问题:①经过时间二结束时间明始时间李老师想看晚上8:00开演的电影,她晚上7: 35来到电影院,还要等多久才可以看电影?8时-7时35分=25分答:还要等25分钟才可以看电影。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②美美8:25来到图书馆,丽丽比美美晚到15分钟,丽丽是什么时候到图书馆的?8时25分+15分二8时40分答:丽丽是8时40分到图书馆的。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③现在是晚上9:40,—场电影巳经开始了20分,这场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9时40分-20分二9时20分答:这场电影是9时20分开始的.重点知识总结: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三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

-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1小时 = 60分;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1分=60秒。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

例如:3小时换算成分钟,因为1小时 = 60分钟,所以3小时 = 3×60 = 180分钟。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120秒换算成分钟,因为60秒 = 1分钟,所以120秒 = 120÷60 = 2分钟。

3. 计算经过时间。

- 可以用数格的方法。

例如,分针从3走到7,走了4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钟,所以经过了4×5 = 20分钟。

- 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上午8时开始上课,9时20分下课,经过的时间是9时20分 - 8时=1小时20分。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例如:35 + 28,可以把28拆成20和8,先算35+20 = 55,再算55+8 = 63。

-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例如:56 - 38,可以把38拆成30和8,先算56 - 30 = 26,再算26 - 8 = 18。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例如:320+180,个位0+0 = 0,十位2+8 = 10,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 + 1+1(进位的1)= 5,结果是500。

- 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例如:540 - 360,个位0 - 0 = 0,十位4 - 6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4 - 6 = 8,百位4(退1后)- 3 = 1,结果是180。

《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时分秒》知识点整理一、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时分秒间的关系:1、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时与分的关系:1、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小时。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正好是分针走12圈。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四、时间单位的运用:1、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与。

普通计时法用凌晨、上午等来描述时间,比如凌晨1时、上午8时等等;24时计时法用0时至24时来表示时间,0时一般不用凌晨、上午等词语来描述。

两种计时法可以互相转换,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可以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

2、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如果从上午几点开始到下午几点结束,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前的小时,再加上12时。

如果要算跨天的经过时间,我们一般分成上午和下午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的经过时间,再相加。

如果要算整天这是一篇很好的知识点整理文章。

《时分秒》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对时、分、秒的关系、转换和计算进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的间隔,比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计算时间间隔。

例如,我们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所以我们可以将时间间隔从小时单位转换为分钟或秒单位,或者从分钟或秒单位转换为小时单位。

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针和分针是时钟上的两个指针,它们分别表示小时和分钟。

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移动,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以及过了多长时间。

例如,当时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60,这意味着现在是12点整;当时针指向8时,分针指向30,这意味着现在是8点30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时分秒1.时: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h"表示,每小时有60分钟。

2.分:分钟是时间的单位,用"min"或"'"表示,每分钟有60秒。

3.秒:秒是时间的最小单位,用"s"表示。

二、读写时分秒1.时:小时的读法类似于整数,如"5时"表示5小时。

2.分:分钟的读法可以使用“分”或“'”,如"30分"或"30'"表示30分钟。

3.秒:秒的读法使用“秒”或“s”,如"10秒"或"10s"表示10秒。

三、转换关系1.1小时=60分钟-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分钟=60分钟。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分钟。

2.1分钟=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1×60秒=6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60=60秒。

3.1小时=60×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60秒=360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3600秒。

四、时分秒的加减运算1.时分秒的加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加,若秒数超过60,则进位到分钟;若分钟数超过60,则进位到小时。

2.时分秒的减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减,若秒数小于0,则借位从分钟中减去;若分钟数小于0,则借位从小时中减去。

五、实际问题的应用1.计算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已知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差。

-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情况,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2.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例如:某人早上7点出发,需要走30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到达的具体时间是多少?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知识点归纳。

时分与秒的认识与计算知识点总结

时分与秒的认识与计算知识点总结

时分与秒的认识与计算知识点总结时分与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对于准确地计量时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时分与秒的认识与计算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时分与秒的定义时分与秒是时间单位,用于表示一段时间的长短。

具体定义如下:1. 时:时是常用的时间单位,用“h”表示,1时等于60分,1天等于24时。

2. 分:分是常用的时间单位,用“min”表示,1分等于60秒。

3. 秒:秒是常用的时间单位,用“s”表示,表示几分之一分钟,60秒等于1分钟。

二、时分与秒的换算1. 时到分的换算:将时数乘以6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钟数。

例如:2时 = 2 × 60 = 120分4时 = 4 × 60 = 240分2. 分到秒的换算:将分数乘以60即可得到对应的秒数。

例如:30分 = 30 × 60 = 1800秒45分 = 45 × 60 = 2700秒3. 秒到分的换算:将秒数除以6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钟数。

例如:3600秒 = 3600 ÷ 60 = 60分5400秒 = 5400 ÷ 60 = 90分三、时分与秒的加减运算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时分秒进行加减运算。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运算规则:1. 时的加减运算:将时数进行相加或相减即可。

例如:1时 + 3时 = 4时5时 - 2时 = 3时2. 分的加减运算:将分数进行相加或相减,要注意进位和借位。

例如:20分 + 40分 = 60分,进位得到1时50分 - 20分 = 30分3. 秒的加减运算:将秒数进行相加或相减,同样注意进位和借位。

例如:20秒 + 40秒 = 60秒,进位得到1分50秒 - 20秒 = 30秒四、时分与秒的应用示例1. 示例一:计算机器工作时间假设一台机器从早上8时30分开始工作,工作时间为3小时45分钟,我们可以通过时分与秒的运算来计算机器的结束时间。

时分秒知识点整合

时分秒知识点整合

时分秒知识点整合时分秒,作为时间的单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时分秒的一些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时分秒的定义、换算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时分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时分秒的定义。

时分秒是时间的单位,用于表示时间的长短。

其中,时表示一天中的24小时,每小时包含60分钟,每分钟由60秒组成。

时分秒可以相互转换,例如,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换算来使用时分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时分秒换算方法:1. 将小时转换为分钟和秒:小时可以通过乘以60来转换为分钟,乘以3600来转换为秒。

例如,2小时等于120分钟,7200秒。

2. 将分钟转换为小时和秒:分钟可以通过除以60来转换为小时,乘以60来转换为秒。

例如,180分钟等于3小时,10800秒。

3. 将秒转换为小时和分钟:秒可以通过除以3600来转换为小时,除以60来转换为分钟。

例如,7200秒等于2小时,120分钟。

除了换算,时分秒还有其他一些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使用时分秒进行时间的计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时,可以使用时分秒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相隔的时间、计算行程的时间等。

2. 使用时分秒进行计时:在体育比赛、考试等场合,时分秒可以用来精确记录时间。

例如,记录运动员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记录考试所用的时间等。

3. 使用时分秒进行时间戳标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时分秒可以用来标记文件的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

这些时间戳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追踪文件的变更历史和版本控制。

综上所述,时分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时分秒的定义、换算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时分秒。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对读者有所帮助,让我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时分秒这一时间单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 分 秒-1分有多长》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 分 秒-1分有多长》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1分有多长》知识点
类别
知 识 要 点
基础性公民素养
陈述性知识






1.在小学阶段,秒是计量时间中最短的单位标准,分钟要比秒钟长。
2.在钟表中,秒针的特征是细长、走得最快;分针比秒针要短一点,粗一点。
3.在钟表中,秒针记录的方法是: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1分=60秒。
4.感受“嘀嗒”一声的时间就是1秒,它可以表示比分还短的时间。
5.感受1分钟可以写五个大字、心跳要跳大约70次、大约拍50下球。
程序性知识动作Fra bibliotek思维




1.认识分针和秒针的程序知识:指(钟面上谁是秒针、谁是分针)说(秒针、分针的特征)看(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2.感受1分有多长的程序性知识:看(看着钟表中秒针的运行速度)数(随着秒针的节奏数60下)说(你对一分钟时间的感受)
3.体验1分钟能做什么的程序性知识:计时(根据秒表计时)做(在1分钟内完成自己的体验活动)说(自己在1分钟内完成了多少活动)
提高性公民素养
策略性知识






直观操作,活动感受
创新性知识
知新组





1分钟屛住呼吸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知识点梳理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
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时整)、(9时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
分30分=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