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治疗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导致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症状。

目前,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低分子肝素、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是常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药物,通过它们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肾功能。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降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血管和肾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肾脏的损伤。

醋酸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可以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的水平。

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一项针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低分子肝素、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的蛋白尿减少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的患者(P<0.05),肾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证实了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患者的蛋白尿水平降低了50%以上,肾功能指标有所改善。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确实是比较显著的。

这种联合治疗可以同时发挥抗凝血、降脂和抗炎的作用,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由于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也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联合用药的具体方案、剂量和疗程尚未统一,不同的临床实践中采用的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导致结果的可比性不足。

长期使用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肝肾毒性,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征为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导致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一、药物治疗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肾病综合征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从而达到减少蛋白尿、降低水肿和控制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者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跃,减少炎症反应,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免疫抑制剂的常用药物包括环孢素、多辛酸等。

3. 抗凝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护肾脏功能。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4. 降压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因此降压治疗是治疗方案中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二、非药物治疗1. 饮食控制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地帮助控制病情。

应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量。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营养均衡。

2. 心理支持肾病综合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尤为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加入支持性群体等方式,舒缓焦虑和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十分有益。

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综上所述,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和降压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支持和运动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肾小球疾病因免疫炎症损伤或代谢异常,常常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活化,进而引起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纤溶平衡紊乱。

而肾病综合征状态下,伴随大量尿蛋白导致的抗凝因子丢失,以及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凝血因子增多,都将加重凝血-纤溶平衡紊乱,产生凝血亢进状态,不仅引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加重肾脏组织缺血,而且凝血酶可直接促进肾脏细胞增殖,上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肾脏生理病理变化。

因此,抗凝治疗作为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辅助治疗,不但可以防治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栓栓塞性疾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肾脏病变,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

血栓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见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深静脉血栓(DVP)、肺栓塞(PE)。

其中50%DVP患者有无症状PE,而80%PE患者有DVP。

NS合并肾静脉血栓(RVT)21.4%,肺栓塞14%,膜性肾病并发RVT 30%~45%。

肾变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日,可有脂质尿;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根据不同病因和病理将本征分为3类: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

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亢进的机制免疫炎症损伤或代谢异常引起肾组织病变的同时诱发凝血活化。

免疫炎症引起补体活化,内皮细胞损伤或剥离,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胶原暴露,结合、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而且免疫炎症引起的肾小球内T淋巴细胞浸润,可活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释放凝血活化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与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异常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等药物的联合应用,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蛋白尿和水肿是主要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发生与血液的凝聚和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

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球壁损伤,从而减少蛋白尿和水肿的发生。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改善肾小球的炎症和纤维化,减轻肾小球受损,从而减轻蛋白尿和水肿症状。

醋酸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醋酸泼尼松能够减轻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肾脏受损程度,减少蛋白尿和水肿的发生。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一项针对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研究发现,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的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任何一种药物的治疗方案。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的蛋白尿和水肿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肾功能也有所恢复。

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的联合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

除了上述临床研究外,许多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低分子肝素结合瑞舒伐他汀和醋酸泼尼松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实验动物的肾功能,减轻蛋白尿和水肿症状,修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损伤,减少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利伐沙班治疗伴低抗凝血酶Ⅲ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

利伐沙班治疗伴低抗凝血酶Ⅲ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

respectively.In LwMH
the 2nd and 4th week
no severe
respectively.But
the accumulative total incidence of primaIy endpoint of the two groups Condusion:The efkct and safety of rivaroxaban in treating
利伐沙班组患者血栓分布如
下: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双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 双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左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左肾 静脉、下腔静脉及左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左肾静脉 及右肺动脉血栓栓塞l例,左肺动脉血栓栓塞2例, 右肺动脉血栓栓塞2例;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左肾静 脉及双肺动脉血栓栓塞3例,左肾静脉血栓1例,右 肾静脉血栓1例,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双肺动脉血
因子发挥抗凝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血栓的抗凝治
凝血指标记录入组基线、随访第PrITr)、D.二聚体。采用AT.Ⅲ试剂盒
(Bechman coulter)免疫速率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浆 AT一Ⅲ含量。
疗,其优势在于起效不依赖AT.Ⅲ14,5I。因此本文前 瞻性探索观察利伐沙班治疗伴低AT.Ⅲ血症的NS 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与低
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的NS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8例):口服利伐沙班30 m∥d治疗(早20 mg、晚10 mg,间隔12h);低分子肝 素组(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Iu/12h治疗。总疗程4周,在随访基线(入组时)及第2、4周观察记录
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cT血管造影。主要疗效终点为患者已有血栓消失或血栓体积缩小≥90%。次要指标包 括:原有血栓扩大或新发血栓或深静脉血栓脱落致新发肺栓塞;由肺动脉或静脉血栓导致死亡;临床严重出血并 发症;治疗过程中血清AT一Ⅲ变化情况。

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表现,其病因多种多样,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仅仅满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还必须对其作出病因、病理、并发症乃至完整的诊断,以提高治疗的缓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多种,而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几种类型最为常见。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NS。

继发性NS的病因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药物、肿瘤等。

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不一定出现在任何特定年龄段,而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

在发病前可能有职业病史、有毒有害物接触史、服用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情况。

此外,肾病综合征也可能继发于呼吸道、皮肤的感染、病毒性肝炎、肿瘤、糖尿病、系统性疾病等。

肾病综合征的起病可能急骤也可能隐匿,患者可能有乏力、恶心、腰酸、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除了水肿和蛋白尿外,肾病综合征还可能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肾病综合征的典型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和高脂血症。

此外,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能增多,可见管型,肾功能可能正常或受损(GFR下降),还可能伴有免疫指标(抗核抗体、抗双链DNA、ANCA、免疫球蛋白等)、肿瘤指标(CEA、AFP、PSA等)、病毒指标(HBV、HCV、HIV等)以及骨髓穿刺活检异常。

肾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理分型。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水肿、蛋白质丢失、感染、血栓栓塞、肾衰竭等。

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因、病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免疫状态异常、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感染的风险增加。

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痰 培 养 提 示 霉 菌 生 长 ,根 据 药 敏 试 验 ,
改 用 泰 能 及 大 扶 康 静 滴 , 有 效 控 制 了 霉 茁 生长 。
天 2次 突 然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 全 身 紫 绀
考 虑 系支气 管粘 膜脱 落 阻 塞 气道 所 致 ,
维普资讯
齐 鲁护理 杂 志 2 0 0 2年 2月 第 8卷 第 2期
J OURNAL O L NUR I F QI U S NG
F b 2 0 1 0 2 e ・ 0 2 Vo . N ・ 8
察 病 情 变 化 时 . 患 者 咳 嗽 或 肺 部 听 诊 闻 及 痰 呜 音 , 或 血 氧 饱 和 度 下 降 , 呼 吸机 气 管 内 压 力 升 高 ,要 立 即 吸 痰 。 每 次 吸 痰 前 向 套 管 内 注 入 生 理 盐 水
换 。 雾 化 螺 纹 管 、咬 嘴 等 一 用 一 消 毒 ,
每 日 更 换 氧 气 湿 化 瓶 、鼻 导 管 及 氧 气
输 入 管 1次 。
2 3 3 协 助 选 择 敏 感 抗 生 素 定 时 、 ., 正 确 地 取 痰 标 本 , 作 痰 培 养 及 药 敏 试
验 。 本 组 1例 病 程 第 7天 ,体 温 3 ℃ , 9
经及 时吸引 分 泌物 后转 危 为安 。 2. . 协 助 翻 身 、拍 背 排 痰 13 操 作前 耐心 向患 者 讲 清 翻 身 、拍 背 排 痰 的重 要 性 . 以 取 得 患 者 的 合 作 。 患 者 翻 身
时 每 次 拍 背 1 mi 5 n,用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吸的患 者 侧身 9 O度 有 困 难 时 , 可 分 别 取 左 侧位 或 右 侧 位 4 5度 , 用 软 垫 维 持

肾病综合征血栓栓塞和治疗

肾病综合征血栓栓塞和治疗

7.内皮细胞损伤
肾脏疾病时,体内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炎性因子或药物等,均可能 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而发生血栓。
肾病综合症血栓发生机制 8.外源性因素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血小板产生,
促进血小板凝聚,增加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纤溶活性、对活化的凝血因子吞噬、清除减少,促进 高凝状态。
阿司匹林剂量与血小板释放反应
100
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最佳剂量
血 小 板 释 放 反 应 ( )
80
100 mg
60 40 20
%
mg 拜阿司匹灵/天
血小板释放反应 阿司匹灵(mg)
%
拜阿司匹灵: 胃内不溶解,更多获益
6.42
7
体外酸性环境中的溶出率
6 5 4 3 2 1 0
酸性环境 中 溶出率为
1.53
1.78
0
拜阿司匹灵
仿制品 阿司匹林1 仿制品 阿司匹林2 仿制品 阿司匹林3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第10卷第5期。6种市售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体外溶出试验比较
拜阿司匹灵:精确肠溶的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灵包衣
水为介质 抗酸能力强 肠内释放
其他阿司匹林包衣
有机介质 抗酸能力弱 胃内部分溶解
拜阿司匹灵100mg肠溶片上市后临床监测* (n=2739,治疗2年)
LMWH用法:4000 IU , 1 次,皮下注射 疗 程: 2 - 4周 需监测APTT, 维持在正常值1.5~3倍之间 还可监测抗Ⅹa活性,达0.5~1.0 IU /ml水平为佳


疗(三)

⑶ 在使用肝素2-3天后加用华法令: 两者必须有用药重叠期,直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 华法令口服,第1天10 mg,第二天5mg,第3天后每天2.5mg 以后根据PT和INR调整剂量 治疗期间INR 应控制在2.0 - 2.5 之间 华法令治疗至少6-12月,或只要NS不缓解就不停药 其他高凝状态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或 特发性DVT患者要延长抗凝治疗疗程 在应用华法令过程中,老年人,脑出血病史者 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更容易发生出血并发症 INR 过长也是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如INR过长,可将华法令剂量减半,也可改为原剂量隔日口服来进行 华法令不可盲目或擅自停药,否则可再发急性血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素: 1000 u/h VD 8~10h 低分子肝素: 5000u 皮下 2/d 华法令: 需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后叠加
使用,监测INR 立伐沙班:30mg/d(15mg,bid,21d)
20mg/d(qd,3,6 or12month)
目录
肾病综合症的定义 高凝状态与血栓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NOAC较传统抗凝方法的优势
肝素类药物的局限性
需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依从性差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长期应用有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 NS时血ATIII明显下降时,抗凝疗效
降低
与低分子肝素不同, 拜瑞妥®单靶点直接抑制Xa因子
拜瑞妥®
(
) AT Ⅲ
)
低分子肝素
依赖ATIII(抗凝血酶III), 间接抑制Xa和IIa
内皮细胞 功能受损
↑血小 板聚集
↑肝脏合成 血液浓缩 纤维蛋白原、 辅因子、脂
蛋白等
高凝状态
类固醇治疗 利尿剂 免疫性损伤
肾病综合征发生高凝状态机制
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动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
(DVT)
50%DVT有无症状 PE
肺栓塞 (PE)
80%的PE有DVT
NS并发血栓症状隐匿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 血栓防治
目录
肾病综合症的定义 高凝状态与血栓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NOAC较传统抗凝方法的优势
肾病综合征定义
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引起的肾小球 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 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 有高脂血症。
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33例并发RVT者:仅24.2%有临床症状
肾区胀痛 14.7%
肉眼血尿 5.9%
AKI 1例
17例PE,9例有症状:
5例(29.4%)胸闷、呼吸困难
4例(23.5%) 胸痛、咯血
李世军等,CNDT,2012;21:29
膜性肾病VTE发生率
•100例MN伴NS,CT血管成像 •36例(36%)并发VTE;D-二聚体+:94.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122;27(7):605-607
快速起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
拜瑞妥®无需注射
a 自基线变化(ng/ml 依诺肝素) + 依诺肝素40mg * 拜瑞妥®10mg
灭活IIa,影响血小板活化 和聚集
血小板聚集
单靶点直接抑制Xa因子 抑制1分子Xa可抑制1000分子IIa,
更高效抗凝
不直接影响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栓
拜瑞妥®固定剂量,使用更简便
拜瑞妥®固定剂量,广泛适用各类人群 拜瑞妥®剂量不受下列因素影响:
18岁–94岁
男性、女性
37–173 kg 白种人、中 国人、非洲 裔美国人、 西班牙人等
吴燕,胡伟新等,CNDT,2010
抗凝剂使用方法(预防)
低分子肝素: 5000u 皮下 1/d 华法令:需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使用
后叠加使用,检测INR 利伐沙班:10mg来自d肾V血栓诊断治疗指征:
◇急性腰痛或腹痛,常较剧烈,可伴有肾叩击痛; ◇胸膜炎样胸痛; ◇尿检异常:几乎全有镜下血尿,常出现肉眼血尿, 发生RVT后尿蛋白可突然增加; ◇病侧肾脏体积增大;彩色多谱勒下可见肾V近肾段 增粗,血流量↓ ◇肾功能异常:急性RVT常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双 侧急性RVT可致少尿和ARF; ◇发热:急性RVT有时可出现发热
轻、中度肾 脏损害无需 调整剂量
拜瑞妥(利伐沙班)产品说明书. 拜耳医药保健.
*对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 Child PughB 的肝硬化患者,如果不 伴有凝血异常,可以谨慎使用利伐沙班。对于患有其它肝脏疾病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在Child Pugh A 类的肝硬化患者 中,药代动力学 与健康对照组相 近。
◇感染 ◇高凝状态与血栓栓塞 ◇急性肾衰 ◇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等
病情复发,加重病情的主要原因 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目录
肾病综合症的定义 高凝状态与血栓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NOAC较传统抗凝方法的优势
↑肾小球滤 过膜通透性
低白蛋白血症
液体从血管漏出
尿液丢失 凝血抑制 物,纤溶酶 原增加
◇V造影
NS并发血栓的抗凝治疗原则
抗凝是VTE最基本的治疗,严重病例才溶栓 疑诊VTE,即应给予抗凝 选择LMWH或NOAC(如拟溶栓,应选普通肝素) (推荐24h内开始口服华法林) 监测凝血指标,确保抗凝有效 足够疗程:至少3-6m,直至NS缓解 去除诱因及原发病的治疗
抗凝剂使用方法(治疗)
动过速、低血压、休克咯血等(PE) ✓动脉缺血症状
✓D-二聚体升高(>0.5mg/L)
预防性抗凝指征
膜性肾病伴严重NS NS>8周不缓解,血清白蛋白≤20g/L,胆固
醇>12mmol/L 纤维蛋白原≥600mg/dl,血小板>300×109/L 抗凝血酶III<20mg/dl 抗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质阳性者 有中心静脉导管者 有血栓栓塞病史 长期卧床
平均每例2.2处血栓
李世军等,CNDT,2012;21:29
目录
肾病综合症的定义 高凝状态与血栓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NOAC较传统抗凝方法的优势
NS伴以下症状应高度考虑血栓:
✓一 侧 肾 脏 明 显 增 大 , 腰 痛 , 血 尿 , Scr 升 高 (RVT)
✓双侧肢体周径不对称(深静脉血栓) ✓不能解释的胸闷、胸痛和昏厥、呼吸困难、心
健康受试 者
指南推荐:利伐沙班可用于DVT早期和长期抗凝治疗
2012年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 疗指南
利 伐 沙 班 被 推 荐 作 为 DVT 早 期 和 长 期抗凝治疗:
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小 无需监测凝血功能 服用更加简便 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
(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 效相当
拜瑞妥®无需监测,使用更简便
• 拜瑞妥®治疗窗宽 • 拜瑞妥®疗效可预测
拜瑞妥®血药浓度与凝血酶原时间的关系呈线性相关
凝血酶原时间 (s)
50
观察值
模型预测值
40
30
20 1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利伐沙班血药浓度(µg/l)
Kubitza D,et al.Eur J Clin Pharmacol.2005;61:873-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