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制定

合集下载

医生工作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工作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工作治疗方案制定在医疗行业中,医生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所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

一、全面评估病情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首先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通过有效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能够初步确定患者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

二、确立治疗目标基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医生应与患者共同确立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并有效解决患者的问题。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治疗目标可能是实现疾病缓解或延长患者生存期。

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医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治疗代价、治疗效果等。

医生应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并说明治疗的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放射疗法等。

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四、合理利用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制定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利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

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治疗效果,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等。

医生需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五、制定治疗计划与随访方案治疗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短期治疗效果,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长期康复和生活质量。

医生应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明确治疗的过程和时间表。

治疗计划应包括定期复查、调整药物剂量、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等内容。

医生还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教育。

病情治疗方案

病情治疗方案

病情治疗方案病情治疗方案是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而制定的医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提供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一、病情分析: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我们初步判断为XX疾病。

二、诊断意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我们确诊患者为XX疾病。

三、目标治疗:针对XX疾病的治疗,我们的目标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具体治疗目标如下:1. 防止病情进展: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2. 缓解症状:对于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采取相应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3.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四、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如下:1. 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推荐以下药物的使用:(1)XXX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剂量和用药时间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2)YYY药物: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反应,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剂量和用药时间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2. 非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方面,我们推荐以下措施:(1)康复训练:对于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2)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摄入的平衡。

(3)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

五、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将进行定期的治疗效果评估,以及必要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以调整治疗方案,做到科学、有效。

六、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停止和调整药物的剂量。

2. 注意饮食: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医生如何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如何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如何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在医疗领域,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为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既需要医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考。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时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步:患者病史询问与初步观察当患者来到医生面前时,医生首先需要与患者进行病史询问。

这包括了患者的症状、病情发生的时间、相关的过往病史等等。

通过详细的询问,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可能的病因有所判断。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简要的初步观察,如测量体温、血压等,以获取一些客观的指标。

第二步:详细的体格检查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外观观察、器官触诊、听诊、触诊等等。

通过触诊、听诊等手段,医生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体征,如肿块、心脏杂音等,从而对患者的病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步:必要的辅助检查仅仅依靠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有时还不能明确诊断。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他们进行病情评估。

辅助检查可以包括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等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生物检查(如病原学检查)、组织检查等。

这些辅助检查可以提供医生更多的客观数据,从而对病情有更准确的了解。

第四步:病情评估与诊断在收集了丰富的病史、观察结果和辅助检查资料后,医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病情评估。

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将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联系起来,排除一些不可能的诊断,并给出最可能的诊断。

第五步:治疗方案制定诊断确定后,医生需要结合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具体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副作用风险、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共同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药物治疗方案制定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如下:1. 个体化原则: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制定。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对患者最合适的药物。

2. 专科化原则:不同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专科医生对于特定疾病的诊疗经验更为丰富。

因此,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应尽量由专科医生来参与,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 综合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往往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手术、放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

因此,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应与其他治疗方式相互配合,形成综合治疗的整体方案。

4. 安全性原则:药物治疗方案中应注重药物的安全性。

医生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禁忌症等信息,并在制定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安全性。

同时,药物的使用剂量、疗程等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5.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成本效益。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价格等因素,选取性价比较高的药物。

在满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给定的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治疗。

只有在医患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

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

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方案是临床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在临床研究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医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患者病情评估、临床实践经验、科学研究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探讨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

一、患者病情评估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医务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医务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以及潜在的并发症风险等,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二、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践经验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务人员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知识,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然而,仅凭经验来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因此还需要结合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三、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等研究方法,可以得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证据,从而更加科学和客观地指导临床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参考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以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到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生活方式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等因素,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旨在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实践经验、科学研究和个体化治疗等因素,以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相信在未来临床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制定会越来越科学化、个体化,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带来更大的改善。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管理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管理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
外部专家资源整合利用
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获取专业支持。
根据需要邀请外部专家参与会诊 或提供指导建议。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外部培训 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水平

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程度把控
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方案、风险 及预期效果。
经验教训提炼及分享
成功经验总结
分析治疗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如独特的诊疗方法、有效的药物 组合等,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失败原因分析
针对治疗失败的案例,深入剖析原因,如诊断不准确、药物副作用 等,避免类似失误再次发生。
经验分享与交流
通过学术会议、专题讲座等途径,将经验教训与同行进行分享和交流 ,促进医学知识的传播和进步。
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管理
汇报人:XX 2024-02-06
目录
• 概述 • 患者评估与诊断 • 综合治疗方案制定 • 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建立 • 实施过程中的监控与调整 • 总结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概述
Chapter
综合治疗方案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综合治疗方案是指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多种 治疗手段和方法,制定的全面、系统、个性化的治 疗计划。
症状分析
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 ,如疼痛、咳嗽、呕吐等 。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 获取客观指标。
诊断方法选择及依据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 手段,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方法,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
特殊检查
重要性
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减 少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治疗方案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在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考虑病人的病情、年龄、
生活习惯等因素,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制
定治疗方案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第一步:全面了解病人情况**
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

只有全面了
解病人情况,医生才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第二步:明确治疗目标**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明确治疗的目标。

治疗目标应该具体、清晰,可以量化,以便医生和病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治疗的方向和效
果评估标准。

**第三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病人的生活
习惯、心理状态、经济能力等。

治疗方案应该是符合病人整体情况的,而不是片面的只考虑疾病本身。

**第四步: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
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治疗方案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定制。

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采用标
准化的治疗方案。

**第五步: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医生需要定期评估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只有在不断地评估和调整中,治疗效果才能最大化。

**结语**
在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病人情况,明确治疗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病人带来最大的益处。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个性化调整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个性化调整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个性化调整在医学领域,药物治疗是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各不相同,因此制定和调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个性化调整的方法和原则。

一、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制定一个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疾病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遗传背景、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等。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

1. 疾病类型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不同的。

因此,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

2. 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累积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

3.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也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药效。

老年人和儿童的药物剂量通常需要调整,女性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有更高的敏感性。

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个性化调整。

4. 遗传背景遗传背景对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和耐受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具有特殊的代谢方式,导致其药物效果或耐受性与一般人群不同。

因此,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并相应调整药物的使用。

5.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物通常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需要确保药物适用于患者的疾病,并避免使用对患者有禁忌症的药物。

二、药物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调整制定一个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只是第一步,随着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反应,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下面将介绍药物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调整的方法和原则。

1. 监测疗效和副作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药物的副作用。

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替换其他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药物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K细胞培养程序1. 将分离机采集细胞缓慢加在细胞分离液(1.077 g/ml)上,体积比为1:1,800⨯g,室温离心20分钟;2. 收集界面的白色絮状细胞加入30ml的低糖DMEM培养基,轻轻吹打混匀,300⨯g,室温离心10分钟;3. 重复离心洗涤共3遍;4. 收取细胞轻轻吹打混匀,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及IFN-γ500 U/ml置37℃、5% CO2孵箱中培养;5. 24 h后加入IL-2 300 U/ml,CD3 10 ng/ml,IL-1 100 U/ml 继续培养,;6. 每天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根据情况进行换液及加入IL-2 300 U/ml进行扩增;7. 细胞收集:第14-20天收集细胞,离心弃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细胞2 次以上,重新混匀,悬于100~200 ml 输注用生理盐水中。

附件30-32治疗方案制定从理论上来说,几乎每一位肿瘤病人都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得益处。

早期肿瘤病人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受到肿瘤的严重影响,对免疫治疗的应答较好,疗效相对也会更好。

CIK 细胞对多种实体肿瘤均有明显疗效,对白血病也有很好作用,尤其是骨髓移植或化疗缓解后能够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复发。

CIK 细胞治疗肿瘤的疗效除与输注细胞数量及活性有明显关系外,还与患者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适应证CIK 细胞可用于下述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1)手术后患者,可防止肿瘤转移、复发;2)无法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晚期患者;3)放疗、化疗失败的患者;4)放疗、化疗后、间期患者的综合治疗;5)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癌性胸、腹腔积液患者;6)骨髓移植后或化疗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病例选择⑴患者预期生存>3 个月,生存质量评分(KPS)> 60%。

⑵重要生命器官功能正常,血胆红素< 68 μ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90 IU/L,肌酐< 353 μmol/L,白细胞计数> 3.5×109/L,血小板计数> 80×109/L,红细胞压积>0.20。

禁忌证1) 不符合纳入标准;2) 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4)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 50%,血小板(PLT)<40×109/L;5)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6)重创伤、手术、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急性感染发作期及伴有休克的患者;7)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8) 高度过敏体质或者有严重过敏史者;9) 患有精神疾病者、酗酒、有药瘾或有其它不宜进行临床试验者。

中断治疗在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重要生命器官出现明显功能异常;患者因某种原因提出终止治疗。

治疗途径根据治疗途径可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是通过静脉输注进行;局部治疗是将收获的浓缩CIK 细胞直接注入病灶部位(胸、腹腔积液患者直接注入胸、腹腔内),也可通过介入方法。

治疗过程1、首先用成份血分离机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大约50~100毫升;或第1~3 天连续给患者注射IL-2,每天50 万U,第4 天采集患者自体外周血50~100 ml;2、而后将采集到的细胞在超洁净实验室进行分离、诱导、扩增、激活等培养过程及质检;3、于培养的第15天左右收获并配制成回输液,间隔2-7天分5-8次回输细胞;4、观察治疗反应及疗效;间隔3~4个月可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输注CIK 细胞数量研究表明,当输注的CIK 细胞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出现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效果并不随着输注细胞增加而呈线性增大。

要求:每次输注的细胞数应> 1×109,每疗程输注细胞数应> 8×109。

输注的细胞中可视情况加入IL-2 100 万U。

细胞培养相关表格细胞回输变更计划细胞室:姓名由于更改治疗计划如下:改至主治医师签字:日期:回输细胞报告单细胞状况报告单病案号:细胞培养记录表检测报告单细菌检测报告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细胞培养液(注:本次结果仅对本次标本有效)检验医师:检验日期:CIK细胞免疫治疗报告书治疗过程:CIK培养情况:CIK光镜照片CIK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图培养人签名:自体免疫细胞制剂制备质控标准CIK细胞制备后数量、活性检定取离心洗涤后的细胞计数,(1)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计数单个核细胞比例(应不低于90%);(2)采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比例(应不低于97%)。

CIK细胞制备后检定报告单实验人:复核人:实验日期:检测报告单细菌检测报告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细胞培养液(注:本次结果仅对本次标本有效)检验医师:检验日期: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标准操作规程:1. 细胞涂片;2. 先用瑞氏染液将涂膜面充分覆盖;3. 稍等片刻再加姬姆萨染液2-3滴加减(根据涂片上细胞多少及增升程度酌情而定);4. 稍等1-2分钟后,再加磷酸盐缓冲液,加时应缓慢地一滴一滴加在涂片膜上,直至膜面上染色液形成表面张力而终止染色液加入;5. 染色30-40分钟;6. 分色:用自来水缓缓冲洗至少3分钟以上,待干,勿用滤纸吸干;7. 显微镜观察计数。

用台盼蓝染色标准操作规程:1. 取细胞悬液10μl,用培养基将其稀释到2000~5000个/毫升;2. 取100μl 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加入100μl 4%台盼兰溶液,轻轻混匀;3. 5分钟后用血球计数板在镜下计数细胞;4. 计算细胞活性,即未着色细胞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细胞鉴定标准操作规程1.形态学观察: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圆形,体积增大,胞质饱满,折光性好,有颗粒,核增大,细胞表面有很多突起和伪足。

2.表面抗原的检测:在细胞培养开始和结束(第20天),取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各组取细胞浓度为2 ×106/mL的细胞悬液50 uL,加入不同单抗(CD3-FITC,CD56-PE),另设对照,室温避光孵育30 min后,PBS洗涤两次后,加入200μlPBS混匀细胞,并以1%多聚甲醛固定,4℃保存,24小时内上流式细胞仪(FACA Calibur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56+ CIK 细胞及CD3+CD56- 细胞比例。

每个标本分析细胞数≥1×104/L。

结果应该为:发现CD3+CD56- 及CD3+CD56+ 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56阳性率不低于20%。

3.杀伤活性的检测将靶细胞K562细胞株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至对数增殖期,收集细胞用培养基液洗2次,配成4×105/mL;效应细胞(CIK)配成4×106/L或8×106/mL,将效靶细胞数按10∶1或20∶1比例混合,以1 500 r/min离心5 min,置37℃、5% CO2孵箱中孵育6 h 后,轻轻混匀,再以1 500 r/min离心10 min。

收集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D-P 法测定LDH的活性(U/L)。

CIK细胞的杀伤活性(%)=(测定管LDH的U-自然释放管LDH的U)/(最大释放管LDH 的U-自然释放管LDH的U)×100%当效/靶比为20:1 时,应保证CIK 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NK)敏感肿瘤株K562 细胞的杀伤率大于40%。

.4.病原体检测收获时应保留细胞及培养基样品,供检定细菌、霉菌、支原体等病原体用,检测结果应为阴性。

制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试剂选择(一)培养基1.培养基选用RPMI 1640培养基(PromoCell GmbH公司,货号C-76025);Cell-GRO® SCGM细胞培养基(德国Cellgenix公司,货号CE-2008);附培养基成分2.谷氨酰胺L-Glutamine(奥地利PAA公司,货号M11-004);3.细胞因子选用重组人白介素-1α (IL-1α)(PromoCell GmbH公司, 货号C-61112,比活性1 x 109 U/mg);重组人干扰素γ (rh IFNγ)(PromoCell GmbH公司, 货号C-60724,比活性2 x 107 U/mg)。

重组人白介素-2 (rhIL-2)(江苏金丝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二)冻存液成分1.二甲基亚砜(DMSO):为保护剂(Sigma产品, 批号116K0127,货号D5879),体积占冻存液10%。

2.人血白蛋白: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批号P2*******,20%人血白蛋白体积占冻存液90%。

(三)其它1.人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货号LTS1077);2.抗人CD3抗体(PromoCell GmbH公司, 货号PK-AB913-144)3.CD3-FITC(PromoCell GmbH公司, 货号PK-AB913-137)、CD56-PE(EuroBioSciences公司,货号H12196P)流式细胞荧光标记抗体及同型对照抗体(BD公司)4.乳酸脱氢酶试剂盒(购自日本世诺临床诊断制品株式会社)制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耗材品名生产商批号货号/型号备注15ml离心管Greiner Bio-OneGmbH 07260115 188261 无热原50ml离心管Greiner Bio-OneGmbH 07160115 227270 无热原650ml培养瓶Greiner Bio-OneGmbH 06410150 661160 无热原10ml 吸管Greiner Bio-OneGmbH 07092401 768180 无热原50ml 吸管Greiner Bio-OneGmbH 07092401 768180 无热原无菌滤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R4DN20061 PVDF2005 无热原冻存管Cryovial Simport 709986532 T309-2A 无热原CIK细胞治疗收费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