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检查指标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分析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分析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分析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腺体,其功能异常会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为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甲状腺疾病,医学界采用了一系列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

本文将对常见的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甲状腺素检测1. 甲状腺刺激素(TSH)T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在体内起到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TSH水平的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低)患者,而TSH水平的降低则可能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测量TSH水平可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功能的高低,并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2. 甲状腺素(T3和T4)T3和T4是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的两种主要激素,“T”代表甲状腺(thyroid),数字代表分子结构中碘原子的数量。

通过测量T3和T4的水平,可以评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与否。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T3和T4水平通常较低,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则会出现高水平的T3和T4。

二、抗甲状腺抗体检测1.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POAb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抗体,它的产生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ashimoto病)和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关。

测量TPOAb水平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GAb是一种针对甲状腺球蛋白的自身免疫抗体。

它在甲状腺自身免疫病变中的检测结果往往与TPOAb检测结果相似,两者常常同时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甲状腺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将甲状腺部位的结构和形态呈像出来。

在甲状腺肿大、结节、囊肿等情况下,超声检查能够提供关于甲状腺病变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指导治疗和评估病情进展非常有帮助。

四、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技术,常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异常情况,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并使用放射性设备进行成像。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精品范文).doc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

FT3约占T3的0.5%,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常参考值:4~10pmol/L(二)、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即使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10~31pmol/L(三)、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正常参考值:2~10mU/L(四)、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

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

测定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大致相同,主要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辅助诊断、疗效考核价值。

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详解

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详解

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详解甲状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本文将详细解读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个人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一、甲状腺功能检查概述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来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主要检查指标包括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

根据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液中的T3和T4水平较高,而TSH 水平较低。

2.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中的T3和T4水平较低,而TSH 水平较高。

3. 亚临床甲减:血液中的T3、T4水平正常,但TSH略高。

4. 亚临床甲亢:血液中的T3、T4水平正常,但TSH略低。

二、检查结果解读1. 甲状腺素(T3):正常范围为0.8-2.0 nmol/L。

如果T3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亢;如果T3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减。

2. 甲状腺素(T4):正常范围为60-145 nmol/L。

如果T4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亢;如果T4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减。

3. 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范围为0.4-4.0 mIU/L。

如果TSH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减;如果TSH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甲亢。

通过对以上三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甲状腺功能的状态。

但需要强调的是,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三、常见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疾病1.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指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常见的病因包括Graves 病、甲状腺毒症等。

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焦虑等。

2.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指甲状腺分泌过少的甲状腺激素,常见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等。

症状包括乏力、体重增加、便秘、抑郁等。

3. 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是指甲状腺功能稍低于正常范围,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

促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调控甲状腺细胞生长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的主要因子,由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合成和分泌,并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性调节。

甲状腺功能改变时,TSH的波动较甲状腺激素更迅速而显著,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因此,通过检测血TSH水平可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效果评判和预后判断。

然而,由于早期建立的放射免疫法检测TSH含量只能确定正常范围的上限,临床上仅仅可以作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依据。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实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免疫放射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的建立和运用,使得TSH检测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单一检测TSH水平已成为临床上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随访的有效工具。

一、 TSH的特性与检测方法TSH是糖蛋白类激素,由腺垂体合成分泌,分子量约为28000道尔顿,由α和β亚基非共价键结合组成。

其α亚基与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α亚基相同,而β亚基彼此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结合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TSH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在24小时均呈脉冲式分泌,正常分泌的脉冲幅度均值为0.6μU/ml,频度为1/1.8小时。

正常人TSH的分泌有节律性,高峰出现在午夜10时至凌晨4时之间,失眠可增加其峰值,而睡眠则降低其脉冲。

不仅如此,TSH的分泌尚有季节性变化,春天TSH浓度降低30%。

TSH在血中不与蛋白相结合,正常浓度是1~2ng/ml,其生物半衰期为90~130分钟,据此推算垂体分泌率是110μg/日。

鉴于血清TSH含量为对数正态分布,平均约1.3~1.4mU/L,其正常低限为0.3~0.5mU/L,高限为3.9~5.5mU/L。

若除外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患者,TSH正常上限则有所降低。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 而血清T4、T3测定结果在血清甲状腺素结合蛋白没有改变 时相当稳定。
• 用现有检测方法,在有些情况FT4、FT3并不一定比T4、T3 水平更能真实地反应甲状腺功效状态。
• 当FT4、FT3测定可能出现偏倚时,需要测定T4、T3水平。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第32页
血清TSH测定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 孕期第二、三阶段:母体血容量↑,胎盘中Ⅲ型脱碘酶对 T3、T4灭活,造成T4需求增加,母体GFR↑,加大对碘化物 排泄,加上胎儿所需碘由母体提供,在低碘地域可致T4↓、 TSH升高和甲状腺肿。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第12页
➢TBG浓度从孕6~10 周开始增加,在孕20~24 周到达平台,并连续妊娠全过程 ➢因为TBG浓度增加,血清总T4 (TT4) 、总T3 (TT3) 浓度增加 ➢妊娠期母体血清TSH 水平在妊娠早期最低,妊娠中期以后逐步回升 ➢妊娠期FT4高峰出现在8~12 周,较基值增加10%~15% ,然后下降,20 周回到非妊娠水平
FT4↑
苯妥英钠、利福平等
FT4↓
如结果有疑问可参考总激素测定值或用其它方法重测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第31页
FT4,FT3测定一定优于TT4、TT3测定吗?
• 当前常规使用间接测定法(免疫测定法)与最精准直接检测 法比较,血清FT4、FT3结果发觉存在不一致性,有时免疫 测定法偏倚甚至到达40%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第23页
TT3、TT4、FT3和FT4
甲状腺素(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 三碘甲腺原氨酸(T3)20%直接来自甲状腺, 80%在 外周组织中由T4经脱碘代谢转化而来。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

FT3约占T3的%,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正常参考值:4~10pmol/L(二)、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即使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10~31pmol/L(三)、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正常参考值:2~10mU/L(四)、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

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

TSH、T3、T4、CEA的临床意义

TSH、T3、T4、CEA的临床意义

一、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TSH的临床意义(1)鉴别甲低症由下丘脑功能受损后出现的甲低症状。

这可能由于TRH↓→使TSH↓→造成T3、T4↓之故,这称为继发性下丘脑性甲低。

而原发性甲低患者T3、T4过低而分泌是强反应的。

继发性甲低病变部位下丘脑、垂体。

原发性甲低病变部位甲状腺。

(2)甲亢症甲亢患者的T3、T4过高,反溃抑制TSH的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至接近于零,现在应用超敏TSH(S-TSH或h-TSH)来诊断甲亢(而常规TSHRIA为过时的试验)。

(3)甲肿a.甲状腺肥大患者,由于缺碘使T3、T4分泌减少,因此TSH分泌增加,当肿大后或补碘后TS H水平可恢复正常。

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b.TBG结合力下降;(4)TSH反应性低下可见a.甲亢;b.无甲亢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疾病;c.垂体或下丘脑损害造成的甲低症;d.PRL瘤;e.库兴氏综合症;f.肢端肥大症等。

2. T3、T4的临床意义(1) 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增高:a.甲亢;b.T3型甲亢;c.T3毒血症;d.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e.TBG结合力增高症;f.亚甲炎等;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降低:a.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征;d.慢性甲状腺炎等。

(2)T4在以下疾病情况下(甲亢、T3毒血症)都有与T3相平行的变化。

3. FT3和FT4的临床意义T4、T3被水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T4和99.8%的T3以非共价键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余为F T4 0.02%和FT3 0.2%.而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激素物质。

故甲状腺的机制状态与循环中FT3、FT4的水平密切相关。

可以做为区别甲亢、甲低及甲功的亚临床状态。

其正常植不受TBG各种情况增加和减少的影响,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1989年Hamb urger推荐以高灵敏度的TSH、FT3和FT4为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首选方法已被临床界广泛采纳。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

202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是腺垂体细胞分泌的重要激素,属于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0kD o TSH的分泌受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兴奋性和生长抑素的抑制性的影响,并受甲状腺素的负反馈调节。

TS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代谢及胞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呈高柱状增生,促进甲状腺细胞碘的摄取与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从而加快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TSH检测的适应证TSH检测的适应证:①原发性甲亢或甲减的一线检测。

②对怀疑甲状腺激素耐受者,与FT4、T3(FT3)联合测定。

③对继发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与FT4联合测定。

④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检。

⑤在甲状腺素替代或抑制疗法中,用于T4治疗的监测。

⑥对高催乳素血症的评估。

⑦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评估。

检测方法TSH测定均为免疫化学法,根据标记物不同有放免、酶免、荧光免疫、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等多种试剂盒可供选用。

一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

参考区间化学发光法:0.34~5.60μU∕ml;电化学发光法:0.27~4.20mU∕L.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临床实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注意事项1.由于TSH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受TBG浓度影响,也较少受影响T3、T4的非甲状腺疾病的干扰,并且在测定时受其他干扰因素比测定甲状腺激素少,由此,现在国内外均推荐以血清TSH测定作为甲状腺功能亲乱的首选筛查项目。

2.样本在2~8。

C可保存7天,在-20。

(:可保存1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冷藏的试剂和样本应在室温中平衡至20~25°C;避免过度振荡产生泡沫影响测定。

3.应注意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若样本中TSH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配套的稀释剂进行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激素指标
一、促甲状腺激素(TSH)
诊断:
诊断甲亢以往认为以TT3符合率最高,T4次之,TSH最低。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的认识是TSH、FT3、FT4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T3、T4、TSH的单项检测;因FT3、FT4不受血清TBG含量的影响,可使一些TT3,TT4正常的早期甲亢得到确诊、TSH又可使甲亢的诊断提高到亚临床水平
诊断甲亢灵敏度的顺序为TSH>FT3>TT3>FT4>T4;
诊断甲低的灵敏度顺序为TSH>FT4>T4>FT3>TT3
1、原发性甲低检测值升高;
2、继发性甲低检测值可减低;
3、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检测值都升高;
4、下丘脑性甲亢可升高;
5、某些甲状腺癌可升高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诊断:
升高的情况:
1、甲亢
2、T3型甲亢;
3、甲亢复发之前T3毒血症;
4、使用甲状腺素制剂治疗过量;
5、TBG结合力增高症;
6、亚甲炎;
降低的情况:
1、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
2、TBG结合力降低及缺乏症;
3、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症;
4、慢性甲状腺炎。

三、甲状腺素T4
诊断:
降低的情况
1、甲低;TBG结合力下降;慢性甲状腺炎等;升高的情况:
2、甲亢;TBG结合力增高症;亚甲炎;
3、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

四、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的激素物质,因此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灵敏的指标之一,其血中浓度与TBG等血清蛋白浓度无关,故可用作较TT3、T4更可靠的临床判断根据,在普查地方性甲状腺肿及筛选克汀病工作中与TSH联合检测,诊断率可达100%。

诊断甲亢时,FT3较FT4更灵敏些,诊断甲低时,FT4较FT3更灵敏。

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检测程序设计应为:如TSH正常;则甲状腺功能正常;如TSH升高,则测FT4,如FT4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低;如FT4降低,则诊断为甲低;如TSH未检出异常,再测FT4,如FT4升高,则为甲亢;如FT4正常,再测FT3,如FT3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亢;如FT3升高,则诊断为甲亢。

五、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诊断:
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是诊断与分析自身抗体的首选实验方法.
TPO抗体阳性提示一种亚临床甲低和早期Asimotou病,85%Graves病出现高水平,低水平的TPO无症状患者中占10%.
甲状旁腺功能指标
一、甲状旁腺激素(PTH)
PTH生理作用主要是:1、加快肾脏排出磷酸盐;2、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使骨质吸收血钙升高;3、加快VD的活化,促进肠钙吸收,减少尿钙排泄。

诊断:
1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TH>2.3ug/ml,如高血钙时,PTH升高,可确诊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PTH为0-1.1ng/ml;3、肾性骨病的诊断,低血钙,高血磷,AKP升高、PTH升高可确诊
鉴别诊断: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非甲状旁腺疾病引起的高钙血症。

二、骨钙素(BGP)
辅助诊断:
1、血清BGP测定,是内分泌功能亢进性骨病和内分泌功能低下时骨转换率下降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2、甲亢、甲旁亢、肢端肥大症、骨软化症等患者血清BGP升高;
3、甲低,特发性甲旁低,席汉综合症,肾上腺皮质综合征患者血清BGP降低。

三、降钙素(CT)
诊断:
1甲状腺髓样瘤;2000-5000pg/ml
辅助或鉴别诊断:
1、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是CT分泌过多所致;
2、异位CT的分泌,其它部位的肿瘤如肺燕麦样细胞癌可高达1342pg/ml;
3、高CT症,高胃泌素血症、胰腺炎,可产生高CT血症;
4、CT缺乏症:甲状腺缺如,手术切除后等。

肿瘤标志物
一、CA153、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糖蛋白。

最早发现于乳腺癌细胞中,并癌细胞向血中释放。

诊断:
原发性乳腺癌及转移乳癌阳性率分别为19%与59%;
辅助诊断:
1、卵巢癌和肺癌的阳性率一般高于50%(前者占71%);
2、慢性肝病患者约有25%呈阳性结果,但数值仅略有升高;
3、CA153较强的特异性,肝炎、胰腺炎、炎症性肠炎、肾病、肝硬化等病人的CA153基本无升高或略升高。

二、CA199是一种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在消化道腺癌病人血清中其浓度可明显升高,特别是胰腺和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更明显。

辅助诊断:
1、在良性疾病中,CA199升高往往是低浓度的或一过性的,很少超过40U/ml,如46例消化出血者仅4例>37U/ml,占10.8/ml,55例胰腺炎者中2例>37U/ml,仅占3.6%。

恶性疾病中以消化道肿瘤为主,以胰腺癌阳性率最高,占80%-97%,若与CEA、铁蛋白等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5%以上。

但小于2cm的胰癌阳性率较低;
2、胃癌的阳性率为42.7%-50%,但与CEA联检时,阳性率可达70%;胆管癌阳性率71.4%,与CEA联检时,阳性率87%;肝癌阳性率75.8%-62.5%;结直肠癌阳性率39.1%如与CEA联检可达60%,甚至更高,(其中腺癌,粘液癌,印戒细胞癌较高,乳头状腺癌,鳞癌较低,甚至正常);肺癌阳性率47%。

疗效判断:CA199可作为治疗前后随诊的指标,对复发进行检测,在41例恶性病人中有25例术后其值仍然很高,预示效果不佳,手术证实有转移、浸润。

而16例降为正常,近期无复发。

三、 CA125是一种与卵巢癌相关的抗原
诊断:
该项为妇科恶性肿瘤较灵敏诊断价值的指标,特别是卵巢癌的较特异性指标,如以35U/ml为阳性指标,高于正常上限时,卵巢癌的阳性率为82%-96%其中以浆液囊腺癌为最高,达100%,且测定值也高。

辅助诊断:
对部分消化道癌也有辅助诊断意义,如胰腺癌的阳性率为25%,胃癌为33.3%
鉴别诊断:
1、应注意非肿瘤性盆腔炎症,阳性率可达33.3%随炎症消退检测值转阴性;
2、妇科非肿瘤疾病阳性率仅占3.03%,良性肿瘤组阳性率20.5%。

疗效观察:
有助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

手术切除后10周左右下降或正常;否则说明有残存病灶;当上升时说明复发或恶化。

四、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诊断:
前列腺癌阳性率为63%-86%。

鉴别诊断:
前列腺肥大时,也有23%-41%的阳性率,应结合临床其它检验以资鉴别。

疗效观察:
前列腺癌得到有效治疗后,血清PAP测值可下降,复发后再度上升。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一种糖基化的单链肽,来自前列腺,它虽是前列腺的一种特殊物质,但不是前列腺癌的唯一特异性物质。

它产生于前列腺管上皮细胞.动物实验表明,癌也向循环中释放PSA。

辅助诊断:
目前认为PSA是前列腺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在该病的分期和随访中将要取代PSP
1、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该值为<20ng/ml,假阳性率为45.1%;
2、前列腺癌阳性率为91.9%;
3、可判断预后:治疗前,若<3.6ng/ml,则平均存活38周;若PSA>9.1ng/ml,则平均存活24周;治疗后,PSA下降者,提示病情缓解。

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内分泌系肿瘤或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发现NSE升高
1、神经母细胞瘤NSE测定水平升高,阳性率96%;
2、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明显升高,阳性率为69%;病灶局限者,阳性率39%,广泛侵袭期阳性率87%
叶酸VB12
说明:在检测血清叶酸含量时,应同时检测血清VB12,因为单纯缺乏VB12的贫血虽较少见,但由于饮食习惯不当或需要量增加者,VB12与叶酸同时缺乏很多见。

因此,单纯依据血清叶酸水平可能会遗漏VB12缺乏的贫血。

Mollin认为叶酸缺乏时,血清叶酸水平降低,而血清VB12也低于正常水平。

因此,血清叶酸水平降低而VB12处于正常时,需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测的结果方能确定有无VB12
同时缺乏。

相反,VB12缺乏时常伴有血清叶酸水平的增高,其原因可能与VB12缺乏时不能将叶酸转运至细胞,而使血清中叶酸含量增高的缘故。

另外,有人观察患病毒性肝炎时,尤其急性期,叶酸、VB12均明显升高,可达正常之5倍以上,可能与细胞坏死释放有关。

一、叶酸(FOL)
辅助诊断:
1、当叶酸撮入不足时(妊娠、婴儿期、慢性洒精性肝硬化),或当需要增加叶酸撮入时(如骨髓增生症、恶性肿瘤、甲亢、剥脱性皮炎),会导致体内叶酸降低;
2、肠吸收不良、慢性腹泻、某些药物(如苯妥英纳、朴痫酮、中服避孕药)及罕见的病如叶酸吸收不良综合征时,叶酸降低。

长期使用抗癌药物也可使之降低;
3、利用障碍:叶酸对抗如氨甲喋啶,能影响细胞撮取叶酸和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也致叶酸减少;
4、恶性贫血,再降时升高;
5、血清叶酸含量降低与骨髓细胞出现巨幼样变的符合率达95%,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二、VB12(VB)
诊断:
1、内因子缺乏(如恶性贫血、胃次全切除术)可导致维生素B12明显降低;巨幼细胞红贫血阳性率为93.8%;
辅助诊断:
1、肠吸收不良可致VB12降低;
2、妊娠、甲亢、感染、肿瘤时需要量增加,导致VB12;某些药物影响其吸收,如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可引起其降低;
3、某些疾病如慢性胰腺炎、卓-艾氏病可致VB12降低;
4、而恶性肿瘤则VB12升高,阳性率为50%;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VB12可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