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公开课学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身为一名刚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力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溶液配制及分析的教学设计1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的教案缓冲溶液及其作用机制(教学教案)授课时间:2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同学对缓冲体系有一个根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根底,缓冲溶液教学设计。

【教学方式】: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教学内容】:1、缓冲溶液的定义2、缓冲溶液的作用3、缓冲溶液的组成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重点及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 ~ 7.45学问预备: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盐类水解一、缓冲溶液的概念(由试验引出)缓冲溶液:能抵制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根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制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二、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制1.缓冲溶液的组成依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以HAc — NaAc为例HAc、NaAc足量HAc+H23O++Ac-+左移3O+ 抗酸成分+抗碱成分右移-2H2O共轭酸— 抗碱成分共轭碱— 抗酸成分三、争辩:NH3—NH4Cl的缓冲原理四、练习:五、小结:概念: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缓冲原理六、作业:搜集资料: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篇2:缓冲溶液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课题:缓冲溶液备课人:赵改玲课时:2 时间: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的概念2、知道3种类型缓冲溶液3、学会推断构成缓冲溶液的条件4、试讲解缓冲原理二、学习重点:缓冲溶液及其组成学习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三、教法、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本再结合学案的导学问题进行学问梳理,小组探究最终完成课内探究局部题目及相关问题四、导学过程:〖激趣导入: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 ~ 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1-2-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

3.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理解中,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比较进行学习的能力;2.在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科学技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二、表达式:三、单位: mol/L 注意(1)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四、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1、对于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对于离子化合物,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微粒在组成的下角标3、对于在水中完全电离的共价化合物,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微粒在组成的下角标1-2-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 使学生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操作方法3. 初步学会容量瓶的使用和腐蚀性药品的称量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容量瓶的使用误差分析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设想配制250mL0.100mol/L的CuSO4溶液的合理方案2、准备实验仪器: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五、板书设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2、仪器:托盘天平等一套、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泉州市化学公开课教案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简单计算)授课者:刘庆树地点:铭选中学科学楼四楼时间:2009.10.1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应的简单计算,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实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探究学习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

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某NaOH 溶液中,ω(NaOH)=20%,表示什么含义?[过渡]对于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来说,溶液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NaOH +HCl =NaCl +H 2O ,要中和0.1 mol 的NaOH ,需多少摩尔HCl ?需要多少的盐酸才能保证其中含0.1 mol HCl 呢?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那么,怎样确定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物理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常用单位:mo l ·L -1(mol/L)表达式:()B B n c V aq =()B B n c V aq =⋅ ()B BnV aq c =[讲解]强调V(aq)―指溶液的体积。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及其配制原理。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技巧。

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方法及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称量固体物质、如何精确量取液体、如何避免溶液的污染。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方法及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天平等。

2. 实验试剂:固体物质(如NaCl、KNO3等)、液体物质(如水、盐酸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2. 讲解: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原理,介绍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配制方法。

3. 演示:演示如何准确称量固体物质、如何精确量取液体、如何避免溶液的污染。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5. 总结: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总结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反馈:课后收集学生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概念和配制原理。

2. 深入学习溶液的配制过程,包括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等步骤。

3. 探讨溶液配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分享经验: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实验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苏教版必修1)

1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苏教版必修1)

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知识梳理]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

2.假设某溶液的体积为V,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那么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 。

3.要通过溶液中的反响定量测定某待测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往往需要首先配制标准溶液,再将标准溶液与反响,最后通过对的处理来确定其溶质的含量。

4.容量瓶是用于配制体积浓度的溶液的容器,在使用之前必须先。

其瓶颈上有一道,瓶壁上标有和,此三者的含意是。

所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热或冷的溶液一定要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通常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例题分析]例1.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

气体与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液体与液体混合,如果给出密度也不能简单加和。

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此题的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可求得:36.5g,100g,所以可求出质量分数。

选项A: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等于0.1L,便可推知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应等于10mol/L。

选项D: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与溶剂的简单加和。

即不等于22.5L。

答案:B例2. 某实验中需要90mL0.5mol/L的NaOH溶液,试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用NaOH固体配制,求需要NaOH多少克。

〔2〕假设用2mol/L的NaOH溶液配制,求需要此溶液多少毫升。

〔3〕上述两种配制方法中实验操作有何不同所需主要仪器有何不同解析:首先应明确一点,容量瓶的规格〔容积〕是不连续的,假设所需溶液体积与容量瓶的常见规格不符,那么所选的容量瓶规格应大于且尽量接近于所需溶液的体积,所以实验需要90m溶液,应选大于90mL而又最接近于90mL的常见规格100mL容量瓶,并按100mL 溶液进行计算。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第一章:溶液的基本概念1.1 溶液的定义解释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强调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2 溶液的组成介绍溶剂和溶质的概念,解释它们在溶液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溶剂和溶质。

1.3 溶液的浓度解释溶液的浓度概念,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介绍浓度表示方法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章:溶液的配制方法2.1 配制溶液的步骤介绍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包括称量、量取、溶解等。

强调注意事项,如准确称量、避免溶液污染等。

2.2 常用配制方法介绍常用的配制方法,如直接溶解、稀释、转移等。

示范具体的配制操作,并解释其原理。

2.3 配制溶液的技巧介绍一些配制溶液的技巧,如使用玻璃棒搅拌、避免气泡产生等。

强调这些技巧对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的重要性。

第三章:溶液的分析方法介绍溶液的酸碱性质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工具进行酸碱分析。

3.2 溶液的沉淀分析介绍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及其分析方法。

示范使用沉淀试剂进行沉淀分析,并解释结果。

3.3 溶液的滴定分析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示范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并解释结果。

第四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综合练习4.1 练习配制溶液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配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溶液的配制。

检查学生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操作技巧。

4.2 练习分析溶液给定一定酸碱性的溶液,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酸碱分析。

给定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

4.3 综合练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配制和分析方法,完成一个实际的溶液配制和分析任务。

第五章: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实验5.1 实验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溶液的浓度。

5.2 实验二:酸碱分析实验学生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对给定的溶液进行酸碱分析。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解释实验结果。

5.3 实验三:滴定分析实验学生使用滴定分析法对给定的溶液进行浓度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导学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1 课时)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初步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温故知新】(1)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其含义是质量分数表达式:ω = 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某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g,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2)某NaOH 溶液浓度表示为2.0mol ·L-1,从单位角度你如何解读其含义?课前预习】一、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符号: _________ 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___【预习思考】(1)在上述表达式中“V”是溶液的体积还是溶剂的体积?“ B”表示的含义是什么?(2)某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 L·-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1(3)将58.5 g NaCl 固体溶于1 L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 L· 1吗?为什么?(4)从100 mL 0.5 mol L-·1的某溶液中取出10 mL 溶液,取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预习自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1)把40 g NaOH 放入1 000 mL 的水中,即可制成1 mol L·-1的NaOH 溶液(2)0.5 mol L-·1蔗糖溶液中含溶质为0.5 mol( )-1(3)将0.5 mol H 2SO4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从中取出100 mL 溶液,其浓度为0.05 mol ·L-1( )(4)20 mL 0.1 mol ·L-1的AlCl 3溶液中Cl-的浓度为0.3 mol ·L-1( )预习小结】请写出物质的量n 与N、m、N A、M、C 的关系式:【应用计算】1)将20gNaOH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则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配制500 mL 0.20 mol ·L-1的NaCl 溶液,需NaCl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3)把一定体积的HCl 气体溶于一定量的水后得0.50 mol ·L-1的盐酸200 mL。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1-2-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

3.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引入]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

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L-1 表达式:c B=n B/V[练习]1.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2.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4.10mol HCl能配成____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5.(展示矿泉水商标)假设某矿泉水中K+含量为27.3mg/L,则该矿泉水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实验] 将硫酸铜溶液倒出1/4,其质量分数变化吗?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吗?若将其加水至原体积呢?[分析] 溶液A中取出1/4,溶质的物质的量变成原来的1/4,即n B变成原来的1/4,同时体积变成原来的1/4,根据公式c B = n B/V液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向溶液B中加水至原体积,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变成原来的4倍,即n B 不变,V变成原来的4倍,根据公式c B = n B/V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成原来的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内互动活动单
活动一、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计算。

1、根据c B=n B/V,填写下表。

2、身边的小计算:已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该体检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05mmol/L,请你计算该体检者1L血液中含有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要有详细解题过程)
活动二、认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初步学会溶液的配制方法。

例:配制100ml0.100mol/L的Na2CO3溶液。

1、设计实验步骤:
2、实验前必读:
(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加水、倒立、观察、瓶塞转180度、倒立、观察);
(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直接放在烧杯中,不要放在桌面上;
(3)转移时不要让溶液洒到容量瓶外;
(4)溶解Na2CO3用30ml水,每次洗涤用烧杯和玻璃棒用10ml水,洗涤液也要全部转入容量瓶。

(5)实验要亲身体验,每组由组长负责协调。

【课堂反馈】某学生配制50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首先他将称量物固体氢氧化钠放在称量纸上,准确称取10g,而后将此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立即将溶液由烧杯倒入500ml容量瓶,再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塞上瓶塞,最后振荡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