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国歌主题班会资料全
国旗国歌主题班会资料

一.国旗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革命,上面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在红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上海解放后,他从《解放日报》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通知,以《东方红》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词为灵感,设计出新中国的象征----五星红旗。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然而,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五星红旗图案最初却未受重视。
1949年的8月中旬,北平饭店413房间被辟成临时选阅室,陈列着3012幅应征的国旗图案供与会的政协委员进行初评。
委员们一致看好三幅红底黄色的图案——第一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说明书上写道: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意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五星红旗图案在第一轮的筛选中就被淘汰了!为慎重起见,评选小组将上述三幅图案和其他几十幅图案汇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大家再一次讨论。
编印资料时,田汉问:“怎么没把那幅五颗星的图案收进去?”他从被淘汰的一堆设计图案的最底下翻出了那幅图案:“这个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寓意也深,你们认为呢?”看得出,大家并不太喜欢这幅图案。
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吞舌吐吐地说:“许多人觉得这幅图案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
”在三千多幅应证稿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设计图不是模仿苏联国旗就是模仿美国国旗,有的甚至是模仿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国旗。
所以在第一眼看到五星红旗时,大家就把它放在了一边。
“它像什么?”田汉问。
“像苏联国旗!”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田汉又仔细地看了看图案,然后用手遮住了大星中的镰刀和斧头:“假如拿掉了这个呢?” 大家点起头来。
“是不是把这张也编进去?”田汉说。
国歌国徽国旗主题班会

国歌国徽国旗主题班会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国家的象征,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本次主题班会以“国歌、国徽、国旗”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象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国歌、国徽、国旗的历史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3.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活动准备1. 准备国歌、国徽、国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国歌、国徽、国旗的故事和案例。
3. 准备一些互动环节的游戏和道具。
4. 安排学生提前收集关于国歌、国徽、国旗的相关知识。
四、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激情。
提问:你们知道国歌的名字吗?国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介绍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国歌的故事(10分钟)讲述国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
分组讨论:你觉得国歌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你认为国歌在哪些场合最能激发你的爱国情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3. 国徽的故事(10分钟)讲述国徽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国徽的设计寓意和象征意义。
分组讨论:你觉得国徽在你的国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你认为国徽在设计上有哪些巧妙之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4. 国旗的故事(10分钟)讲述国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国旗的设计寓意和象征意义。
分组讨论:你觉得国旗在你的国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你认为国旗在设计上有哪些巧妙之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5. 互动环节:国旗接力赛(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每列排头的学生手持国旗,跑到终点后,将国旗传递给下一个学生。
游戏规则:每个学生只能跑一次,不能重复跑。
中途如果国旗掉落,需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国旗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歌、国徽、国旗的认识和理解。
国旗唱响国歌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举办了以“国旗唱响国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集体唱国歌、分享爱国故事、学习国旗知识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班会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六下午2: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国旗知识讲座3. 国歌学习与合唱4. 爱国故事分享5. 互动环节6. 班主任总结7. 合影留念四、班会记录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国旗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繁荣。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旗和国歌的意义,增强爱国情感。
2. 国旗知识讲座邀请学校德育处主任为同学们进行国旗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国旗的来历、设计理念、规格尺寸、升旗仪式等。
德育处主任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让同学们对国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国歌学习与合唱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国歌的旋律和歌词。
随后,全体同学起立,庄严肃穆地唱响了国歌。
嘹亮的歌声在多功能厅内回荡,展现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 爱国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了解到的爱国故事。
有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事迹,有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还有讲述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
5. 互动环节为了活跃气氛,班主任组织了“知识竞赛”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抢答关于国旗、国歌的问题。
答对问题的同学获得了小奖品,现场气氛热烈。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国旗和国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爱国情感得到了升华。
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时刻铭记祖国的伟大,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歌主题班会

《唱响国歌,立报国之志》班会设计“忠孝雅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今年九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龙凤中心学校组织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恩施,颂扬‘忠、孝、雅、诚’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送课下乡活动,我针对当前有些学生不会唱国歌,不爱唱国歌的现状,确定了这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上完课后,感触颇深,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忠心爱国的思想,激发学生立报国之志的思想,必须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敬请赐教。
一、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二、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
三、活动准备:国歌歌词,排练相关的朗诵、演讲、演唱等节目。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揭题,了解国歌由来国歌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从此,《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播放天安门升旗的庄重场面,从他们的发言中可知,学生无不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自豪,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查资料.让学生明确会唱国歌就是爱国的表现资料一:《北京青年报》日前做了一个关于唱国歌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多数小学生升国旗时不唱国歌。
在一个小学的升旗仪式上,这些小学生唱国歌,有一半是只张嘴不出声。
有位男生说,他们大多数就没记住歌词,所以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
有的学生唱国歌的声音更小,还有约一半的学生连嘴都不动,有些学生还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
主题班会教案:国旗国歌国徽

主题班会教案:国旗国歌国徽目的:通过班会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进一步尊重这些国家象征。
活动地点:本班班级准备工作:1.召开班委、团委干部会议,制定活动方案并分工。
2.准备录音机和国歌录音带。
3.排练节目,如演讲、故事、诗歌和歌曲等。
活动程序: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深入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
第一部分:《苦难的旧中国》甲: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近代中国却陷入了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中。
优秀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道路。
___:太平天国和___运动都失败了,1911年___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失败了。
丙:只有___领导的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经过28年的奋斗,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主持人:国旗、国歌和国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在旧中国,它们代表了落后和贫穷。
现在请三位同学介绍旧中国的国旗、国歌和国徽。
同学甲:旧中国没有自己的国徽。
同学___:国歌在中国是近百年的历史。
1896年,清政府派遣___赴欧洲和俄罗斯访问,临时编了一首国歌《乐》,后来被称为《巩金瓯》。
辛亥革命后,国歌歌词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___,___来自昆仑巅,江河浩荡山连绵,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___统治时期,国歌歌词改为“___揖让”。
同学丙:中国的第一面国旗是金龙旗,___决定用它作为国旗。
1900年,国旗变为方形。
1928年,___采用了五色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采用五星红旗作为国旗。
主持人:现在请同学___介绍一下中国的第二面国旗。
学校向国旗敬礼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良好习惯,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向国旗敬礼”主题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旗的历史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国旗敬礼观念。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1)主持人李老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向国旗敬礼的重要性。
(2)播放国歌,全体师生起立,奏唱国歌。
2. 国旗知识讲座(1)邀请校国旗班成员为学生讲解国旗的来历、设计理念以及国旗的正确使用方法。
(2)播放国旗知识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旗。
3. 国旗故事分享(1)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了解到的国旗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师生互动,讨论国旗故事中的感人瞬间,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4. 国旗敬礼演示(1)国旗班成员为学生演示正确的国旗敬礼姿势和动作。
(2)邀请学生上台,跟随国旗班成员一起练习国旗敬礼。
5. 主题演讲(1)邀请一位同学代表全体同学进行主题演讲,表达对国旗的敬意和热爱。
(2)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感受演讲中的爱国情感。
6. 国旗宣誓(1)全体师生起立,面向国旗,进行国旗宣誓。
(2)宣誓过程中,师生们表情庄重,声音洪亮,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7.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国旗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国旗手抄报,分享创作心得。
8. 结束语(1)班主任李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向国旗敬礼的重要性,并对全体同学提出希望。
(2)播放国歌,全体师生起立,奏唱国歌。
三、班会总结本次“向国旗敬礼”主题班会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国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爱国意识,培养了正确的国旗敬礼观念。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几点收获:1. 学生们对国旗的历史、意义以及正确使用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精品主题班会:国旗国歌国徽

国旗国歌国徽目的: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深刻含义及诞生经过,尊重国旗、国徽。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本班班级准备工作:(1)召开班委、团委干部会议,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进行分工(2)准备录音机及国歌录音带(3)排练节目:如:演讲、故事、诗歌、歌曲等活动程序:主持人:现在我宣布《国旗、国歌、国徽》主题班会开始第一部分《苦难的旧中国》甲: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曾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文明,然则,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入侵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挣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仁人志士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轰动全国的义和团运动也失败了,1911年10月,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革命果实被北洋军伐所窃取,辛亥革命也失败了。
丙:历史证明要完成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只能由中国的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祖国的黎明——新中国的诞生。
主持人:同学们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是国际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在旧中国,却成了落后,贫穷的代表,现在请三名同学分别介绍一下旧中国国旗、国歌、国徽的情况。
同学甲:在旧中国,没有制定出自己的国徽。
同学乙:国歌在我国是近百年的事,1896年,清政府派李鸿章赴西欧和俄国访问。
因为在欢迎仪式上要奏国歌就临时编了一首,后来人们称作《李中堂乐》,以后延用了十多年,1911年9月,清政府下诏颁布《巩金瓯》为国歌。
辛亥革命后,演奏的国歌歌词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入埏,华胄来自昆仓巅,江河浩荡山连绵,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后来袁世凯统治的北京政府也沿用了这首国歌,但把“共和五族”改为“勋华揖让”,露出了他恢复封建帝制的嘴脸。
我爱祖国我爱国旗国徽国歌班会稿完整版

我爱祖国我爱国旗国徽国歌班会稿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我爱祖国——我爱国旗、国徽、国歌合:“我爱祖国——我爱国旗、国徽、国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同学们,热爱祖国,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
女:对啊,作为少先队员和刚踏入中学的中学生,要怎么以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呢?男:我觉得学校里飘扬的国旗,每次看见都会让我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女:是的,热爱国旗、国徽、国歌也是我们热爱祖国最基本的表现。
男:今天我们主题班会就是让各位同学对国旗、国徽、国歌加深了解。
国旗是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它代表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国家的标志。
女:国徽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工农阶级的象征,我国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男: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反抗压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合:国旗、国徽、国歌,它们是最崇高、最神圣、最亲切的名字,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将自己的荣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呢二、了解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女:下面请各组同学们将手中的彩纸,拼成我们热爱的国旗。
(各组,将红纸和黄色五星拼接成五星红旗)男:大家很快就完成了,请各组为我们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所了解的国旗的含义组一:1我们的国旗是一面五星红旗,旗面是红色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例是3:2。
2.旗面的左上方有五颗黄色五角星。
3.最大的一颗在左面,四颗小的五角星包围着它。
4.旗杆套是白色的(这位同学很细心,用白色的纸为国旗添加了旗杆套,其他组没有想到)女:这组的同学观察的真细致。
组二:1.国旗红色的旗面象征着革命2.黄色的五角星在红色旗面的映衬下,显出光明,比白色更加明亮美丽。
3.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黄色也能代表我们。
男:是啊,原来过期的颜色还有那么多含义呢。
组三:1.国旗上面的五颗五角星,之所以是四颗包围着一颗,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旗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革命,上面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在红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上海解放后,他从《解放日报》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通知,以《东方红》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词为灵感,设计出新中国的象征----五星红旗。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然而,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五星红旗图案最初却未受重视。
1949年的8月中旬,北平饭店413房间被辟成临时选阅室,陈列着3012幅应征的国旗图案供与会的政协委员进行初评。
委员们一致看好三幅红底黄色的图案——第一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说明书上写道: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意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五星红旗图案在第一轮的筛选中就被淘汰了!为慎重起见,评选小组将上述三幅图案和其他几十幅图案汇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大家再一次讨论。
编印资料时,田汉问:“怎么没把那幅五颗星的图案收进去?”他从被淘汰的一堆设计图案的最底下翻出了那幅图案:“这个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寓意也深,你们认为呢?”看得出,大家并不太喜欢这幅图案。
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吞舌吐吐地说:“许多人觉得这幅图案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
”在三千多幅应证稿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设计图不是模仿苏联国旗就是模仿美国国旗,有的甚至是模仿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国旗。
所以在第一眼看到五星红旗时,大家就把它放在了一边。
“它像什么?”田汉问。
“像苏联国旗!”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田汉又仔细地看了看图案,然后用手遮住了大星中的镰刀和斧头:“假如拿掉了这个呢?” 大家点起头来。
“是不是把这张也编进去?”田汉说。
工作人员在它的右上角写上了“32号”。
几天后,收集了38幅图案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送到了毛泽东和代表们的手里。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
张治中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对国旗的看法:“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的嫌疑!再讲,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 与此同时,田汉把五星红旗的图案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
毛泽东把眼光定格在了大星中的镰刀斧头上,微微皱起了眉头。
田汉马上说:“镰刀和斧头的图案我认为可以拿掉,这并不妨碍整体的效果,反而更简洁了。
”毛泽东的眉头舒展开了。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9月28日,国旗图案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9月29日,市民争相订购国旗,旗帜加工厂的工人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国旗的制作中。
10月1日,家家户户门前的五星红旗与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国旗设计者的期待1949年9月29日,报纸上登出了新中国国旗图案。
华东合作事业管理局的曾联松看着那幅熟悉的图案,一下子呆住了。
他赶紧翻来覆去地找,想看看有没有设计者的名字。
没有!曾联松的表情从兴奋和期待慢慢转成了疑惑。
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失望和希望并存的不眠之夜。
但是很快,对于开国大典的期待取代了他所有的疑惑。
国旗是不是自己设计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曾经为之浴血奋斗的事业终于成功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两天后的10月1日,曾联松早早地来到商店门口,站在扩音喇叭前。
那时,收音机还很稀罕,有什么重大新闻,人们都会去听街头和商店的有线广播。
开国盛况随着电波传到了上海,深深地震撼着扩音器下每一个人的心。
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曾联松的泪水滚滚而下。
1950年的9月27日,曾联松才被正式告知,他就是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这一天离他投稿的日子,相隔了整整十三个半月。
但喜悦并没有因时间的冲刷而褪色。
两个星期前,曾联松因公去北京出差。
刚住下,就有人来敲门,两个陌生人说他们是全国政协的。
曾联松觉得有些意外,但又有一种预感,因为他的设计稿件当时就是寄到全国政协去的。
果然,来人问了他关于国旗设计的情况,他们问得很详细,还一边作记录。
回上海后不久,一份确认他为国旗设计者的通知以及赴北京参加国庆活动的观礼券便送到了他的手上。
1950年11月1日,参加观礼回来的曾联松收到一封标有“1137号文件”的公函: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500万元,分别交邮局和人民银行寄上,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并致深切的敬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50年过去了,那枚印在已经发黄了的信笺上的公章依然红得耀眼。
二.五星红旗的含义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1/4处,旗杆套为白色。
三.国旗的故事1949年9月25日晚,毛主席和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关于国旗、国歌的座谈会。
在毛主席主持这次座谈会之前,张治中来到毛主席的住处。
张治中问毛主席:“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国旗图案,你的意见呢?”毛泽东表示:“我同意一颗大五角星加一条黄河的那种,你觉得怎样?”张治中明确回答说:“我反对用这种国旗图案,中间加一条横杠,把红旗劈为两半,不成了分裂国家了吗?而且杠子不能代表河流,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杠子是‘金箍棒’,国旗中间摆上一根‘金箍棒’干嘛?”毛主席听了之后,感到有道理。
他对张治中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不过,有不少人主张用这幅,也有其理由。
这样吧,我再找几个人商量一下。
”在座谈会上,毛主席在一些代表发言后说:“过去我们的脑子老想在国旗上划上中国的特点,因此划上一条横杠代表黄河。
其实,不少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那个国家的特点,苏联的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哪一国也都可以有同样的斧头镰刀。
美、英等国的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点。
代表国家特征的东西可以在国徽上表现出来。
”说到这里,他拿起一张放大了的五星红旗的图案式样说:“大家都说这个图案好,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
今后还要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
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
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9月26日,马叙论在北京饭店又一次主持会议,会上最后确定复字32号图案作为提交政协大会审议的国旗样式。
当然,对复字32号图案也作了一点修改。
原设计图中,大五星中有斧头镰刀,经过筹委会第六小组讨论删去,认为五星红旗中大可不必出现镰刀、斧头,一颗大星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秘书彭光涵在原稿上写有“去镰刀斧头”五个字。
图案其他部分未作修改。
鉴于有的代表对图案的不同理解,这次根据毛主席的讲话对五星红旗作了如下说明:红色象征革命,星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四.国旗设计者的生平曾联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时代就读于瑞安县小学、瑞安中学。
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经济系。
后参加抗日救亡联合会,投身革命。
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
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五.新中国成立前的国旗(一)黄龙旗——中国的第一面国旗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
清政府重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
他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
慈禧太后顺水推舟,让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
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
最后决定,使用黄龙旗(黄底蓝龙抢赤珠)为大清国国旗。
黄龙旗最初为海关总税务司的官职旗,后于创建海军时,充做海军旗,随后再充当国旗使用,是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二)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召集干部会议,研究攻打广州的策略,其中议定采用青天白日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这面旗帜后又被定为军旗。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代表们拟定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
1912年1月11日,由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颁布各省通用。
这一时期,在中国大地上还相继飘扬过十八星旗、井字旗等所谓的“国旗”,可谓混乱至极。
比较典型的旗帜,是由孙中山以革命先烈陆皓东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加上红色为底色,而形成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1928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
12月17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正式由国民政府立法通过为中华民国国旗,颁行全国使用。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日伪政权“国旗”清末代皇帝溥仪伪满洲国的五色“国旗”:伪满洲国的“国旗”参照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五色旗改变而成,由红、蓝、白、黑、黄组成。
其含义有着鲜明的日本傀儡政权色彩,当时的解释是:旗面左上方的四色条纹中,红色代表大和族,蓝色代表汉族,白色代表蒙古族,黑色代表朝鲜族。
旗的底色黄色代表满族,象征着五族协和,四个民族在满族的统治下联手建立满洲国。
这种排列方式,表明了各民族地位的不平等,引起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此,伪满洲国国务院不得不更改原来的解释,1933年2月24日发布了重新解释五色旗公告,而是说:青色代表东方,红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寓意以中央行政统御四方,绕开了民族这个敏感的话题。
此外,还有德王伪蒙古军政府“国旗”和内蒙古伪政权“国旗”、梁鸿志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国旗”、王克敏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旗”、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