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复习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1. 分子动理论的历史分子动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维尔纳与波尔进行了对气体压力与单位温度下气体分子数量的测量,并提出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而后麦克斯韦与玻尔又对分子运动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人提出了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微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对较远的分子之间作用力,并且作用力只有在分子距离很近时才会显现。
3.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动理论是以物质微观世界中的分子或原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和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在各个方向上以不同速度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2) 分子的碰撞:分子之间因为热运动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
(3) 分子的宏观性质: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对物质的宏观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热胀冷缩、气体的扩散等。
二、相关实验1. 压力与分子动理论基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验之一就是波义耳实验。
波义耳实验是通过检验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方程,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动理论为状态方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2. 玻尔兹曼常数的测定为了验证分子动理论中玻尔兹曼常数的存在,科学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等参数,可以间接计算出玻尔兹曼常数。
这些实验结果与分子动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也为分子动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3. 扩散实验通过扩散实验,可以观察到分子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扩散速度并不相同,这一点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是一致的。
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复习一、油膜法测分子直径1、先配油液(其浓度要适当一些),确定每一滴溶液中纯油酸体积V。
再在浅盘中放水,然后均匀撒上痱子粉,其作用是。
滴入混合溶液待油酸后,在坐标纸上画油酸膜形状,读图算面积S,则油酸分子直径d= 。
2、这样当我们知道了d,要想测N A,则只需知道什么量就能算出N A,试写出计算过程。
3,、若已知油液摩尔质量M,密度ρ,油滴质量m,油滴扩散后稳定的面积S,则油滴分子直径d和油滴所含分子数N该如何计算?二、热运动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反映了什么?2、布朗运动与热运动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3、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布朗运动是扩散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由碳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三、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力,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
2、固体难压缩是因为,气体难压缩是由于的影响。
3、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带有偶然性:大量分子的运动受规律的支配。
四、温度和温标1、如何判断一个体系是否为平衡态?又如何判断两个体系是否热平衡?2、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3、以下体系是否为平衡态,为什么?(1)稳定在500摄氏度的电烙铁。
(2)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后。
五、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的总和,在微观上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宏观上与有关。
2、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内能改变,温度降低,内能降低,其原因是。
3、在一个图中画出分子合力、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图,并阐述当分子距离从0到10r0处时,分子合力和分子势能的变化规律。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是什么?。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1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改变比引力的改变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讨论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讨论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识。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断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改变而改变。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全部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分。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分。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热力学第肯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汲取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U(3)符号法那么: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汲取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削,U取负值。
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

固体燃料
燃料可分 为三种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 的。
在物理学中,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 量叫做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符号:q 单位:J/kg(J/m3) Q=m.q
液化气的热值为4.9×107J/m3,表示1m3的液化气在完全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4.9×107J。
5.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 扩散 现象,臭豆腐经烧 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越快 。 6.(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C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 能, 的 能。
说明:
。
三、巩固练习
1.分子动理论及扩散现象:
1)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热水瓶的瓶塞有时很难拔出,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粉碎机可以把岩石打成粉末, 说明岩石分子很小 D.一桶污水把整个池塘都污染了,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 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
所以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做 --- ---热运动
在物理学中 我们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 (J)
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丝 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来回弯折 铁丝 与其它物体来回 摩擦 锻打 用火加热 铁丝 放在太阳 下晒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6)3.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9)章末复习提高 (2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2.1 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6.02×1023个。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1)扩散: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3)发生环境: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4)意义:证明了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规律: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1)概念:把悬浮微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布朗运动。
(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3)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
(4)影响因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5)意义: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宏观表现: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运动无规则;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
(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
2.分子间作用力(1)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四、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动理论单元复习

分子动理论单元复习【知识网络】不同物态的分子模型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大小、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分子动理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布朗运动规则运动扩散实验依据分子间存在着相互分子引力、分子斥力、分子间力的关系作用的引力和斥力f-r图线分子力做功对分子势能的影响状态参量温度与温标平衡态热平衡(热平衡定律)摄氏温标温度与温标热力学温标两种温标的关系:T= 273.15 + t概念内能决定因素温度(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体积(与分子间距有关,影响分子势能)【范例精选】单摆在空气中作阻尼振动时,用E1表示它的机械能,E2表示它的内能,E3表示它的内能和机械能的和,则在振动过程中单摆的()A、E1逐渐增大,E2逐渐减小,E3逐渐减小B、E1逐渐减小,E2逐渐增大,E3不变C、E1逐渐减小,E2逐渐减小,E3逐渐减小D、E1、E2、E3均不变解析单摆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空气摩擦,机械能不断减小,转化为单摆的内能和空气的内能。
故选A。
注意所谓“摩擦生热”,其本质是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如冬天搓手取暖,双手均会变热。
【能力训练】1、在显微镜下观察稀释了的碳素墨水,能够直接看到的是A.水分子运动的情况B.碳分子运动的情况C.水分子对碳粒的作用D.碳颗粒的无规则运动2、证明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是A.腌制的食品内部变咸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的体积之和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D.空气中的尘埃飘忽不定地运动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B.rr〉时,只有引力没有斥力;rr〉时,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分子之间距离越小,F引就越小,F斥就越大D.分子之间距离越小,F引就越大,F斥就越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分子动理论 复习小结》

构建知识网络
归纳专题小结
• 专题1 微观量的估算 • 要对描述分子的微观量进行正确估算,必须把握两大要 点:一是要建立正确的分子模型,二是要准确理解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桥梁作用. • 1.分子的两类模型 • 把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分子视为紧密排列的球形分子,把 分子看作小球,这就是分子的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分子有 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并不真的都是小球,因此,说分子的直 径有多大,一般知道数量级就可以了.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相当微小.
π6NVA.
• 例1 (2023年广州阶段检测)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远小
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A,
地面附近大气压强p0,重力加速度大小g.由此可以估算地球
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总数为( )
A.4πRM2pg0NA
B.2πRM2pg0NA
C.πR22Mp0gNA
D.πR42Mp0gNA
• 答案:CD
• 专题3 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内能 • 1.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是永不停息且无规则的,温 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大量分子的运动符合统计规 律.扩散现象能直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而布朗运 动能间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
• 2.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 例2 (多选)如图甲、乙分别
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
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
像.由图像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 子势能都逐渐增大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单元复习(共26张ppt)

【典例3】(多选)(2017·全国卷Ⅰ·33(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
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2中两条曲线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是
A.分子Q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
B.分子Q在C点时分子势能最小
C.分子Q在C点时加速度大小为零
D.分子Q由A点释放后运动到C点左侧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
大后减小再增大
图4
E.该图能表示固、液、气三种状态下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
【典例5】(多选)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 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 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3)热运动 ①分子的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 运动叫做热运动; ②特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 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 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 合力 ;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 增大而 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 快 ;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①定义: 不同 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高 ,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 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 小颗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②实质:布朗运动反映了 液体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 ③特点:颗粒越 小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高 ,运动越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复习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后面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理解内能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分子动理论的学习对微观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分子力、分子势能的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运算
学法指导:本章核心是分子动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在学会用这一理论解释一些现象学习过程:
1、简述分子动理论内容
2、写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数值
3、如何计算微观粒子的数目?
4、写出几个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重要表达式,体现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
5、扩散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影响这种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布朗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7、什么是热运动?
8、简述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距离的关系
9、画出分子力和分子距离关系的图像,画出分子势能和分子距离关系的图像。
10、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状态参量?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有哪些?
11、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12、如何理解温度的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说明)
13、写出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14、什么是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指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15、什么是势能?影响分子势能的因素有哪些?
16、什么是内能?影响因素有哪些?
达标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大时,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C、不发生热传递,物体内能总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一定增加
2、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3、关于温度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含热量多少的标志 B.温度是物体内能的标志
C.温度是物体分子势能的标志D.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低时,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分子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撞击的不平衡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B.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
C.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引力越大,斥力越小
E.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力一定始终增大
6、当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逐渐靠拢直到不能再靠拢的全过程中,分子力作功和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一直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C.先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后是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D.先是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后是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E.当分子到达平衡位置时其速度最大,加速度与分子势能均最小,都为零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甲自发传递热量给物体乙,说明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大
B.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也相等
C.冰熔化成水,水汽化成水蒸气,若物态变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增加
D.物体速度增大,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也增大
E.物体的温度越高,所有的分子动能都增大
F.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G.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H.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9、以下实验中证实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布朗运动实验
B、扩散现象
C、油膜实验
D、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10、、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A、悬浮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B、悬浮微粒具有惯性
C、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粒子的撞击作用
D、悬浮粒子中的分子对悬浮粒子的作用
11、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定油酸分子的直径,把纯的油酸配置成1/500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滴出油酸酒精液滴,已知1毫升油酸酒精溶液可以滴出150滴,取其中的一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测出其面积为225平方厘米,试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
12、氯化钠的单位晶胞为立方体,黑点为钠离子位置,圆圈为氯离子位置,食盐的整体就是由这些单位晶胞组成的。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密度为
33/1022.2mkg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