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讲义动理论

合集下载

分子免疫学课程+讲义+第一章

分子免疫学课程+讲义+第一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学的发展对于医学的发展尤其是传染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免疫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尤其是与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的交叉日益深入和广泛,极大地推动了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重大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与预防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国际免疫学研究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免疫学基本概念:1.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监视、自稳1.2免疫系统的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系统皮肤粘膜系统第二道防线: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e)1.3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特点: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2免疫学发展简史:2.1时期:经验免疫学时期(17-19世纪)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中叶至今)2.2重要知识点:i.经验免疫学时期: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EdwardJenner)创造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ii.科学免疫学时期: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多种病原菌被发现病原菌致病概念的提出疫苗的发明细胞吞噬作用的发现(细胞免疫)免疫血清具有抵抗病原菌的作用(体液免疫)iii.现代免疫学时期:理论发展:T细胞亚群的发现: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TCR的结构及功能细胞因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技术革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T细胞克隆培养技术✧转基因动物构建✧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3免疫系统的组成3.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免疫器官3.2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免疫细胞3.3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如:TNF4免疫学研究热点4.1炎症的启动和消退:如模式识别受体、炎症小体、无菌性炎症4.2免疫正/负调节:如粘膜免疫、肿瘤免疫4.3大规模测序技术的应用4.4肿瘤免疫治疗:如疫苗、抗体药物、细胞过继转移治疗。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什么是一个动态理论?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讲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什么是一个动态理论?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讲义

成为企业的一种标准的战略措施。面对激烈的竞
争和较低的边际收益,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就必须提高顾客忠诚度,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物流部门来完成,提高物
流服务水平成了这一时期物流需求的核心。

4.衰退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产品和替代品的出现以及消费
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
二、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物流 需求及对策
1.引入期 在产品的引入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此时顾客对产品还不
了解,除了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没有人实际购买该产品, 产品的边际利润较高、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却很大。企业的战略目 标在这个时候主要集中在“吸引顾客”阶段,企业花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在终端的促销上,广告投入非常大。而在物流需求方面, 既然引入新产品的最初目标是要在市场获得立足之处,那么能满 足顾客随时可以获得存货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且顾客购买体现出 小批量,高频率,交货的及时性,一旦出现缺货,就有可能抵消 营销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在这一阶段,物流模式选择需要有 高度的产品可得性和灵活性,在制订新产品的物流支持计划时, 必须考虑厂商应具有迅速而准确地提供产品补给的能力。
• 2.成长期
•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产 品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认可,并且 需求预测较为准确。企业在这一阶段 的战略任务是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 有率,当然这一时期也需要开始收回 企业当初投入在引入期的的成本费用。 物流活动的重点已从不惜任何代价提 供所需服务,变为更趋平衡的服务与 成本绩效。此时,企业的关键是要尽 可能实现收支平衡的销售量,然后扩 大其市场覆盖面。
必须被定位于继续维持相应的递送业务;另一方面,当
产品万一被剔除时又不至于冒过多的风险。此时作为企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帮课堂】(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

【解析】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明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二、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说明;3、明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明白分子之间存在彼此作使劲;【教学重点】扩散现象、热运动。

【教学难点】分子间的作使劲。

【教学进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类热现象:物体温度的转变,物质状态的转变,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说明,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讨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熟悉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发的,这种熟悉慢慢进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成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慢慢熟悉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能够说明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要紧内容为:一、物质有分子组成;二、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间存在彼此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讨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运动。

下面咱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看看到的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看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咱们能够看出扩散能发生在气体和气体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路,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能够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能够在固体和固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一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别离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议议: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这种无规那么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使劲。

这是一个铅块,咱们明白它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那么什么缘故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缘故使它们聚合在一路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路的。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讲义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讲义

《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讲义一、引言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塑料制品到合成纤维,从橡胶轮胎到涂料胶粘剂,它们的性能和用途千差万别。

而要了解这些高分子材料是如何被合成出来的,就需要掌握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

二、逐步聚合逐步聚合是指通过官能团之间的逐步反应来合成高分子的方法。

在逐步聚合反应中,单体通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够相互反应的官能团。

1、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逐步聚合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例如聚酯的合成,通过二元醇和二元酸的反应,脱去小分子水,逐步形成高分子链。

反应式可以表示为:n HOROH +n HOOCR'COOH → OROOCR'COn +(2n 1) H₂O在缩聚反应中,反应程度对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反应程度越高,分子量越大。

同时,为了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物的纯度、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

2、逐步加成聚合逐步加成聚合也是逐步聚合的一种。

例如聚氨酯的合成,通过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逐步形成高分子。

三、连锁聚合连锁聚合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等。

1、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连锁聚合方法之一。

其反应过程通常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阶段。

在链引发阶段,通过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常见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等。

链增长阶段,自由基不断与单体加成,使链不断增长。

链终止方式主要有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

2、离子聚合离子聚合包括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对反应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例如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阳离子聚合常用的引发剂有质子酸、路易斯酸等。

阴离子聚合常用的引发剂有碱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3、配位聚合配位聚合能够制备具有规整结构的高分子,如高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等。

四、开环聚合开环聚合是指环状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开环,然后形成线性高分子的过程。

例如,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可以得到聚醚。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义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义1

《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段金华编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前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 Science) 的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换,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Dual Discipline) 。

就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而言,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该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已成为管理领域内一门极其重要的应用性科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信息及其度量1、信息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所固有,人类自古对其有一定的认识①,但从来没有象现代社会这样引起如此广泛、深入、持久的影响,以至于要为信息给出一个定义,十分困难。

现在各种有关信息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②。

正如十九世纪的印度哲学家辨喜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东西,它和你自己存在一样简单”。

正是由于信息概念十分广泛,所以,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认为: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其理由: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这些特征包括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各种仪器设备获得。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

人们正是通过人类社会留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和改造世界的。

2、信息与数据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数值数据使得客观世界严谨有序;其它类型的数据使得客观世界丰富多彩。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是数据表达的内容。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方式记录下来的符号(数字、字符、图形等),不同的符号可以①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中在《碧云集·暮春怀古人》中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学生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要点梳理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______米。

人们通常用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二、分子的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

2.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______。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______使得固体、液体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______。

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

3.分子间既有______又有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______。

如果分子之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二、重点解读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例题】(山西卷)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例题2】河北卷)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 .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三、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性【例题】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B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 C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D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三、同步练习一、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分子非常小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C .分子是可分的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 )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1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1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目录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3)实验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5)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7)实验四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与聚乙烯醇的制备.10 实验五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 (12)实验六双酚A型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14)实验七乙酸纤维素的制备 (20)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本身在不加溶剂及其他分散介质的情况下由微量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

由于聚合体系中的其他添加物少(除引发剂外,有时会加入少量必要的链转移剂、颜料、增塑剂、防老剂等),因而所得聚合产物纯度高,特别适合于制备一些对透明性和电性能要求高的产品。

本体聚合的体系组成和反应设备是最简单的,但聚合反应却是最难控制的,这是由于本体聚合不加分散介质,聚合反应到一定阶段后,体系粘度大,易产生自动加速现象,聚合反应热也难以导出,因而反应温度难控制,易局部过热,导致反应不均匀,使产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体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

为克服以上缺点,常采用分阶段聚合法,即工业上常称的预聚合和后聚合。

三、主要药品与仪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20 mL过氧化苯甲酰(BPO) ~20mg50 mL锥形瓶1个恒温水浴1套试管夹1个试管2支四、实验步骤(1)预聚合在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MMA及单体质量0.1%的BPO,瓶口用胶塞盖上,用试管夹夹住瓶颈在85~90℃的水浴中不断摇动,进行预聚合约0.5h,注意观察体系的粘度变化,当体系粘度变大,但仍能顺利流动时,结束预聚合。

(2)浇铸灌模将以上制备的预聚液小心地分别灌入预先干燥的两支试管中,浇灌时注意防止锥形瓶外的水珠滴入。

(3)后聚合将灌好预聚液的试管口塞上棉花团,放入45~50℃的水浴中反应约20h,注意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使产物内部产生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