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好发于青壮年,男女之比约1:39本病发病率较高,据世界关节基金会报道,类风关的发病率在0.5%~2%之间。我国目前尚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但据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调查显示,发病率为1.6%,估计我圄罹患本病人数达160万人。关于类风关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而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类风关属中医的“痹症”范畴,其临床特征则与“历节病”、“白虎历节风”较为相似。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历节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已有较系统的论述。其中所载桂枝芍药汤、乌头汤、越婢加术汤等方因其疗效显著,至今仍被沿用。继后,在唐代《千金方》、明代《普济方》、清代《张氏医通》等著作中,对本病关节晚期变形的特点均有形象的描述,并收载了治疗历节病的各类药物处方及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

现代有关资料首见于1957年,主要介绍针灸治疗类风关的经验。在50~60年代中以传统疗法治疗为主。进人70年代后,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80年代,广大医者在继承发掘古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取得了某些突破性进展。在病名上,根据类风关的特殊关节症状,参照古代文献有关记载并结合临床体会,有医者提出类风关为“尪痹”一名,并为不少医家所接受。在治疗方面,除传统方药和针灸外,用专方、单方治疗本病的报道令人瞩目。如雷公藤,迄今为止是公认治疗本病的较为理想的有效新药。初步统计,本药临床报道已逾千例,有效率在86.7%~98.4%之间。多年随访资料证明其远期疗效也是乐观的。雷公藤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得到普遍承认,目前除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毒副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外,还致力于雷公藤的剂型、剂量的改革,力求发挥其更有效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还较广泛地开展了对类风关病人的实验研究。已发现大部分患者微循环变化为管袢模糊,排列紊乱,血流减慢,提示气血运行不畅。通过对178例患者舌象观察,发现腻苔者占67.4%,说明湿邪阻滞和痰浊凝结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之土。亦有医者运用中医痹证理论研制痹证动物造模,经种种测定,证明造模结果与痹证病机理论、临床表现一致,为痹证证候群提供了现代药理学实验依据。此外,通过对患者铺灸疗法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的实验检测,证明具有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实验研究的嘏道虽不多,但为进一步摸索治疗本病之规律提供

了宝贵的依据,不失为可喜的开端。

病因病机

中医对类风关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目前比较倾向于外邪、正虚、瘀血三个方面:

外邪 由于久居严寒之地,或常在野外、露天住宿或居住潮湿,冒雨涉水等等,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塞经络,凝滞关节,久而为痹。若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熏蒸津液,饮酒积聚形成湿火而成风湿热痹。

正虚 由于禀赋不足或调摄不当,遂使气血虚弱,腠理疏豁,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阻遏营卫留连于筋骨血脉而致病。病变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矿“脾虚则四肢不用”。肝主筋,肾主骨,若房室不节,喜怒失调致肝肾精气亏损,则无以濡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三邪乘虚而人,内外合邪以致关节、筋脉、肌骨变形、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瘀血 由于病久屡发不愈,经脉违和,导致气血周流不畅而壅踞经隧,加之督脉空虚,寒湿侵袭筋骨,凝滞于脉络,如此寒湿、痰浊、瘀血与贼风互相胶结,凝聚不散,深人骨骱而致关节僵硬,并出现皮下结节等症。

一般说来,病之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皮肉经络,久病则多属正虚邪恋,病位深人筋骨脏腑。由于病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而致血瘀。邪、虚、瘀三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渗透互为因果。因此根据病机入手,分别从祛邪、补虚、化瘀为主进行论治,是近年来中医药诊治类风关的特点。 目前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趋于一致,主要分为以下六型:

1.风寒湿型 关节肿痛,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关节屈伸不利或局部发凉,四肢关节深重,局部肌肤麻木不仁,全身畏寒怕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紧或沉缓。

2.风湿热型 起病较急,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局部灼热发红,手不可近,活动受限,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白干或黄糙,脉滑数或濡数。

3.气血两虚 关节疼痛,肿胀变形,行握俱艰,面色眺白,心悸乏力,身疲困倦。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紧。

4.脾肾阳虚 关节忡痛,长期反复难愈,病变骨节僵硬,活动受限,屈伸不利,疼痛悠悠,同时见面色淡白,肌肉瘦削,神倦乏力,纳食减少,畏寒,腰腿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尿频。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弱。

5.肝肾阴虚 关节疼痛难愈或拘挛不利,局部常有轻度灼热红肿,疼痛多以夜间为明显,同时伴有形体羸瘦,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6

.痰瘀交阻 痹证历时较长,关节强直,关节周围呈黯黑,疼痛剧烈,筋健僵硬,肌肉萎缩,或见关节畸型,或出现皮下结节,全身情况较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来濡涩。

(1)风寒湿型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处方:麻黄6克,细辛3克,桂枝10克,独活10克,桑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等多味。

加减:关节剧痛加炙川乌、杭白芍;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加秦艽、海风藤;关节麻木漫肿加薏苡仁、苍术。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主共治疗160例,有效率为91.4%~93.0%之间。

常用成方:乌头汤、麻辛附子汤、蠲痹汤。

(2)风湿热型

治法:清热祛风,除湿通络。

处方:防己15克,知母15克,生地30克,玄参20克,独活9克,桑枝15克,桂枝6克,忍冬藤30克,秦艽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等加味。

加减:热盛加石膏、生地;血沉增快可酌加土茯苓、黄柏、龙胆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加减共治疗169例,有效率为90.9%~96.6%。

常用成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虎加桂枝汤、防己黄芪汤等。

(3)气血两虚 .

治法:益气补血,散寒除湿通络。

处方:人参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鸡血藤20克,熟地15克,羌、独活各15克,桂枝9克等多味。

加减:心悸乏力加炙远志、龙眼肉;关节疼痛甚加制乳香、没药;面色眺白、少气无力加全当归,并加重黄芪用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加减共治疗117例,总有效率为94%左右。.

常用成方: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归脾汤等。

(4)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益气,疏经通络。

处方:生黄芪2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当归、白芍各12克,炙甘草10克等加味。

加减:大便溏薄加扁豆;夜尿频数加补骨脂、吴茱萸。.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73例,有效率为93.3%~96.8%。

常用成方:真武汤、人参健脾丸、独活寄生汤等。

(5)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和血通络。

处方:生地30克,玄参20克,防己15克,石斛15克,鸡血藤、15克,当归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等加味。

加减:头昏眼花加枸杞子、杭菊花;午后烦热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骨蒸劳热加地骨皮、杭白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础经治56例,有效率在85.7%左右。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丸、青娥丸、五虎蠲痹散加减。

(6)痰瘀交阻

治法

: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处方:桃仁12克,红花6克,川芎9克,地龙10克,半夏12克,白芥子12克,制乳没各6克,当归12克,乌梢蛇12克,蜈蚣粉0.6克(吞)等加味。

加减:头昏、面色晦暗酌加炙黄芪、赤芍;肌肉萎缩加党参、白术;关节疼痛甚加虎杖、鹿衔草;皮下有结节可酌加王不留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经治疗150例,有效率为91.6%~94.3%。

常用成方:身痛还瘀汤、补阳逐五汤、桃红四物汤等。

(1)补益肾蠲痹九

组成: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当归、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炮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甘草等适量等18味。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1日2次,饭后服。

疗效:经治疗200例,近期治愈67例,显效82例,有效4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

(2)蚂蚁丸

组成:蚂蚁50克,人参1克,黄芪7.5克,当归4克,鸡血藤7.5克,淫羊藿5克,巴戟天5克,薏苡仁5克,丹参7.5克,制川乌2.5克,威灵仙5克,蜈蚣2.5克,牛膝2.5克等加味。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炼蜜调和为丸,每丸重12克。每日服1丸。服药时将核桃1个去皮壳,大枣1枚去核,药1丸切极碎,盛碗中,打入鸡蛋1个搅匀,蒸成蛋糕状,用白开水或小米粥空腹送服,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12例,近期治愈34例,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9%。

(3)雷公藤合剂

组成:雷公藤2500克,制川、草乌各320克,红花、炒杜仲各180克,当归、生黄芪各180克等加味。

用法:上药加水7500毫升,煎取药汁3000毫升;药渣再加水7500毫升,煎取药汁5000毫升;药渣第3次加水4000毫升,煎取2000毫升。三次共取药汁10000毫升,冷却后加人50~60度白酒1000毫升,混匀分装入洗净白盐水瓶中,有效期1年,毋需加防腐剂。临服时每瓶合剂加白(冰)糖100克,溶化后分服。

疗效:经治疗92例,有效率为83.7%。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丘墟。配穴:上肢受累加天宗,下肢受累加秩边。

操作: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小肠俞、委中等穴均用徐疾泻法;脾俞、肾俞、太溪等穴均用浅刺轻捻补法;足三里用徐疾补法;阳陵泉、丘墟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天宗用“合谷剌”,使感应向肩部放射。秩边穴用“输刺”,使感应向下肢放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4例,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②蜂针

取穴:上肢:

肩榭、蠕俞、肩井、曲池、少海、外关、中渚等;下肢:风市、阳关、犊鼻、委中、阴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腰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等。

操作:a.过敏试验:上午先予一只蜜蜂螫刺病人腰椎一侧皮肤,10秒钟后拔出。若无明显反应,下午在另一侧皮肤上再用一只蜜蜂螫刺,1分钟后拔出。若半小时内仅有轻度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5毫米以内),体温、血压、尿常规无明显变化者,为阴性。若呈中度局部反应,须进行脱敏后,再行治疗。b.具体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镊子轻轻夹住蜜蜂头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触皮肤,蜜蜂即弯曲腹部伸出尾部的钩针刺人。30分钟后用镊子拔出螫针,再行局部消毒,每日1次,蜜蜂只数可逐渐增多,最多一次用20余只。

疗效:共治19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7例。

③铺灸

取穴:督脉(大椎穴~腰俞穴)。

操作:敷药制备:斑麝粉(50%麝香,20%斑蝥粉,15%丁番粉,肉桂15%)1~1.8克,去皮大蒜500克捣烂成泥,陈艾绒200克。

病人俯卧裸露背部,在脊柱上作常规消毒,涂上蒜汁,在脊柱正中线撤上斑麝粉,并在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处铺敷2寸宽、5分厚的蒜泥一条,然后在蒜泥上铺成长蛇形艾炷一条,点燃艾炷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燃尽后再继续铺艾炷施灸(一般以2~3壮为宜)。灸毕移去蒜泥,用湿毛巾轻轻揩千。时间在夏暑三伏天,以白天为宜。灸后起泡可用消毒针挑破,用药棉揩干,再涂上龙胆紫。

疗效:治疗65例,近期治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

④穴住注射

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阳池、合谷,以曲池、外关穴为主;下肢:鹤顶、阳陵泉、犊鼻、绝骨、解溪、昆仑、太冲,以阳陵泉为主;腰背:大椎、身柱、大杼、至阳、命门,以大抒穴为主。

操作:药物:追风速注射液(由凤仙、透骨草、骨碎补等药制成)古每次穴位注射时选用3~6穴位,每穴注射药液0.5~0.8毫升,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500例,近期治愈57例,显效154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8.2%。

(2)单方验方

①雷公藤煎

组成:雷公藤根(去皮之木质部分)15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置瓦锅内,用文火煎煮2小时,煎成200毫升,滤出药液,再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前后二汁混合为1日量,分2次服,7日为一疗程,停3~4天继续治疗。

疗效:共治疗155例,显效76例,有效6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7.7%。

②玄驹丸

组成:蚂蚁(以广西产大黑蚂蚁为佳)。

用法:将蚂蚁焙

干研成粉末加蜂蜜制成丸,1天3次,每次服5克,白开水送服,30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月。

疗效:共治36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有效率100

其他措施

可进行理疗,主要有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起到消炎镇痛作用。同时进行功能锻炼,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晚期畸形者,可配合手术治疗。----(转自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