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知识科普讲座-雷电学原理

灾工作。减灾司要做好灾害及服务情况的上报工作,并与教育部沟通, 强化中小学的防雷等防灾知识教育,争取进入中小学教材内容。
▪ 随后,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共投入4000万元开展中小学校 防雷示范工程建设。
室内家电雷电灾害事故现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雷击事故
▪ 2000年8月18日12点56分,一次闪电造成 上海证券交易所卫星接收站机房遭雷击, 全国上海股票交易(上海地区除外)行情 传输中断58分钟。在国际上造成重大影响。
2007年5月23日下午4:34分,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 业村小学突然遭受雷击,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
▪ 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增加了落雷概率。 ▪ 部分防雷设施年久失修,防雷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 ▪ 人们的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尤其在农村)。 ▪ 另外,气候变暖会使暖性灾害性天气增多,如暴雨、
台风、雷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城市的热岛效应 和污染加重也会导致雷电活动的增加。
二、雷电基础知识
2000年武汉航空公司一架客机遭遇雷雨天气坠毁, 机上38名乘客以及4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
2007年10月28日凌晨。从首都机场飞往昆明的国航CA4174次航 班起飞后不久遭到雷击,雷达受损,致使飞机返航。
2002年7月27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雷击火 灾,过火面积4万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森林雷击火灾。
▪ 雷击对象增多。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视塔越来越高、 高压线、储油罐、计算机网络、社会公共服务电子系统、家 用电器、特别是微电子器件等一些低压器件,雷击的目标大 大地增多了。
2024年度夏季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4
雷电形成原理与危害程度
2024/3/23
雷电形成原理
大气中的强对流天气导致电荷分 离,形成强大的电场和电流,从 而产生闪电和雷声。
雷电危害程度
雷电可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 坏、电气设备故障等严重后果, 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5
增强防雷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01
了解雷电预警信号
掌握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 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寻找避雷场所,如低洼处、山洞等,避免 成为雷击的“高点”。
在电力、通信、建筑等特殊场所,应采取 专业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接地装 置等。
2024/3/23
7
02
室外防雷注意事项
2024/3/23
8
避免高处作业和露天活动
2024/3/23
在雷雨天气中,避免在山顶、高楼、大树等高处停留或 进行作业,以降低被雷电击中的风险。
2024/3/23
实施现场演练
组织现场演练,检验实际应急处置能力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演练评估与总结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 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
23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 重点
2024/3/23
24
总结本次培训成果,回顾学习内容
增强了参训人员对雷 电危害的认识,提高 了防雷意识。
夏季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PPT课件
2024/3/23
1
目录
• 雷电危害及防范意识 • 室外防雷注意事项 • 室内防雷措施与实践 • 单位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制落实
2024/3/23
2
目录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重点
2024/3/23
防雷安全知识科普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雷安全的知识。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雷安全意识,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雷电的形成与特点1. 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云中。
当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时,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雷电。
2. 雷电的特点(1)破坏力强:雷电具有强大的电流、电压和热量,可以瞬间摧毁建筑物、设备等。
(2)传播速度快:雷电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0万公里/秒,相当于光速。
(3)随机性强:雷电的发生没有规律,难以预测。
二、防雷的重要性1. 保护人身安全雷电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防雷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2. 保护财产安全雷电可以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们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做好防雷工作,可以减少财产损失。
3. 保障社会稳定雷电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做好防雷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防雷措施1. 建筑物防雷(1)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防雷措施,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防雷能力。
(2)防雷装置的安装: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将雷电导入大地。
(3)防雷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防雷(1)设备的防雷设计:在设计设备时,要充分考虑防雷措施,提高设备的抗雷能力。
(2)设备的接地: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将雷电导入大地。
(3)设备的防雷保护:在设备上安装防雷器、滤波器等防雷保护装置。
3. 人员防雷(1)提高防雷意识:了解雷电的危害,掌握防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避开雷击区域:在雷雨天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在室外活动。
(3)注意个人防护:在雷雨天气,不要触摸金属物体,避免站在高大的树木、建筑物下。
避雷器知识讲座(精选5篇)

避雷器知识讲座(精选5篇)第一篇:避雷器知识讲座一、过电压避雷器是用以限制由线路传过来的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和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的一种电气设备。
过电压指超过正常运行电压并可使电力系统绝缘或保护设备损坏的电压升高,可分为三大类: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
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操作或系统故障,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系统内部能量转化或传递而产生的过电压,称为内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即电磁过渡过程中的过电压,一般持续时间在0.1S内。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过电压有: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以及解列过电压等。
以合闸(包括重合闸)过电压最为严重。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主要是弧光接地过电压。
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电压升高和谐振过电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暂时过电压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空载线路的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负荷突变以及系统中发生的线性或非线性谐振等。
暂时过电压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幅值和持续时间,在超高压系统中,工频电压升高具有重要作用,因为1)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2)它的数值是决定避雷器额定电压的重要依据;3)持续时间长工频电压升高可能危急设备的安全运行。
雷电过电压可分为三种情况:1)感应过电压。
在输电线路附近发生雷云对地放电时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在极少的情况下才达到500—600KV,因此只对35 KV及以下电网才有危害。
2)雷击导线、绕击时的过电压。
直接雷过电压在没有避雷线的情况下发生,但有避雷线时仍有可能绕过避雷线而击于线路上,但其概率很小。
3)雷击避雷线或杆塔时引起的反击。
雷击杆塔时由于杆塔的电感和接地电阻,使本来地电位的杆塔具有很高的电位,引起绝缘子逆闪,将高电位加到导线上。
对22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一般由大气过电压决定。
其保护装置主要是避雷器,以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为基础决定设备的绝缘水平,并保证输电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防雷知识讲座》课件

02
03
04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电源开关,拔掉电器设备的
电源插头。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窗户和门,确保家中处于密
闭状态。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寻找安 全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钢
筋混凝土墙角等。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拨打当 地的防雷服务电话,寻求专业
人员的帮助。
CHAPTER 04
室外防雷知识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等设施是否完好,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 的设施。
保持接地良好
定期检查接地极是否完好,保持接地良好,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导入 地下。
定期更换避雷器
避雷器是有寿命的,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要选择 质量可靠的避雷器,以确保防雷效果。
CHAPTER 03
THANKS
[ 感谢观看 ]
室外防雷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避雷针
选择合格、合规的避雷针,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其接地良好 ,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带
在建筑物屋顶安装避雷带,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屋顶。同时,避雷 带应与屋顶的金属物体进行连接,以实现等电位连接。
接地极
接地极的安装深度和规格需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雷电电流能够顺利 导入地下。
家庭防雷安全注意事项
01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室外天线、太阳能热水 器等户外设备。
02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在室 外空旷处逗留,应尽快 回到室内。
03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家用电器,如电视、电 脑等,以免造成电击事 故。
04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水龙头等金属管道,以 免造成电击事故。
家庭防雷应急处理
防雷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如遇雷击事故,应迅速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呼叫救援,注意保护好事 故现场,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04
个人防雷安全知识
户外活动防雷
0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 户外活动,尽量寻找室 内避雨场所。
02
如果必须在户外,应远 离大树、电线杆等高耸 物体,避免成为雷电的 目标。
03
在室外活动时,应避免使用金属材质的雨伞、钓鱼工具等物品
,以防成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室内防雷
室内电器的使用
在雷电天气下,应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 音响等,以避免雷电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
室内避雷的注意事项
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淋浴、接触金属物品等行为,以防成 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室内防雷的防护措施
雷电形成的球形或扁球形放电现象, 较为罕见。
感应雷
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使地面物体产生感 应电流和电压。
02
防雷设施与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
防雷设备的安装
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设备,以避免雷击 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接地措施
建筑物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流能够安全导入大地,避免对 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加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查,确保 防雷设计合理有效
启示二
规范防雷设施安装,确保防雷设 施质量
启示一
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 全意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应急避雷场所
应急避雷场所的选择
在雷电天气发生时,应选择低洼地带、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密林等作为应急 避雷场所。
应急避雷场所的注意事项
避免站在高处、水域、开阔地带,以及金属物体附近,以免成为雷电袭击的目 标。
夏季预防雷电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讲座ppt课件

德国保险公司灾害统计
感应雷的危害
感应雷使电子时代的雷击事故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它 能引起一万伏左右的雷电电磁脉冲,这种脉冲的波型为 突峰型,持续时间在50纳秒之间。时间短而电压高, 从而形成危害性很大的浪涌过电压。
雷电的危害
2008年6月3日18时,茂 名地区出现强雷天气。
1
18时45分,2#裂解装置
具体的切换效果设置,版本间存在着细微的差距,不过都是很接近的。 您稍微操作一下即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防风防雨防雷电 气象科普是关键
防雷电安全教育
夏季预防雷电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讲座
汇报人:XXX
时间:2023.07.24
目录
CONTENTS
01 认识雷电 02 雷电的危害 03 雷电的预防
PART-01
认识雷电
夏季预防雷电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讲座
认识雷电
电流大
时间短
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 引起物体燃烧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壮观的天气现象,地 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万余次闪电;一般是在雷雨较 多的夏天出现。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 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 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 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单击Quick Publish会按照默认设置转换PPT,单击Publish则可以进行 详细的设置。此外,安装iSpring后可以方便地插入Flash和YouTube视 频。但使用iSpring转换的动画和PPT原来的动画可能仍有差别,因此 需要依照转换情况对PPT中的动画进行调整。
6.如何导出PPT中的音视频素材?
防雷知识讲座ppt

该规范对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与安装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也包括防雷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外部防雷系统
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用于直接拦截和引导雷 电流,将其引入地下,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内部防雷系统
包括等电位联结、电磁屏蔽、浪涌保护器等,用于减小雷电 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电位差,从而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内部的 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坏。
07
防雷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防雷知识的普及方式与方法
制作防雷知识宣传手册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针对不同人群的防雷知识宣传手册,如学生版、家长版、工人版等,手 册内容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开展防雷知识讲座
邀请气象、地震等领域的专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防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应通俗易懂, 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与安装
分类与选择
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浪涌保护器,如电源防雷 器、信号防雷器等。
安装要点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建筑物或设备的入口处,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 其保护作用;同时应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以避免雷电流对设备和人身 造成危害。
接地系统与浪涌保护器的维护与保养
全面的防雷保护。
改造效果
03
通过防雷改造,高层建筑在雷雨天气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减少
了雷电对建筑和人身的损害。
防雷应用案例二:电子设备防雷保护
保护对象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对雷电电磁脉冲比较敏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
保护措施
采用电涌保护器、电磁屏蔽等措施,对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防护。
保护效果
通过防雷保护,电子设备在雷电天气下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了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产生的危害很大。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几十亿美元,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
一.雷电的危害形式
通常雷击有四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与球形雷
二、雷电的基本过程
电闪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积雨云云层界面所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位差达到1万伏特时,大气就会发生电离而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
由于在十万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里,1万至10万安培的峰值电流在直径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通过,所以闪电通道会迅速增温至几万度,并产生爆炸式膨胀。
闪电通道在以30~50个大气压向外膨胀过程中,形成了冲击波,以5公里/秒的高速度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衰减为声波,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隆隆雷声。
此时,炽热的高温使闪电通道内的空气完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电闪。
因为光速快于声速,所以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电闪,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基本知识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
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
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分类
按极性的不同:正地闪;负地闪
从形状的不同:线状、带状、球状闪电、蛛状闪电等
三、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
其电流高达几万-几十万安培。
●时间短
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
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秒。
●雷电流变化梯度大
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微秒。
●冲击电压高
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四、个人怎样预防雷电
●室外防雷
1.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
汽车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将车的门窗关
闭好躲在里面,这也是很安全的。
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体。
2.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不要躲在变压器下大树下或者进入
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里避雨。
3. 在空旷场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
扛在肩上。
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
引下线,应尽快离开铁丝网、输电线路和金属晾衣绳等。
4.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5.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
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在
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7. 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
受到
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8. 现在手机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通信工具,虽然防雷界对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能
引雷的观点存在争议,但触目惊心的雷击事件依然提醒我们:雷雨天气不要在地势
较为空旷或者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手机!
室内防雷
1. 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
墙壁。
2.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3.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
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4.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没有防雷措施的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为了采热需要,太阳能
热水器通常安装在屋顶高处,但这一点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在雷雨天气里更容易遭受
雷电袭击,不但会造成太阳能集热板的毁坏,还会使大的雷电沿着电源线路、输水
导管等直接通入室内,使室内人员或家用电器遭到雷击。
五、雷电防护的措施
常规防雷电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
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防感应雷电的避雷装置主要是避雷器。
对同一保护对象同时采用多种避雷装置,称为综合性防雷电。
避雷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测,防止因导线的导电性差或接地不良起不到保护作用。
非常规防雷电
目前,除前面介绍的常规防雷装置外,也有采用激光束引雷、火箭引雷、水柱引雷、放射性避雷针、排雷器等防雷装置进行雷电防护,这些防雷装置称为非常规防雷装置。
大多数非常规防雷装置还处于研究实验阶段,对新的更为有效的避雷技术的探索仍在继续。
六、雷电监测与预报
山东气象局雷电探测子站位址
(1)济南章丘(2)烟台龙口(3)威海荣成(4)青岛即墨
(5)日照(6)菏泽东明(7)泰安东平(8)滨州沾化
(9)德州夏津(10)济宁鱼台(11)临沂蒙阴(12)临沂郯城
(13)潍坊昌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