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版

设施规划与物流课程设计指导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湖北文理学院《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一、课程设计简介物流设施与规划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
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设施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工厂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
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
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
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
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
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是工业工程物流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3)通过应用和掌握AutoCAD等相关软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系统的设计思想(4)通过课程设计,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三、课程设计内容(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2)工厂物流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设计任务1、根据配送中心的数据资料、选定区域配送中心设立的地理位置,并与直送方式比较其成本.2、对选址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3、根据商品特征及销售业务特点完成配送中心的初步设施布局规划。
4、根据资料提供的背景材料,针对各类商品设计其配送业务流程及采用的分拣配货方法。
5、根据设计的配送业务流程图,设计其相应作业环节的业务单证及管理表格。
6、根据配送货物性质及企业的经营方向对资料中的配送企业所属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
7、在所设计的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框架下,请设立相应业务管理和作业操作人员岗位与职责。
二、设计提示与设计资料四川省内江市某钢铁公司所生产的0.5~2mm规格冷扎薄板与φ6mm~φ12mm线材在重庆北碚区、江北区、巴南区、长寿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万盛区、涪陵区、綦江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共13个地方有稳定的钢材销售市场。
原来钢铁公司均是将薄板与线材公路直送到需要地,现决定在重庆境内设置一个区域性薄板线材专业配送中心进行公路配送.试确定该配送中心最佳选址区域,同时还应对配送中心的设施布局、功能定位、规模确定、作业流程、作业方法、组织结构与岗位职责进行设计。
1、设计提示①性质:为单一配送中心选址,为静态选址假设,不考虑来年收益成本变化。
②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如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
③将各目标市场的需求量集中在某一城市结点上,即每一个点城市运量代表该地区所属区域内的众多客户需求总量.④忽略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固定资产构建、劳动力成本、库存成本等差异.⑤假设运输费率与距离成线性关系.2、已知数据条件如下:①若采用直送方式配送,从内江工厂到各目标市场地点运输费率均为1.4元/吨公里。
②若采用配送中心进行公路配送,内江到配送中心这段运输应该产生规模效应,即运费应该比较低,假设:运输费率均为1.1元/吨公里;而配送中心到各区县的年销售总量(吨)及运输费率如表所示:各区县的钢材年销售量及汽车运输费率表③有关距离的计算,应用办公软件EXCEL和“经纬度计算距离工具"来完成。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参数:占地面积16000m2,厂区南北短为200m,东西阔为80m,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年产量6000套。
要求:给出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技能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1)能够恰当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抓起对工厂生产系统展开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识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控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
2.课程设计任务(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作业单位边线有关图。
(4)作业单位面积有关图。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套。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平面布置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12000字。
3.分散设计地点在文科楼4.其他要求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日程安排:07级的课程设计时间,教学计划规定为3周,在学习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后展开。
具体设计时间安排在第17-19周;1.针对取值的工厂实例,顺利完成产品分析、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展开物流分析,获得物流有关表中(4天)。
2.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产生三套布置方案(4天)。
3.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得出最佳方案;编写布置设计说明书;完成布置方案图(4天)。
4.编写设计排序说明书,不少于12000字,说明书格式,结构及建议等符合规范建议:2天(2.5天)。
5.答辩:课程设计审查通过后,由答辩小组主持答辩,由学生自述约5分钟,并回答3-4个问题,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15分钟:0.5天。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1.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1.1说明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1)可达性。
即园区或配送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2)交通便利。
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3)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4)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
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
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2简述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1)解析法(2)最优化线性规划法(3)启发式方法(4)仿真法(5)综合因素评价法1.3阐述实地考察物流园区选址的优缺点优点:(1)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靠近庞大的消费市场。
(2)展位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可选择余地大。
(3)规划布局合理,宣传力度大,知名品牌入驻量多。
缺点:(1)空间小,近几年市场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小。
(2)物价高,小商品价格高,卖家坐地起价。
1.4绘制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手绘,装订)2.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2.1设计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
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1 .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1.1说明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1) 可达性。
即园区或配送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2) 交通便利。
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3) 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4 )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
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
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2简述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1) 解析法(2) 最优化线性规划法(3) 启发式方法(4) 仿真法(5) 综合因素评价法1.3阐述实地考察物流园区选址的优缺点1.3.1华凌物流园优点:(1) 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靠近庞大的消费市场。
(2) 展位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可选择余地大。
(3) 规划布局合理,宣传力度大,知名品牌入驻量多缺点:(1) 空间小,近几年市场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小(2) 物价高,小商品价格高,卖家坐地起价。
1.4绘制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手绘,装订)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2.1设计资料2.1.1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 坐标互换。
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2.1.2配送中心资料2.121 公司业务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
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及流程;2. 掌握物流网络结构、运输方式、仓库布局等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法;3. 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物流规划与设计方案;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物流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物流规划与设计中注重可持续发展;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物流规划与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现代物流行业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物流规划与设计中,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规划与设计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定义、原则及目标2. 物流网络设计- 物流网络结构及其优化方法-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线路规划- 仓库布局设计原则及方法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信息技术在物流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4. 物流设施设备选型与布局- 物流设施设备的分类与功能- 设备选型原则及布局方法- 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5. 物流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物流规划与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 案例学习成果分享与讨论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物流规划与设计的知识。
关于物流设施的课程设计

关于物流设施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流设施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掌握物流设施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了解影响物流设施效率的主要因素。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物流设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设施知识,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初步的物流设施规划。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设施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物流行业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认识物流设施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行业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物流设施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对物流设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设施概述- 物流设施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物流设施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与重要性2.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方法- 影响物流设施效率的主要因素- 物流设施规划的案例分析3. 我国物流设施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物流设施发展概况- 我国物流设施相关政策法规- 物流设施行业的发展趋势4. 物流设施管理- 物流设施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物流设施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 物流设施信息技术应用5. 实践教学环节- 物流设施现场参观学习-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实践操作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物流设施概述第二周: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第三周:我国物流设施发展现状与趋势第四周:物流设施管理第五周:实践教学环节(参观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设施规划和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设施规划: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如何进行设施规划,如何确定关键设备和工作区域、如何设计流程并优化设备配置。
•物流系统设计:通过分析不同物流需求,学习如何设计物流系统,包括布局设计、配送策略、全球供应链管理等。
课程设计将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每个小组包括 4-5 名学生,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将占据约两周的时间。
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设施规划学习目标在本阶段,学生将学习以下知识和技能:•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工作区域的划分和设备配置;•流程设计和优化;•设施规划软件的使用。
阶段任务1.前期准备:合作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分析整个项目流程,确定整个小组演练的科目和大纲安排,以及每位组员的职责。
2.实地考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场景,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如工作流程、人员活动、设备类型和数量、环境因素等。
3.设施规划:根据考察数据,使用设施规划软件,进行设备配置、工作区域划分、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最终形成设施规划方案。
4.方案评估:对设施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因素分析、方案比较、对决策的贡献和影响等,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5.方案报告:每个小组撰写一份设施规划方案报告,包括项目简介和目的、实地考察结果陈述、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方案分析和评估、方案和决策建议等。
阶段成果•设施规划方案报告一份。
第二阶段:物流系统设计学习目标在本阶段,学生将学习以下知识和技能:•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物流布局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方法;•仓库的管理和布局;•全球供应链管理和策略。
阶段任务1.分析需求:小组选择一个物流场景,分析物流需求,如货物存储、配送、运输、交付等,了解现有方案和问题。
2.设计布局:根据需求和场景,进行物流布局设计,包括仓库的布局和管理、货物存储和分配、物流路径设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与设计1.1说明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1)可达性。
即园区或配送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2)交通便利。
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3)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4)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
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
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2简述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1)解析法(2)最优化线性规划法(3)启发式方法(4)仿真法(5)综合因素评价法1.3阐述实地考察物流园区选址的优缺点1.3.1华凌物流园优点:(1)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靠近庞大的消费市场(2)展位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可选择余地大。
(3)规划布局合理,宣传力度大,知名品牌入驻量多。
缺点:(1)空间小,近几年市场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小。
(2)物价高,小商品价格高,卖家坐地起价。
1.4绘制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手绘,装订)2.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2.1设计资料2.1.1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丫坐标互换。
交通图为井字型道路2.1.2配送中心资料2.121 公司业务公司主要经营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食品以及常用医药产品。
其中:家电产品、日用化工产品为常温保管;食品为冷藏保管;常用医药产品为低温保管。
2.1.2.2配送中心外围规划配送中心库区总体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200米,宽72米。
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建筑物,为充分利用理货区上方的空间,配送中心局部为2层建筑物。
2.1.2.3?配送中心内部布局配送中心作业分区大致有:入库整理区、出库整理区、批量平置区、宽通道货架区、阁楼货架区、加工区、冷冻区、冷藏区、办公区等。
2.1.2.4主要作业区的作业功能(1 )出入库整理区:主要负责商品的验收、商品的暂存、托盘整理、组盘及托盘打包等工作。
(2)宽通道货架区:宽通道货架区分为3个存放区,分别为家电存放区、日化存放区、办公用品存放区、中央通道为6m,巷道宽为3.2m,货架采用横梁式货架,每层高1.5m,共5层,搬运装卸设备为补货高位拣选车8台,叉车5台,托盘搬运车10台。
(3)批量商品平置区: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码垛和单品码的方式放大件库存,如家电产品中的目录,洗衣机等,垛与垛之间的通道宽6m装卸搬运设备为2台电动平衡叉车运入库。
(4 )包装加工区:行业物流需要但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更换包装,促销礼品包装等。
(5 )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第二层)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分为三层单元格,采用电子拣选标签以利提高拣选效率。
2.1.3目的与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达到下述目的:(1)通过配送中心设计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初步学会配送中心布局、作业流程组织的基本技能;(3)培养动手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
设计要求:(1)熟悉、掌握物流系统设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2)根据个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独立完成配送中心课程设计。
若发现抄袭行为, 课程设计成绩以0分记。
课程设计完成后,应交出下列文件:(1)节约里程法计算并画出配送路线;(2)绘出配送中心布局设计;(3)绘出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以及各环节流程图;2.2配送中心选址: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学号为偶数的同学各个客户表如图所示:零售商网点布局如图所示:利用重心法计算配送中心的地理坐标:配送中心为P(6.69,8.29)2.3作业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和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及个人理解,对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规划。
图2-4-2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2.4配送中心布局设计在已确定的生产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已给资料确定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绘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及平面布置图。
图2-3-1配送中心组织结构图图2-4-1配送中心布局设计图2.5配送线路优化对拟定的配送线路进行合理规划。
(节约里程法)由2.2可得出运输里程表如图所示:表2-2-3运输里程表表2-2-4节约里程表2-2-5优化路线图如图所示:图2-2-6优化路线图路线距离:PA+AB+BC+CD+DP=22.222.25的路线总长度在经济里程30公里内较为接近,4个零售店的需求量和为1.5+0.8+1.2+0.9=4.4,所以可以每次派一辆5吨的车进行配送即可。
路线距离:PI+IH+HG+GP=12.6,5 12.65 的路线也在30 公里经济里程内,且也较为接近,3个零售商的需求量和为2.0+1.8+1.2=5 ,所以可以每次派一辆5吨的柜车予以送货即可。
路线距离:PF+FE+EJ+JP=11.6,5 11.65 的路线也在30 公里经济里程内,且也较为接近,3 个零售商的需求量和为1.4+1.5+1.5=4.4 ,所以可以每次派一辆5吨的柜车予以送货即可。
3.编制物流交通图和流向图反映发点(产地)与收地(销地)及交通线路及其距离组成的图形。
发点用“O”表示,发出货物的数量记在“O”之内(单位:吨)收地(销地)用“□”表示,收取货物的数量记在“□”之内(单位:吨)两点之间的线路长度记在交通线路的旁边。
流向图关于流向图的一些规定:箭头必须表示物资运输的方向。
流量写在箭头的旁边,加小括号。
流向不能直接跨越路线上的收点、发点、交叉点。
任何一段弧上最多只能显示一条流向!即同一段弧上的多条流向必须合并。
除端点外,任何点都可以流进和流出。
第一步:变有圈为无圈。
第二步:在无圈的交通图上做流向图第三步: 补上丢掉的边,检查有无迂回。
圈B3B4B5A2勺圈长=4+4+5+8=21 内圈长=4+5+4=13>21/2,有迂回圈A3B1B2A1B3B的圈长=3+7+2+3+6+4=25 内圈长=3+2+3+6=14>25/2,有迂回所以流向图不是最优流向图,需要调整。
第四步:对方案进行调整圈B3B4B5A2勺圈长=4+4+5+8=21 内圈长=4+5=9< 21/2,外圈长=8< 21/2。
圈A3B1B2A1B3B勺圈长=3+7+2+3+6+4=25 内圈长=3+2+3+4=14< 25/2,外圈长=7< 25/2。
此方案中无迂回现象,即为最优方案。
4.仓库规划、面积计算某仓库拟存储A B两类货物,包装尺寸(长X宽X高)分别为500x 280X 180mm ffi400X 300X 205mm采用在1 200 X 1 000 X 150mn t勺标准托盘上堆垛,高度不超过900mm 两类货物最高库存量分别是19 200和7 500件,采用选取式重型货架堆垛,货架每一货格存放两个托盘货物。
作业叉车为电动堆垛叉车,提升高度为 3 524mm直角堆垛最小通道宽度为2235mm试确定货架长宽高、层数和排数(叉车、货架详细参数见图),并计算货架区面积。
(1)、计算A、B两类货物所需的托盘储单元数A类货物:1200X1000mn规格的托盘每层可放8件可堆层数:(900-150)/180〜4 (层)故可堆垛8X4=32 (件)库存折合SKU 19200/32=600 (个)托盘B类货物:1200X 1000mn规格的托盘每层可放8件可堆层数:(900-150)/205〜3 (层)故可堆垛3X 8=24 (件)库存折合SKU 7500/24=312 (个)托盘(2)、确定货格尺寸每货格放2托盘,按托盘货架尺寸要求,图3-17a ――货架柱宽b ――托盘与货架间隙c ――托盘宽度d――托盘间隙 e ――横梁高度 f ――托盘堆放与横梁间隙g――托盘堆放高度h ――托盘高度(3)、确定货架层数•叉车提升高度为3524mm其中货物高度不超过900mm,3524/9000 〜4 (层)•••货架层数(包括地上层)应该是4层(4)、确定叉车货架作业单元已知该单元有16个托盘,长度为2750mm深度为两排货架深度+背靠背间100m叶叉车直角堆垛最小宽道宽度即D=2X 1+0.1m+2.235m=4.335m« 4.4mS=2.75X 4.4=12.1 m2(5)、确定面积由(总SKU数/叉车货架作业单元)X单元面积二货架区面积(包含通道)公式可求出, 单元数=850/16=53.125 〜54 (个)S=54X12.1=653.4 m(6)、确定货架排数由以上计算可得,货架为8排X 14列X 4层,共计托盘容量为896个参考文献[ 1 ]赵启兰.企业物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32-252。
[2]吴承建彭建良.运输与仓储技术[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186-190 [ 3]汝宣红宋伯慧.配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0-103,163-181 [4]王长琼.物流系统工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1-159。
5]鲁晓春.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