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专业解读 SS
如何读懂体检报告(全面)

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如果出现阳性只能证明体内携带乙肝病毒,仅此一项尚不能确定乙肝患者病情程度,尚需进一步检测另五项乙肝指标。此项为体检过筛实验性质,只测乙肝表面抗原,若有异常,再测其他。
HBeAg和HBeAd(乙肝e抗原和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癌胚抗原(CEA):增高:结肠癌、直肠癌、胰癌、胆管癌、胃癌及其他癌症,吸烟的老年男性有增高倾向。
阴道分泌物检查
一、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意义 Ⅲ~Ⅳ级为异常,多为阴道炎。
二、阴道分泌物滴虫检查意义 阳性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三、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查意义 阳性见于霉菌性阴道炎。
四、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意义 阴道分泌物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嗜血杆菌、阿米巴滋养体等。阳性分别见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阿米巴性阴道炎。
血液生物化学体检(一般包括肝功、肾功、血脂及血糖等)
肝功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PT)
正常参考值:0-38 U/L
临床意义:
增高:急、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原名:谷草转氨酶-GOT)
临床意义:
增高:高度脱水(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降低: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等。
(7)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7~50 g/L
临床意义:
增高: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
降低:同总蛋白、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看过的人都疯转!

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看过的人都疯转!定期体检是一个好习惯,而面对着密密麻麻医学术语的体检报告单,大部分人却傻眼了,那复杂的医学术语实在让人费解。
“二度I形房室传导阻滞”这到底是在说什么?“无重要意义,必要时复查”这朦胧的表述,是让你复查还是不复查。
其实,体检报告一点也不复杂,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检报告解读就知道了!1内科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对许多疾病和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
检查项目1. 胸廓:有无异常胸廓,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2. 肺与胸膜:了解呼吸音、有无罗音与炎症等。
3. 脉搏:次数是否正常,搏动是否规律。
4. 血压:测定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5. 心脏: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6. 肝脏:通过触及肝脏的质地,可以了解肝脏的性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质软,慢性肝炎时质韧,肝硬化肝脏质硬,还通过有无压痛,肝脏是否病变。
7. 脾脏:是否肿大或肿大的程度,了解除无感染、充血、肿瘤等。
8. 肾脏: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预防肾肿瘤。
9. 腹部:外型、软硬度、是否有包块等。
注意事项1. 体检前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目前疾病发展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回答,切勿漏报、瞒报;2.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请将平时服用的药物携带备用,受检日建议不要停药;3. 检查前请先休息十分钟,方可进行;4. 女性不宜穿连衣裙;5. 请穿衣袖宽敞的衣服,以便抽血时将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6. 听心肺、触摸腹部器官时,须平躺于诊断创伤,接送裤带,双腿屈曲,配合医生检查。
2外科外科检查是对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与其它等等的一般检查。
系统的外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如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及腺瘤等;而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也可以通过外科检查发现,如乳腺癌、直肠癌等。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体检报告单是医生经过一系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后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
它是体检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解读体检报告单。
一、个人信息体检报告单首先包括个人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将报告与特定个人相关联。
在解读时,需要确认个人信息的准确性,以免造成误解或混淆。
二、临床检验项目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体检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在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免疫功能。
而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则可以反映出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如血糖偏高可能提示糖尿病风险,肝功能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等。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常规和尿生化,其通过检测尿液中的PH值、比重、蛋白质、糖、白细胞等指标来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的状况,有助于发现肾脏炎症、尿路感染、糖尿病等问题。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光检查、超声波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形态、大小和位置,从而发现肿瘤、结石、炎症、损伤等情况,对于肺部、胸部、腹部、头部等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心率、心律、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
它对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读重点1. 正常值范围在解读体检报告时,首先需要了解每个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
对于某项指标而言,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而有些项目的正常范围会根据年龄、性别、生理周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 异常指标对于异常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体检报告单是医生根据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所作出的一份结论性文件。
体检报告单对于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早期发现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的内容。
报告单包括基本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四个部分,我们将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解读。
1.基本信息:此部分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体检日期等个人信息。
患者应仔细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因为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体格检查:此部分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详细的身体检查。
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常规指标,以及对各个系统(如心脏、肺部、肝脾等)的触诊、听诊和视诊等检查。
医生会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是否存在高血压、心脏疾病或其他系统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此部分是通过采集患者的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的实验室分析。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代谢异常等。
在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结果数值:报告单中一般会标注正常参考范围,患者应比较自己的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4-10×10^9/L,如果患者的结果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则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
b.标注异常:报告单中会将异常结果标注为“阳性”或“异常”。
患者需要与医生进一步沟通,了解具体异常代表的意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进一步检查。
c.高低值分析:有些检查指标有高低值分析,即将结果与最高和最低值进行比较评估。
患者应注意这些指标是否接近上限或下限,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治疗。
4.其他辅助检查:此部分包括X光、超声、心电图等对特定部位进行的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内部器官的异常情况,例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教您看懂体检报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本以为体检以后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可拿到体检报告单,面对一连串的专业术语、数字和符号,却更糊涂了。
那么,赶快来学习下面的知识,帮您10分钟之内看懂体检“天书”。
血液检查:两大指标与健康关系密切体检报告中,关于血常规和血脂的报告最复杂,也和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从最难的入手,先看懂这两大指标,体检报告的难度就立刻被攻克了一半。
血常规看什么?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体检报告单里面,血液检查一项里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指数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对常规体检者来说,主要关注下面四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白细胞增高表示机体某些部位有炎症的可能,比如,你感冒了、拉肚子都有可能影响这项指数;白细胞降低则表示你的免疫功能差,也就是抵抗力较差。
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考虑有贫血的可能。
血小板降低,要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血脂看什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代表血浆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包含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三项指数,一般来说,这三项指数越低对身体越有益。
如果只是轻度增高,建议清淡饮食、平常多运动;如果明显增高,就需要到心脑血管专科诊治了。
不同人群的重点检查项目体检项目那么多,到底哪些才是重点?先看看你是下列人群中的哪一族,体检时就可以对号入座。
中年男士:尿常规中年男士最容易出现肾脏和前列腺病变。
如果肾脏有病变,大部分能在尿常规中有所反映。
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有无白细胞等。
在正常情况下,尿里不会发现蛋白、白细胞,如果发现尿常规里有上述两项应该尽早看医生。
已婚女性:乳房检查、B超检查乳房检查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乳腺小叶增生、有小结等情况,要多留心。
B超检查可以发现内部器官的病变,尤其是子宫和盆腔,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就诊并注意定期复查。
应酬一族:肝功能、胸部X光片应酬一族手里少不了烟和酒,并且常参加饭局也会摄入过量的脂肪。
体检报告专业解读 SS

BMI
24
27 30
30~ > 35 35
腰围(cm) 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 80cm定义为腹型 肥胖
体重指数过轻,请注意合理营养并加强运动,如果持续下降或 出现食欲不振、疲倦、心悸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及早就医。
超重或肥胖请控制体重,如果持续增加,出现嗜睡、倦怠、 活动易喘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及早就医。
血小板:当我们受
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 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 而起到止血作用。当血 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会 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过 多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 板增多症、慢性白血病 等。 血小板减低可见于 某些生理状态,如女性 月经期。长期明显减低 可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障、脾功能亢进、白 血病等。
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它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
病的患病风险,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使患者寿命缩短4—10年。
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脂肪肝这类富贵病已
经为我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危害
防治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
脂肪肝虽然是一种临床病变表现,而
白蛋白 白蛋白:成人35~55g/L.增高:见于严 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 白蛋白浓度降低:1)营养不良:摄入不 足、消化吸收不良。2)消耗增加:多种 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 或蛋白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 烧伤、慢性肾脏病变。3)合成障碍:主 要是肝功能障碍。
化验室检查
血糖
血尿酸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1.95~3.36mmol/L :其过高是 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常被称为“坏”胆固醇。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回复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回复体检报告单是人们进行体检后所得的一份结果汇总,记录了个体在某个时间点的身体健康状况。
而了解体检报告单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报告单上那些一串串的奇怪的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是多少,等等。
因此,下面我将从常见的几个方面逐步对体检报告单进行解读。
首先,对于体检报告单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我们需要仔细核对是否正确。
这些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解读很重要,因为结果的判断会基于个体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等。
接下来,我们关注体检报告单中的血液常规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是评估一个人身体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指标有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的贫血状况、血液粘稠度以及免疫功能等情况。
正常值的范围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一般是在报告单上附有相应的参考范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体检报告单中的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血清蛋白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脏受损程度、肝功能代谢能力以及胆道通畅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者肝功能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值的范围也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体检报告单中的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有肌酐、尿素氮、尿酸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肾脏排泄代谢能力、排毒功能以及尿液浓度等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的肾功能是否正常。
同样,正常值的范围也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常见指标需要我们关注,比如血糖、血脂等。
血糖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水平,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
血脂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体检报告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正确解读体检报告对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深度解读体检报告的几个方面:1. 体检报告中的正常范围: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血糖、血脂等,都会有正常范围。
如果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在这些方面是健康的。
但要注意,正常范围并非绝对安全,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2. 体检报告中的异常结果:如果体检报告中出现异常结果,如血糖偏高、血压偏低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3. 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检查项目中存在异常物质,如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
这可能意味着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
需根据实际情况,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体检报告中的阴性结果:阴性结果表示检查项目中未检测到异常物质,但并非绝对正常。
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并定期进行体检。
5. 体检报告中的提示和建议:部分体检报告后会附有医生针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提示和建议。
要认真阅读并遵循这些建议,如调整饮食、增加锻炼、定期复查等。
6. 综合评估体检报告:需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整体健康状况。
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7. 关注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标:即使体检报告整体结论正常,也应关注报告中出现的异常指标。
如持续存在的异常指标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
8. 定期体检:体检报告只能反映某一时间点的学习状况,不能保证永远正常。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问题,维护健康。
总之,深度解读体检报告需关注各项检查结果的正常范围、异常情况、阳性结果、医生建议等多方面。
正确理解体检报告,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为个人健康提供保障。
如有必要,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常识
调理血脂的三大法宝 1、调整膳食结构: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 的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 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水果、
基础的健康体检项目包括:一般项 目、内科、外科常规检查,B超(肝、 胆、脾、胰、双肾的腹部彩超检查), 心电图,胸片(DR直接数字化X射线 摄影系统),化验室检查(血、尿常 规、肝功能五项、血脂三项、血 糖),体检汇总。
一般项目
体重指数(BMI)
是根据体重/身高2计算出来的。
肥胖
指的是腹型肥胖,是根据腰围测量出来的。
化验室检查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 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正常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 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 趋于正常。因此常在饭后10-14小时空腹采血,这样才能 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1、总胆固醇(TC):正常值2.55~5.65mmol/L 。当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时, 就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化验室检查
白细胞:全身各部位 感染性疾病,可以使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的数值增高,中性粒 细胞在白细胞分类中 红细胞:由于血液浓缩,红细 占的比例最高50-75%, 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在剧 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 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 作用 ; 白细胞降低: 尿、长期不能进食者;因缺氧 多见于病毒感染、建 及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出现红 议复查,长期明显减 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主要 少可见于药物反应、 表现为贫血。缺铁性贫血、营 自身免疫性疾病、脾 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功能亢进、放射线的 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 影响,使白细胞总数 血等;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 降低及造血功能障碍 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 所致疾病,建议定期 床意义与红细胞相同。 复查。
2、甘油三酯(TG):正常值0.5~1.7mmol/L 。含量过高,可使凝血倾向增 高,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还可导致脂肪肝 及肥胖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0.91mmol/L 。对低密度脂 蛋白有分解代谢作用,并可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再由 肝细胞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所以,常被称为“好”胆固醇。
•肥胖使各脏器负担加重,耗 氧量增加。肥胖者腹部脂肪 堆积,膈肌抬高,肺活量明 显下降,机体耐受能力降低, 严重者呼吸困难,嗜睡,气 道阻塞等。使脊柱、四肢关 节负荷加重,引起腰背痛、 关节变形。
关于体重指数和腹型肥胖相关解释
过轻
正常
过重
轻度 肥胖
中度 重度 肥胖 肥胖
体重指数 <18.5 18.5~ 24~ 27~
BMI
24
27 30
30~ > 35 35
腰围(cm) 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 80cm定义为腹型 肥胖
体重指数过轻,请注意合理营养并加强运动,如果持续下降或 出现食欲不振、疲倦、心悸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及早就医。
超重或肥胖请控制体重,如果持续增加,出现嗜睡、倦怠、 活动易喘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及早就医。
血脂异常可以造成“血稠”,这些脂质容易在血管 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大、小“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 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堵塞了血管,使血流变慢, 严重时血液被中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冠心病。脑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脑梗塞和 脑出血的基础。主动脉粥样硬化常造成收缩期血压升高, 还可引起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一旦破裂会突然死亡。 肾动脉粥样硬化常有蛋白尿、肾体积缩小,可引起顽固 性高血压和尿毒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障碍, 使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肢体坏死。血脂 异常也会损害肝脏出现脂肪肝等。
血小板:当我们受
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 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 而起到止血作用。当血 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会 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过 多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 板增多症、慢性白血病 等。 血小板减低可见于 某些生理状态,如女性 月经期。长期明显减低 可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障、脾功能亢进、白 血病等。
健康常识
高血压病基本知识及日常保健
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人体血压正常范围140—90/90—60mmHg。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
少部分病人可以无症状。 最大的危险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需终身服药,目标是把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
正常范围,有效预防并发症。要在医生指导下, 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易出现的问题是:不愿长期服药、不难受不服 药、不按医嘱服药、感觉血压正常了而自行停 药。 加强自身日常保健 合理饮食、防止肥胖、少吃盐、不吸烟、不大 量饮酒。 做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避免熬 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切忌情绪 波动过大、大喜大悲。 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内科检查
成人的理想血压平均应在120/80mmHg左右。
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测量三次血压值
均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称为高血 压病。
体检中检出的,血压高于正常的人中, 有相当一部分无任何症状及不适。当体检
查出血压偏高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复 查,如确诊高血压病,要在医生指导下正
确服药,因为高血压是不可以根治的, 需 要长期正确服用药物治疗控制。
体检报告专业解读 ppt课件
健康体检和疾病检查是两回事
健康体检 目的是筛查出有潜在的疾病或不健康的致 病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 施。
体检结果一般分三类,健康、亚健康、疾 病。因此,根据体检结果对各类人群采取 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使疾病得到更好的、 更早的诊治,使亚健康回归健康,使健康 人更健康、更长寿。5~3.36mmol/L :其过高是 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常被称为“坏”胆固醇。
健康常识
血脂异常被称作“静悄悄的杀手”。临床症状不明 显,不仅病人不重视,也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因 而没有采用预防措施和及早治疗。血脂异常象人体内的 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