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授课课件

物 理 性 质
常 见 的
熔点 沸点 密度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有关)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5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1)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 和状态。
(2)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点 击
氧气 二氧化碳
图
片 播
颜色 无色 无色
素养目标
4. 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 身边的物质应用了哪些用途。 3. 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认识归纳 整理的应用。 2. 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 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探究新知
你会观察实验吗?
探究新知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提示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 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问题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 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 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
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作导线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1)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二者的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课堂总结
当堂过关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
语是( C )。
A.花香四溢 B.冰雪消融 C.蜡炬成灰 D.沙里淘金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
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变化前的物质
颗粒状的大 理石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1、大理石表 面产生气泡 2、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氧化碳气 体等等
有新物质 生成
思考探究 水的沸腾和石蜡熔化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这种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通常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 化、白糖溶解、汽油挥发等等。
(9)光合作用 (10)气球爆炸 (11)火药爆炸
4、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哪些现象可以帮助 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例说明。
THANKS!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1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变化前的物质 颗粒状石灰石
试管里石块表面产
变化时发生的 生气泡,块状固体
现象逐渐消失,烧杯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浑浊的 石灰水
变化后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等
变化后有无新 变化后有其他物质
物质生成
生成。
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提出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⑴ 在(实验1-1)和(实验1-2)中,物质的变化有 什么特征?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⑵ 在(实验1-3)和(实验1-4)中,物质的变化有 什么特征?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⑶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区别是有没有其 他物质生成。
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 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如物质的状态、形状等 的变化
有与原物质组成和结构 不同的其他物质生成
区别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伴随 现象
破碎、熔化、汽化
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只是状态发生了改 变,没有生成其他 物质。
实验二:
取少量胆矾(或称蓝 矾)放在研钵内,用杵 把胆矾研碎。观察胆矾 发生的变化。
胆矾的研碎
一、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变化前的物质 蓝色块状的胆矾
变化时发生的 块状固体变成粉末
现象
状
变化后的物质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 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 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 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 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玻 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4张PPT)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木条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
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 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 质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本课题重点: 1、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归纳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3、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 还原性、氧化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 展性等。
⑴ 熔点和沸点(P8)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2.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 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 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现象:
1.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燃着的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得更加剧烈。 3.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瓶中熄灭。
1.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教学讲义ppt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 氧化性等。
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为什么这样)
气体 性质 颜色
气味
氧气
无色 无味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大
是否可助燃 可以
不可以
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 质?怎样区分它们?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针灸并用,泻法; 湿热痢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 疫毒痢泻热解毒、镇痉宁神,只针不灸,泻法; 噤口痢降逆止呕,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休息痢健脾理肠,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处方
合谷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加减
寒湿痢——加关元、三阴交——温寒化湿; 湿热痢——加曲池、内庭——清利湿热; 疫毒痢——加大椎、十宣——泻火解毒; 噤口痢——加内关、中脘——止呕进食; 休息痢——加脾俞、神阙、足三里——调理 脾肾; 久痢脱肛——加百会——益气固脱。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等。
2.中毒性菌痢病情急重,需采取综合治疗 措施。
3.急性菌痢发病期间应进行床边隔离,注 意饮食。
再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 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一. 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为什么这样)
气体 性质 颜色
气味
氧气
无色 无味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大
是否可助燃 可以
不可以
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 质?怎样区分它们?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针灸并用,泻法; 湿热痢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 疫毒痢泻热解毒、镇痉宁神,只针不灸,泻法; 噤口痢降逆止呕,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休息痢健脾理肠,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处方
合谷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加减
寒湿痢——加关元、三阴交——温寒化湿; 湿热痢——加曲池、内庭——清利湿热; 疫毒痢——加大椎、十宣——泻火解毒; 噤口痢——加内关、中脘——止呕进食; 休息痢——加脾俞、神阙、足三里——调理 脾肾; 久痢脱肛——加百会——益气固脱。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等。
2.中毒性菌痢病情急重,需采取综合治疗 措施。
3.急性菌痢发病期间应进行床边隔离,注 意饮食。
再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 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一. 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堂小结
物质变化
体现 决定
物质性质
决定 体现
物质用途
今日作业 助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本课结束
课堂检测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木炭可以燃烧 ③木炭粉碎 ④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⑤蜡烛熔化 ⑥蜡烛能燃烧 ⑦蜡烛受热可以熔化 ⑧蜡烛燃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④⑦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⑥;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⑧。
2.镁条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镁条变短,因此金属镁可以 制作照明弹,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条的物理性质是: 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是 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 ②判断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生成白色粉。末 ③金属镁可以用作照明弹的原因是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方法一
方法二
分别将燃烧的木 条伸入两只集气 瓶中,若木条燃 烧更旺,则为氧 气;若木条熄灭, 则为二氧化碳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向两只集气瓶 中滴入相同滴数的 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则为二氧化 碳;若无明显现象, 则为氧气。
活】 先独立完成5min,随机抽选同学展示。
性质与变化组合题的方法 先分“性质”与“变化”,
再判“物理”还是“化学”
蜡油能凝固
物理 性质
活动二: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2】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①酒精易挥发;②水能结成冰;③云变成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二氧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⑤钢铁能生锈;⑥纸张燃烧剩下一些灰烬.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ppt课件

•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的特征 特征:变化过程有新物质产生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密度、 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探究物质的变化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变化时观察 ①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等) 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 生成
② 反应物的颜 ②反应现象 ②生产物的颜 色、状态、气 (发光、放热、变 色、状态、气 味等 色、生成气体或沉 味等。 淀等)
探究物质的变化
探究实验 1 实验名称 水(H2O)的加热 实验装置 如图1-1所示 实验操作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 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 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生 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水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成小液滴。 实验结论 变化前后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等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 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
⑴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 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探究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的特征 特征:变化过程有新物质产生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密度、 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探究物质的变化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变化时观察 ①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等) 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 生成
② 反应物的颜 ②反应现象 ②生产物的颜 色、状态、气 (发光、放热、变 色、状态、气 味等 色、生成气体或沉 味等。 淀等)
探究物质的变化
探究实验 1 实验名称 水(H2O)的加热 实验装置 如图1-1所示 实验操作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 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 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生 的变化。 实验现象 水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成小液滴。 实验结论 变化前后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等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 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
⑴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 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探究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2024)上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不一定生成新物质。水加热变为 水蒸气就是物理变化,故 A错;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 一定是物理变化,如碳酸钙加热生成两种新物质氧化钙和水,是化学 变化,所以不能以变化是否需要加热来进行判断;发光放热是一种现 象,不应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据,如电灯发光放热时并不生 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错;C选项明确了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 的气态,所以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生着变化。例如,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食物在酷热的夏 天易变质、钢铁在风吹雨淋中会慢慢生锈。我们每天都生 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认识物质变化,对于了解自 然现象至关重要,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会观察实验很重要
1、实验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中: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 现象(发光、生成沉淀或气体、发热等) 3、实验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A、镁条燃烧 B、铜片受热 C、火箭升空 D、糖溶于水 【解析】A、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 B、铜片受热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铜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C、火箭升空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糖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D.
序号 物质
现象
无物质生成
1-3 蓝色的胆 有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
矾溶液 生成
铜沉淀
有
实验1-4: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研光修班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12等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什么?
2021/1/11
研修班
13
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4. 物理性质有:(1)、(2)、(5)、(8)
因为它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化学性质有:(3)、(4)、(6)、(7) 因为它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021/1/11
研修班
21
学习了本节内 容,你有哪些收获 和体会?
2021/1/11
研修班
22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 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2021/1/11
研修班
14
(二)、物质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
化
判断方法
联
学 结构
性质
2021/1/11
物理性质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化学性质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研修班
系
区别
18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可燃性、钢铁易生锈、氧气能助 燃……
2021/1/11
研修班
15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性质确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定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4
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 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一、温习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
科学。
2021/1/11
研修班
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⑴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 成,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 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021/1/11
研修班
9
2、化学变 化
⑴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 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2021/1/11
研修班
10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的变化,如吸热、发热、发光等。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021/1/11
研修班
11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实例 说明 2021/1/11
容 2021/1/11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研修班性等 稳定性等 16
注意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 中有“可、易、能、会”等表 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 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2021/1/11
研修班
17
三、小结 物理变化 定义、特征、
变化
关系
判断方法
区别
定义、特征、
组成 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
E、木棒受力折断。
2021/1/11
研修班
19
巩固练习
▪ P10页 课后习题 ▪ 1.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 2. 物理变化有:(1)、(4)、(6)、(7)、(8)
因为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有:(2)、(3)、(5); 因为变化时有生成新物质
2021/1/11
研修班
20
▪ 3. 答: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