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上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教案)

《河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学会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黄河、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特征。
4.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长江、黄河的学习,学会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地理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重点与难点】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大河,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吗?它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以外流河为主1.内流河和外流河定义: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主要分布区:内流河:西北内陆;外流河:东南部2.内流区和外流区自主学习(读教材43页第三段),完成表格流域定义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水量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1/3 不到5%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2/3 超过95%3.主要内流河和外流河找一找:内流河:塔里木河、弱水外流河: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拓展延伸: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4.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你知道吗?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哪些?(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共同探究:①河流水量补给河流河水补给汛期影响因素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外流河大气降水为主夏、秋季大气降水②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特征成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水量较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量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雨融水多,山地降水也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河水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③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夏季风盛行时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成因降水集中降水少④外流河不共同的水文特征地区主要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汛期短(有春汛、夏汛)小(植被茂密)长华北地区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汛期短(夏汛,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汛期长(夏汛,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覆盖好)无5.京杭运河特点: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起止点:北京----杭州,全长约1800千米读图找一找贯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读图找一找经过六省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航运价值: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案1【精编】.doc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掌握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教学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自主预习1.阅读42-43页的图2.30和文字部分,回答:(1)河湖在人类活动中有哪些作用?这些河流提供了丰富的,塑造了富饶的,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和旅游等。
(2)我国地势,大多数河流,最后注入洋,如、和;西南地区有些河流注入洋,如和;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外流河的流域称为。
(3)在我国内陆,有些河流最终流入,有些河流河水沿途蒸发、,最终消失于荒漠中。
这些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河,所在区域是区。
(4)河流在水量、、流量、、汛期与、含沙量、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2.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开凿时间最的人工河流。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六省,贯通、、、、五大水系,是长江水北调的重要通道。
合作探究(大胆地写下你的结论)1.归纳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我国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区内,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流量,形成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流量形成期。
- 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结冰,普遍形成期;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也会有短暂的汛期。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河流水量,主要来自,因为主要流经区和区,植被稀少,所以河流含沙量。
2.讨论影响内流河和外流河汛期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1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课堂小结内流河、内流区;外流河、外流区。
众多的河湖南方、北方河北:汛期、结冰期、流量。
流的水文特征南:汛期、结冰期、流量。
反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A 季风气候的影响B 受山脉分布的影响C 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D 社会环境的影响2.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鸭绿江B 澜沧江 C塔里木河 D 额尔齐斯河3.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A长江 B 黄河 C 松花江 D珠江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塔里木河5.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 B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C主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D主要补给为地下水二、读图回答问题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江、黄河的概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通过对河流治理和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黄河、长江的地理概况。
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3.长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教学难点1.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2.黄河、长江的治理。
※教学方法读图、探讨、讲练结合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自制投影片、图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中国水系图》或者《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学生:中国河湖众多(有众多的河湖)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罗棋布。
(板书)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湖[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被人们誉为大地动脉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它们是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生回答)河湖对于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既有利又有害。
(提问)河湖的好处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便于人们航运、游泳、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教师小结)教师边补充边投影彩色图片。
河湖的好处在于除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灌溉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的便利外,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渔盐便利等。
(提问)河湖不仅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带来过坏处。
河湖有哪些坏处呢?(学生回答)河湖可带来“洪水灾害”“干旱”等。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1.前置研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航运、宁夏平原等图片,通过展示内容说说河流的主要功能?
阅读教材第42页第2自然段和第43页第1、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
(2)什么是外流区,什么是内流区,其面积和水量有什么差异?
学生观看课件、阅读
2.合作交流
1.观察教材第43页图2.31,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3.拓展提升
结合你了解的我国地形与气候的基本情况,分析它们对河流分布有什么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水量小,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小组合作回答
4.归纳总结
归纳板成
四、教学反思:
课题:河流(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是否流入海洋理解我国外流河为主的河流特征。
2.依据相关图文资料理解我国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知道秦岭—淮河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南、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5.你的家乡位于内流区还是外流区?附近有没有比较大的河流?如果有的话,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说一说这条河流在当地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6.读图2.31回答
(1)四条河流属于什么河流?它们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结冰?长江和珠江结冰吗?为什么?
小组合作回答
(1)我国河流一般在什么时候形成汛期?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时1

6.了解黄河的“地上河”和“凌汛”及治理;
7.了解京杭运河及主要湖泊;
8.通过看图了解河流的分布及河流概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9.通过了解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水利建设,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课时
[讲解]我国的河流,根据所在的流域,可以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
地表及地下河流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区是指外流河分布的区域;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是内流区。
②学生看书思考,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含义,老师以长江和塔里木河为例讲解。
内流河→内流区
外流河→外流区流域→水系
③引导学生看图2-28,指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大致分布,强调:从图上看出我国以外流区为主,面积占了我国的2/3,内流区面积只占了我国的1/3,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大体上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但也有较大的差别。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那么,我国有没有注入其他海洋的河流呢?比如印度洋和北冰洋或者大西洋?
⑥学生看图指出,老师强调注入的海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洋;额尔其斯河---北冰洋;我国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⑦学生看图识记这些河流的位置。
在内流区内,我国有一条著名的内流河,在地图上非常醒目,它就是塔里木河。
⑧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塔里木河”的位置,并强调塔里木河在地图上的特殊表示:实虚相间的蓝线条来表示。
问:我国有哪些河流属于外流河呢?
④学生看图2-28,在图上找出流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河流,并在P43活动1中找到这些河流。并注意这些河流的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⑤学生上台指出,老师小结:我国大多数的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河流》推荐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河流和湖泊是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课。
本节分为三部分,一,众多的河湖,二,黄河的治理,三,长江的开发。
这里只说众多的河湖。
中国的河湖众多,大小不一,星罗棋布,遍布全国各地。
这此河湖不仅有灌溉,航运和旅游等价值,还提供了水,水能资源。
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
热爱我国美丽的山河。
【学情分析】一本节课主要面向初二学生,这些同学经过了初一一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从知识的角度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总结出黄河、长江开发的方向和治理措施。
【课程标准】2011版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022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湖的特征。
【教学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地图、运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了解河流的概况,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
《河流》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

《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属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湖的特征”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从人地关系思想上看,本节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突出河流对人类活动的贡献,比如教材中提及的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及其开发,长江“黄金水道”与航运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河套平原上的引黄灌溉,都生动地说明了河流给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教材设计还考虑到河流对人类还有不利的一面,比如长江的生态问题、洪涝灾害,黄河的泥沙问题、地上悬河等。
这样,使学生通过河流的学习,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以外流河为主,重点归纳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第二是“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主要阐述长江概况,上、中、下游划分自然特征,巨大的水能资源和“黄金水道”等内容。
第三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主要阐述黄河的概况,上、中、下游划分及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综合治理,黄河上、中、下游的水能开发等内容。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1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中国河流分布卫星图作为引入,继而通过河流知识PK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的主要河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正文部分首先交待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总结我国内外流河流的分布。
第二部分是河流的水文特征,首先给出分析水文特征的基本方法,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读系列图来对比分析内外流河流的水文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精品教案及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精品教案及学案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能够判断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并知道分布的地区。
3、掌握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重点】掌握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根据河流流量的变化曲线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课本42页至43页课文内容和图2.30完成:1、列举河流的作用。
2、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3、什么是内流区,什么是外流区。
看看它们的分布面积和差异。
4、读图2.30完成课本44页活动题。
5、找出几条外流河,看它们都注入哪个海洋?6、找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析其水源主要来自哪?7、河流的水文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43页内容和图2.31,说出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2、比较内流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一、选择题1、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基尔运河D.京杭运河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洞庭湖B.鄱阳湖C.青海湖D.太湖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A.弱水B.塔里木河C.湘江D.渭河4.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珠江B.长江C.额尔齐斯河D.怒江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分布在____省()A.湖北B.湖南C.江西D.青海6.下列反映我国图中河流水量的,其中表示长江的是()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红笔画出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2)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此线同 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向近似,同时此线又同(气候分区) _______ 区和 __________ 区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教学设计
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哈
上
400
800
800
50 200
1600
400 800
400 1600 1600
1600 800
50
200 200
内流河
外流区
找一找,画一画。
(1) 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
剖面图的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
算一算: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落差最大的是哪个河该河段的落差约为多少?
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的地势特点,说说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过渡: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也很高。
阅读图2. 36“长江航运”,长江在航运方面的运量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