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逻辑【控制专区】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闪光灯电路原理

闪光灯电路原理闪光灯电路是相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在拍摄照片时提供额外的光源,使得照片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出清晰明亮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闪光灯电路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闪光灯电路主要由电容器、触发电路、充电电路和灯管组成。
当相机拍摄时,电容器会储存电能,触发电路会监测光线情况,当光线不足时,触发电路会向充电电路发送信号,充电电路开始为电容器充电。
当电容器充满电能后,触发电路会再次发送信号,使得电容器释放电能,从而点亮灯管,发出强光,为拍摄提供所需的光源。
闪光灯电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容器储存电能,通过触发电路控制充电和释放电能的过程,从而实现在拍摄时提供强光的功能。
这种设计能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为照片提供所需的光源,使得照片能够拍摄出清晰明亮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闪光灯电路的原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相机型号和拍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一些高端相机可能会采用更复杂的触发电路和充电电路,以实现更快的闪光速度和更稳定的光源输出。
而一些专业摄影师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对闪光灯电路进行定制和调整,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拍摄效果。
总的来说,闪光灯电路的原理是通过储存和释放电能,为相机提供所需的光源,从而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实现清晰明亮的照片拍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闪光灯电路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满足人们对于照片拍摄质量的不断提高的需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闪光灯电路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使用相机时,我们可以更加理解闪光灯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更好地利用它为我们的拍摄提供所需的光源。
同时,对于科技爱好者和工程师来说,也可以进一步探索闪光灯电路的原理,为其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
闪光灯电路的原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电子技能训练指导书5—闪光灯

三、电子制作(一)闪光灯的制作本次实训的闪光灯电路是由多谐振荡器电路实现闪光功能的。
1、多谐振荡器介绍下图为多谐振荡器电路,电路由R1、R2、R3、R4、C1、C2、Q1及Q2等元件组成对称的具有深度正反馈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1)送电:电路送电后,由于电路参数的微小差异和极强的正反馈,使两个三极管不能同时导通,假设Q1的Ib1>Q2的Ib2,则经Q1放大,Ic1也大于Ic2,则随着Ic1的增加,Ic1*R1 增大,使Vc1下降;此下降信号又经C1传至Vb2,使Ib2下降,又使Ic2下降,Ic2*R4降低从而使Vc2升高,经C2传至Q1的基极;从而引起Ib上升,Ic1 进一步加大,直至Q1饱和导通,Q2截止。
此时电路出现了一个暂稳态,即Q1饱和 Q2截止。
(2)第一个暂稳态第一个暂稳态后C1开始放电: C1将上一个稳态储存在其上的电压(电压值为VCC,左+右-)开始释放,放电回路见图中红线指示的方向。
C2开始充电: 充电回路见图中紫线指示的方向。
(3)翻转: 当Vb2随着C1放电而升高到+0.5V时Q2开始导通——Ic2上升——Vc2下降——经电容C2使Vb1下降—从而使Ib1下降——Vc1上升——经电容C1使Vb2进一步上升——从而使Ib2进一步加大——通过此正反馈使Q截止Q2饱和。
电路进入第二个暂稳态——Q截止Q2饱和。
(4)第二个暂稳态第二个暂稳态后:C1开始充电C2开始放电: C2将上一个稳态储存在其上的电压(电压值为VCC,左-右+)开始沿Q2 CE极、Q1 BE结释放。
(5)翻转: 当Vb1随着C2放电而升高到+0.5V时Q1又开始导通,重复第一步。
电路不断循环往复便形成了自激振荡,在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上得到矩方波电压。
2、多谐振荡器的周期和频率(1)振荡周期: T=T1+T2=0.7*(Rb2*C1+Rb1*C2)=1.4Rb*C(2)振荡频率: F=1/T=0.7/Rb*C(3)占空比:正向脉冲宽度T1与振荡周期T之比称矩形波的占空比D,D=(R1+R2)/(R1+2R2),若使R2>>R1,则D≈1/2,即输出信号的正负向脉冲宽度相等的矩形波(方波)。
简易闪光灯

4.5V
..
..
简易电子闪光灯制作
1.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是由一振荡器和发光二极
管列组构成的,其核心是由时基电路
NE555与外接电阻R1、电容C1构成
的多谐振荡器,振荡信号从NE555
输出端3脚输出,经R2限流,驱动
发光二极管发光。
由于a线接电源负极,b线接电
源正极,所以当时基电NE555的输
入端3脚输出高电平时,与a线连接
的发光二极管导通而发光,与不b线
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截止;当时基电路
NE555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时,与a线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截止,与b线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导通而发光。
电路中闪光的频率可以通过电容C1来改变,制作时可用可调电容,C1增大频率降低,C1减小频率升高。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可以通过改变R2的电阻值来调节。
2.所需元器件
发光二极管数个(颜色可以自由选择)、30W电烙铁、焊锡丝、60k.10k.1k电阻(R2.1k电阻可以选用可调电阻)、万用电路板、10u 电容。
3.制作小注意:
在焊接电路及元器件时,需注意焊接的时间不可过长,容易烧坏元件
及电路。
制作时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自己适当的增加;电源必须选
用4.5V直流电。
焊接时还需注意NE555的脚的方向是否正确;a线、
b线也可以直接与电源及正负极相连
4. NE555内部电路方框图:
内部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分压器,一个RS触发器,一个放电晶体管和一个功率输出级。
(见下图)
5.焊接电路图:
6.成本估算
电阻4个4元发光二极管2个4元电容1个1元NE555 10元。
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精)

课题四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是电子游戏、广告制作、舞台演出中最常用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前三个课题不同的是电路采用纯数字电路器件来实现。
数字电路能用的器件有通用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的数字集成电路两种,器件的选择余地更大,设计方案较多。
数字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模拟电路有着根本的差别,而且只要电路逻辑设计正确,调试的工作量较小。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使初学者能熟悉数字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1.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闪光灯控制逻辑电路,设计要求:①红(R、黄(A、绿(G三种颜色的闪光灯在时钟信号作用下按表3—5规定的逻辑顺序转换。
表中“1”表示灯亮,“0”表示灯灭。
要求电路能自启动。
②状态转换时间间隔为0.5s,设计并制作一个CP脉冲源。
表3-5闪光灯转换顺序表2. 设计方案的选择(1逻辑分析三个闪光灯R、A、G作为三个输出变量,灯亮为“1”,灯灭为“0”,在时钟CP的作用下,共8个状态,其状态转换图如图3-4-1所示。
图3-4-1状态转换图由状态转换图可知,本电路可以自启动。
设计思路:能否用一个八进制计数器,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将计数器的8个输出状态依次转化为灯光控制电路的规定状态,状态转换的真值表如表3-6所示。
表3-6状态转换真值表由真值表可得输出变量的函数表达式为 R=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A=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G=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2 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由上分析,,本课题总的设计方案是先设计一个八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为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提供输入变量,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保证闪光灯按规定顺序工作。
八进制计数器根据器件来源,可以选用三片小规模集成触发器如D 触发器,JK 触发器等,也可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如74LS160,74LS161等构成,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案更多,可采用门电路,也可采用数据选择器,3线8线译码器,甚至只读存储器ROM 来实现。
闪光灯电路设计与分析

使用电感做闪光电路
原理与电容器的相似。
不过这次电灯一开始是处于
亮灯通路状态,电压源改为
电流源。
R
在电感连入后,逐渐电流减
小而熄灭。
再之后,电感继续充电,直
到电阻电压达到Umax 使电灯 重新发光。
之后,电感逐渐放电,产生
周期性循环。
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电容器的基本作用就是充电与放电,但由这种基 本充放电作用所延伸出来的许多电路现象,使得电容 器有着种种不同的用途,例如在电动马达中,我们用 它来产生相移; 在照相闪光灯中,用它来产生高能量的 瞬间放电等等
初步的电路设计猜想
利用一个电容器来控制闪光灯 两端的电压,当通电之后电容器电 压开始增长,当电压达到电灯的击 穿电压,电灯开始亮光,而电容器 此时开始放电,直至电压低于击穿 电压下限电灯熄灭且电灯断路,此 时,电容器重新充电,直至再次达 到电灯的击穿电压,电灯再次通路。 如此反复,就可达到闪光灯闪光的 效果。
具体数据参数的分析
1.为使电灯能够达到击穿电压而发光,首先,直流稳压
源的电压要大于电灯的击穿电压,即Us >Umax 。
2.为使电容放电之后,能够使电灯电压能够低于发光需
求最小值,R的阻值需要足够大,大到使无电容器的
情况下,Us –UR <Umin ,则
R
R灯
Us Umin U minUs NhomakorabeaR灯 R R灯
Umin
,即
电路各元件数据参数的赋值
注:为使计算方便,设计的闪光灯击穿后电阻为30k欧姆,此数据与实际必然不符合
根据参数的计算得到电灯的V-t图像
注:图中方程都是利用三要素方程得来。
闪光灯电路

闪光灯电路简介闪光灯电路是一种用于摄影中提供瞬间高亮度光源的装置。
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强烈的光亮,以便在拍摄瞬间捕捉清晰的影像。
本文将介绍闪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工作原理闪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器和气体放电原理。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按钮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一旦电容器充满电,感光元件被激活,产生的电流通过触发电路控制气体放电管。
气体放电管将脉冲电流传递到闪光灯灯管中,引发气体放电并产生强烈的闪光。
电路组成1. 电源电路闪光灯电路的电源电路为其提供所需的电能。
常见的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
直流电源采用电池或适配器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流,而交流电源则需要使用变压器将交流电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
2. 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负责将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放电。
充电电路通常包含一个充电电容器、电阻和一个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控制充电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以确保电容器充满电和及时放电。
3. 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是闪光灯电路的核心组件,用于放电并产生强烈的闪光。
气体放电管通常是一个气体注入的玻璃管,内部包含电极和发光材料。
当通过气体放电管的电流达到临界值时,放电会发生,产生的强光填充整个玻璃管。
4. 闪光灯灯管闪光灯灯管是装载了气体放电管的透明管状外壳。
当气体放电管放电时,闪光灯灯管会发出强光,以提供快速且高亮度的照明效果。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闪光灯无法充电当闪光灯无法充电时,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电源故障: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尝试更换电池或适配器。
•充电电路故障:检查充电电路的连接情况,查看是否有损坏的元件需要更换。
•触发电路故障:检查触发电路的连线是否正确,查看触发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2. 闪光灯充电过慢当闪光灯充电过慢时,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电源输出不足:检查电源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
•电容器老化:如果闪光灯使用的是老化的电容器,可能会导致充电速度变慢,需更换电容器。
闪光灯模块电路

TSD 060628
例:DSC-W50闪光灯工作全过程: 1. C901充电过程:IC001内部的调节器对电源开关进行定时,使升压变压器T001产生高电压脉冲。这些脉冲经 过整流和滤波,产生出300V的直流输出电压。当达到所需电压时,IC001通过停止驱动电源开关进行调节。并 改变XFULL的电平,以向CPU反应电容器已充满电。 2. 驱动器触发过程:CPU发出STRB ON信号到IC001的F ON脚位,IC001内部接收到该信号后从7号脚位发出G IGBT的信号,Q001是一个IGBT器件,也就是一个大功率的电流开关,接到信该号后导通。
充电电路储电ຫໍສະໝຸດ 容高压触发脉冲 电容充电/关断信号 充电状态反馈信号 触发信号 闪光灯基本原理图
触发电路 触发电极
闪光灯
实际的闪光灯工作电路要复杂的多,因为现在的相机的闪光灯并不是很简单的闪一下就结束。 还要求有防红眼,慢同步等闪光要求,所以,在最基本的模块上,又增加了驱动/电源开关的部分。 靠这一部分来控制闪光的强度,频率等。
在c901充电的过程中c007也已充满电在q001导通后c007也有一个放电过程如图触发端trigger其实也是一个升压变压器c007放电到trigger的12端后经过升压过程3端的电压升高产生高压脉冲令闪光灯内部击穿阻抗降低到几欧姆以内从而使c901放电的大电流经过灯管产生高亮的灯光
闪光灯模块电路分析
TSD 060628
维修实例:DSC-W5 测量IC851的3脚,测得5V工作电压正常。再测量F ON; I PEAK,有触发脉冲信 号,基本排除IC851损坏的可能。 测量电容充放电功能正常。 代换闪光灯,确认闪光灯本身也无问题。
F_ON的脉冲信号
TSD 060628
最后发现是由于Q851内部短路造成故障。 更换后OK。 由于W5没有ST板,闪光灯电路是直接集成在主板上的, 所以在测量信号以及拆装元件时请注意不要烧坏主板其他部分, 以避免产生新的人为故障。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

闪光警灯控制电路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目录一、题目的功能及要求(一)、题目功能闪光警灯控制电路(二)1、控制一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参数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2、采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3V直流供电;(二)、功能要求如下:发光管的驱动设计:一是驱动元件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较低的功耗,但又不能“大马拉小车”;二是要合理的确定限流电阻的阻值,以使发光管具有足够的亮度而电阻的功耗又较小;时间参数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只要能实现每间隔一定的时间发光管快闪两次的功能即可;发光管的参数可查相关资料自行确定二、设计思路及方案设计分析、论证(一)、设计思路:实现LED闪烁,就电路而言可以使用集成电路与分离元件两种方案设计,实际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成本、电路可靠性等。
就应用集成电路而言又有多种方法实现,如:使用51单片机做控制,然后利用汇编或者C语言的简单编程可实现;或是是利用555振荡电路,加以简单的逻辑电路输出的矩形脉冲来控制LED灯交替闪烁。
使用分离元件会因为元件过多,焊点过而加了电路的不可靠因素,在成本可控范围内不太使用。
这次实训要求用分离元件,所以必须的用分离元件设计制作。
(二)、方案分析设计我此次设的电路方案是用主副两个振荡电路组成主电路,两个振荡电路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发光二极管闪烁,具体是亮秒,熄秒,再亮秒,之后熄2秒,如此循环),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在此方案的指导下完成电路的设计。
三、系统框图图一:系统框图主电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副电路在主电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的条件下产生周期为的脉冲方波。
四、单元电路(一)、主振荡电路1、电路图图二:主振荡电路2、参数确定主振荡电路的作用主要是产生周期为4s的方波脉冲,所以设置RC的充放电时间为2s,为了方便计算,我先选定电容为C1=C2=10uF的电解电容,据公式:T=RC 可得R=T/C,又因 T充=T放=2s所以R1=R2=R3=R4=2s/C=200K3、B点波形图(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实际上只有一个三极管,此次设计的(所有)三极管选用9014型,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Tamb=25℃)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5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45V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BVEBO=5V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 (IC=100mA; IB=5mA)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BE(sat)=1V (IC=100mA; IB=5mA) 特征频率fT=150MHzHFE: 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1)主要用途:作为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应用于电话机、VCD、DVD、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与C9015互补)(2)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a) 判定基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是电子游戏、广告制作、舞台演出中最常用的逻辑控制电路,和前三个课题不同的是电路采用纯数字电路器件来实现。
数字电路能用的器件有通用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的数字集成电路两种,器件的选择余地更大,设计方案较多。
数字电路的设计思路与模拟电路有着根本的差别,而且只要电路逻辑设计正确,调试的工作量较小。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使初学者能熟悉数字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1.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闪光灯控制逻辑电路,设计要求:①红(R、黄(A、绿(G三种颜色的闪光灯在时钟信号作用下按表3—5规定的逻辑顺序转换。
表中“1”表示灯亮,“0”表示灯灭。
要求电路能自启动。
②状态转换时间间隔为0.5s,设计并制作一个CP脉冲源。
表3-5闪光灯转换顺序表2. 设计方案的选择(1逻辑分析三个闪光灯R、A、G作为三个输出变量,灯亮为“1”,灯灭为“0”,在时钟CP的作用下,共8个状态,其状态转换图如图3-4-1所示。
图3-4-1状态转换图由状态转换图可知,本电路可以自启动。
设计思路:能否用一个八进制计数器,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将计数器的8个输出状态依次转化为灯光控制电路的规定状态,状态转换的真值表如表3-6所示。
表3-6状态转换真值表由真值表可得输出变量的函数表达式为 R=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A=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G=01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 (2 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由上分析,,本课题总的设计方案是先设计一个八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为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提供输入变量,再设计一个状态转换电路保证闪光灯按规定顺序工作。
八进制计数器根据器件来源,可以选用三片小规模集成触发器如D 触发器,JK 触发器等,也可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如74LS160,74LS161等构成,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案更多,可采用门电路,也可采用数据选择器,3线8线译码器,甚至只读存储器ROM 来实现。
不同的器件对逻辑函数的处理方式不同。
本课题首先确定八进制计数器由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60来实现,只是转换电路选用不同的器件,介绍三种设计方案供选择比较。
3.单元电路的设计(1八进制计数器的设计图3-4-2电路的状态转换图图3-4-2用74LS160接成八进制计数器电路如图3-4-2所示,采用预置数法,令D0D1D2D3均为零,当计数器输出端Q3Q2Q1Q0=0111时LD=0,再来一个CP的上升沿,计数器状态变为0000,实现八进制计数,其状态转换图如图3-4-3所示。
由图可知,电路可以实现自启动。
G1为3输入与非门,选用三3输入与非门74LS10,只用其中一组。
74LS160的功能表如表3-7所示,各管脚排列见附录三之三。
74LS160的功能表(2转换电路的设计设计方案1:转换电路选用SSI (小规模集成电路由式3-4-1 经化简变换成与非——与非形式得:R=2012012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A=02010201Q Q Q Q Q Q Q Q ∙=+ G=0121201212Q Q Q Q Q Q Q Q Q Q ∙=+画出状态转换电路的逻辑图如图3-4-3所示。
图3-4-3 方案1的状态转换电路逻辑图由上图知,该方案使用的与非门太多,除非片源只有与非门时才使用该方案。
设计方案2 :转换电路选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数据选择器74LS153片内由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组成,以A 1、A 0作为地址代码,A 0、A 1的4种状态可选择4个数据中的一个。
使能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输出逻辑式为:Y 1=[D 10(01A A +D 11(01A A +D 12(A 10A +D 13(A 1A 0]S 1 Y 2=[D 20(01A A +D 21(01A A +D 22(A 10A +D 23(A 1A 0]S 2由上,令A 1为Q 1,A 0为Q 0, Y 1=R, Y 2=A ,G 端用另1片的Y 1。
片(1D10=Q 2、D 11=2Q 、D 12=0、D 13=Q 2、D 20=Q 2、D 21=D 23=0、D 22=1 片(2D 10=D 11=Q2、D 12=0、D13=2Q , 则逻辑表达式为:R=Q 2(01Q Q +((0(01201012Q Q Q Q Q Q Q Q +⋅+ A=Q 2(01Q Q +0 .(01Q Q +1(Q10Q +001(Q Q ⋅ G=Q 2((0((0120102201Q Q Q Q Q Q Q Q Q Q +⋅++式(3-4-2中,0——接地,1——接+5V ,画出状态转换电路的逻辑图如图3-4-4所示。
图3-4-4方案2的逻辑电路图图中74LS153的管脚图见附录三之三。
由图,由于采用了中规模集成电路,电路结构及连线比方案1要简单得多。
设计方案3:状态转换电路采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来完成74LS138有3个输入变量端,正好对应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输出有8个端口,将三个输入变量的全部最小项译码输出,根据式(3-4-1的逻辑关系进行适当的组合。
由式(3-4-1:7412012m m m m m m Q Q Q Q Q Q Q Q Q R ⋅⋅=++=++= 642642012012012mmmm m m QQ Q QQ Q QQ Q A ⋅⋅=++=++=5412012m mm m m m Q Q Q QQ Q Q Q Q G ⋅⋅=++=++=设计方案3的状态转换电路如图3-4-5所示。
图 3-4-5 方案 3 的状态转换逻辑电路图由图知,此方案比方案 1 要简单得多,与方案 2 相比各有特点,但接线比方案 2 相对简单,且少用一片集成块。
(3)时钟电路的设计对时钟电路的要求是周期为 0.5s,脉冲幅值3v≤Um≤5v,前沿要陡直,且稳定性要好,实现上述要求的电路形式很多,如用两片集成反向器构成对称式或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或用一片施密特反相器、一个电阻、一个电容可构成多谐振荡器,也可用 555 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①设计方案的选择选用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钟电路,电路如图 3-4-6 所示。
参数计算如下: 由 T=(R1+2R2)C1 ㏑ 2=0.5S R1+2R2= 取 C1=10uF 则R1+2R2= 则有 0 .5 0.69 × C1 0 .5 × 10 5 = 72.5 KΩ 0.69 取R1=12K Ω, R 2 = 30 KΩ 调整 R2,使周期为 0.5s,频率为 2Hz。
C2 取 0.01uF。
图 3-4-6 时钟信号发生电路 4. 总电路图(1)选用数据选择器 74LS153 的总电路图图 3-4-7 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之一图中,因 74LS160 的 Q3 不接,本身即为八进制计数器,故图 3-4-2 中 G 实际无用,省去。
(2 采用 74LS138 作为状态转换电路的总电路图图 3-4-8 闪光灯逻辑控制电路之二图中 74LS160 的 Q3 端不用,故省去 G1、G2、G3、G4 可选用 1 片三 3 输入与非门 74LS10 即可,各片的管脚功能图参见附录三之三。
5. 实验与调试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式和模拟电子电路基本相同,可以采取一次安装逐级调试,也可以逐级安装与调试,与模拟电路相比,调试工作量较小,只要逻辑关系正确,一般结果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由于引线较多,故障率较高,在安装调试时应合理布线,便于检查。
(1)时钟电路的安装于调试按图 3-4-6 电路及参数安装后通电,示波器接 555 定时器的③脚,测量是否有脉冲波输出。
若没有,应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有错,直至波形正常输出,测出幅值是否>=3V,周期一般要经过仔细调整 R1 或 R2,直至达到 0.5 为止。
(2)八进制计数器的安装与调试按图 3-4-7 或图 3-4-8 安装计数器部分的八进制计数器,接通+5V 电源,并从 CP 端输入时钟电路的输出时钟脉冲,分别用示波器观察Q0、Q1、Q2 的波形,应如图 3-4-9 所示。
图 3-4-9 八进制计数器各输出端波形图(3)状态转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按图 3-4-7 或图 3-4-8 中状态转换电路组装电路,检查无误,并在 R、A、G 端分别接上红、黄、绿发光二极管。
通电后观察闪光灯的亮灭规律是否满足表 3-5 的要求。
6.元器件清单(按图 3-4-8 方案列出)序号 1 2 3 4 5 6 7 7.设计任务名称电阻电阻电容电容计数器 3 线 8 线译码器三3 输入与非门序号 R1 R2 C1 C2 规格型号0.125W 12K Ω 0.125W 30K Ω 10uF 16V 0.01uF 74LS160 74LSA138 数量 1 1 1 1 1 1 1 G2、G3、G4 74LS10 ①分析电路的设计内容,说明对于同一个设计课题,如何选择设计方案。
②选择其中一个设计方案,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得到实验数据及成果,并对电路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③总结设计电路的优特点及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④写出收获与体会。
8.思考题①为什么说图 3-4-2 中与非门是 G1 是多余的?②图 3-4-4 方案 2 中用 3 两片 4 选 1 数据选择器,能否用 1 片 8 选 1 数据选择器来代替?为什么?③为什么该数字电路系统的调试比模拟电路要简单?数字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