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合集下载

果蔬试题库及答案

果蔬试题库及答案

填空1,鲜切果蔬技术的关键在于_防腐保鲜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用的最多的包装膜是—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鲜切果蔬技术的包装方法主要有_自发调节气体包装( MAP) 、减压包装( MVP )及涂膜包装4, Vc 在___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

5, 食盐的作用:调味脱水、抑菌防腐、改善品质。

6 泡菜盐水配制时,用硬水7 泡菜盐水配制时,以水为准,加入食盐6%-8%8 入坛泡制时,盐水也不要装的过满,以距离坛口10com 为宜。

9 泡菜发酵初期,乳酸积累为.0.2%-0.4%10 发酵中期,主要是.正型乳酸发酵11 蔬菜腌渍的主要发酵产物是乳酸、乙醇和醋酸。

12 抑制酶活性和采取隔氧措施是限制和消除盐渍制品酶促褐变的主要方法。

13 腌渍蔬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钙盐作为保脆剂,其用量以菜重的0.05% 为宜。

14 对泡菜来说,由于需要乳酸发酵,适宜于乳酸菌活动的温度为26~3015 维生素C 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腌制时间越长,维生素C 损耗越大。

16 蔬菜腌渍时, 酱油、食醋、红糖在增加制品风味的同时,也能改善制品的色泽。

17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在酱腌菜中最大使用量为0.5g\kg 。

18 制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腌渍菜类、酱渍菜类糖醋渍菜类、盐水渍菜类、清水渍菜类、菜酱类。

19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包括: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20 食盐的防腐作用随时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食盐浓度不超过15%21 用CaCl2 作保脆剂时,用量以菜重的0.05% 为宜。

为了防止混浊果蔬汁固体与液体分离而降低产品的外观品质,增进产品的细度和口感,常进行均质处理。

22、真空浓缩设备由蒸发器、真空冷凝器和附属设备组成。

23、果蔬汁的冷冻浓缩应用了冰晶与水溶液的固-液相平衡原理。

07营养2班 园艺第五章习题

07营养2班 园艺第五章习题

园艺第五章习题07营养2班选择题第一组1.以下哪种发酵在蔬菜腌制中属于异常发酵?( )A. 乳酸发酵B. 酒精发酵C. 醋酸发酵D. 丁酸发酵2. 以下哪种变化不属于蔬菜腌制中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A. 鲜味的形成B. 香气的形成C. 色泽的变化D.成熟度的变化3.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影响腌制的因素?( )A. 酸度B. 温度C. 气体成分D. 腌制的原料量4. 关于蔬菜腌制过程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消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腌制菜中的亚硝酸根含量一般高于新鲜菜。

B. 新鲜蔬菜腌制成咸菜后,其硝酸盐含量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上升。

C. 腌制初期的亚硝酸根含量高于后期。

D.蔬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根含量呈直线型变化。

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A.食盐浓度B.腌制温度C.酸度D.原料含糖度第二组1、微生物对钠很敏感,(A)Na+对微生物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A 少量B 大量C 适量2、随着发酵的进行,Na+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会(B)A 加大B 降低C 不变3、榨菜或酱菜中乳酸发酵(A)A 较弱B 较强C 几乎没有4、蔬菜腌制的发酵初期,以(B)为主;发酵中后期以(A)为主。

A 同型发酵B 异型发酵C 正常发酵D 异常发酵5、蔬菜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植物蛋白部分由(B)转化而来。

A 亚硝酸盐B 硝酸盐C 空气中的氮第三组1、下列描述腌制菜的特点中,错误的是(C)A.制法简单、成本低廉;B.保存性较好;C.会减少食欲;D.泡菜还可预防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消化器官癌症等各种成人病。

2、微生物对____很敏感,少量即对微生物有刺激生长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则产生抑制作用。

(C)A、钾B、硼C、钠D、镁3、盐浓度为_____时,,变形菌(Proteus)就会失去分解血清的能力。

(C)A、10%B、7%C、3%D、1%4、果蔬腌制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NO2- 的摄取量应控制在____mg/50Kg.d。

高三生物选修1复习训练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答案 解析]

高三生物选修1复习训练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答案 解析]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环境内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答案 B2.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

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解析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O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答案 D3.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答案 C4.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

答案 B5.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提取剂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中有关试剂的配制过程。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 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腌渍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腌渍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腌渍题库一、名词解释1.液熏法:在用木材制造木炭时,将其发生的熏烟进行浓缩,除去油分、焦油的水溶性物质称为熏液(木醋液)。

液熏法是将原料放在用水或淡盐水稀释至三倍左右的熏液中浸10~20小时,干燥后制成成品的方法。

2.返砂:即重结晶因糖煮条件掌握不当,产品内部或表面会出现结晶糖霜,质地粗糙变硬,失去光泽,容易破损,品质低劣。

3.麦芽糖浆:一般用糯米或粳米加麦芽制成,主要成分为麦芽糖(50%左右)和糊精(10~20%),可代替部分白砂糖,起到防止晶析的作用。

甜度为砂糖的50%。

4.流糖/汤:高温高湿季节,果脯制品吸湿回潮,表面发粘变质。

5.发酵性腌渍品:该类产品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在腌渍过程中都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一般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力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进其风味,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显的酸味,总酸中以乳酸为主。

6.正型乳酸发酵:发酵中主要生成乳酸,没有或很少有其他产物的生成,产酸量高。

7.倒缸:腌渍品腌渍过程当中在菜缸的一端留一口空缸,依次翻倒,使缸上下温度、盐水浓度以及原料吸收盐的程度均匀,并排除产生的不良气体。

8.长膜生花:在腌制品的表面或盐水表面生成一层灰白色、有皱纹的膜,可以沿坛壁向上蔓延现象,称之为长膜,由产膜酵母引起。

而表面形成乳白色光滑的“花”,不聚集不沿坛壁上升,称之为生花,由酒花酵母引起。

9.起漩生霉:腌制品若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水使表面的盐浓度相对降低,水活增大,产品生漩并长出各种颜色的霉。

10.发色助剂:为了使发色机理进一步彻底完成所使用的添加剂。

11.电熏法:将制品以一定距离间隔排开,相互连上正负电极,然后一边送烟,一边施以15~30kV的电压使制品作为电极进行放电。

12.培根:即烟熏咸猪肉。

它是用猪的肋条肉经过整形、腌制和烟熏等工序加工而成,是西式肉制品主要品种之一。

13.盐水注射法:食品腌渍方法的一种,可以加速腌制时的扩散过程,缩短腌制时间,分为动脉注射腌制和肌肉注射腌制。

自考《农产品加工》课程果蔬加工复习题

自考《农产品加工》课程果蔬加工复习题

全国自考《农产品加工》课程“果蔬”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蔬菜腌制中,可以起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使制品产生特有的酸味和香气作用的过程是()A彳放生物败坏B.有益微生物发酵C.霉菌作用D.丁酸发酵2 .蔬菜腌制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是()A.丁酸发酵B.乳酸发酵C.醋酸发酵D.乙醇发酵3 .橘子罐头加注的液汁应为()A.清水B.调味液C.盐水D.糖液4 .果汁饮料指的是原果汁或浓缩果汁经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其原果汁含量应在()A.5%以上B.10%以上C.15%以上D.20%以上5 .冰点是指一定体系中液态的水与固态的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果蔬的冰点()A.高于纯水冰点B.低于纯水冰点C.与纯水冰点相同D.与自来水冰点相同6 .蔬菜腌制品含盐在2%以下,甚至不含盐,乳酸积累为多少时称为酸菜?()A.<0.2%B.0.4-0.8%C.<1.0%D.>1.0%以上7 .正型乳酸发酵是葡萄糖经O途径进行分解产生乳酸的发酵过程。

A.糖醉解B.磷酸己糖C.脱氧酮糖酸D.乙醛酸循环8 .酶促褐变是下列哪种物质在醐的作用下,使产品颜色变褐的现象OA.酸类B.黄酮类化合物C.蛋白质D.糖9 .蔬菜在腌制的过程中,为了保脆,常用的保脆剂是OA.碳酸钠B.亚硫酸钠C.氯化钙D.氯化镁10 .在罐藏食品加工中,杀菌的含义是()A,杀死一切微生物的卫生学上的灭菌B.杀死一切病虫害C.达到商业无菌D.杀死一切细菌11 .醋酸发酵结束时为防止成熟醋醋过度氧化,应及时()A.加水B.加盐C.加曲D.加防腐剂12 .罐头食品的杀菌要求达到的标准是()A.完全灭菌B.商业无菌C.微生物失活D.无菌13 .对于大多数罐头来说,装罐时需保持适度的顶隙,一般为()A.4~6毫米B.6~8亳米C.6~10亳米D.8~10亳米14 .发酵全过程容易发生杂菌污染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故发酵过程要求()A.通气搅拌B.控制温度C.不检查菌群D.无杂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第八章复习题1、简述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答:分为两大类:非发酵性腌制品和发酵性腌渍品非发酵性腌制品的特点是腌制时所用食盐浓度较大,腌制过程中的发酵作用不显著,产品的含酸量很低,但含盐量较高,通常感觉不到产品有酸味。

发酵性腌渍品的特点是在腌制时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腌渍过程中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同时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作用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其风味。

2、试述食盐的保藏作用答:食盐在腌制加工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高渗透压作用、降氧作用、降低水分活度、降低酶活性和食盐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1)高浓度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食盐分子较小,由食盐形成的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

一般而言,1%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相当于6.18X10^2kPa的渗透压,而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只有相当于(3.5~16.7)X10^2kPa的渗透压。

(2)食盐溶液的降氧作用:氧在食盐溶液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浓度愈高,氧的溶解度愈低。

蔬菜腌制使用的盐水或由食盐渗入蔬菜组织中形成的盐液,浓度较大,使得氧气的溶解度大大下降,因而形成一种缺氧环境,这种缺氧环境对好气性微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好气性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很难在其中生长。

(3)食盐降低微生物环境的水分活度:食盐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都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电荷的存在又使它们能够与溶液中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水合作用使溶液或产品中水分的活度降低,使得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分相对减少,从而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食盐的浓度越高,所吸引的水分子也越多,这些水分子也就由只有水状态转变为结合水状态,导致水分活度下降。

食盐含量越高,水分活度越低。

(4)食盐对酶活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分泌的酶的活性会因食盐成分的存在而使其活力降低。

因为食盐溶液中的Na﹢和Cl﹣可以与酶蛋白中的肽键结合,从而破坏酶分子特定的空间构型,使其催化活性降低,导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第八章蔬菜的腌制复习题~~

第八章复习题1、简述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答:分为两大类:非发酵性腌制品和发酵性腌渍品非发酵性腌制品的特点是腌制时所用食盐浓度较大,腌制过程中的发酵作用不显著,产品的含酸量很低,但含盐量较高,通常感觉不到产品有酸味。

发酵性腌渍品的特点是在腌制时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腌渍过程中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同时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作用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其风味。

2、试述食盐的保藏作用答:食盐在腌制加工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高渗透压作用、降氧作用、降低水分活度、降低酶活性和食盐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1)高浓度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食盐分子较小,由食盐形成的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

一般而言,1%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相当于6.18X10^2kPa的渗透压,而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只有相当于(3.5~16.7)X10^2kPa的渗透压。

(2)食盐溶液的降氧作用:氧在食盐溶液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浓度愈高,氧的溶解度愈低。

蔬菜腌制使用的盐水或由食盐渗入蔬菜组织中形成的盐液,浓度较大,使得氧气的溶解度大大下降,因而形成一种缺氧环境,这种缺氧环境对好气性微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好气性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很难在其中生长。

(3)食盐降低微生物环境的水分活度:食盐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都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电荷的存在又使它们能够与溶液中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水合作用使溶液或产品中水分的活度降低,使得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分相对减少,从而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食盐的浓度越高,所吸引的水分子也越多,这些水分子也就由只有水状态转变为结合水状态,导致水分活度下降。

食盐含量越高,水分活度越低。

(4)食盐对酶活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分泌的酶的活性会因食盐成分的存在而使其活力降低。

因为食盐溶液中的Na﹢和Cl﹣可以与酶蛋白中的肽键结合,从而破坏酶分子特定的空间构型,使其催化活性降低,导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果蔬试题及答案

果蔬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果蔬糖制 2、、果蔬腌制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是在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采收。

()2、只要果实的面色变红,就说明该果实已经成熟. ()3、果实的硬度越高,说明果实的成熟度越低. ()4、糖酸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果蔬的最佳采收期。

( )5、由于蔬菜供食的器官不同,贮藏、运输、加工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成熟度的要求很难一致。

()6、无论果品还是蔬菜,凡是淀粉含量多的都比较耐贮藏。

()7、用于长期贮藏的果蔬,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于短期贮藏或加工的品种没必要轻拿轻放。

()8、预贮的主要作用是使柑橘果实降温、回软、愈伤。

()三、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1.有些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硬化处理,其主要目的是()A 、增加制品的耐煮性和脆度; B、增加制品的耐藏性;C、增加制品的柔软性和光亮性. 2.果蔬加工的原料处理不能忽视,最关键的步骤是: ( )A、热烫B、去皮、切分C、称重、修整3.下列陈述错误的是:()A、半成品保藏是即时果汁加工的重要环节;B、半成品保藏是果脯加工的重要环节; C 、半成品保藏是果酒加工的重要环节。

4.二氧化硫处理对于护色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 ( )A、与金属反应使护色效果降低;B、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C、3 1+2均属副作用。

5.护色处理最有效的方法是()A 热烫处理 B、二氧化硫处理 C、 1+2处理6。

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 )A、晴天上午晨露消失B、太阳曝晒C、阴雨连绵、浓雾未散7。

在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切分能够()A、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B、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C、既能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又能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8.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

该项措施最先在()A、马铃薯和胡罗卜B、柑橘和苹果C、菜花和菠菜上使用。

9.包装是实现果蔬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措施,最便于携带的包装是: ( )A、条筐B、木箱C、塑料薄膜小包装10.在葡萄的贮藏过程中,常常使用葡萄防腐保险药片是葡萄果实重量的( )A、 1%B、0.1%C、0.01%11.加工用水中含有过量的微生物,应采取哪些水处理的方法? ()A、软化B、漂白粉消毒 C 、澄清处理12.在果酱的加工过程中,发现其粘稠度不够,应该加入 ( )A、增色剂B、稳定剂C、防腐剂13.果蔬汁加工过程中,选择最适宜的原料是: ( )A、汁液含量丰富、香味浓郁、果胶含量较少;B、果心小、肉质厚、脆嫩;C、糖酸比例适当、耐煮性好、色泽一致、粗纤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复习题
1、简述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答:分为两大类:非发酵性腌制品和发酵性腌渍品
非发酵性腌制品的特点是腌制时所用食盐浓度较大,腌制过程中的发酵作用不显着,产品的含酸量很低,但含盐量较高,通常感觉不到产品有酸味。

发酵性腌渍品的特点是在腌制时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腌渍过程中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同时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作用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其风味。

2、试述食盐的保藏作用
答:食盐在腌制加工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高渗透压作用、降氧作用、降低水分活度、降低酶活性和食盐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1)高浓度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食盐分子较小,由食盐形成的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

一般而言,1%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相当于^2kPa的渗透压,而一般的微生物细胞只有相当于(~)X10^2kPa的渗透压。

(2)食盐溶液的降氧作用:氧在食盐溶液中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食盐浓度愈高,氧的溶解度愈低。

蔬菜腌制使用的盐水或由食盐渗入蔬菜组织中形成的盐液,浓度较大,使得氧气的溶解度大大下降,因而形成一种缺氧环境,这种缺氧环境对好气性微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好气性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很难在其中生长。

(3)食盐降低微生物环境的水分活度:食盐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都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电荷的存在又使它们能够与溶液中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水合作用使溶液或产品中水分的活度降低,使得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分相对减少,从而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食盐的浓度越高,所吸引的水分子也越多,这些水分子也就由只有水状态转变为结合水状态,导致水分活度下降。

食盐含量越高,水分活度越低。

(4)食盐对酶活力的影响:微生物在各种生命活动中分泌的酶的活性会因食盐成分的存在而使其活力降低。

因为食盐溶液中的Na﹢和Cl﹣可以与酶蛋白中的肽键结合,从而破坏酶分子特定的空间构型,使其催化活性降低,导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5)离子的毒害作用:食盐分子溶于水后发生电离,并以离子状态存在。

当这些离子达到一定高的浓度时,它们就会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3、提出几种腌制蔬菜保脆和保绿的措施
保脆的措施:
(1)选择成熟度适中,脆嫩而无病虫害的蔬菜原料,防止成熟过度或时间过长
(2)蔬菜采收后要及时运输、处理,原料入厂后要尽快加工
(3)腌制前和腌制中可进行硬化处理,使蔬菜原料中的可溶性果胶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果胶酸盐,以保持腌菜的脆性
保绿的措施:
(1)在腌制前,先用微碱水将绿色蔬菜浸泡一下,经过多次换水,排出菜汁后,再用盐腌制,可以保持绿色。

(2)在腌制前,用热处理的方法使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来保持其绿色。

4、腌菜常见的劣变现象及其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的劣变现象:长膜、生霉与腐败等
原因:(1)丁酸发酵丁酸菌在蔬菜腌制过程中利用糖与乳糖为基质进行发酵作用,生成丁酸,丁酸具有强烈的不快气味,,对蔬菜腌制品无保藏作用,同时又消耗了糖分与乳糖,降低了制品的品质。

(2)有害酵母菌的作用腌制品发粘现象,是由于某些酵母菌的活动造成的。

如醭酵母虽
然没有发酵能力,但能消耗酒精、糖分、氨基酸,并能产生果胶酶类,分解植物细胞壁的果胶质,使腌制品的组织软化,失去脆嫩的特性。

(3)霉菌的作用有一些霉菌如青霉等,会使盐液表面和菜缸的上层出现霉层。

霉菌也能迅速分解乳酸,使腌制品风味变劣,降低保藏性。

还能分泌出分解果胶物质的酶类,使制品失去脆性且组织变软
(4)腐败细菌的作用腐败细菌能分解蔬菜组织中的蛋白质及其他含氮物质,通过一系列变化生成吲哚、甲基吲哚等,使腌制品产生恶臭味。

有时还生成一些有毒物质,影响人体健康。

5、简述蔬菜腌制品色、香、味的形成机理
答:
(1)鲜味的形成
一般蔬菜含蛋白质%~9%,菜豆类含%~%。

在腌制过程及后熟期间,蔬菜中所含的蛋白质因受微生物的作用及其本身所含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而逐渐被分解为氨基酸。

这一变化是蔬菜腌制和后熟期间最重要的生化变化之一,生成的各种氨基酸,都具有一定的鲜味。

(2)香味的形成
蛋白质分解形成氨基酸具有香气
微生物发酵生成的酒精和醋酸及其它醇和有机酸相互作用生成的多种芳香酯类物质的香气
氨基酸与酒精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的香气更浓
含有氨基类的烯烃类物质的形成,它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双乙酰和乙偶姻的形成
外来香质(盐液、酱汁、香料和各种调味品)
芥菜类的香气
(3)色泽的形成
褐变引起颜色变化
吸附色素引起颜色变化(蔬菜细胞吸附其它腌制原料的色素而发生颜色变化,如酱、醋、糖等佐料的颜色渗入腌制品内或吸附在制品表面)
叶绿素破坏引起失绿变色(在发酵型腌渍、醋渍过程中,由于乳酸和其它有机酸的作用,叶绿素会因脱镁而失去原有鲜绿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