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使用简单说明书
环保仪器使用说明书

环保仪器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介绍该环保仪器是一款为环境保护而设计的高效实用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进行监测、处理和分析。
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该环保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用户能正确操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二、安全操作1. 请在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完全理解使用方法之后再进行设备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请确保戴好相关安全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在使用环保仪器时,请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以防化学物质或有毒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4. 在开关机前,请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免因故障导致意外发生。
5. 如遇到紧急情况或异常操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及时修理或更换。
1.2 准备相关试剂和样品,确保其符合环保仪器的适用范围。
1.3 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2. 系统启动2.1 按下电源开关,确认指示灯亮起,系统开始自检。
2.2 自检完成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3. 参数设置3.1 根据实际需求,在主界面上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如采样时间、采样间隔等。
3.2 确认参数设置后,保存并返回主界面。
4. 采样操作4.1 将样品放置在采样接口处,确保样品接触牢固。
4.2 按下采样启动按钮,系统开始采集样品。
4.3 采样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停止采样,并将采样结果显示在主界面上。
5. 数据分析5.1 通过界面上提供的数据分析功能,对采集到的样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2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相关分析报告并导出。
6. 结束操作6.1 关闭电源开关,待系统完全停止运行后断开电源连接。
6.2 清洁设备,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环保仪器时,请确保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范。
2. 请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环保仪器,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发生。
3. 在设备故障或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维修。
仪器使用简单说明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型号:UV1800C使用说明:1、仪器在使用前必须预热30分钟。
2、打开电源,仪器处在自检状态,这里包括(钨灯、氘灯、滤色片、灯定位、波长定位)等都出现“OK”时,说明仪器自检正常。
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常见现象:如果氘灯自检“ERR”状态说明有两种原因:第一:比色杯中的水不干净,应移去比色杯。
第二:电压低,需要加稳压电压,而且不能低于230V。
注意:钨灯作用:只有可见光(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光)测定出来的数据是钨灯在起作用。
比如:测定土壤中的P、NH4-N、OM、S、B都是在可见光测定出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测定这些元素时。
氘灯是不起作用的。
仪器自检完毕后可关掉氘灯。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数字“6—系统设置”用“↓”把标示调至“氘灯”位置。
再点击“→”即可把氘灯关闭。
氘灯作用:用肉眼看不到的光叫紫外光,在紫外光测定出来的数据是氘灯在起作用。
如:在测定NO3-N时。
所用的波长是210.也就是说在紫外光段。
所以只有在测定NO3-N时才把氘灯开开。
氘灯的寿命一般为5000小时左右。
所以在不使用紫外光段时,要把氘灯关掉。
3、自检完成后,仪器处于“主菜单”状态,按数字“5—实时测定”在实时测定对话框中可输入任意“波长”后按“ENTER”键确定。
进入空白样品按“F2”键“调零”后即可测定曲线及样品。
每测定一个样品按“DATE”键发送到软件对应的位置上即可。
二、泵吸式进样器使用说明及维护:1、泵吸式进样器包括:比色杯、泵吸式进样器控制器和真空泵。
三个部件中的接口是密封连接在一起的。
如果一点漏气就会使吸样不正常。
导致测定数据不稳定,既而使试验无法进行。
2、比色杯上有三根管。
一个很细的叫进样管。
另外两个,一个是吸样管和排样管。
和控制器上接着。
这段必须密封连接。
比色杯上的乳胶管要定期检查是否腐蚀或3、进样器控制器:主要是调节“进样时间”及查看”控制器型号”。
仪器型号一般是“00—1”如果“进样”或者“排样”不正常。
精密仪器仪表使用方法说明书

精密仪器仪表使用方法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使用本公司的精密仪器仪表。
为了确保您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该仪器仪表,特为您准备了本使用方法说明书。
请您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一、仪器概述本仪器仪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材料制造而成,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主要适用于各种工业、实验室和科研领域,用于测量、监测、控制等目的。
二、安全须知1.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要求正确使用仪器。
2. 在使用过程中请戴好个人防护设备,确保安全。
三、仪器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1.1.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使用环境。
1.2. 将仪器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电压与仪器要求相符。
1.3. 检查仪表表面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请勿使用。
2. 仪器设置2.1.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正常启动。
2.2. 按照仪器屏幕提示进行相关设置,如语言、单位等。
3. 仪器操作3.1.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
3.2. 按照仪器提示操作测量控制面板。
3.3. 观察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
4. 仪器维护4.1. 使用完毕后,请将仪器从电源中断开。
4.2. 清洁仪器表面,确保无积尘、油污等。
4.3. 定期检查仪器的连接线路,确保无松动或损坏。
四、故障排除以下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若出现其他故障,请联系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
1. 仪表未正常启动解决方法: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确保电源正常。
2. 数据显示不准确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连接是否松动或者损坏,若有问题请更换新的传感器。
3. 仪表指示灯闪烁解决方法:重新启动仪器,并进行相关设置。
五、注意事项1. 请避免在高温、潮湿或者有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使用仪器。
2. 请勿将仪器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以防损坏仪器外壳。
3. 请勿使用不合格的电源进行连接,在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内使用。
4. 请妥善保管该说明书,以备日后查询和维修使用。
衷心祝愿您能够顺利使用本公司的精密仪器仪表,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精密仪器使用说明书

精密仪器使用说明书1. 概述本使用说明书旨在提供精密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户能够安全有效地操作该仪器。
2. 仪器介绍精密仪器是一种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生产制造和科研领域。
本仪器具备以下特点:2.1 高精度:该仪器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精密的传感器,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测量结果。
2.2 多功能:本仪器具备多种测量模式和功能,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2.3 用户友好:仪器配备直观的操作界面和易于操作的控制面板,方便用户操作和设置参数。
3. 仪器使用前准备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完成以下准备工作:3.1 安装:将仪器正确安装在坚固的平台上,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3.2 电源连接:根据仪器的电源要求,正确连接电源线,并接通电源。
3.3 仪器校准:按照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 仪器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操作需求,以下是一般性的仪器操作步骤:4.1 打开仪器电源,并等待系统启动。
4.2 设置参数: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或控制面板,设置相应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4.3 准备样本: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待测样本,并将其放置到仪器的测量区域。
4.4 开始测量:按下“开始测量”按钮或执行相应的操作指令,开始进行测量。
4.5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5. 使用注意事项为确保您的使用体验和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请注意以下事项:5.1 调试:如果仪器长时间未使用,或者遭遇较大的震动或温度变化,使用前请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5.2 清洁:定期清洁仪器的外部和内部部件,确保其无尘、无污染,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5.3 维护: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并按时更换损耗部件。
5.4 安全:在使用仪器时,请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人身和设备意外。
6. 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参考以下步骤进行故障排除:6.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电源是否正常,如有必要,更换电源。
仪器使用说明书

仪器使用说明书一、介绍本文档旨在向用户提供仪器的详细使用说明。
本仪器为一种高性能的科学研究仪器,可用于各种实验和测量。
在使用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确保正确使用仪器并达到最佳实验效果。
二、安全须知1. 在使用仪器之前,确保已正确接地并插入正确电源电压。
2. 请勿将仪器放置在潮湿或易燃的环境中,以避免发生意外。
3. 在进行操作之前,请先了解所有相关的安全规定,并遵循所有操作规程。
4. 在使用仪器时,请务必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5. 若发现仪器存在任何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相关技术支持人员。
三、仪器介绍1. 外观和基本构造本仪器采用优质材料制成,外观设计简洁美观,便于操作。
2. 主要功能和特点本仪器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特点:(1) 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并显示准确的数据。
(2) 多种测量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
(3) 数据记录:仪器可以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生成报告。
(4) 用户友好的界面:仪器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于使用。
(5) 高效节能:仪器具有节能功能,可延长电池寿命。
四、使用步骤1. 开机和初始化(1) 插入正确的电源线,并接通电源。
(2) 按下电源按钮并等待仪器初始化。
(3) 在初始化完成后,仪器显示将进入待机模式。
2. 参数设置(1) 通过菜单界面进入参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的参数。
(2) 设置参数时,请参考本说明书或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设定。
3. 实验操作(1) 根据实验要求正确放置待测物体。
(2) 打开仪器并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
(3) 根据仪器提示进行相应操作,等待测量完成。
(4) 若需要连续测量多个样品,请按照仪器指示进行操作。
4. 数据分析与处理(1) 测量完成后,仪器将显示测量数据。
(2) 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绘制曲线、计算平均值等。
(3) 用户还可以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进行进一步分析。
五、维护和保养1. 清洁定期清洁仪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仪器使用说明书

仪器使用说明书一、引言感谢您选择我们的仪器。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帮助您正确、高效地操作和使用仪器。
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二、产品概述本仪器是一种先进的科研设备,适用于广泛的实验室应用。
它具备以下特点:1. 高精度测量能力,可为您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2. 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方便初学者上手;3. 多功能性,适合各种实验和测试需求;4. 结构稳定,耐用可靠。
三、安全须知在使用仪器前,请务必遵循以下安全须知:1. 确保仪器与电源正确连接,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导致故障或损坏;2. 使用电压稳定的电源,并接入接地线,确保电器安全;3. 不要擅自拆卸或修理仪器,如需维修请联系售后服务中心;4. 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水、化学物质等接触仪器,以免损坏设备或影响测量结果;5. 使用完毕后,及时将仪器断电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保养。
四、操作步骤以下是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仪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连接好电源;b) 打开仪器开关,待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进行操作。
2. 参数设置a) 按照实验需求,在仪器控制面板上进行参数设置;b) 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进入下一步操作。
3. 样品准备a) 根据需求准备好待测样品,并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b) 将样品放置在仪器样品台上,并确保稳定。
4. 开始测量a) 按下“开始”按钮,仪器开始进行测量;b) 在测量过程中,您可以根据需要对参数进行实时调整。
5. 数据处理a) 测量完成后,仪器将自动显示测量结果;b) 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或导出。
五、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情况。
以下是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1. 仪器无法启动a)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固,确保电源供应正常;b) 检查仪器控制面板上的开关是否打开。
2. 仪器显示错误信息a) 查阅使用说明书或操作手册,了解错误信息的含义;b) 根据错误信息进行相应操作或联系售后服务中心。
3. 测量结果异常a) 检查样品是否正确放置,并排除任何干扰;b) 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确认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仪器操作说明书

测量仪器操作说明书一、引言本测量仪器操作说明书旨在向用户提供对测量仪器的准确操作指南。
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使用。
二、安全操作须知在开始使用测量仪器之前,请确保仪器和操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安全操作须知:1. 仅授权人员可以操作仪器,确保无授权人员无法接触仪器。
2. 在使用仪器之前,确认所有操作人员已接受必要的培训和理解操作手册。
3. 仪器应放置在干燥、清洁和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与振动源或其他干扰源接触。
4. 当仪器工作时,请确保操作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5.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或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三、仪器操作步骤本节详细描述了使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步骤,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准备阶段a) 确认仪器与电源连接稳定,打开电源开关。
b) 检查仪器显示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请停止使用。
c) 根据测量对象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
d) 确保测量仪器的传感器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2. 校准阶段a)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说明,对仪器进行校准。
b) 校准完成后,确认仪器显示正确的校准结果。
3. 测量操作a) 根据测量对象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参数。
b) 保持测量仪器与被测物体的固定位置,确保不会受到外部干扰。
c) 启动测量并等待数据稳定。
d) 记录并保存测量结果。
4. 关机和维护a) 测量完成后,关闭测量仪器及电源开关。
b) 将测量仪器置于适当的存放位置,避免灰尘和湿气。
四、故障排除如果在操作中遇到任何故障,请参照以下故障排除方法:1. 仪器无法启动或显示异常a)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松动或损坏。
b) 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c) 请联系售后服务部门。
2. 测量结果异常a) 检查仪器是否正确校准。
b) 确保测量仪器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排除外部干扰源。
五、维护保养为确保测量仪器的长期使用,请注意以下维护保养事项:1. 定期清洁仪器表面,避免污垢影响仪器性能。
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

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1. 引言测量仪器是一种用于准确测量和记录物理量的设备。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向用户提供关于测量仪器的详细信息和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请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2. 仪器概述2.1 仪器名称:测量仪器型号 XYZ-10002.2 仪器功能:XYZ-1000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物理量,并可将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
2.3 仪器组成:XYZ-1000测量仪器包括主机、传感器、显示屏和按键控制板。
3. 使用前的准备3.1 检查器件完整性:确保所有组件齐全,并检查是否存在损坏。
3.2 电源接入:将测量仪器所需的电源线正确连接到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稳定。
3.3 温度校准:在使用前,建议对测量仪器的温度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4. 操作方法4.1 打开仪器:按下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4.2 设置测量模式:使用仪器上的菜单按钮,在菜单中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如温度、湿度或压力等。
4.3 安装传感器: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连接到相应的输入接口。
4.4 进行测量:将传感器放置在待测物体上,并等待仪器显示稳定的测量结果。
4.5 记录和保存数据: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仪器提供的存储功能,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
5. 维护与保养5.1 清洁仪器:在使用之前和之后,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5.2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使用频率和要求,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工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3 防护措施:避免将测量仪器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以免损坏仪器。
6. 故障排除若发现测量仪器无法正常工作或显示异常数据,请按以下步骤进行排除:6.1 重新启动仪器:关闭仪器电源,等待几秒钟后再次打开。
6.2 检查连接:检查传感器和仪器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插头没有松动或脱落。
6.3 重置设置:如有必要,可以尝试将仪器恢复到出厂设置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型号:UV1800C使用说明:1、仪器在使用前必须预热30分钟。
2、打开电源,仪器处在自检状态,这里包括(钨灯、氘灯、滤色片、灯定位、波长定位)等都出现“OK”时,说明仪器自检正常。
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常见现象:如果氘灯自检“ERR”状态说明有两种原因:第一:比色杯中的水不干净,应移去比色杯。
第二:电压低,需要加稳压电压,而且不能低于230V。
注意:钨灯作用:只有可见光(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光)测定出来的数据是钨灯在起作用。
比如:测定土壤中的P、NH4-N、OM、S、B都是在可见光测定出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测定这些元素时。
氘灯是不起作用的。
仪器自检完毕后可关掉氘灯。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数字“6—系统设置”用“↓”把标示调至“氘灯”位置。
再点击“→”即可把氘灯关闭。
氘灯作用:用肉眼看不到的光叫紫外光,在紫外光测定出来的数据是氘灯在起作用。
如:在测定NO3-N时。
所用的波长是210.也就是说在紫外光段。
所以只有在测定NO3-N时才把氘灯开开。
氘灯的寿命一般为5000小时左右。
所以在不使用紫外光段时,要把氘灯关掉。
3、自检完成后,仪器处于“主菜单”状态,按数字“5—实时测定”在实时测定对话框中可输入任意“波长”后按“ENTER”键确定。
进入空白样品按“F2”键“调零”后即可测定曲线及样品。
每测定一个样品按“DATE”键发送到软件对应的位置上即可。
二、泵吸式进样器使用说明及维护:1、泵吸式进样器包括:比色杯、泵吸式进样器控制器和真空泵。
三个部件中的接口是密封连接在一起的。
如果一点漏气就会使吸样不正常。
导致测定数据不稳定,既而使试验无法进行。
2、比色杯上有三根管。
一个很细的叫进样管。
另外两个,一个是吸样管和排样管。
和控制器上接着。
这段必须密封连接。
比色杯上的乳胶管要定期检查是否腐蚀或3、进样器控制器:主要是调节“进样时间”及查看”控制器型号”。
仪器型号一般是“00—1”如果“进样”或者“排样”不正常。
按“>”10秒会出现“00—1”如果不是用“▲、▼键”调至本机型号;按一下“>”可调进样时间,根据需要可用“▲、▼”键调至时间。
注意:进样器控制器有“进样”“排样”按钮,按“进样”键同时把“进样管”放在溶液或水中。
此时为进样。
数据稳定后按“DA TE ”发送数据。
长按“排样”键同时把“进样管”拿出溶液为排样。
一个样品第二次进样才是我们要采集的数据。
样品测定完成后要用去离子水按进样、排样十几余次直至控制器、比色杯中干净后,再关控制器电源。
4、真空泵:泵的压力控制在“0.01~0.02”Pa 。
每两个月检查泵里的“机油壶”是否有油。
如果没有及时添加“缝纫机油”即可。
注意事项:①进样器控制器随时保持清洁。
测定完成后及时用水清洗进样器。
②真空泵要随时检查压力是否稳定。
压力要控制在(0.01~0.02Pa)。
每两个月检查“机油壶”里是否有油,如果没有及时添加。
③检查比色杯、控制器、真空泵是否连接漏气。
主要检查“接口”是否漏气,比色杯、控制器、真空泵连接的管子是否有“破裂”导致漏气。
如果有及时更换。
型号: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1、仪器在使用前必须预热30分钟才能使用。
2、打开电源,仪器进入初始化(样品池电机、滤光片、光源电机)都出现OK时说明自检完成。
大约3分钟即可。
3、仪器自检后。
仪器进入“主菜单(光度测量、功能扩展、系统应用)”下。
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在“光度测量”下按“GOTO”键输入所需波长,输入完毕后按“ENTER”键。
4、仪器参数设置:在光度测量下,按“SET”键,选择“测光方式”按“ENTER”后选择(透过率或吸光度),设置完毕后按“RETURN”返回。
用“▲▼”键调到“试样设定”以下设置——试样室(八联池)、样池数(1)、移动试样(2))设置完成后返回。
即可进行样品测定。
5、在光度测量下。
按“START/STOP”键进入样品测定。
进入空白样品按“ZERO”键“调零”后即可测定曲线及样品。
每测定一个样品按“START/STOP”键发送到软件对应的位置上即可。
6、泵吸式进样器使用及维护同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PE—100使用说明1、仪器打开顺序:PE100主机与电脑主机开机并无顺序,但是仪器主机一定要预热30分钟后才能使用。
然后先把抽风机打开、再打开空气压缩机(压力在60~80)、乙炔气(总阀不能少于最后一格;分压阀不能低于0.06 Pa)。
关机顺序刚好相反,乙炔→空气压缩机→抽风机→仪器电源→电脑。
2、仪器操作步骤:打开仪器电源→仪器自检(显示recall method? Y/N →N )打开仪器软件→仪器与电脑联机→点击“Menus and toolbar ”→点击主菜单上的“lamps 预热要测定的元素灯至少8分钟)”→点击“method”选择元素(Zn)点OK →“method editor untitled”→选择时间,进样时间(2)与读数延迟(1);calibration equation→选择曲线的保留小数点的位数(2)fixed 重复次数(1)→Standard Concs 输入曲线浓度(Zn 0、0.25、0.5、1.0 )输入完毕后关闭对话框。
点击主菜单上的结果“results”→标准曲线“Calib”→操作“manual”→点击“window / tile ”使三个窗口竖排。
在“Sample Information File→点击“Browse”保存文件类型”;在“Manual Analysis→Results Datas Set Name 里点击“Browse”保存文件名”测定空白及曲线时去掉“Print Log”和“Save Log”“√”,测定样品时要在“Print Log”和“Save Log”打上“√”。
点火“flame”→要预热8分钟。
同时把进样管放到干净的去离子水中。
→在显示介面选择“测定盘数及盘号”即可测定。
注意:。
把进样管放到曲线的第一点上(空白)点击“analyze blank ”每当分析一个样品指示灯都会由白色→绿色→白色。
较零稳定后.→放入曲线第二点点击“analyze standard ”,第三点第四点都一样。
测定完后。
→测定样品“analyze sample ”,每放一个新样品就点击“analyze sample ”。
一致把样品测完。
把进样管放入去离子水冲洗雾化器约2分钟后再关火(关乙炔→空气压缩机→风机→仪器→电脑)3、数据输出及保存:主菜单“file”→“utilities”→“reformat”→“reformat design ”在“main/results data set /browse 选择盘号。
在“reformatted file”项中点击“browse”键保存的位置还有文件格式。
在sample 下点击“sequence number”;在“mean”下“ concentration in calibration Units”最后点击“save results”。
在“Microsoft excel ”下打开所存的文件名即可。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WFX-120C1、开机顺序:电脑电源(电脑完全启动后)——仪器电源——抽风机——空气压缩机电源、空气风阀键、压力键(0.2MPa)——乙炔气(0.06MPa)。
一定要按照步骤走。
顺序不能错。
如果错了仪器会有不正常的反应。
甚至爆炸。
关机顺序:刚好相反;乙炔气——空气压缩机(放压力归零后。
关压力阀、风机阀、电源)——抽风机——仪器电源——电脑。
2、创建新方法:在使用软件中,只有第一次使用此仪器或第一次用此仪器使用新的测定方法时,才编辑新的方法即创建新方法。
打开WFX-120C的软件——点击“操作”——“选择分析方法”——原子吸收(Cu、Fe 、Mn、Zn、Ca、Mg)或原子发射(测K)——点击“创建新方法”——选择及确定“分析元素”——在“方法编辑器”里设置“仪器条件——灯位置——狭缝(0.4)”;“测定条件——阻尼常数2”、“工作曲线——二次方程——测定次数2——浓度单位ug/ml 及曲线的浓度(例如:0、2.5、5.0、10.0 )”。
设置完后点击“确定”。
3、测定样品步骤:打开软件,“文件”——选择“新建”——选择“分析方式”——进入“分析任务设计(逐步点击“选择方法”(分析元素)、“样品表”(测定样品数量)、“样品稀释”(mg/L))””。
完成。
——进入“仪器控制”查看“波长”、点击“自动波长(又叫自动寻峰),自动寻峰完成后误差在±0.2500nm、查看“增益值”在(260~400)、灯位置”。
这时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查看元素灯的“光心”有没有在“燃烧头的狭缝的最中间、高度在7mm处,如果没有在燃烧头的正中间要用仪器上面的“上下”、“左右”调节钮调节至需要的位置和高度。
”一切正常后点击“完成”。
仪器进入“样品测定(测量、工作曲线、数据表、结果)”注意:在发射状态“自动波长”后点击“设置——其实是确定键”,再点击“完成”在原子吸收状态“自动波长”后点击“自动增益——确定”再点击“完成”分析元素可同时选择1~4个,预热灯时,调整“灯位置”后点击“设置”;把所需要测定的元素的灯位置记下,依次调整即可。
4、点火、测定样品仪器正常开机后——点击“仪器上有点火”按钮,看火焰状态调节乙炔:空气比。
燃烧头要预热10min。
同时把“进样管”放入干净的去离子水中。
仪器进入“样品测定(测量(样品测定显示)、工作曲线、数据表、结果)”。
首先把毛细管放入曲线的最低点(空白)中调零,并读数。
然后放入第二、第三、第四点测定并读数。
曲线测定完可在“工作曲线”栏中看曲线线性及R2值。
——样品测定(每测定一个样品及测定显示栏中样品稳定后再读数。
)——数据表(测定的曲线及样品的数据都在数据表里能查到。
)——“结果”里点击“Excel”把数据导出。
★注意事项:1、仪器要保持干净,房间要控制湿度、温度。
2、空气压缩机要-先开风阀——压力阀(0.2MPa)。
★仪器软件重装后应注意:1、120C仪器软件安装后,要修改仪器参数步骤如下:2、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点击“确定”,注册表编辑器以打开。
然后双击“HKEY-CURRENT-USER”→双击“software”→双击“BRAIC”→双击“ BRAIC”→双击“General”→双击“计算机显示参数页面”→双击“Optical origin”→输入参数“ffffffd2”→“确定”→双击“Optical ratio”→输入“ 1”→“确定”。
关闭注册表编辑器后,仪器可正常运行。
★当仪器移动或转换环境时,仪器波长会有所变化,最明显的是波长误差不在±0.25nm内,应用Hg灯校正三点(253.7nm,增益为200;546.1nm,增益为300;871.6nm,增益为400)开始扫描,步骤如下:①在扫描253.7nm时,开始扫描波长为252.0nm.结束波长255.7nm。